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新的一周开始了。
上午,张熙凤给慕容耀武打电话,询问他是否参加招聘会。慕容耀武稍作犹豫,表示等一会儿再去。没过多久,张熙凤又来电,告知招聘会已取消。这个原本计划招收发电专业学生的招聘会,让他瞬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他告诉了薛博,然而她对此半信半疑。
在慕容耀武心中,张熙凤无疑是一位普通的朋友,而薛博则更为特别。
上午的《输电线路施工》和《高电压技术》课程中,老师放松了讲课的节奏,开始关心起学生们的就业问题,班级的气氛轻松而愉快。
下午,慕容耀武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网站上下载并填写了《新疆电力公司应聘申请表》,细致地浏览着新疆电力公司各个单位的招聘信息。他发现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电业局并不招专科学生。经过对新疆各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了解,慕容耀武对巴州电业局的一个助理专工职位产生了兴趣,决定填好简历后去打印店打印出来。
11月16日,星期二,阳光明媚,是新疆电力公司来学校招聘的好日子。慕容耀武首次穿上专门定制的西服,顿时感觉精神焕发。他打趣对刘赫然说道:“或许这套西服就只穿这一回了。”
同学们纷纷提前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待新疆电力公司的招聘宣讲会。慕容耀武再次看见薛博,她一到便质问:“你怎么不叫我?”
在交谈中,薛博表示她希望与慕容耀武一起去工作,然而她只想去乌鲁木齐,其余地方都不考虑。这番话给慕容耀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能够一起工作的局面令他心动,另一方面,又显得现实如此不堪。
思来想去,慕容耀武依然无法确认前景。他感到自己不过是她的绿叶,即便如此,他还是主动帮她填写了应聘表格。
新疆电力公司的招聘宣讲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这是本学期第二个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单位的招聘,第一家用人单位是西藏电力公司,然而同学们的热情并不高。
宣讲会上,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新疆地域与企业情况,并打趣地说了一句:“不是新疆太远,二是甘肃太长。”学生们关心新疆的治安以及“7·5”事件的影响,主持人回应称,前一年参加就业的学生中,没有一人因“7·5”事件而离职。慕容耀武却发现,巴州电业局没有参与这次宣讲,主持人提到,未到的单位仍然可以投递简历并与其联系。
于是,慕容耀武决定转投新疆电力建设公司,因为这是唯一在乌鲁木齐招收专科生的企业,正好契合了薛博的需求。果然,他的简历被收下,但薛博却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可以投递。慕容耀武试着把薛博推荐给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然而负责招聘的中年女士面试官委婉拒绝道:“这是你女朋友吧,我们单位不招女生。”这让薛博感到一丝尴尬。
慕容耀武尽力陪伴薛博,帮她投简历,却始终无法成功。
意识到薛博感到沮丧,慕容耀武提议请她吃饭。两人一起去吃烤串,这是慕容耀武第一次请女生吃饭,他心里忐忑,不知道点什么。薛博也显得有些陌生,出去买了两瓶可乐。花费不多,24元的烤串在学校里算是便宜的选择。
吃过午饭后,他们分道扬镳,慕容耀武回寝室,薛博则去上课。在等待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纷纷收到了面试通知。陈文超也投递了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的简历,已经接到面试通知,这让慕容耀武心中泛起一丝焦虑。
不等通知,他便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门口,输电083班的几位同学也在那里等待,都是还没有收到面试通知的人。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不让学生们私自开门自荐。
正当慕容耀武期待时,陈文超走出面试办公室。二人互相交流了一下,陈文超提到输电082班班长张国超也参加了面试,唯一的两个面试名额正好如此,结果却没有立即与公司签约,HR留给他们考虑一个小时。
等待着的同学陆续离开,但仍旧没有人能进入面试办公室。
最后,陈文超决定签约,但面试官还想核实各类证书原件。于是,他再去取证件。慕容耀武则仍旧在等待着,想着即使前两位同学不签约,自己也要面对接下来的竞争。正当他思索之际,心念一动:既然招聘公告上都有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联系方式,不如主动联系一下?
