第257章 小则啊,想赚钱吗-《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周娘亲攥着浸透冷水的帕子,坐在床边心慌意乱,不住地替丈夫擦额。

  身子这才好转没多久,好端端又病了。

  “昨日可有外出,可有在日头底下走动暴晒?”沈大夫看完病人舌苔后问道。

  她听罢沈大夫问话,担忧看向面色发红、呼吸粗重的丈夫,“前日和昨日都有出门,他说站在田埂上看人挖土豆,晒了一会儿。”

  “今早醒来就说头疼,起身吐了,接着开始冒汗发热,可他的手都是凉的......”

  周舟跑来急得冒泪,这会儿眼睫湿着,告状道:“爹爹还下地挖土豆了!郑则拦住他才回家,沈大夫你快帮我爹看看吧!”

  原来他根本没有马上回家,还去别处看人挖土豆了。

  周爹挺没面儿,他脑子昏沉躺在床上,虚弱辩解:“我就挖了两锄头......”

  割稻谷是秋收重中之重,周爹那会儿老老实在家,没出门添乱。

  收土豆他就出门看了,果然如儿子所说般高产,地里泥土松软,整株土豆提起来抖巴抖巴,土豆成串挂着果,周爹看人挖也十分过瘾,不知不觉站久了点。

  没想就病倒了。

  郑则按住想说话的周舟,顺顺他后背哄道:“咱先听听沈大夫怎么说。”

  “秋老虎的暑气最是刁钻,”沈大夫搭脉沉吟片刻,收手后往药箱翻找,箱内瓶瓶罐罐,草药清香混杂。

  他瞧见这一家人面色凝重,先说无大碍,让人安心,“今年秋收烈日不下、热浪不退,白日里灼人肺腑,入夜又裹着湿气。暑热入体,兼有阴寒,是中暑了。”

  “没有昏迷抽搐,症状算轻,”沈大夫找出个瓷瓶,倒出三粒乌黑药丸让周爹先吃,“这是清暑益气丸,用温水送服,这段时间入口吃食切忌油腻辛辣。”

  郑则走到门口喊来孟辛送水,看着周爹吃完药,沈大夫说:“得刮痧,逼出暑毒。”

  他示意郑则帮病人翻身,自己再次翻找药箱找出刮痧板,蘸了点凉水,就着麻油开始在病人颈后、肩背用力刮起来。

  刮痧板过处,皮肤上很快浮出一道道紫红色痧痕,十分可怖。

  周舟的后背似乎一同泛疼,他不自在地动动,皱眉凑近问道:“爹爹,你疼不疼?”

  周爹晕乎的脑子都辣醒几分,他点头,老实道:“火辣辣......”

  随着刮痧深入,沈大夫额头也见了汗,手下不停,他道:“暑气憋在身体里,是得用力才能逼出。”

  新房屋顶高,窗户四敞,屋内通风顺畅,几人站在屋里也不觉憋闷。

  一套刮痧下来,周爹总算觉得呼吸顺畅许多,气息也不再粗重,脸色恢复正常。

  沈大夫长长舒了一口气,神情如释重负,他找出布巾擦手提醒道:“这病根最怕反复,万万不可贪凉饮冷,水要喝温的。”

  周娘亲认真记下:“辛苦沈大夫,我一定看仔细了。”

  “等会儿去我家抓药,还得坚持喝几天才妥当。”

  想起爹爹爱喝茶,周舟听后就问:“沈大夫,那我爹还能喝荷叶茶吗?”

  “能,但要等高热完全清退后。荷叶茶可以清燥火,生津解渴,提神开胃,若是嫌口味淡薄可加几根陈皮丝。”

  说话间,郑大娘去地里喊的郑老爹也来了,他匆匆进屋,瞧见沈大夫已经在收拾药箱,得知周爹医治无碍后松了口气。

  “嫂子,老哥,难为你们辛苦跑一趟。”

  郑大娘摆摆手:“啥也没帮上!咱们不说客气话,唉,吓坏人了,没事就好。”

  郑老爹:“......”

  郑老爹看着虚弱的周爹,欲言又止,似乎是对他这副多病的身子无言以对。

  两人瞪眼半天,最后他叉腰摸摸大脑门,无奈道:“你且就在家看看荷池、戳戳鱼吧!哎。”

  长辈说话,夫夫俩跟沈大夫回家拿药。

  沈家院里摆有许多圆形簸箕,里头晾晒的药材周舟一个也认不得,小沈大夫正戴着草帽逐一给药材翻面。

  郑则进屋付诊费拿药,周舟蹲到小沈大夫身边打招呼:“遥哥儿。”

  沈遥转头看人,瞧见是周舟后露出笑脸,问道:“舟哥儿,你阿爹好点没?”

