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归地 不归人-《重回2001加点升级》

  “啧啧!...........。”

  王富清手里拿着一个小号的搪瓷缸,轻轻的摇晃,酒沿着杯口匀称的流动,散发着独特的酒香。

  “嗯!哈!.......好闻的很。”他闻着酒香,轻叹道。

  “颜色呈琥珀色,明亮而不浑浊,最起码是泡了一年的酒。”

  “满仓,你这酒不错,看着就攒劲。”

  “酒里面,肯定泡了不少好东西。”

  “你这酒花了不少心思吧!”他看了一眼罗满仓。

  “我先尝一口哈!”他抿了一小口,眼神一亮,惊叹道。

  “啧!.........嘶!......。”

  “绵柔醇厚,香甜细腻,不辣嘴也不烧喉咙,味道刚刚好。”

  “嗯呀!.....好酒!”他端起搪瓷缸又抿了一小口,仔细品尝其中用料。

  “丁糖子、枸杞,嗯!.....还加了一点冰糖。“

  王富清身为常龙村的村长,经常招待上面下来考察的干部,陪酒赔钱,大小酒局不断,成为一个“酒精考验”的好村长。

  酒水入口,一品就知其中味。

  “满仓,你这丁糖子泡的蛮多的。”他放下搪瓷缸,夸赞道。

  “王哥,我泡了好几斤呢!”罗满仓炫耀道。

  “肯定好喝。”

  他转头看向刘会东,眨了眨眼睛,局促道。

  “刘哥,少喝点,嫂子没在家。”

  “到时候你受得了?看你咋办。”

  “嘿嘿!.......。”

  丁糖子是个好东西,懂的都懂。

  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补给站。

  丁糖子学名金樱子,样子呈倒卵形,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尖刺。是一门中药材,具有补肾“固精缩尿”等功效。

  在湘省农村多用于泡酒,小酌一杯后,能让其“固若金汤”,“劈柴烧火”不在话下,男女适宜。

  那感觉。

  “哼!...罗满仓,你可不要瞎说。”刘会东轻哼几声,不满道。

  “都是糟老头了,不要乱开玩笑。”

  “我可以少喝点嘛!”他轻声嘀咕。

  罗满仓三人互相调侃打趣,吃着下酒菜,喝酒都是湿湿嘴,不敢多喝。

  大白天的,还是早上。

  \"满仓,你这是放了一个“大未星”啊!”王富清羡慕的语气,感叹道。

  他很好奇。

  拜师又不是说说的事情,要不然这么多年,也没见张道长正式收徒过,都是些记名弟子。

  这好事,怎么就突然轮到罗满仓。

  现在又不是人有多大胆........的时代,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

  浪潮之下,..无完好。

  他现在还心有余悸,当年常龙村要不是扛住压力,留了一手,往低的虚报数据。

  估计下场很惨,能饿死不少.....。

  “哎!.........。”他心里叹气。

  就算是现在常龙村的村民,也只是在温饱的及格线上,不见得好上多少。

  过得还可以的,都是心思比较活络的。

  武市这边工厂比较少,谋生的机会也不多,想要挣钱只能北上或者南下。

  武市的人,多数都会选择南下谋生。

  那也只是看着合适,其中苦楚都有体会。

  同为东大人民,在他乡背负“三无”称号,每天过得心惊胆战,生怕被治安队无理由扣押。

  弄到一个号称不归地的地方。

  飘零半生,人财两空。

  你为它奉献生命,它拿你当薪柴。点燃自己照亮它,自己化为灰烬。

  它成为灯火澜处,你成为时代下的尘埃。

  它送你三个字。

  “外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异乡人。

  有一天,有一个圣人点燃自己,化为一道光,破除这藩篱。

  他或许会在未来出现。

  “两年之后........。”

  “满仓,小李的老婆回来了么?”王富清回转心思,询问道。

  小李是罗建军的邻居,李哥。

  “还没有回来,都出去好些年了。”罗满仓惋惜的语气,轻声道。

  “小李南下都找了好几回。”

  “找遍了他老婆工作的地方。”

  “还是没有一丁点儿消息,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他情绪低落。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要不是家里有小孩需要带,小李估计会一直找下去。”

  “一对恩爱的夫妻就这么毁了。”

  “哎!可怜咯!。”他叹气道。

  “希望他老婆还活着,小李难啊!”

  村村都有不归人,处处都有伤心人。

  活生生的例子,让罗满仓对自家儿子南下打工,充满抵触感,他不想让罗建军变成不归人。

  只要他还能挣钱,能补贴家用,能有一口饭吃,在家混也是不错的。

  他想的开。

  苦点、穷点,没事,活着就好。

  ”好了,打住!喝酒!喝酒!.......扯那么多干嘛?“刘会东打断这个伤感的话题,轻喝道。

  “以后会好起来的。”

  刘会东经常出没于花溪镇附近,对有些小道消息他也只知一二,粤省现在什么情况,他不想多说。

  人多半是没了。

  有希望总比绝望好,他不想连最后的希望都失去。

  ”罢了!罢了!来,满仓,会东喝酒,不要想那么多。“王富清道。

  “没办法,都是穷闹得,要是家里能挣钱就好了..........。”

  王富清几人闲谈到,村长谁接班的问题。等他不干了,常龙村以后谁扛旗。

  他家肯定不行。

  他家的两个女儿,一个外嫁,一个还在读书,估计也不愿意接班,看不上这个破村长的位置。

  一般人他又不放心。

  他心思一转,罗满仓的儿子不是刚刚好么,年龄差不多,学历又高。

  留在村里文凭最高的。

  非他莫属。

  谁让他是自己人。

  “满仓,你家建军,有出去打工的计划没?”他试探的语气,询问道。

  “他啊!没有的。”罗满仓不假思索的道。

  王富清心里一喜,开心道。

  ”满仓,你看这样,下次选举的时候,让建军也竞选村长怎样?“

  “我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

  “建军不是在家没事么,可以让他试试呗。”

  “说不定能选上呢!”

  “只要操纵一翻,选上轻而易举。”他心里想道。

  罗满仓被王富清的话语,吓了一跳,夹在筷子上的花生米直接掉落到地上。

  他惊呼道。

  “呃!王哥,你可不要开玩笑。”

  “你还年轻的很,退什么休。”

  “我家建军,又不是那块料。”他连连拒绝,大声道。

  “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建军是留在村里文凭最高的。”王富清赶紧劝解道。

  “而且还是高中毕业。”

  “怎么不行?”

  王富清心里的算盘打的“砰砰”响,自家的不靠谱,那干脆找一个可以托付的。

  他再不张罗着,到时年龄到了,不下也得下。

  罗建国刚好在镇里当副镇长,说不定哪天就转正,成为花溪镇的“十里侯”。

  如果罗建军再当上常龙村的村长,就凭这层关系,好处不用说。

  肯定少不了。

  刚刚合适。

  这时候的村干部,没有后来那么吃香,村民都以为是个苦差事,没当过根本不知道其中好处与猫腻。

  老王一番劝解,介绍当上村长的好处,一一细数。不介绍还好,一介绍好处是真不少。

  “那行......。”罗满仓心领神会,满口答应。

  王福清说的都这么直白了,哪有不接受之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

  “妈妈!爸爸!走了。”李筠芷在催促父母快点出门。

  她迫不及待的想见“家公”、“家婆”,以及正阳哥哥,兴奋的很,一早上就蹦蹦跳跳。

  “马上就好!........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