于是,慕容耀武给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打了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曾参与工程实习,专业成绩排名前10%,但尚未接到面试通知。对方觉得他很优秀,但表示自己没有权利做决定,最终将面试官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
随后,慕容耀武继续向面试官介绍自己的优势。面试官告知他已经面试了两人,并且只招两人。慕容耀武稍显自信地提到,如果这两人中有一个不签约,自己希望能够被考虑。得到了肯定的反馈。
焦急的等待之中,他想到了郑德库老师,给老师打去电话,询问能否在此过程中获得工作机会。老师的不屑一顾让他感到挫败,“慕容耀武,你连这点能耐都没有吗?”电话挂断后,慕容耀武心中坚定——他一定会尽全力争取到这份工作,并想着即使出门也要与她同行。
最终,他修改了短信内容,发给了面试官。不久,面试官出现了,正好在卫生间外遇见了他,面试官表示将考虑他。而在输电083班的一些同学面露困惑,面面相觑。
面试官一出来,前面的同学们便围了上去。慕容耀武主动让开,为她创造了空间,面试官则告诉这些同学:“招够了,没了。”这几位同学只能失望离开。
慕容耀武心中忐忑,却坚定不移。如今只剩下他一人在此等候,忽然看到陈文超回来,告知因家里不同意,决定不签约。慕容耀武抓住这个机会,鼓起勇气与陈文超一道冲入面试办公室。
带着简历、各类证书原件、推荐信和就业协议,慕容耀武在面试官阅览简历时,适当介绍自己,讲述实习期间的经历,尤其是暑假在长春工地的所见所闻。他坦诚地告诉面试官自己想要的薪资,“大约3000元,如果第一年不行,就第二年;第二年如果仍然不行就第三年。”
面试官点头表示可以考虑这一数目,又问起他在学校学了什么。慕容耀武解释了自己的背后故事,提到因身高一年级晚上一年和高考复读耽误了一年,终于获得了面试官的同意准备签约。
面试过程中的电话不断响起,然而慕容耀武仍旧保持冷静。最终,他与面试官达成了协议,签署了三方就业协议。面试官嘱咐他要努力学习,争取尽快拿到第二学历学位证书。
回到寝室时,慕容耀武听见了许多同学们关于就业的消息,他的心情却前所未有地轻松。虽然这西服只穿了一次,但那份自信与喜悦,值得铭记一生。
上午,张熙凤给慕容耀武打电话,询问他是否参加招聘会。慕容耀武稍作犹豫,表示等一会儿再去。没过多久,张熙凤又来电,告知招聘会已取消。这个原本计划招收发电专业学生的招聘会,让他瞬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他告诉了薛博,然而她对此半信半疑。
在慕容耀武心中,张熙凤无疑是一位普通的朋友,而薛博则更为特别。
上午的《输电线路施工》和《高电压技术》课程中,老师放松了讲课的节奏,开始关心起学生们的就业问题,班级的气氛轻松而愉快。
下午,慕容耀武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网站上下载并填写了《新疆电力公司应聘申请表》,细致地浏览着新疆电力公司各个单位的招聘信息。他发现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电业局并不招专科学生。经过对新疆各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了解,慕容耀武对巴州电业局的一个助理专工职位产生了兴趣,决定填好简历后去打印店打印出来。
11月16日,星期二,阳光明媚,是新疆电力公司来学校招聘的好日子。慕容耀武首次穿上专门定制的西服,顿时感觉精神焕发。他打趣对刘赫然说道:“或许这套西服就只穿这一回了。”
同学们纷纷提前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待新疆电力公司的招聘宣讲会。慕容耀武再次看见薛博,她一到便质问:“你怎么不叫我?”
