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血泼洒在潼关古道上,两侧的山峦在暮色的映照下,凝成起伏延绵的剪影。数骑快马踏碎残阳疾驰而来,当先一人披着玄色斗篷,风帽下隐约可见病态的苍白面容,正是称病在驿站休养的吴王。
“殿下,贾相公传信,请您今夜子时由玄武门入宫。”身旁的心腹压低了声音,“神策军右卫将军已打点妥当,沿途哨卡皆会放行。”
闻言吴王抬手抹去额间汗渍,连日奔波的疲惫掩不住眉宇间的亢奋。
在潼关至长安的官道上,每隔十里便有换乘驿马等候,这般周密安排显然筹划已久。他忽然发问:“裴皎然当真毫无察觉?”
思绪至此,吴王的心猛地一沉,那亢奋之下始终潜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裴皎然这只老狐狸,嗅觉最是灵敏,自己这般动作,她岂会毫无动静?
是当真被蒙在鼓里,还是……早已张网以待?这过分的平静,比任何雷霆手段都更令人心悸。
深吸口气,吴王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缰绳,冰凉的皮革触感让他稍定心神。
不,箭已离弦,再无回头路。或许裴皎然是自负过头,以为掌控一切,才放任自己走到宫门前?又或者,她另有图谋,正等着自己自投罗网?这念头如毒蛇般噬咬着他的信心,但旋即被更强烈的野心压下,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赌这一把。
“今早来的信,裴相公今日一直在中书省处理政务,申时末才出宫。”心腹递上水囊,低声道:“太子妃离京后,她似乎并无异常举动。”
吴王接过水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仰头灌下一口冷水,冰凉的液体划过喉间,却浇不灭心头那点灼烧的不安感。
“并无异常?”他反复念着这四个字,声音在风中散开,喉翻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她裴皎然入朝不过数载,便接连扳倒数人。本王记得彼时贾公闾也是这般说她‘并无异常’。可结果呢?她害得本王的母妃不得不自尽,来保全我。”
歇斯底里的怒吼声落下,水囊被掷回心腹怀中,发出沉闷的声响。吴王勒紧缰绳,马儿不安地踏动四蹄,卷起尘土。
吴王忽然极目望向长安方向,悄无声息降临的夜色吞噬了官道的尽头,残阳彻底坠入山脊,第一颗星子刺破靛蓝天幕。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狼嚎,凄厉得让人心头发毛。
闭了闭眼,吴王抬手疾驰而出。他知道裴皎然最擅长的,就是在所有人都以为她毫无动静时,已布下天罗地网。
打头阵的吴王抿紧薄唇,任由夜风刮过脸颊。抬起头看向完全被墨浸透的天空,目之所及繁星点点。
想起母妃最后看他的眼神,吴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指尖在缰绳上收紧又松开。他冷笑着自言自语起来:“母妃,您放心。儿一定砍下裴皎然的头颅,去您陵前祭奠。”
裴皎然,你以为逼我离开就能赢么?这长安城,总要死个宰相才够尽兴。
同一时刻,星子与月色也落在长安城里千家万户的瓦檐上,万家灯火早已次第点亮。
裴皎然并未如吴王所知的那般,身在中书省中。她坐在私邸的镜前,披散着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过分清醒的眼睛。烛光掠镜而过,映出悬挂在背后不远处那幅墨迹尤新的《周公辅成王图》。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逐渐贴近。
没有回头,裴皎然翻点起妆奁中的钿合金钗,浓绿的碧玉镯儿,大小相等且圆润饱满的珍珠手钏,红玛瑙耳坠,翡翠璎珞。打开的一瞬间珠光宝气乍现,随着手指的拨动,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
一只手穿过细密发丝,从她脖颈滑到胸口上了,熟练地掀开那片衣衫。带着冰凉水气的手,将她捕获在指尖。
“凉。”裴皎然拂开落在自己身上的手,偏首见是李休璟,遂道:“回来的真快。”
目光在她身上流连,李休璟径直往她腿上一躺,枕在她膝盖,“太子妃打发我回来。再说了我只是诈病,关键时刻还需要我对不对?”说完转头看向镜子里的裴皎然,满眼都是笑意。
“都安排好了?”裴皎然垂眸盯着膝上的头颅道。
“我办事,你放心。”李休璟坐起身,见妆奁打开,兴致勃勃地翻捡起来。拿起里面的翡翠坠儿,“太子妃已经安置在李家别院中。里里外外都是我心腹和李家自己人护着,骊山别宫里也找人假扮太子妃。”
正说着窗口传来禽类翅膀扇动的声音,一只白鸽从窗口跳了进来,落在妆台前。
由着白鸽在妆奁中乱啄,裴皎然从白鸽腿上的信筒中取出纸笺,搓开纸笺,遂道:“吴王已经过了潼关。”
“他动作这么快?”李休璟把玩着那块翡翠玉坠,轻嗤一声,“倒是比预想的还快些。这一路换马疾驰,看来吴王殿下归心似箭。”
