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取名字-《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听到外边的叩门声和招呼声,顾辞是一脸得无语。

  打个喷嚏,这也能让小闺女给说中。

  莫不是她家小闺女还是个小神棍附体?

  小神棍紫宝儿此时也在暗戳戳地想着:莫不是她还有神棍的潜质?

  这些东西都是无需思考,遵循本心去说、去做的。

  而且,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

  比如,当初的周老婆子想要状告紫家的事情,就是由于紫宝儿的一个临时决定,才将这一祸端斩杀于萌芽状态。

  再比如,赵老根袭击胡家母子的事件……

  紫宝儿摸着手腕上的菩提手串儿,摇晃着小脑袋,美不拉兹的。

  谁说神棍是和尚、道士专享的?

  她紫宝儿也是小神棍呢。

  还是个超级厉害的萌宝小神棍!

  王三妞带着秦小雪进来的时候,紫宝儿还在摇头晃脑地臭美着呢。

  “顾婶子,宝儿妹妹。”

  “是小雪啊,来,坐。”

  “秦嫂嫂好。”

  “我过来,是有件事儿想求顾婶子。”

  “啥事儿?”

  紫宝儿看着秦小雪,了然地点点头。

  但是,她吸取刚刚的教训,并没有开口点明,就怕在她家阿娘心中坐实了“小神棍”的名头。

  “顾婶子,我想求您给我家大丫和二丫重新取个名字。”

  “她们都是几月生辰?”顾辞也没推辞,直接问道。

  “大丫是三月,二丫是五月。”

  “三月,五月。”顾辞喃喃着,又问了属相和出生时辰。

  “大丫就叫赵与沐。”

  “三月早春,万木逢春,取自纯净与清新之意,同时也是长辈对女孩纯洁品质的期盼。”

  “二丫叫赵与涵。”

  顾辞根据赵二丫的性格特点,取名“涵”。

  “二丫性格温和,有品性豁达,兼具包容之意。”

  顾辞边说边拿起炕桌上的炭笔,在稿纸上写下这两个名字。

  紫宝儿惊奇地看着她家阿娘。

  又趴在炕桌上,看看她家阿娘写的字。

  原来,阿娘的字写得这般有风骨呐。

  紫宝儿心中陡然浮现出一首诗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摘选自曹植《洛神赋》)

  虽然不是专门用来形容书法,但此情此境用以形容顾辞的字,再恰当不过。

  顾辞自己也说不清楚,之前每每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些诗句之类的,但并不识字,更别提写字了。

  可是,随着脑海中陌生的场景日渐增多,突然就发觉自己还是个会写字的。

  秦小雪也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名字,越念就越是惊喜。

  顾婶子取的名字不仅仅是好听,还自带寓意,独一无二。

  “多谢顾婶子。”秦小雪接过写着闺女名字的稿纸,感激地连连道谢。

  “嗨,多大点儿事儿。”顾辞说完,又转头吩咐王三妞,“二郎家的,去给小雪拿些小零嘴儿,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知道了,阿娘。”

  “顾婶子,大丫和二丫已经给婶子添麻烦了,哪还能……”

  顾辞摆摆手,打断秦小雪的话:“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邻居家家的,互相照看着些,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说话间,王三妞已经端着竹盘进来了。

  “每一样都包一点。”顾辞吩咐着。

  就这样,秦小雪不仅给两个女儿重新取了名字,还带回了平日里她们家连过年都吃不上的点心。

  想起之前,每次都是石秀儿的几个孩子在吃,而她的大丫和二丫只能是在旁边干看着,偷偷地吞咽口水,她就心如刀绞。

  秦小雪回到胡家,还没进屋,就听到屋里传来二丫“咯咯咯”的欢笑声。

  “仓儿是弟弟,阿娘说的。”

  “仓儿不是弟弟,阿,阿娘说的。”

  二丫口齿伶俐,相比之下,郑仓发育比较晚,还有些口齿不清。

  听着两个娃娃奇葩地对话,胡玫和于杏花也笑了起来。

  由于今儿个秦小雪家发生的这事儿,顾辞就给大家伙儿放了半天假。

  让各自回家处理好家事,别再发生大丫和二丫这样类似的伤害到孩子的事情。

  “胡婶子,杏花姐。”

  “阿娘回来了。”赵大丫看到秦小雪回来,眼睛就亮了。

  “阿娘,阿娘,仓儿是不是弟弟?”赵二丫也立马上前,仰着小脸儿迫切地问道。

  “是,仓儿是弟弟。”

  “哇……阿娘,仓儿不要做弟弟。”

  虽然他还小,但也知道弟弟不如哥哥。

  听了郑仓这话,几个大人哭笑不得。

  “来,仓儿,看姨给仓儿带什么了?”

  秦小雪赶紧打开油纸包,拿出一块儿点心塞到郑仓手里。

  郑仓一看有吃的,挂着两串儿泪的小脸儿立马就喜笑颜开了:“谢谢姨。”

  秦小雪又给大丫和二丫一人一块儿,余下的就递给胡玫和于杏花:“婶子、杏花姐,咱也尝尝看?”

  俩人也不客气,一人拿了一块儿,和孩子们一起吃。

  赵大丫还惦记着名字的问题,就一直都在眼巴巴地看着秦小雪,吃到嘴巴里的点心也不香了。

  “我去请顾婶子给大丫和二丫重新取了名字。”

  “哦?取了啥名字?”胡玫乐道,“你顾婶子可是取名高手。”

  “这几年,就连周边的村子,都有不少人来找你顾婶子取名字呢!”

  “宝儿上次还说,将来要给她家阿娘开一个铺子,专门给人取名字的铺子。”

  “还有这样的铺子?”

  “那是当然,宝儿说出来的,必然就会变成现实。”

  “先不说这个,你顾婶子取了啥名,你还没说呢?”

  “对呀,对呀。”赵二丫也是频频点着小脑袋。

  “大丫,叫赵与沐;二丫,叫赵与涵。”

  秦小雪边说边从怀中掏出那张稿纸,递给两个闺女。

  “哇,阿娘,真好听。”新鲜出炉的赵与沐小姑娘拍着小手说道。

  “以后,我就是赵与沐,妹妹就是赵与涵。”

  “对呀,对呀。”

  于杏花听着这么好听的名字,也是羡慕到不行。

  她家仓儿出生的时候,她家婆婆还是那种招人烦的德性,根本就没考虑还要求顾婶子取名字的问题。

  现在,她是不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