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慈安堂内暖意融融,檀香氤氲。
林淡早已侍立在侧,黛玉穿着一身水碧色的袄裙,乖巧地依偎在祖母张老夫人身边。老夫人年岁渐高,精神却还矍铄,最喜儿孙绕膝承欢,今日听闻是丈夫师弟之子来访,脸上更是绽开了发自内心的慈祥笑容。
萧承煜走进堂内,规规矩矩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上座的张老夫人恭恭敬敬地长揖一礼:“晚辈萧承煜,见过老夫人,老夫人万福。”
张老夫人满面笑容,连连点头:“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一转眼都长成这般俊秀挺拔的模样了,真好!”她向萧承煜招招手,语气是长辈特有的温和与亲近,“煜哥儿,上前些来,让老身好好瞧瞧。”
萧承煜依言上前几步,走到老夫人座前。张老夫人,借着窗棂透入的柔和天光,细细端详他的面容,笑着赞叹道:“好,长得真好!尤其是这耳朵,耳垂厚实,轮廓分明,一看就是有福气、能担大事的模样!”
老夫人这句看似寻常的夸赞,却让侍立在一旁的夏守忠眼皮微微抬起。
他伺候御前多年,对天家父子容貌再熟悉不过。这位六殿下,眉眼口鼻几乎全随了生母宁妃娘娘,精致秀美,唯独这一双耳朵,其形状轮廓,尤其是那饱满的耳垂,竟与当今圣上年轻时有七八分相似!
这老夫人……是随口一句家常的夸赞,还是意有所指,夏守忠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微笑。
他这抬眼一瞥不要紧,目光扫过张老夫人搭在膝上的左手袖口时,只见那深青色杭绸袖口靠近腕部的地方,赫然沾染着一小片不起眼的白色污渍。
夏守忠疑惑,林府的老夫人身上,怎会有这样的痕迹?难道说?
未等夏守忠将这惊疑细思出个头绪,上首的张老夫人已神色如常地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惯有的雍容:“传膳吧。”
不多时,训练有素的丫鬟们鱼贯而入,步履轻巧地将一桌精致的肴馔布上。一时间,碗碟轻碰的细响、菜肴升腾的热气与馥郁的香气交织,席面讲究,冷盘热炒、羹汤点心一应俱全。
六皇子萧承煜的目光很快被每人面前都摆放着的一个精巧白瓷小盅吸引。盅盖严丝合缝,一丝热气也无逸出。
他饶有兴致地用银匙轻轻点了点盅盖,发出清脆的微响,侧头看向主位的林淡,问道:“二哥,这盅里是何等妙物?看着倒别致。”
林淡闻言,解释道:“这是府中常备的‘荸荠炖雪梨’。说来惭愧,此物平日里可算是我这侄女儿的专属汤品,她素日里脾胃弱些,这汤清润滋养,最是合宜。今日听闻府上来了贵客,祖母特意吩咐厨房多备了些,这才有幸端上桌来。”
萧承煜恍然大悟,朗声笑起来,朝着黛玉的方向微微颔首,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爽朗:“原来如此!那可真要多谢林侄女割爱了!” 他这称呼一出,旁边的夏守忠眼皮微不可察地抬了一下。
其实这辈分细究起来有些微妙。
按张老夫人与当今圣上的关系算,黛玉该叫萧承煜一声“爷爷”才更妥当。但这皇家的亲眷,岂是寻常人家能轻易攀附的?
林淡何等机敏通透,见萧承煜主动以平辈姿态称呼黛玉为“侄女”,心中了然,这是皇子释放的亲近之意,他立刻顺势接话,既全了礼数,又显得自然:“承蒙圣上天恩浩荡,怜惜侄女,特旨册封为县主,倒也算勉强当得起承煜兄这一声‘侄女’了。曦儿,” 他转向黛玉,温言道,“快见过你六叔叔。”
黛玉闻声,盈盈起身,向着萧承煜的方向福了一礼,声音清越如珠玉落盘,带着少女特有的清泠:“六叔叔安好。” 。
萧承煜笑容更盛,目光落回那白瓷盅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六叔叔今日可是沾了你的光。看来这盅汤的滋味,必定不凡。” 。
话音未落,侍立在他身侧的夏守忠早已极有眼色地趋前一步,动作轻巧又不失恭敬地为萧承煜揭开了盅盖。
一股清甜温润、带着荸荠特有清香的雾气袅袅升起。只见盅内汤色澄澈,微带暖黄,沉底的荸荠洁白如玉,颗颗饱满剔透;炖得软糯的雪梨片近乎透明,仿佛融化在汤水中;几粒饱满的枸杞如同散落的红宝石,点缀其间,令人食指大动。
萧承煜执起细瓷调羹,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温热的汤汁滑过舌尖,一股纯粹的清甜瞬间弥漫开来,。荸荠入口脆嫩爽口,雪梨软糯无渣。
他不由得赞道:“清甜温润,脆糯相宜,难怪我这小侄女如此钟爱,果然妙极!”
“在扬州时,我记得你最爱品鱼,” 林淡见萧承煜喜欢,心情也颇为愉悦,指着席间一道糟香四溢的冷盘道,“尝尝这道糟鱼,看看我府上厨娘的手艺,可还合你胃口?”