眼瞅着白鸽叼起红玛瑙耳坠就想跑,裴皎然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它。将耳坠夺回来,顺势戴回耳朵上,她目光仍旧凝在纸笺上那行小字。烛火跃动,将她眼底映得明明灭灭,“他快他的,我们稳我们的。我还巴不得他直接进宫去见陛下。他来得越快,死得越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完她指尖一松,那纸笺飘飘然落进烛焰中,顷刻蜷曲焦黑,化作细灰。
闻言李休璟丢开那冰凉的翡翠,握住她置于膝上的手。他的手因常年握持兵器而粗糙带茧,却温热有力,“原正则已经调了不少人前往玄武门。贺谅他们也安排人拱卫在禁苑各处要塞附近。”他顿了顿,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虎口,“只是……我仍不明白,为何一定要逼着他回来?他在长安外,岂不更省事?风险也小得多。”
裴皎然任他握着,目光却投向镜中,那镜面清晰地映出身后那幅《周公辅成王图》。画上周公宽袍大袖,姿态恭谨地辅佐着年幼的君主。
“贾公闾非等闲之辈,他所带领的寒门庶族也非普通人,他们既然愿意选择吴王,在关键时刻必会孤注一掷。只要他一日不死,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无数人会借着他的名声,企图和朝廷分割自治。”她唇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冷嘲,“他必须全须全尾地走进玄武门,走进那个只待闭合的囚笼里。他要谋反的意图,必须由群臣亲眼见证,由他亲自坐实。他要死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得清清楚楚,让所有躲在暗处窥伺的人都看清楚,谋逆者的下场。”
闻言李休璟抱住她,收紧了手臂,下巴抵在她发间,嗅着清冷的发香。“这朝堂斗来斗去的,无非是你死我活。”
“衮衮诸公,又非人人都愿相忍为国。”裴皎然舒眉一笑,“为国执政,总难两全。可总要有人做这持刀的手,沾这满身的血。所求不过天下海晏河清,新政得施,百姓能得几日喘息罢了。”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种深切的疲惫,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休璟轻轻地吻了吻她。他明白,她走到如今并非为了个人权位,而是着眼于更宏大的格局。打破旧藩篱,推行新政,让这个帝国能喘过气来,走向另一种可能。
只是这理想过于庞大沉重,注定要用无数阴谋、鲜血和牺牲来铺路。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
“殿下,贾相公传信,请您今夜子时由玄武门入宫。”身旁的心腹压低了声音,“神策军右卫将军已打点妥当,沿途哨卡皆会放行。”
闻言吴王抬手抹去额间汗渍,连日奔波的疲惫掩不住眉宇间的亢奋。
在潼关至长安的官道上,每隔十里便有换乘驿马等候,这般周密安排显然筹划已久。他忽然发问:“裴皎然当真毫无察觉?”
思绪至此,吴王的心猛地一沉,那亢奋之下始终潜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裴皎然这只老狐狸,嗅觉最是灵敏,自己这般动作,她岂会毫无动静?
是当真被蒙在鼓里,还是……早已张网以待?这过分的平静,比任何雷霆手段都更令人心悸。
深吸口气,吴王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缰绳,冰凉的皮革触感让他稍定心神。
不,箭已离弦,再无回头路。或许裴皎然是自负过头,以为掌控一切,才放任自己走到宫门前?又或者,她另有图谋,正等着自己自投罗网?这念头如毒蛇般噬咬着他的信心,但旋即被更强烈的野心压下,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赌这一把。
“今早来的信,裴相公今日一直在中书省处理政务,申时末才出宫。”心腹递上水囊,低声道:“太子妃离京后,她似乎并无异常举动。”
吴王接过水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仰头灌下一口冷水,冰凉的液体划过喉间,却浇不灭心头那点灼烧的不安感。
“并无异常?”他反复念着这四个字,声音在风中散开,喉翻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她裴皎然入朝不过数载,便接连扳倒数人。本王记得彼时贾公闾也是这般说她‘并无异常’。可结果呢?她害得本王的母妃不得不自尽,来保全我。”
歇斯底里的怒吼声落下,水囊被掷回心腹怀中,发出沉闷的声响。吴王勒紧缰绳,马儿不安地踏动四蹄,卷起尘土。
吴王忽然极目望向长安方向,悄无声息降临的夜色吞噬了官道的尽头,残阳彻底坠入山脊,第一颗星子刺破靛蓝天幕。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狼嚎,凄厉得让人心头发毛。
闭了闭眼,吴王抬手疾驰而出。他知道裴皎然最擅长的,就是在所有人都以为她毫无动静时,已布下天罗地网。
