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今日似乎兴致颇高,即刻吩咐一旁的原正则道:“你把这菜给太子和吴王,也送去一份。让他二人也尝尝这鱼腹藏羊肉之鲜。”
侍立在旁的原正则微愕。他家道中落之前也读过书,识过字,自是知晓其中典故。可他却不明白魏帝此刻的用意,狐疑地看了魏帝一眼,只能躬身应喏而去。
见原正则离开,裴皎然低头思忖片刻,遂微笑道:“昔伊尹烹小鲜而知治国,今观“鱼羊为鲜”之理,臣更觉天地阴阳相济之妙。鱼得水之灵,羊秉火之烈,水火本不相容,然腥甘合和,反成至味。此中玄机,恰如朝堂之道。御史台如烈火,纠察百官不避权贵,六部似静水流深,润泽民生稳守纲常。若水火相攻,则国策沸溢;若水火相济,则政令如醇羹。今观我朝,兄弟同心,如鱼羊之鲜,腥甘合和,如水火相济,共铸太平。若有一味独胜,则鼎沸而羹糜,若有一方失序,则国乱而民忧。故当以调和为本,以平衡为要,使刚者怀仁,柔者守节,兄弟携手,共襄盛举。兄弟和睦,非无原则之退让,而在明进退、知取舍。近可内抚宗亲,远可外慑奸佞,如此方能使辛甘之味各得其所,使水火之势共利社稷。”
魏帝听罢,捻须而笑,“卿言调鼎之道,甚合朕心。然而鼎中之味,非独火候可调,亦需辨材之性。鱼若腥浊,纵文火慢炖,终难入其味,羊若羶恶,纵佐以姜桂,亦难掩其劣。朕近日亦思东宫与吴王之事。鱼羊虽鲜,若火候失当,则腥膻难掩;而兄弟虽亲,若是权位相逼,则祸患暗生。”
贾公闾听着忽然警醒。面上虽然不显,但一字一句,极为斟酌,“陛下圣明烛照,裴相所言调鼎之道,妙喻生辉。夫鱼羊为鲜,犹文武相资。羊之温补佐鱼之寒凉,犹仁政之抚慰济威权之肃杀。今观圣朝兄弟怡怡,实得棠棣遗风。昔周公吐哺握发,非止全手足之情,更令九鼎之重安若磐石。昔太宗皇帝初年曾兄弟同榻,后竟兄弟相残,岂非失中和之效?臣愿陛下常怀调羹之心:使太子如羊之柔顺,不失其位;令吴王似鱼之灵动,不逾其度。如此则腥膻化甘饴,鼎沸成醍醐,岂不美哉?昔管仲射钩,鲍叔荐之,桓公能用仇雠而霸诸侯。今观东宫与诸王,不过鼎中异味耳。陛下但执五味调和之柄,何愁不能烹出三代之治?”
殿外日影偏斜,一缕夏阳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铜炉里的沉香袅袅升起,氤氲在殿内,却掩不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紧绷气氛。
魏帝目光微闪,似笑非笑地看了贾公闾一眼,“哦?卿此言,倒是别有深意。”
裴皎然察言观色,适时接话道:“贾相公所言极是。太子与吴王皆天纵英才,若能相辅相成,必能使朝堂生辉。正如这鱼腹藏羊,鱼以柔克刚,羊以刚济柔,方能成就至味。”
闻言贾公闾低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暗纹,心中却如惊涛翻涌。
他深知魏帝素来心思深沉,今日突然赐菜他二人,又借“鱼羊之鲜”暗喻兄弟之道,绝非一时兴起。如今太子与吴王关系微妙,若是陛下有意试探,甚至暗中推动什么……
思忖至此,贾公闾眼皮微跳,他不敢再深想。只好将呼吸放得更轻,仿佛这样便能藏住自己的思虑。
此刻的裴皎然神色从容,唇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案上的青瓷茶盏。她明白魏帝如今的想法,她方才那番话,既迎合魏帝的心思,又未露半分偏颇,可谓滴水不漏。她抬头看向魏帝,微微抿唇。帝王之心,深不可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轻笑一声,魏帝捻须沉吟,目光落在案上那盘鱼腹藏羊上。鱼肉莹白,羊肉酥烂,汤汁浓稠,香气犹在。他忽而以指尖轻轻敲了敲桌案道:“裴卿方才说‘调和为本’,朕深以为然。只是……”他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若羊不甘藏于腹,又当如何?”
