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道长四问-《重回2001加点升级》

  “三拜,传道授业,道门永存。”

  “拜!..........。”

  罗正阳连着奉茶三杯,不疾不徐的完成奉茶礼,有章有法很是熟练,让观礼的众人无不惊叹不已。

  少年大才,必光耀世间。

  殿内的气氛庄严肃穆,古风朴实的气息扑面而来,众人感觉仿若梦回古时。

  观看古人的拜师礼。

  古风古景,今人赏兮。

  三拜定师徒情。

  永记师恩,功德千秋。

  拜师礼虽说没有完全复刻古礼,但仿照古礼的流程和步骤,可是一样都没有少。

  一一照做,基本相同。

  古时拜师奉茶礼,也不过如此。

  王老故意拉长声音,大声唱喝道。

  “礼成!........。”

  “弟子供奉拜师礼。”

  罗正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红色纸包,用红色的卡纸折叠而成,捏在手里一掂量感觉很厚实。

  “估计包了不少红包。”

  数百有余。

  纸包是罗建军趁着他空闲的时候,悄悄递给他并细心交代过,让他奉完茶礼后随之赠与张道长。

  敬师红包。

  他双手捏着红包略微弯腰,恭敬的递呈给张道长。

  “师父,请收下弟子的心意。”

  “弟子诚心供奉。”

  张道长没有拒绝,顺势接过了罗正阳的红包。他计划先收下红包,等拜师完成后再返还给罗正阳。

  如数退回,有心就行。

  他心领徒弟的敬意。

  道家正式拜师,弟子诚心奉上拜师礼,师父都会理所应当的接下拜师礼。

  因为一旦定下师徒名分,师父有传授弟子道法与大道的职责,弟子也有供奉师父的义务。

  一脉相连,情同父子

  弟子学成入道后,在人世间的所作所为产生的功德业障,皆由师徒双方共同承担背负。

  因果相连,天地鉴之。

  审判而否,共同罚之。

  故拜师需要拜师礼金。

  以示名分与供养关系。

  王老大声唱喝道。

  “鸣炮!............敲钟!..........。”

  “噼里啪啦!..........。”

  “轰隆!........砰!.........。”

  “当!........当!.......当!........。”

  殿外的鞭炮声和钟声交织在一起,猛烈鼎沸的声音,顿时让众人一下子从古风古味的场景中惊醒过来。

  惊从梦中醒。

  声音传出数十里,山间飞鸟小兽四处逃窜,殿前的众人齐齐捂住耳朵,但声音到达顶峰时又似乎感觉不到声音。

  大音希声。

  大黄倒是一点都不害怕,它还挤到最前面去,好奇看别人放炮。

  “汪汪!.........。”

  .................

  午时时分,烈日临空。

  梅山道观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常龙村的村民在仪式完成后,陆陆续续的下山返回村里。

  各自归家,寂若无人。

  只有前坪的些许踪迹提醒来访者,方才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半数的竹林已然消失不见,竹林的地上全是踩踏的脚印。

  杂草倾覆,地面平实。

  张道长在后院歇息,一上午的折腾让他有些劳累。就算他是东大少有的高手,也有点撑不住。

  毕竟年岁也不小了。

  七十有余,气血些许不足。

  罗正阳在身旁候着,听从张道长的安排。张道长特意交代过,让他拜师完成后先不要急着下山回家。

  另有嘱咐。

  此时梅山的道观里,只剩下师徒两人。大师兄罗建国,拗不过罗建军的热情邀请,早已下山做客罗正阳的家里。

  温酒待客,浊酒一杯。

  “正阳,走,随我去书房。”张道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招呼罗正阳往书房的位置走去。

  “有事商谈,顺便带你看一个宝贝。”

  “好的,师父。”罗正紧随其后,心里不停的猜测。

  “宝贝?.....那会是什么宝贝。”

  “道法秘籍?......道家法宝?师父难道真的是什么隐藏的仙人。”

  一方大佬是也。

  市井乡野,多有奇人。

  数不胜数。

  “师父找我去看宝贝,难道会把宝贝传给我。”他心中窃喜。

  “嘎吱!.........噌!......。”

