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纪风等人来到供销社,直接亚麻呆住了,这人山人海的现场惊呆了众人。
此时的供销社已经挤满了人,队伍已经排到大马路上了。
没办法,人人都有这份焦虑,都担心这拿到的钱会贬值,都准备来囤点货。
“哥哥,好多人,我们还要排队吗?”小九抬头询问纪风。
“不排了,哥哥带你去鼓楼那边转一圈好不好?”
纪风看到这么多在排队,肯定不可能去凑热闹,毕竟他是拥有后世记忆的,这二代人民币就没有贬值这一回事,来供销社也纯粹是向傻柱验证一下。
“好呀,好呀,我要去鼓楼。”小九一听纪风这么说,立马高兴的很。
小丫头这段时间跟着何雨水她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鼓楼那一片。
就这样,纪风带着傻柱、小九去了鼓楼,在那边买了一斤门钉肉饼、半斤卤肉,还给小九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小孩子嘛,就喜欢吃这种甜食。
逛了一圈,也没多待,中饭还是要在何家吃的。
等回到95号院,何大清他们还没回来,看来他们是在供销社那边排队了,何雨水倒是已经回来了,正和朱玉兰在玩皮筋呢。
“雨水姐姐,玉兰姐姐。”
小九举着吃了一半的冰糖葫芦,跑向她们,“给你们吃,我吃不下了。”
“谢谢小九。”何雨水也不客气,接过冰糖葫芦就咬下一个,然后递给朱玉兰。
朱玉兰也是一样,咬下一个,又把糖葫芦还给小九,小九也没小气,毕竟中院玩耍的孩子有好多,都盯着小九手里的糖葫芦呢。
毕竟小九说是吃不下了,那都是假的,小家伙肚子可不小,能吃的很,以前纪风给她买好吃的,都是一股脑吞进肚子里,为此吃撑了好几次,被纪风教育了好几次。
小九在纪风鼓励下,让其余孩子们都过来咬一口,很快半串糖葫芦就没了。
而一旁的傻柱则带着自己媳妇去厨房做中饭了。
纪风被几个小丫头拉过来当桩子,毕竟跳皮筋嘛,都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来架着皮筋。
皮筋这东西只有架的高,玩起来才有劲。
一群小孩玩的不亦乐乎,直到院里的大人换钱回来才停下来,各回各家。
不过这些大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挂着一些日用品,显然都去了供销社,方雅芝和何大清也是一样,两只手都拎着东西。
“小风啊,姨买来不少东西,等下你带点回去,姨和你说啊,现在这些东西抢手的很,供销社都卖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上货呢。”
方雅芝和纪风说道。
纪风对此也没反驳,毕竟和会过日子的妇女说这些,她能唠叨大半天,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纪风得拿东西回去。
这事一搞,吃饭的时候方雅芝都是唉声叹气的,生怕到时候物价又要开始涨了。
“大清啊,你和柱子去一趟王府井,把缝纫机给我买回来,我怕到时候要涨价了,早买早用。”
方雅芝想了一下,对何大清吩咐道。
“行,我等下就去。”何大清也没意见,点点头答应了。
“还什么等下,等下我怕王府井那什么都没了,现在就去吧。”
“呃…行。”
何大清无奈地放下筷子,顺便拉了一把傻柱,“没听你妈开口了嘛,还吃什么吃,走了,去趟王府井。”
“哦,哦,马上,马上。”傻柱快速地又往嘴里塞了一个门钉肉饼,跟了上去。
“等等,等等,我钱还没给你们呢。”方雅芝看着两人出门,突然记起来,自己还没给钱,立马叫住了俩人。
纪风直接无语,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自己劝何大清买三转一响的时候,何大清一脸不赞同,现在方雅芝说一句,这家伙屁都不放一个,立马同意了。
趁着方雅芝去拿钱的时候,纪风也拿了五十块钱给傻柱,让他帮自己买点奶糖和奶粉,毕竟小九年纪还小,需要补充营养,奶粉这玩意对这年代的小孩绝对是最好的营养品,尤其是麦乳精,奶粉中的极品。
就在何家忙乎的时候,一大妈从后院回到了中院。
易家
“老易,刚才老太太给了我一百万,说是让我帮她把钱换了。”
一大妈开口道。
“嗯,你去换吧,把咱们的钱也带上,记得别在咱们胡同里换,最好去银行里头换,他们不会乱嚼舌头。”
易中海叮嘱一句。
毕竟易中海嘛,道德天君,立的人设是尊老爱幼,自己家无偿照顾院里的聋老太太,媳妇还有病生不了孩子,需要花钱治病,自家没多少家底,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家有多少钱。
“行,我知道了,等下我就去办。”
一大妈答应一声,便进屋拿钱去了。
坐着的易中海举着茶缸子看着何家方向,一脸愁容,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前段时间,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位管事大爷聚集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管理四合院。