话落耳际,裴皎然笑意微凝,随即躬身开口道:“陛下圣明,食材本无高低,全看庖人如何料理。”
倚着御座的魏帝目光深沉如古井。他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思绪却飘向东宫。他忽然很想知道,太子此刻接到御赐的鱼羊,会作何反应?是惶恐揣测他的意思,还是坦然受之?而吴王呢?那个桀骜的儿子,是会感激君父的恩赏,还是会暗自冷笑,觉得这是某种警告?
正当殿内寂静无声多时,忽听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前去赐赏的原正则匆匆入内,敛衣跪地禀报:“陛下,太子殿下尝了御赐佳肴,对此赞不绝口,特命人呈上亲笔谢恩奏疏。”稍顿,又补充道:“吴王殿下……他……”
魏帝眉梢微挑:“吴王说什么?”
“殿下说正逢母丧,不宜食荤腥。”
殿内霎时一静。
好一会后,魏帝忽然抚掌大笑起来:“好个孝子!”继而拂袖,“传朕的旨意,既然吴王要为母居丧,至今日起孝期任何人不得见他。孝期过后,即刻前往就藩。”
听着魏帝的话,贾公闾的喉结微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烛火偶尔爆出一两声轻微的噼啪。殿内众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远处传来钟声,沉闷而悠长,仿佛某种不祥的预兆。
在殿内沉寂片刻,魏帝忽而轻笑一声,打破凝滞的气氛:“天色已晚,二位爱卿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贾公闾与裴皎然对视一眼,齐齐躬身行礼道:“臣等告退。”
退出殿外,夜风扑面而来,贾公闾后背微凉,这才惊觉内衫已被冷汗浸透。他侧目瞥向裴皎然,对方依旧神色自若,仿佛方才殿内暗流汹涌的试探从未发生。
而殿内,魏帝独自坐在御座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面上浮起不忍和失望。
夏风穿殿而过,烛火摇曳,将魏帝的影子拉得极长,扭曲着投在墙上,宛如一头孤独终老的猛兽。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
侍立在旁的原正则微愕。他家道中落之前也读过书,识过字,自是知晓其中典故。可他却不明白魏帝此刻的用意,狐疑地看了魏帝一眼,只能躬身应喏而去。
见原正则离开,裴皎然低头思忖片刻,遂微笑道:“昔伊尹烹小鲜而知治国,今观“鱼羊为鲜”之理,臣更觉天地阴阳相济之妙。鱼得水之灵,羊秉火之烈,水火本不相容,然腥甘合和,反成至味。此中玄机,恰如朝堂之道。御史台如烈火,纠察百官不避权贵,六部似静水流深,润泽民生稳守纲常。若水火相攻,则国策沸溢;若水火相济,则政令如醇羹。今观我朝,兄弟同心,如鱼羊之鲜,腥甘合和,如水火相济,共铸太平。若有一味独胜,则鼎沸而羹糜,若有一方失序,则国乱而民忧。故当以调和为本,以平衡为要,使刚者怀仁,柔者守节,兄弟携手,共襄盛举。兄弟和睦,非无原则之退让,而在明进退、知取舍。近可内抚宗亲,远可外慑奸佞,如此方能使辛甘之味各得其所,使水火之势共利社稷。”
魏帝听罢,捻须而笑,“卿言调鼎之道,甚合朕心。然而鼎中之味,非独火候可调,亦需辨材之性。鱼若腥浊,纵文火慢炖,终难入其味,羊若羶恶,纵佐以姜桂,亦难掩其劣。朕近日亦思东宫与吴王之事。鱼羊虽鲜,若火候失当,则腥膻难掩;而兄弟虽亲,若是权位相逼,则祸患暗生。”
贾公闾听着忽然警醒。面上虽然不显,但一字一句,极为斟酌,“陛下圣明烛照,裴相所言调鼎之道,妙喻生辉。夫鱼羊为鲜,犹文武相资。羊之温补佐鱼之寒凉,犹仁政之抚慰济威权之肃杀。今观圣朝兄弟怡怡,实得棠棣遗风。昔周公吐哺握发,非止全手足之情,更令九鼎之重安若磐石。昔太宗皇帝初年曾兄弟同榻,后竟兄弟相残,岂非失中和之效?臣愿陛下常怀调羹之心:使太子如羊之柔顺,不失其位;令吴王似鱼之灵动,不逾其度。如此则腥膻化甘饴,鼎沸成醍醐,岂不美哉?昔管仲射钩,鲍叔荐之,桓公能用仇雠而霸诸侯。今观东宫与诸王,不过鼎中异味耳。陛下但执五味调和之柄,何愁不能烹出三代之治?”