  张道长拉开书桌的抽屉,一个漆红色的木制盒子映入眼帘,双手的虎口用力夹住盒子抬了一下盒子。

  其他的手指顺势托住盒子底部,双手捧着盒子置放在书桌上,不知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宝物。

  “砰!........。”放下瞬间,一声脆响。

  盒子的重量不轻,

  “噫!.........难道真的是法宝。”罗正阳心中笃定,眼神中散发着炽热的急切感。

  “师父怎么还不打开盒子,快急死我了。”他心里念叨。

  “您老人家,倒是快点啊!”

  张道长右手摩挲着盒子表面,却始终没有打开盒子的意愿,不知是舍不得宝贝,还是在想什么其它重要的事情。

  让他忘却了接下来的动作。

  张道长在观察徒弟的心性,看他是否能够把持住宝物的诱惑,只有克制和审视自己的欲望。

  方能传承。

  这是张道长的最终传承标准。

  克己慎独,守心明性。

  只有这样的心性,梅山方能托付于他,才会守得住梅山的传承,方可把此物传承给罗正阳。

  徒弟千千万,传承之人天缘注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方位大成之境。

  张道长不希望自己百年后,梅山道观的传承断绝,只剩下破败不堪房屋和野草遍地院落。

  荒野小破观。

  东大道观不知凡几,历史变迁造成道观的衰落时有发生。不孝的后进弟子拿着自家的道观积累,变卖换取钱财。

  图谋荣华富贵,那是常有的事情。

  专家鉴宝,偷龙换凤。

  不干人事。

  罗正阳的好奇心达到顶端,恨不得亲自上手打开木盒子一睹为快,但沉稳的心性让他瞬间熄灭了自己的杂念。

  好奇心顿无。

  求而不得,舍而亦得。

  “不急,是我的终归会是我的。”他眼神中炽热的目光顿时消失,恢复到了清澈透亮。

  心中毫无杂念。

  先下手的人,不见得会得偿所愿。

  陈胜吴广逐鹿,帝落沛县太祖。

  为王先驱,自古有之。

  “正阳啊!想知道是什么宝贝么!”张道长心中已然有了答案,语气轻缓的询问道。

  “不过在看之前,师父想问你几个问题,看你是否能回答的上来。”

  他语调回转,忽的加重语气,表情严肃的盯着罗正阳,认真的询问道。

  “你愿意传承道家薪火否!........。”

  “梅山道观可持你否!........。”

  “你可承梅山传承否!........。”

  “师父可以相信你否!..........。”

  张道长的接连四问,顿时让罗正阳愣住,被突如其来的询问难住,一下子不知该作何回答。

  心生波澜。

  他心中思虑了一会儿,心中已然有答案。

  罗正阳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大声道。

  “我愿传道家薪火。”

  “我愿主持梅山道观,让其发扬光大。”

  “我愿传承梅山传承,必竭尽所能。”

  “师父尽管相信我,我定不负所望。”

  “正阳,师父信你。”张道长听到徒弟的承诺后,心满意足表示认同。

  四问四答,定梅山传承。

  “吱吱!..........。”他右手轻轻用力推动盒子,移动到罗正阳的手边。

  “正阳,此物就传承于你。”

  “盒子里面装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在世俗人的眼中,只是一个杂物没有什么价值。”

  “换不来几个钱。”

  张道长介绍起此物的来历。

  “它只是一枚道家法印。”

  “灵宝净明神印。”

  “传说持有它可以辟邪驱鬼,治病救人,祈福消灾,升仙飞升等各类功效,媲美神通法宝。”

  “这些只是传说,真假有待考证。”

  “它在我们道家人的手中,是个好宝贝,持有它时可以宁神静心,守神归一。”

  “实乃入道修行的好宝贝。”

  “正阳,你打开看看。”他示意罗正阳亲自打开。

  罗正阳揭开盒子的铜锁扣,掀开盒子的盖子,一枚青铜色的方形印章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