  他给周舟看过几次病,小哥儿长相亲和特别爱笑,喊人的语气总带着自然的亲昵,让人听着就想和他说说话。

  周舟明明不是本村人,但沈遥每次见面都很乐意同他说上几句。

  不过两人很少见面,谁没事会来大夫家呢。

  “嗯好多了!是中暑,你爹医术真厉害啊,他去一趟,我爹爹头不晕气不粗,脸色就正常了。”

  “秋天暑气更甚于盛夏,是要注意。”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浓郁的桂花香气,周舟抬眼看向不远处的桂花树,叶片间若隐若现藏着金灿灿的桂花。周舟问:“遥哥儿,你家今年的桂花还卖吗?”

  沈遥抬头一同看去,“我这两天正打算趁天好打桂花,后天你来买吧,或是明日想过来亲自摇也成。”

  “粥粥——走了。”

  郑则提着药在不远处喊道。

  “等等!”周舟应声,然后回头对小沈大夫眯眼一笑:“谢谢遥哥儿,我先回家问问!”

  两人返回新房,郑则把药包交给孟辛细细叮嘱,见小孩听进去后,他说:“五只小鸭先不用管了,你仔细照顾两位长辈,有事就和今日一样去那头家里喊人。”

  孟辛认真点头:“嗯,知道。”

  周舟悄声进房,轻手轻脚挨到娘亲身边,后者伸手搂住他。

  刮痧起效,周爹高热退散,精神放松又睡着了,母子俩坐在床边看他。

  “爹爹一天都没吃东西......”

  周娘亲轻拍儿子安慰:“没事,等人醒来,肚子饿就吃了,娘看着呢。”

  秋收刚结束,家里肯定一堆活要做,她哄劝道:“和小则回去吧,去忙,你爹没事,喝药就好了。”

  玉米过段时间才能收,红薯得等到天气凉快些,此外摘花生、晒谷子、晒土豆片等样样都是活。

  周舟就说:“娘亲,我晚上再来。”

  吃完晚饭,一家人收起晾晒的谷物,村长拿着簿册上门,他进院瞧见门廊堆不下的土豆,笑道:“郑则春天登记的种植亩数是一亩半,我就猜到你家今年收成不少,称过没有?”

  郑老爹没想到村长今年来这么早,就说:“想夜里起来称都没那个机会。”

  村长被怼得大笑,没说下次再来,直接说他帮忙称:“就当饭后消食了。”

  郑家好几口人,哪里好意思,纷纷动起来装箩筐装麻袋。

  一亩半的土豆挖出来一千七百五十斤,村长就着暗下来的天色记下数量。

  去年家里没有卖土豆,周舟好奇问村长:“去年商贩来收,给多少钱一斤?”

  村长拍拍簿册上的灰:“三文,去镇上卖也一样,压价狠的两文都有。小商贩一次也就收个百来斤,零零碎碎的也难卖。”

  周舟暗想,今年恐怕没有这个价了。

  村长离开后,一家人顺势商量土豆的安排,郑则说:“林树家那一半先分出来,再留出咱们两家人冬天吃的量,剩下的做成土豆片和土豆粉。”

  种土豆的一亩旱地是小树家的,收成五五分。郑则当初多租这一亩,是因为周舟说想做土豆粉,今年收成不错,试试无妨。

  晚上夫夫俩洗漱后,带上衣裳去新房睡觉,两人放下东西去爹娘房里探看。

  周爹知道儿子要来,他吃过饭后精神不错,笑眯眯地,洗漱一番穿上洁净衣裳更是温文尔雅。

  可他见人说的第一句话就充满铜臭味:“小则啊,想赚钱吗。”

  郑则周舟:“……”大晚上的。

  周娘亲表情无奈,却也没开口阻止。

  人刚精神点,随他去吧。

  周舟警惕地观察爹爹表情,见人坦然自在地,这才说:“想!”

  他立马去搬来房里的椅子让郑则坐,自己一点也不避讳地坐在他腿上。谁叫这个家里多把椅子都没有呢!

  两位长辈见怪不怪,周娘亲手里的扇子不时轻柔地朝两人扇扇风,帮他们驱赶热气和蚊子,她问:“家里的谷物都收完了吗?”

  郑则说:“过段时间再收玉米和红薯,旁的都收完了。”

  周舟把话拉回来:“爹爹没说完呢!”