殿外日影偏斜,一缕夏阳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铜炉里的沉香袅袅升起,氤氲在殿内,却掩不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紧绷气氛。
魏帝目光微闪,似笑非笑地看了贾公闾一眼,“哦?卿此言,倒是别有深意。”
裴皎然察言观色,适时接话道:“贾相公所言极是。太子与吴王皆天纵英才,若能相辅相成,必能使朝堂生辉。正如这鱼腹藏羊,鱼以柔克刚,羊以刚济柔,方能成就至味。”
闻言贾公闾低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暗纹,心中却如惊涛翻涌。
他深知魏帝素来心思深沉,今日突然赐菜他二人,又借“鱼羊之鲜”暗喻兄弟之道,绝非一时兴起。如今太子与吴王关系微妙,若是陛下有意试探,甚至暗中推动什么……
思忖至此,贾公闾眼皮微跳,他不敢再深想。只好将呼吸放得更轻,仿佛这样便能藏住自己的思虑。
此刻的裴皎然神色从容,唇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案上的青瓷茶盏。她明白魏帝如今的想法,她方才那番话,既迎合魏帝的心思,又未露半分偏颇,可谓滴水不漏。她抬头看向魏帝,微微抿唇。帝王之心,深不可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轻笑一声,魏帝捻须沉吟,目光落在案上那盘鱼腹藏羊上。鱼肉莹白,羊肉酥烂,汤汁浓稠,香气犹在。他忽而以指尖轻轻敲了敲桌案道:“裴卿方才说‘调和为本’,朕深以为然。只是……”他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若羊不甘藏于腹,又当如何?”
话落耳际,裴皎然笑意微凝,随即躬身开口道:“陛下圣明,食材本无高低,全看庖人如何料理。”
倚着御座的魏帝目光深沉如古井。他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思绪却飘向东宫。他忽然很想知道,太子此刻接到御赐的鱼羊,会作何反应?是惶恐揣测他的意思,还是坦然受之?而吴王呢?那个桀骜的儿子,是会感激君父的恩赏,还是会暗自冷笑,觉得这是某种警告?
正当殿内寂静无声多时,忽听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前去赐赏的原正则匆匆入内,敛衣跪地禀报:“陛下,太子殿下尝了御赐佳肴,对此赞不绝口,特命人呈上亲笔谢恩奏疏。”稍顿,又补充道:“吴王殿下……他……”
魏帝眉梢微挑:“吴王说什么?”
“殿下说正逢母丧,不宜食荤腥。”
殿内霎时一静。
好一会后,魏帝忽然抚掌大笑起来:“好个孝子!”继而拂袖,“传朕的旨意,既然吴王要为母居丧,至今日起孝期任何人不得见他。孝期过后,即刻前往就藩。”
听着魏帝的话,贾公闾的喉结微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烛火偶尔爆出一两声轻微的噼啪。殿内众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远处传来钟声,沉闷而悠长,仿佛某种不祥的预兆。
在殿内沉寂片刻,魏帝忽而轻笑一声,打破凝滞的气氛:“天色已晚,二位爱卿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贾公闾与裴皎然对视一眼,齐齐躬身行礼道:“臣等告退。”
退出殿外,夜风扑面而来,贾公闾后背微凉,这才惊觉内衫已被冷汗浸透。他侧目瞥向裴皎然,对方依旧神色自若,仿佛方才殿内暗流汹涌的试探从未发生。
而殿内,魏帝独自坐在御座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面上浮起不忍和失望。
夏风穿殿而过,烛火摇曳,将魏帝的影子拉得极长,扭曲着投在墙上,宛如一头孤独终老的猛兽。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