阎埠贵就提议效仿别的四合院,搞什么“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这称号易中海、刘海中自然举双手赞成。
但是现实中想要实现起来难度却很大,想让别人喊你们一声“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那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望。
而这三人里面,也就易中海的名望稍微好一点,其余两人说实话,还不够格。
尤其是刘海中,这家伙连自家的那点事都处理不明白,根本没能力让别人信服他。
阎埠贵说到底是个小学老师,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要上小学,所以就算阎埠贵比较抠门,喜欢算计一点小东西,但住户们还是会给阎埠贵一点面子的。
但这声大爷也不是这么好叫的,那几个四合院会这么叫,原因也很简单,各个住户年纪都不大,都是一些刚进社会的小年轻,所以喊一些年长一点的管事大爷一声“大爷”,也无所谓。
而95号院不同,有何大清、许富贵两个比易中海三个资格还老的人在,想让他们两家人喊他们“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想都不要想。
何大清不用多说了,根本瞧不上他们三人,尤其是易中海,因为聋老太太的事,两家人平常见面都怎么不打招呼,几乎把易中海当空气。
许富贵也是一样,自认为自己放映员的身份比别人高一等,易中海这些人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外来户,不是纯正的四九城人,能在四合院里住下来,完全是因为在轧钢厂上班,所以他根本没把易中海等人放在眼里。
这两人都是因为看不上管事大爷这职位,才没出来竞争。
毕竟街道办委任的管事大爷,说到底就是街道办的联络员,属于义务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敌特渗透进四合院,至于协调邻里矛盾都是次要的,毕竟他们能协调啥啊,又不是什么官。
再加上95号其实还有几个老住户,虽然他们低调,但他们也不喜欢喊别人什么“一大爷”这样的尊称。
“大爷”这称呼在四九城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要是带有数字,那就变味了,有点服从别人管理的意味在里面,这是要面的四九城人接受不了的。
此时的供销社已经挤满了人,队伍已经排到大马路上了。
没办法,人人都有这份焦虑,都担心这拿到的钱会贬值,都准备来囤点货。
“哥哥,好多人,我们还要排队吗?”小九抬头询问纪风。
“不排了,哥哥带你去鼓楼那边转一圈好不好?”
纪风看到这么多在排队,肯定不可能去凑热闹,毕竟他是拥有后世记忆的,这二代人民币就没有贬值这一回事,来供销社也纯粹是向傻柱验证一下。
“好呀,好呀,我要去鼓楼。”小九一听纪风这么说,立马高兴的很。
小丫头这段时间跟着何雨水她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鼓楼那一片。
就这样,纪风带着傻柱、小九去了鼓楼,在那边买了一斤门钉肉饼、半斤卤肉,还给小九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小孩子嘛,就喜欢吃这种甜食。
逛了一圈,也没多待,中饭还是要在何家吃的。
等回到95号院,何大清他们还没回来,看来他们是在供销社那边排队了,何雨水倒是已经回来了,正和朱玉兰在玩皮筋呢。
“雨水姐姐,玉兰姐姐。”
小九举着吃了一半的冰糖葫芦,跑向她们,“给你们吃,我吃不下了。”
“谢谢小九。”何雨水也不客气,接过冰糖葫芦就咬下一个,然后递给朱玉兰。
朱玉兰也是一样,咬下一个,又把糖葫芦还给小九,小九也没小气,毕竟中院玩耍的孩子有好多,都盯着小九手里的糖葫芦呢。
毕竟小九说是吃不下了,那都是假的,小家伙肚子可不小,能吃的很,以前纪风给她买好吃的,都是一股脑吞进肚子里,为此吃撑了好几次,被纪风教育了好几次。
小九在纪风鼓励下,让其余孩子们都过来咬一口,很快半串糖葫芦就没了。
而一旁的傻柱则带着自己媳妇去厨房做中饭了。
纪风被几个小丫头拉过来当桩子,毕竟跳皮筋嘛,都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来架着皮筋。
皮筋这东西只有架的高,玩起来才有劲。
一群小孩玩的不亦乐乎,直到院里的大人换钱回来才停下来,各回各家。
不过这些大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挂着一些日用品,显然都去了供销社,方雅芝和何大清也是一样,两只手都拎着东西。
“小风啊,姨买来不少东西,等下你带点回去,姨和你说啊,现在这些东西抢手的很,供销社都卖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上货呢。”
方雅芝和纪风说道。
