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三明五拳-《综武:不做人了》

  “浪兄,不知道此次你跟那白莲教主会面之时,可问出了什么消息吗?”

  眼看师妃暄越来越谜语人,言静庵无奈的向浪翻云问道。

  没办法,佛门装谜语人忽悠别人的时候,虽是个中好手。

  但佛门中人装谜语人忽悠自己人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骗神、骗鬼、骗天、骗地。

  “静庵,这次你还是听妃暄的吧。”

  想着他这一次跟方圆的交流,浪翻云无奈道。

  不等言静庵继续追问,看在两人往昔情分的份上,浪翻云继续说了下去。

  “大明此次之事涉及一位先天神圣的道途,未来大变之时,慈航静斋想要在大明继续生存下去,恐怕只有投靠那位白莲教主。”

  虽然慈航静斋不懂,或者说没有总结出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种总纲性的理论。

  但靠着她们的那一套以身救世的手段,从那些当世的各种人杰口中,随便露出的各种边边角角小料这么多年积累起来。

  言静庵这个大明慈航静斋斋主自然不会不信世上有着先天神圣,更何况这个消息是从浪翻云口中说出的。

  所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江湖代有人才出,但这一代的人才怎么出的这么凶,这么猛?

  还是说如今的时间段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先天神圣可不比后天修行得道的生灵,能有这个称号的,那是真正涉及到了天地根源的人物。

  特么的,这种人物哪怕是曾经的神魔大世都是稀罕人物,怎么会在现在这个时候跑出来?

  想着从醒来就一直不曾睁眼的师妃暄,言静庵凝重道:“妃暄,你觉醒了佛门六通的天眼通?”

  佛门六神通,佛门最具知名度的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

  天眼通的作用很简单,极致的观察能力,不仅能看远看近,看大看小,还能看过去未来,无量世间。

  上面都是吹逼,除了那些真正的佛陀,其他人根本做不到这些。

  而且释迦摩尼实际上是不倡导神通做佛事的。

  因为魔头也有神通,凡人,或者说三界众生,面对神通之时,根本就不可能分辨出到底谁是正法,谁是外道。

  毕竟你要一群看不破色空之别,未能降服其心的生灵能够辩清魔佛,跟痴人说梦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人,可不是用神通惑心之人。

  也是因此,佛门子弟修出神通,虽然是好事。

  但他们一旦沉迷神通之事,只会离正法越远,离外道越近。

  当然,随着后来佛门的发展,释迦摩尼的规矩自然要改一改。

  至于什么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得掉脑袋这种屁话,对佛门这个内部百花齐放、异端比正法还多的门派来说,跟笑话差不多。

  典型例子就是密宗,讲的就是一个用神通教化世人。

  莲花生大士这么个不尊释迦摩尼之法的家伙,更是密宗无可置疑的开派祖师。

  但就跟济公那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一样。

  做不到修心不修口的修持,成天念两句口号,读几本经书,就大吃大喝不遵戒律,只会入魔一样。

  密宗讲究神通渡人之下,发展成了个什么逼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

  藏密里面拟人生物都找不出几个,比特么魔道还魔道。

  日本的密宗与其说是宗教势力,不如说是政治势力、军事势力。

  至于中土,得庆幸那几次灭佛。

  这套理念下沉民间之后,跟其他的各种神棍流派结合成了彻头彻尾的歪门邪道,再也没办法登堂入室。

  虽然依旧在害人,但起码做不到,大笔一画,大河两岸尽是尸山血海。

  所以言静庵才会这样凝重,因为例子够多。

  或者说佛门在这上面吃的大亏,就一直没停过。

  神通之路走通了,那是通天大道。

  可要是走歪了,佛门又得开始降魔了。

  知道言静庵想法的师妃暄,也是出言安慰道:“放心,师叔,我此次并没有觉醒佛门神通。”

  听了这话,言静庵也是一阵庆幸。

  师妃暄的天赋在慈航静斋的传人之中可不弱,她要是真的觉醒了佛门神通,还走歪了路子,就光凭他们想要把师妃暄给压下去,那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更别说慈航静斋圣女入魔这种大乐子,会引发多大的波澜。

  慈航静斋正道门派的名声还要不要?要知道,名声的力量有时候比刀剑还管用。

  “那妃暄你的双眼到底是怎么了?”言静庵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毕竟总不能真瞎了吧,而且之前吐血的时候是浑身上下到处都在飙血,没理由只会伤到眼睛啊。

  “这只不过是我得到的传承里面的一种修行方式罢了。”师妃暄坦然道。

  “是什么传承?”