萧承煜闻言,心头倏地一暖。
他与林淡在扬州相处时日不算极长,且已是几年前的事了,想不到这位日理万机的状元郎,竟还记得他这点小小的偏好。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
林淡早已侍立在侧,黛玉穿着一身水碧色的袄裙,乖巧地依偎在祖母张老夫人身边。老夫人年岁渐高,精神却还矍铄,最喜儿孙绕膝承欢,今日听闻是丈夫师弟之子来访,脸上更是绽开了发自内心的慈祥笑容。
萧承煜走进堂内,规规矩矩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上座的张老夫人恭恭敬敬地长揖一礼:“晚辈萧承煜,见过老夫人,老夫人万福。”
张老夫人满面笑容,连连点头:“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一转眼都长成这般俊秀挺拔的模样了,真好!”她向萧承煜招招手,语气是长辈特有的温和与亲近,“煜哥儿,上前些来,让老身好好瞧瞧。”
萧承煜依言上前几步,走到老夫人座前。张老夫人,借着窗棂透入的柔和天光,细细端详他的面容,笑着赞叹道:“好,长得真好!尤其是这耳朵,耳垂厚实,轮廓分明,一看就是有福气、能担大事的模样!”
老夫人这句看似寻常的夸赞,却让侍立在一旁的夏守忠眼皮微微抬起。
他伺候御前多年,对天家父子容貌再熟悉不过。这位六殿下,眉眼口鼻几乎全随了生母宁妃娘娘,精致秀美,唯独这一双耳朵,其形状轮廓,尤其是那饱满的耳垂,竟与当今圣上年轻时有七八分相似!
这老夫人……是随口一句家常的夸赞,还是意有所指,夏守忠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微笑。
他这抬眼一瞥不要紧,目光扫过张老夫人搭在膝上的左手袖口时,只见那深青色杭绸袖口靠近腕部的地方,赫然沾染着一小片不起眼的白色污渍。
夏守忠疑惑,林府的老夫人身上,怎会有这样的痕迹?难道说?
未等夏守忠将这惊疑细思出个头绪,上首的张老夫人已神色如常地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惯有的雍容:“传膳吧。”
不多时,训练有素的丫鬟们鱼贯而入,步履轻巧地将一桌精致的肴馔布上。一时间,碗碟轻碰的细响、菜肴升腾的热气与馥郁的香气交织,席面讲究,冷盘热炒、羹汤点心一应俱全。
六皇子萧承煜的目光很快被每人面前都摆放着的一个精巧白瓷小盅吸引。盅盖严丝合缝,一丝热气也无逸出。
他饶有兴致地用银匙轻轻点了点盅盖,发出清脆的微响,侧头看向主位的林淡,问道:“二哥,这盅里是何等妙物?看着倒别致。”
林淡闻言,解释道:“这是府中常备的‘荸荠炖雪梨’。说来惭愧,此物平日里可算是我这侄女儿的专属汤品,她素日里脾胃弱些,这汤清润滋养,最是合宜。今日听闻府上来了贵客,祖母特意吩咐厨房多备了些,这才有幸端上桌来。”
萧承煜恍然大悟,朗声笑起来,朝着黛玉的方向微微颔首,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爽朗:“原来如此!那可真要多谢林侄女割爱了!” 他这称呼一出,旁边的夏守忠眼皮微不可察地抬了一下。
其实这辈分细究起来有些微妙。
按张老夫人与当今圣上的关系算,黛玉该叫萧承煜一声“爷爷”才更妥当。但这皇家的亲眷,岂是寻常人家能轻易攀附的?
林淡何等机敏通透,见萧承煜主动以平辈姿态称呼黛玉为“侄女”,心中了然,这是皇子释放的亲近之意,他立刻顺势接话,既全了礼数,又显得自然:“承蒙圣上天恩浩荡,怜惜侄女,特旨册封为县主,倒也算勉强当得起承煜兄这一声‘侄女’了。曦儿,” 他转向黛玉,温言道,“快见过你六叔叔。”
黛玉闻声,盈盈起身,向着萧承煜的方向福了一礼,声音清越如珠玉落盘,带着少女特有的清泠:“六叔叔安好。” 。
萧承煜笑容更盛,目光落回那白瓷盅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六叔叔今日可是沾了你的光。看来这盅汤的滋味,必定不凡。” 。
话音未落,侍立在他身侧的夏守忠早已极有眼色地趋前一步,动作轻巧又不失恭敬地为萧承煜揭开了盅盖。
一股清甜温润、带着荸荠特有清香的雾气袅袅升起。只见盅内汤色澄澈,微带暖黄,沉底的荸荠洁白如玉,颗颗饱满剔透;炖得软糯的雪梨片近乎透明,仿佛融化在汤水中;几粒饱满的枸杞如同散落的红宝石,点缀其间,令人食指大动。
萧承煜执起细瓷调羹,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温热的汤汁滑过舌尖,一股纯粹的清甜瞬间弥漫开来,。荸荠入口脆嫩爽口,雪梨软糯无渣。
他不由得赞道:“清甜温润,脆糯相宜,难怪我这小侄女如此钟爱,果然妙极!”
“在扬州时,我记得你最爱品鱼,” 林淡见萧承煜喜欢,心情也颇为愉悦,指着席间一道糟香四溢的冷盘道,“尝尝这道糟鱼,看看我府上厨娘的手艺,可还合你胃口?”
萧承煜闻言,心头倏地一暖。
他与林淡在扬州相处时日不算极长,且已是几年前的事了,想不到这位日理万机的状元郎,竟还记得他这点小小的偏好。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