打头阵的吴王抿紧薄唇,任由夜风刮过脸颊。抬起头看向完全被墨浸透的天空,目之所及繁星点点。
想起母妃最后看他的眼神,吴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指尖在缰绳上收紧又松开。他冷笑着自言自语起来:“母妃,您放心。儿一定砍下裴皎然的头颅,去您陵前祭奠。”
裴皎然,你以为逼我离开就能赢么?这长安城,总要死个宰相才够尽兴。
同一时刻,星子与月色也落在长安城里千家万户的瓦檐上,万家灯火早已次第点亮。
裴皎然并未如吴王所知的那般,身在中书省中。她坐在私邸的镜前,披散着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过分清醒的眼睛。烛光掠镜而过,映出悬挂在背后不远处那幅墨迹尤新的《周公辅成王图》。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逐渐贴近。
没有回头,裴皎然翻点起妆奁中的钿合金钗,浓绿的碧玉镯儿,大小相等且圆润饱满的珍珠手钏,红玛瑙耳坠,翡翠璎珞。打开的一瞬间珠光宝气乍现,随着手指的拨动,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
一只手穿过细密发丝,从她脖颈滑到胸口上了,熟练地掀开那片衣衫。带着冰凉水气的手,将她捕获在指尖。
“凉。”裴皎然拂开落在自己身上的手,偏首见是李休璟,遂道:“回来的真快。”
目光在她身上流连,李休璟径直往她腿上一躺,枕在她膝盖,“太子妃打发我回来。再说了我只是诈病,关键时刻还需要我对不对?”说完转头看向镜子里的裴皎然,满眼都是笑意。
“都安排好了?”裴皎然垂眸盯着膝上的头颅道。
“我办事,你放心。”李休璟坐起身,见妆奁打开,兴致勃勃地翻捡起来。拿起里面的翡翠坠儿,“太子妃已经安置在李家别院中。里里外外都是我心腹和李家自己人护着,骊山别宫里也找人假扮太子妃。”
正说着窗口传来禽类翅膀扇动的声音,一只白鸽从窗口跳了进来,落在妆台前。
由着白鸽在妆奁中乱啄,裴皎然从白鸽腿上的信筒中取出纸笺,搓开纸笺,遂道:“吴王已经过了潼关。”
“他动作这么快?”李休璟把玩着那块翡翠玉坠,轻嗤一声,“倒是比预想的还快些。这一路换马疾驰,看来吴王殿下归心似箭。”
眼瞅着白鸽叼起红玛瑙耳坠就想跑,裴皎然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它。将耳坠夺回来,顺势戴回耳朵上,她目光仍旧凝在纸笺上那行小字。烛火跃动,将她眼底映得明明灭灭,“他快他的,我们稳我们的。我还巴不得他直接进宫去见陛下。他来得越快,死得越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完她指尖一松,那纸笺飘飘然落进烛焰中,顷刻蜷曲焦黑,化作细灰。
闻言李休璟丢开那冰凉的翡翠,握住她置于膝上的手。他的手因常年握持兵器而粗糙带茧,却温热有力,“原正则已经调了不少人前往玄武门。贺谅他们也安排人拱卫在禁苑各处要塞附近。”他顿了顿,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虎口,“只是……我仍不明白,为何一定要逼着他回来?他在长安外,岂不更省事?风险也小得多。”
裴皎然任他握着,目光却投向镜中,那镜面清晰地映出身后那幅《周公辅成王图》。画上周公宽袍大袖,姿态恭谨地辅佐着年幼的君主。
“贾公闾非等闲之辈,他所带领的寒门庶族也非普通人,他们既然愿意选择吴王,在关键时刻必会孤注一掷。只要他一日不死,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无数人会借着他的名声,企图和朝廷分割自治。”她唇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冷嘲,“他必须全须全尾地走进玄武门,走进那个只待闭合的囚笼里。他要谋反的意图,必须由群臣亲眼见证,由他亲自坐实。他要死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得清清楚楚,让所有躲在暗处窥伺的人都看清楚,谋逆者的下场。”
闻言李休璟抱住她,收紧了手臂,下巴抵在她发间,嗅着清冷的发香。“这朝堂斗来斗去的,无非是你死我活。”
“衮衮诸公,又非人人都愿相忍为国。”裴皎然舒眉一笑,“为国执政,总难两全。可总要有人做这持刀的手,沾这满身的血。所求不过天下海晏河清,新政得施,百姓能得几日喘息罢了。”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种深切的疲惫,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休璟轻轻地吻了吻她。他明白,她走到如今并非为了个人权位,而是着眼于更宏大的格局。打破旧藩篱,推行新政,让这个帝国能喘过气来,走向另一种可能。
只是这理想过于庞大沉重,注定要用无数阴谋、鲜血和牺牲来铺路。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