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九零炮灰不掺和6-《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还有不少人觉得何建平种菜应该是赚到了,不然不会舍得花这么多钱雇人。

  眼瞅何天一个花骨朵一样的大姑娘跟在何建平身边,能独当一面,不少人都开始动心思。

  宋梅花拒绝一个又一个,心都在滴血,好些条件不错的呢!

  冬天更忙了,每天三四点起床就是一项大工程,何天仍旧跟车算账,时间长了,跟农贸市场不少人都熟悉了。

  不止是批发菜的小贩,还有很多从周围镇上赶来卖菜的农户。

  谁家种植什么,何天都打听一耳朵,大致心中有数。

  今年种芹菜的人家就特别多,何天反其道行之,劝说何建平少种芹菜,多种莴苣,成果喜人。

  何建平这边的莴苣简直是整个市场独一家。

  竟然有外地来的商贩,想要大批量进货。

  何天跟对方商量进货方式,要是对方能去地头收,能省何建平一大堆事情。

  连付款方式都商量的差不多了,何天去找何建平说起这件事。

  何建平见还能上门拉,顿时来了兴致,那自己只要找人清早把菜摘出来运到地头,捆好装车就行。

  双方合作愉快,回去之后何建平顾不得休息,就去找人准备第二天早起摘菜。

  何天好好睡了一觉,醒来就见何安正吸溜着鼻涕趴在饭桌上写作业。

  何天过去指点一会儿,就发现这厮学习挺差的。

  不过老实说,何建平两口子没多少时间管孩子,凶起来虽然严厉,可对学习,基本不怎么过问。

  这怎么行?

  何天把何安的作业本薅过来,直接给他人工出题。

  何安欲哭无泪,闹着不想写,要出去玩,刚好碰到外出回来的何建平,以为熊孩子是不想写作业,只想玩,上去就是一脚把人踹地上。

  指着鼻子骂了两句,何安抽抽噎噎的爬起来,听姐姐话,去写作业。

  何天躲在一旁憋着笑。

  第二天何天照旧早起,跟何建平下地,一边监工,一边过秤计算数量。

  当然,她脸皮薄,发现问题不会自己上去说,一般都是报告给何建平,让何建平去管。

  很快小贩就按照约定找过来,何建平怕对方找不到还到村口去迎接。

  东西装车后,小贩随口念叨一句。

  “也不知道现在哪里还有大批量花生卖。”

  何天眼前一亮。

  “花生你们要多少,多少钱收?”

  小贩来了精神。

  “要个起码要个两三千斤吧,价格跟批发市场一样,六毛九一斤,你有路子?”

  何天闻言,心中有数了。表面丝毫不显。

  “暂时没有,不过我能帮你问问。”

  小贩一脸失望。

  何天又道:

  “要是我能帮你找到货源,有什么好处没?”

  小贩也不含糊,伸出一只手。

  “要是能找到,给你这个数。”

  就是五十块的意思。

  何天挑眉,没说什么。

  小贩感觉何天有门。

  “你要多少嘛!”

  何天想了想。

  “我能找到货源,你要是愿意,就给我一点定金,我给你找到,还保质保量,你给我六毛九一斤就行,我多少钱收的,你就别管了。”

  小贩一听,还能这样?

  之前大家到处找货源都是直接给帮办一笔信息费,现在何天这么操作~

  其实对小贩而言,没有任何损失,但是一想到何天可能从中赚到的数字,就让他觉得神秘又委屈,有点抓心挠肝的想知道。

  “你确定能找到?”

  何天点头。

  “我给你找三千斤,一共两千零七十块,你给我六百块定金,五天后来拉货,要是你不来,定金不退,要是我没找到货,定金分文不少你的。”

  说白了,何天分币不掏,基本没有风险。

  这是小贩的角度。

  在何天的角度,当然有风险,要是她把人家花生找来,小贩不来,她的信誉也是钱。

  还不提要赚差价就要先把货买下来。

  小贩没说话,一直到莴苣装车要走了,何天也没再找他,显然是没有降低底线的想法。

  最后小贩咬牙,付钱的时候,单独给何天付了六百块钱。

  “你给我写个收据。”

  何天正在算账写单子给小贩,写个定金收据自然方便的很。

  她不仅把定金和数额写上,还顺手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定金退不退的条件都补充上去。

  小贩拿到后,急匆匆上车,生怕自己后悔似的。

  何建平一直在收钱,给工人派发工资。

  等他忙完得空,才凑过来。

  “刚才跟那人说什么呢?”

  何天笑道:

  “是好事儿,爸爸,等会儿回家跟你说。”

  何建平笑笑,这孩子还跟他卖关子。

  今天的菜卖的又快又清爽,三点多起来摘菜,四点多装车,五点就收到钱,六点已经开始打扫卫生,各回各家了。

  宋梅花早早做了饭等着,何天忙起来的时候出了一身汗,不忙了,风一吹就觉得冷,何建平见状赶紧把军大衣给她裹上。

  这会儿跟个包子似的回家,让宋梅花看的直乐呵。

  吃过早饭,父女俩赶紧去睡一会儿。

  等中午起来,何天才想起来跟父母说起花生的事儿。

  何建平一听,有点担忧。

  “三千斤花生,你能找到吗?”

  何天点头。

  “就在市场上,那对开三轮农用机卖大葱的小夫妻,女的娘家是沂南的,他们那家家种花生,那女的娘家还开油坊,说是今年花生高产,之前我们车上带的热水多,我分她一些,她还说下回回家要给我带自家榨的花生油呢!”

  宋梅花诧异。

  “这你都知道?”

  何天笑。

  “我除了算账,也跟他们都混熟了,他们各家都干啥的,种什么菜,亲戚家做什么,都听了一耳朵。”

  何建平想起之前家里打算种芹菜,就是何天听说那几家都要种芹菜,让他种莴苣的,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市场上芹菜泛滥,才七分分钱一斤批发,莴苣直接一毛八,价格翻倍还带拐弯。

  “嗯,莴苣还能再卖几天,明早带你去市场找那个大葱家问问。”

  何天点头。

  在父亲身边,何天放心大胆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