  盘腿坐在床上的周爹没有忽悠人,正经说道:“白石滩一带的渔村已结束秋季汛期的捕捞,九月制作的虾皮鱼干正是受欢迎的秋季货,若想冬天多赚这一笔,现下就是去收货的好时候。”

  没等两人说话,他话锋一转:“同理,秋季货卖价高,收货价也高,爹知道修完路你俩没多少钱......”

  房里点了一盏油灯,火苗随周娘亲扇风的摇摇晃晃,周舟在这摇曳的光里觉得爹爹神神叨叨,话也不一次说完。

  郑则感受到周舟的躁动,暗暗拍他后腰安抚,让人稍安勿躁。

  周舟平复下来,说:“那爹爹有钱嘛?”

  周爹说:“爹爹的钱在你俩屁股底下。”

  周舟老实低头去看,听到娘亲和郑则的笑声他才反应过来,小圆脸当即一红,暗恼他爹神神叨叨!

  “买凳子就说买凳子了嘛,真讨厌......”

  “小则我们走,这个我可懂了,他是想让你花钱呢!”

  爹爹之前就是这样哄他的!

  郑则颠颠腿摇晃人,笑着哄他:“咱们先听爹说完,听听不要钱。”

  也是......一句话就让周舟安静了。

  周爹说:“白石滩一带,地少,仅有田地都种粮食,阿爹和老马没见有土豆。”

  反倒是响水村及周边村落土豆推广十分顺利,产量极高。冬天缺菜的道理在哪里都适用,土豆片虽不比笋干味美、不比虾皮价高,但胜在饱腹强。

  今年土豆产量高,周爹预想卖价低,土豆片多了制作工序,加点钱收试试,运去沿河村落换货或卖掉,回点钱再收虾皮鱼干。

  “以物换物最好,不成再卖。倒卖就得一来一回两头有赚,辛苦走一趟才值得。”

  郑则闻言回想......啊,他从前确实都只做单趟生意。

  周舟却想,怪不得阿爹总挪去地头找人闲聊,村里真叫他溜达明白了。

  周爹提醒道:“你最好在村里收货,就当行个方便,让村民跟着赚点。”

  小则修路的事虽没有宣扬,但将来村里人总有一天会知晓,处理不当容易传出“胳膊肘往外拐”、“忘本”、“吃里扒外”等名声败坏的说法。

  周爹从来认为,小则得先起来,让自己获得“帮”的能力,才有可能带动别人起来。若事先就被这种名声败坏可能吓倒,不说修路,在这个村子干点什么都没法成。

  好在路已修成,就算有这样的说法传出周爹也不担心:只要小则先赚到钱,只要他此后传递出带人赚钱的想法,有的是人帮他改说法。

  周爹抬眼看向郑则,说道:“这样也不突兀,慢慢来,先自己干着,偶尔让点出去。等你赚钱门路稳定了,再找人搭伙。”

  郑则听进去了:“嗯。”

  周舟在两人之间来回看,真诚发问:“那收土豆片是和所有人都说,还是私下找人单独说?”

  周爹笑得宽容:“哎,那得小宝自己慢慢想,爹要休息了。”

  成吧。周舟离开不忘把椅子提回去,放衣裳的唯一的“桌子”呢!

  周爹中暑好转后,郑则驾牛车去帮林家兄弟拉土豆,如此又忙活两日,秋收这才算彻底结束。

  趁着村民沉浸在丰收喜悦里,郑老爹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这天清晨,郑家篱笆空地又传来凄厉猪叫声。

  夫夫俩才在家门口架好放猪肉的板子,周婶子第一个赶来了。

  她挎着竹篮,一脸喜气洋洋和郑则夫夫打招呼,“郑则,舟哥儿!”

  周婶子家也刚忙活完秋收,今年收成是真不错!这不,她一早就来买肉来了。

  “来两斤五花肉,两根大棒骨,你家的刀重,帮我砍砍这骨头,熬汤用。”

  哇!周舟暗暗眨眼,周婶发财啦?

  他笑眯眯道:“熬汤好呀,那就不用砍爆中间的骨头了,这样汤不会油。”

  郑则在棒骨两头砍开,留中间直溜的筒骨,两根都如此处理。

  周舟就说:“周婶,棒骨炖莲藕汤非常香,肉熬得软烂嫩滑,骨髓不腻,莲藕粉酥,秋天吃最补了!”

  手脸皮肤都白腻腻的周舟说这话,听起来特别可信,周婶子眼睛一亮,“成!那我今晚就炖莲藕!”

  她家月哥儿爱吃粉莲藕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