纪风对此也没反驳,毕竟和会过日子的妇女说这些,她能唠叨大半天,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纪风得拿东西回去。
这事一搞,吃饭的时候方雅芝都是唉声叹气的,生怕到时候物价又要开始涨了。
“大清啊,你和柱子去一趟王府井,把缝纫机给我买回来,我怕到时候要涨价了,早买早用。”
方雅芝想了一下,对何大清吩咐道。
“行,我等下就去。”何大清也没意见,点点头答应了。
“还什么等下,等下我怕王府井那什么都没了,现在就去吧。”
“呃…行。”
何大清无奈地放下筷子,顺便拉了一把傻柱,“没听你妈开口了嘛,还吃什么吃,走了,去趟王府井。”
“哦,哦,马上,马上。”傻柱快速地又往嘴里塞了一个门钉肉饼,跟了上去。
“等等,等等,我钱还没给你们呢。”方雅芝看着两人出门,突然记起来,自己还没给钱,立马叫住了俩人。
纪风直接无语,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自己劝何大清买三转一响的时候,何大清一脸不赞同,现在方雅芝说一句,这家伙屁都不放一个,立马同意了。
趁着方雅芝去拿钱的时候,纪风也拿了五十块钱给傻柱,让他帮自己买点奶糖和奶粉,毕竟小九年纪还小,需要补充营养,奶粉这玩意对这年代的小孩绝对是最好的营养品,尤其是麦乳精,奶粉中的极品。
就在何家忙乎的时候,一大妈从后院回到了中院。
易家
“老易,刚才老太太给了我一百万,说是让我帮她把钱换了。”
一大妈开口道。
“嗯,你去换吧,把咱们的钱也带上,记得别在咱们胡同里换,最好去银行里头换,他们不会乱嚼舌头。”
易中海叮嘱一句。
毕竟易中海嘛,道德天君,立的人设是尊老爱幼,自己家无偿照顾院里的聋老太太,媳妇还有病生不了孩子,需要花钱治病,自家没多少家底,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家有多少钱。
“行,我知道了,等下我就去办。”
一大妈答应一声,便进屋拿钱去了。
坐着的易中海举着茶缸子看着何家方向,一脸愁容,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前段时间,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位管事大爷聚集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管理四合院。
阎埠贵就提议效仿别的四合院,搞什么“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这称号易中海、刘海中自然举双手赞成。
但是现实中想要实现起来难度却很大,想让别人喊你们一声“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那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望。
而这三人里面,也就易中海的名望稍微好一点,其余两人说实话,还不够格。
尤其是刘海中,这家伙连自家的那点事都处理不明白,根本没能力让别人信服他。
阎埠贵说到底是个小学老师,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要上小学,所以就算阎埠贵比较抠门,喜欢算计一点小东西,但住户们还是会给阎埠贵一点面子的。
但这声大爷也不是这么好叫的,那几个四合院会这么叫,原因也很简单,各个住户年纪都不大,都是一些刚进社会的小年轻,所以喊一些年长一点的管事大爷一声“大爷”,也无所谓。
而95号院不同,有何大清、许富贵两个比易中海三个资格还老的人在,想让他们两家人喊他们“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想都不要想。
何大清不用多说了,根本瞧不上他们三人,尤其是易中海,因为聋老太太的事,两家人平常见面都怎么不打招呼,几乎把易中海当空气。
许富贵也是一样,自认为自己放映员的身份比别人高一等,易中海这些人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外来户,不是纯正的四九城人,能在四合院里住下来,完全是因为在轧钢厂上班,所以他根本没把易中海等人放在眼里。
这两人都是因为看不上管事大爷这职位,才没出来竞争。
毕竟街道办委任的管事大爷,说到底就是街道办的联络员,属于义务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敌特渗透进四合院,至于协调邻里矛盾都是次要的,毕竟他们能协调啥啊,又不是什么官。
再加上95号其实还有几个老住户,虽然他们低调,但他们也不喜欢喊别人什么“一大爷”这样的尊称。
“大爷”这称呼在四九城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要是带有数字,那就变味了,有点服从别人管理的意味在里面,这是要面的四九城人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