在交谈中,薛博表示她希望与慕容耀武一起去工作,然而她只想去乌鲁木齐,其余地方都不考虑。这番话给慕容耀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能够一起工作的局面令他心动,另一方面,又显得现实如此不堪。
思来想去,慕容耀武依然无法确认前景。他感到自己不过是她的绿叶,即便如此,他还是主动帮她填写了应聘表格。
新疆电力公司的招聘宣讲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这是本学期第二个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单位的招聘,第一家用人单位是西藏电力公司,然而同学们的热情并不高。
宣讲会上,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新疆地域与企业情况,并打趣地说了一句:“不是新疆太远,二是甘肃太长。”学生们关心新疆的治安以及“7·5”事件的影响,主持人回应称,前一年参加就业的学生中,没有一人因“7·5”事件而离职。慕容耀武却发现,巴州电业局没有参与这次宣讲,主持人提到,未到的单位仍然可以投递简历并与其联系。
于是,慕容耀武决定转投新疆电力建设公司,因为这是唯一在乌鲁木齐招收专科生的企业,正好契合了薛博的需求。果然,他的简历被收下,但薛博却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可以投递。慕容耀武试着把薛博推荐给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然而负责招聘的中年女士面试官委婉拒绝道:“这是你女朋友吧,我们单位不招女生。”这让薛博感到一丝尴尬。
慕容耀武尽力陪伴薛博,帮她投简历,却始终无法成功。
意识到薛博感到沮丧,慕容耀武提议请她吃饭。两人一起去吃烤串,这是慕容耀武第一次请女生吃饭,他心里忐忑,不知道点什么。薛博也显得有些陌生,出去买了两瓶可乐。花费不多,24元的烤串在学校里算是便宜的选择。
吃过午饭后,他们分道扬镳,慕容耀武回寝室,薛博则去上课。在等待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纷纷收到了面试通知。陈文超也投递了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的简历,已经接到面试通知,这让慕容耀武心中泛起一丝焦虑。
不等通知,他便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门口,输电083班的几位同学也在那里等待,都是还没有收到面试通知的人。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不让学生们私自开门自荐。
正当慕容耀武期待时,陈文超走出面试办公室。二人互相交流了一下,陈文超提到输电082班班长张国超也参加了面试,唯一的两个面试名额正好如此,结果却没有立即与公司签约,HR留给他们考虑一个小时。
等待着的同学陆续离开,但仍旧没有人能进入面试办公室。
最后,陈文超决定签约,但面试官还想核实各类证书原件。于是,他再去取证件。慕容耀武则仍旧在等待着,想着即使前两位同学不签约,自己也要面对接下来的竞争。正当他思索之际,心念一动:既然招聘公告上都有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联系方式,不如主动联系一下?
于是,慕容耀武给新疆电力建设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打了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曾参与工程实习,专业成绩排名前10%,但尚未接到面试通知。对方觉得他很优秀,但表示自己没有权利做决定,最终将面试官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
随后,慕容耀武继续向面试官介绍自己的优势。面试官告知他已经面试了两人,并且只招两人。慕容耀武稍显自信地提到,如果这两人中有一个不签约,自己希望能够被考虑。得到了肯定的反馈。
焦急的等待之中,他想到了郑德库老师,给老师打去电话,询问能否在此过程中获得工作机会。老师的不屑一顾让他感到挫败,“慕容耀武,你连这点能耐都没有吗?”电话挂断后,慕容耀武心中坚定——他一定会尽全力争取到这份工作,并想着即使出门也要与她同行。
最终,他修改了短信内容,发给了面试官。不久,面试官出现了,正好在卫生间外遇见了他,面试官表示将考虑他。而在输电083班的一些同学面露困惑,面面相觑。
面试官一出来,前面的同学们便围了上去。慕容耀武主动让开,为她创造了空间,面试官则告诉这些同学:“招够了,没了。”这几位同学只能失望离开。
慕容耀武心中忐忑,却坚定不移。如今只剩下他一人在此等候,忽然看到陈文超回来,告知因家里不同意,决定不签约。慕容耀武抓住这个机会,鼓起勇气与陈文超一道冲入面试办公室。
带着简历、各类证书原件、推荐信和就业协议,慕容耀武在面试官阅览简历时,适当介绍自己,讲述实习期间的经历,尤其是暑假在长春工地的所见所闻。他坦诚地告诉面试官自己想要的薪资,“大约3000元,如果第一年不行,就第二年;第二年如果仍然不行就第三年。”
面试官点头表示可以考虑这一数目,又问起他在学校学了什么。慕容耀武解释了自己的背后故事,提到因身高一年级晚上一年和高考复读耽误了一年,终于获得了面试官的同意准备签约。
面试过程中的电话不断响起,然而慕容耀武仍旧保持冷静。最终,他与面试官达成了协议,签署了三方就业协议。面试官嘱咐他要努力学习,争取尽快拿到第二学历学位证书。
回到寝室时,慕容耀武听见了许多同学们关于就业的消息,他的心情却前所未有地轻松。虽然这西服只穿了一次,但那份自信与喜悦,值得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