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连爱红断亲-《搬空亲生父亲祖产,与假千金下乡》

  连爱红一直对家里面有期望,没想到她父母为了弟弟骗她回去嫁人。

  还是家里面死了媳妇带孩子的,这样她对家里面最后的期望被一点点消磨殆。

  还好连爱红的姐姐提前知道,她没有回去要不就再也回不来。

  直接给家里面发了电报【已结婚】,连父连母气的直接原地爆炸。

  他们也不想想,连爱红这些年下乡都是大女儿偷偷寄点钱。

  作为父母的没有一点想想自己女儿,一直想着小儿子是宝。

  看着连爱红不顾家里面,直接结婚以后,连爱红在和姐姐偷偷联系。

  让她回去和父母聊聊,作为反派和家里面断绝关系。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以后就没有这个女儿。

  连父母生着气,为小儿子谋划好的一切泡汤了。

  加上连爱丽在前面拱火,说自己妹妹找了一个家里面很穷的知青。

  在河边洗衣服掉水里面,被于知青给救了,没办法两人就这样结婚了。

  看样子搞不好就要回他们这边,女婿也是一个滚刀肉。

  两人结婚以后因为没有钱,还是分开住在知青点。

  连家父母以为自己女儿找了一个混子,害怕沾染上他们。

  毫不犹豫的就和连爱红断绝父母关系,还发报纸证明有效。

  那张断绝关系的证明,就被送到了杨家村,这还要多亏了连爱丽。

  一切都是那么得顺利,没费什么就这样摆脱了父母。

  连爱丽的姐姐也是人间清醒,在父母要卖掉自己为哥哥结婚的时候。

  运气好找了一个家世比较好的男人,最近举家要回京市。

  因为工作的调动,他们还不知道大女儿也要离他们而去。

  等到知道的时候,连家父母还没有反应上来,大女儿就和丈夫搬走了。

  于城和连爱红结婚以后,还是没有搬到一块去住。

  他们想等着好消息的那天,两人都是家里面不受宠的。

  于城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下乡的6年时间,家里面也是没有一封信。

  知道自己儿子在乡下面已经结婚,于城爸妈一句话也没有说。

  于城已经看的很淡,没有一丝的感情。

  看着媳妇家里面的断绝关系证明,于城也是来了一出。

  自己要结婚,女方那边要彩礼,回信就和家里面要钱。

  于家父母孩子多,要不是二儿子来信他要结婚了。

  想着家里面要彩礼,他们都要忘了在乡下下乡的于城。

  看着儿子要问他们要彩礼,于家父母也是才想起老二还在乡下。

  儿子多他们也不在乎,一封信回去告诉他们家里面出不了彩礼。

  让他自己想办法,以后老人的养老他就不用管了。

  于城早已知道家里人对自己的冷漠,这些年一直坚持着。

  断绝父母关系证明也是寄到了父母厂里面,不是他无情这些年自从下乡。

  他们就把于城遗忘了,好像就没有这个孩子一样。

  一家人收到了于城的断绝关系,满不在乎又看到了他们当地报社发出来的。

  于家人毫不在乎,兄弟姐妹也是担心他再回来,家里面小住不下。

  要是老二回来就更住不下,以后断绝关系他们也就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于家人就这样绝情的,没有一点回应,就当是默认了。

  两人这些年互相知道家里面的事情,就一直坚持着希望时代的变化。

  没想到今年宋伊宁就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两人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没有坚持自己搬出来住。

  这些年的生活一直紧紧巴巴的,看着希望就是奋斗的目标。

  在苦再累他们都熬过来了,现在只有最后一拼。

  两人的行为在外人眼里一点的不理解,只有他们这些人知道。

  改变命运的时候到了,为了以后的生活只能拼了。

  宋伊宁最近又去买了几个院子,给自己养母张兰买了一套二进的大院子。

  爷爷奶奶他们不要,宋伊宁也没有在坚持。

  看着宋伊宁最近不停的入手四合院,老人还是想着身上面也有一点买个小的。

  听着孙女分析的,两老也是心里面痒痒的。

  老人原本想着买个小一点的,宋伊宁做主直接也给买了一个三进的院子。

  过两年世道好了以后,宋家人也能在这边有个大院子。

  这就是他们的依靠,两人看着房产证明,心里面五味杂陈。

  张兰和宋承志还想着回头给女儿补上,宋伊宁没有要他们的。

  这些年要不是他们照顾自己,哪能有这样好的她。

  京城最近非常的热闹,那些下放的教授慢慢都回来。

  司家也在等待着平反的那天,司青黎一直也是注意着。

  墨御铭也是帮忙利用关系,看看司家人什么时候能平反。

  好在在10月份的时候,司家那边就有消息。

  墨御铭也是私下帮忙,才能顺利的赶在冬天前回来。

  司家人也是知道了,心里面也是无比的感激。

  高兴的就莫过于司青黎,在他们回来以前,就偷偷打扫了家里面的房间。

  大家都替司青黎高兴,这些年这孩子才能苦尽甘来。

  在墨老爷子的帮助下,司青黎已经拿了高中毕业证书。

  平常没事的话,就和老五他们一起和老师学习。

  一天天就见不到他的人影,基本都是和老五一起。

  知道那孩子有分寸,他们也就不敢几人干什么。

  在司家人回来的时候,他们家看着司青黎瘦瘦高高的。

  与小时候的差别太大,司母看着久违的儿子,已经泣不成声。

  这些年他一直惦记着儿子,这孩子从小就很省心。

  没想到那天他们被抄家的时候,小儿子去了自己堂弟家。

  就这样躲避了抄家的那些人的讨伐,知道在自己堂弟那。

  黄淑娟还是很放心,自己孩子别看只有十岁,但是他从小就是高智商。

  一般人可是忽悠不了那孩子,他们就也没有声张。

  至于自家儿子的事情,那些人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也翻出不了浪花。

  那些人要的是司家的财产,也就把司青黎给忘了。

  平反回来的司家人和司青黎团聚了以后,司家人也是很感谢他们对司青黎的照顾。

  当黄淑娟看着昔日她的花房,比她在的时候还要照顾的好。

  心里面五味杂陈,院子里面的花园也被孩子种上了粮食,蔬菜之类的。

  司家人也是被震惊到了,这小子这些年可是厉害,保护了家里面不受迫害。

  还学会了自给自足,生活过得丰富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