  “阿修罗道,大暗黑天的传承。”

  对现在的她来说,这些事没有隐瞒的必要。

  只是言静庵没法淡定了,怎么听?这都比觉醒佛门六通更严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阿修罗虽然是佛门的护法天神,更是佛教的善道之一。

  可它的名声,那都不能说是难听,可以说它的名声就从来没好听过。

  更别提满怀嗔恨之心,执着争斗之意志的他们,完全可以说是三毒之一嗔的化身。

  “用耳去听,用心去斩;剑斩肉身,心斩灵魂。”

  没有回应言静庵的担心,念叨着传承之中的十六字口诀,师妃暄只觉得自己仿佛第一次认识整个天地。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波动即是一切,一切即是波动。

  现在在她的眼中,世界当真是精彩极了。

  日、月、风、光、雾、云、雨,甚至每一次的呼吸,在她的眼中都活了过来。

  这些原本不过是自然存在的现象,都有了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

  每一次倾听,都让师妃暄距离波动更近一层。

  仅仅是这样的表现,就已经把慈航剑典的剑心通明境界,远远的甩在身后。

  更不要提那些脑海之中存在的招式,杀意之波动、灵能波动、铀光波动、至尊波动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终于明白自己、慈航静斋过往到底错的有多离谱。

  代天选帝这种完全寄希望于他人的道路,都不需要谈她们慈航静斋到底有没有这个实力,或者说能不能促成这个局面。

  光一个人心易变,她们怎么解决。

  前十年英明神武,后十年穷凶极恶,甚至可能还不需要十年之久。

  就像杨广继位之前,是何等的节俭,何等的英明。

  可一登帝位,是何等的疯狂,何等的穷奢极欲。

  代天选帝选上去的人对百姓不好,她们又再换一次不成,天下谁能容得下她们慈航静斋这么搞。

  抚摸着色空剑的师妃暄,神色愈发飘渺的同时,也越发认真的参研起了大暗黑天后面的天帝之道。

  当然他关注的不是那些武学功法,而是其中一位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强者理念。

  虽然他的道路失败了,可三明五拳,天下一体均等,不分上下,民亦择君的道路当真是令人向往啊。

  “师傅,我们错了啊。

  代天选帝,不是让我们慈航静斋做选择,而是让万民做选择。

  静斋只能代表万民,而不是凌驾于万民之上,更不要说静斋本就是万民之一。”

  想着慈航静斋过往种种行事,师妃暄越想越叹气。

  心是好的,路子错了,更别提佛门泥沙混杂之下,有多少人的心本就是坏的?

  还好,她还有色空剑。

  看着依旧闭眼的师妃暄,言静庵只觉得内心莫名一寒。

  “看来得赶紧通知清慧了,不然的话,妃暄恐怕会误入歧途。

  至于当下。”

  言静庵看着浪翻云请求道:“这段时间还望浪兄指导一下妃暄,莫让她走错了路。”

  浪翻云作为大明剑道的顶级高手,有他在一旁照看,妃暄想来不会轻易出事。

  “无妨,我也想看一下妃暄到底领悟了什么?”

  想着如今已经活了过来,在他心中游走的覆雨剑,浪翻云也是好奇师妃暄在方圆的手上到底领悟了什么?

  “与浪首座论道,是妃暄之幸。”

  师妃暄看着浪翻云身上的那一股有情的生命力,也是十分开心的说道。

  她是有资质不假,但跟浪翻云一比,她跟笨蛋有什么区别?

  更不要提,有情剑道与众生可太契合了。

  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个人,言静庵把秦梦瑶留下来听两人论道之后,也是出门赶紧去摇人,或者说找人商量对策。

  大明现在很明显要出慈航静斋,甚至整个大明佛门都大概率扛不住的事儿。

  在这种危机之下,慈航静斋要是选错了路,那下场可想而知。

  ————

  看着手上的小人书以及封面上的那两句心法,朱允炆一副你糊弄傻子的眼神,看着姚广孝。

  “允炆兄,你不要这么看着我。

  宇宙剑法的确是一部无敌的功法。”

  说来也真奇妙,或者说人心大变之下,真能做到翻天覆地。

  朱允炆这个皇位争夺战的失败者,如今不仅跟他这个曾经的敌人冰释前嫌,甚至还能以兄弟相称。

  宇宙剑法是他拿出来显示诚意的,毕竟朱允炆真的把自家的朱家龙气和凭此练出的武道功果已经全舍了。

  现在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一个已经到了含饴弄孙年纪的老人,在没有之前武道高手那种满头华发却依旧精神奕奕的姿态。

  当然,他也想要看一看,朱允炆在这种扫清心中迷障的情况下,能不能从这门功法上参悟出一些东西。

  毕竟他已经看了这玩意儿很多年了,都快翻烂了,也没发现这东西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可那些记载里面又明确的说明,这玩意蕴含着武道无敌的奥秘。

  尤其是当初大明留存下来的一些,从这东西上参悟出来的感悟,的确是非凡的武道妙理,对他都有用的那种。

  “你确定,大师你不会在糊弄允炆叔叔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旁凑热闹的朱厚照,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他是喜好玩乐不假,但不代表他是个笨蛋。

  相反这家伙除了当皇帝不是个料子以外,干其他什么事儿都能迅速搞出成果,全才的那种。

  不像在他之前或者在他之后的大明皇帝,只能够在一个爱好上发扬光大。

  甚至可以说这家伙皇帝本来干的也不错,只可惜天意如刀,由不得人。

  至于叫叔叔,不仅没委屈他,反而是让他占了大便宜。

  毕竟他现在这个叔叔的武功,有点高啊,高到他居然有点看不到对方的实力如何。

  特么的,天人现在这么没牌面吗?

  大明造了什么孽?这么多妖魔鬼怪同时出现。

  至于朱允炆功力全失之下怎么实力高强?

  他要是真信朱允炆没半点后手,就这么干出等同自废武功的事儿,他才是傻子。

  更别提,江湖上功力全失之下,能做到实力大进的武功本就不少。

  一旁的三宝太监则是赶紧替自己的师傅做保道:“这的确是一门神功,只是能参透它的人太少了。”

  现在几个人好不容易处于合作蜜月期,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又开始分崩离析,互争互斗。

  大明朝堂要不是因为自家人的内斗,在他和他师傅暗中操持之下,怎么会朝政崩坏到现在这个地步?

  只能说,红楼梦的含金量还是很坚挺的。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至于指望一两个老东西改变这种局面,还是别做梦了。

  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老东西们先保证自己不腐烂,再说后面改变一个体制的话吧。

  “这么说这玩意儿是真的?”

  接过朱允炆递给他的武功秘籍,朱厚照又细细的翻看了一遍之后,语音透着古怪的问道。

  “魏公公,刘公公,你们也看看。”

  有些功夫很奇妙的,必须要一些特定的人,特殊的条件才能练成。

  让两人试试,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特殊的东西。

  如今已经跟朱厚照上了一条贼船,完全绑定的两人推辞了一下之后,也是接过了这门功夫,细细的观看了起来。

  毕竟两个人都练武,也明白伟力归于自身的重要性。

  面对这种传说中炼成能够无敌的武功,他们怎么可能不好奇?

  然后,看着四周盯着他们的眼神,两人也是诚实道:“大师,老祖宗,皇上,建文帝,我们真看不出来什么。”

  与其说看不出来什么,两个人只觉得这样的小人书也能拿出来卖钱,实在有点对不起如今大明的高质量文房四宝以及相当发达的印书产业。

  喜欢综武: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