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她有事让自己帮忙,王为民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他看出来了,这女同志是故意想要让他收下东西,却借口有事要让他帮忙,避免他难堪。
这个人情他默默记在心底,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会好好报答。
“行,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忙。”
苏晓晓想了想开口:“我下年也要参加高考,可数学方面有些欠缺,王同志您要是手头有合适的资料我想跟你借来看看。”
“当然有。”
对于愿意学习的学生王为民十分欣赏,尤其是个女同志,这年代女性唯一的使命好像就是结婚生子,家庭开明一点的才会让女孩子出来上学。
传统思想里面,男孩子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而女孩子就只有传宗接代一个使命。
他教书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天资聪慧的女孩子,可惜都被父母的一句“女孩子早晚要嫁人没必要读这么多书”给埋没了。
这女同志不但心眼好,还十分上进,王为民看向苏晓晓的目光更加欣赏。
“你等等,我就是教数学的,刚好带的就有不少数学辅导书。”
王为民说着就开始扒拉开编织袋,在里面翻找起来,没一会功夫,就翻出来厚厚的三大本,往苏晓晓手里一塞。
苏晓晓低头一看,这三本书一看就被翻阅过很多次,书页间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不少脱页的地方被用蹩脚的针线仔细缝过,封面上还细致地用报纸包了书皮,一看就十分爱惜。
“那就谢谢王同志了,我到海市下车,到时候差不多能看完,我下车前还给你。”
这书一看就用得格外珍惜,苏晓晓不想夺人所爱,想着到时候可以利用游戏里的拍照功能边看边记录下来。
她看书速度很快,到海市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
王为民闻言愣了一下,这三本书每本少说也有四五百页,七八个小时能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
就是单纯翻看,都不一定能看完。
这小姑娘果然是为了给他东西随便找的借口。
他忙开口:“不用那么紧张,这书都送你了,反正我已经都看过,全都记在脑子里了。”
“那怎么好意思,这辅导书珍贵,我能借阅就已经很好了,放心,我看书很快的。”
苏晓晓说完像是印证她的说法一样,低头开始翻阅,没一会的功夫就唰唰唰翻看完十几页。
王为民看她这样,心想这姑娘估计也就是做个样子,一会等还书的时候再劝说一下让她把书收下。
这会刚开放高考,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并不是很多。
苏晓晓弄的那套复习资料是各个学科综合的,里面数学部分没有这么细致。
她有一点没说错,她虽说在现代就是个理科生,但数学却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薄弱。
当年选理科也是因为理工科专业更加好找工作,其实她文科要更好一些。
不过有一点苏晓晓还是十分自信的,她的记性很好,夸张一点来说,基本属于过目不忘。
苏晓晓看得专注,很快翻看完一本书,她把那本书还给王为民:“王同志,这本我已经都记住了,你收起来吧。”
王为民:“……”
这小姑娘虽说确实全程都在认真看书,可这也就不到两个小时吧,一本书也就走马观花一样看个大概,怎么可能都记住了。
不等他开口,旁边传来一道刻薄嘲讽的嗓音:“小姑娘家家说大话也不怕闪着舌头,这才多大会功夫就记住了?估计连第一页的内容都没记全乎吧。”
说话的正是刚才没占到便宜的老太太。
刚才苏晓晓那半拉高粱面窝头差点给她把门牙咯下来,这会看向苏晓晓的眼神里都带着不悦。
苏晓晓纳闷地扭头看老太太一眼:“你怎么知道我没记住?”
老太太冷哼:“我孙子学习那可是班里的前几名,老师都夸他聪明,这么厚的一本书他记住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你个丫头片子咋可能有这个本事?”
苏晓晓有种想翻白眼的冲动:“你孙子记不住只能说他笨,笨就多练,质疑别人算啥本事?”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我孙子咋可能笨?倒是你个小丫头片子,信口开河就说自己记住了,行,你要是能记住了,有本事当场给咱们表演一个!”
老太婆拿眼睛斜楞着苏晓晓:“你要是真把这本书都记下来了,我给你五块,不,十块钱,要是你输了,给我十块钱,咋样?”
苏晓晓:“……”
这还有人上赶着找锤?
别的不敢说,论记忆力这块她可是十分自信的。
她当即应声:“这可是你说的。”
王为民有些懵,不是,这咋还打上赌了?
他自认为记性还不错,都不敢打这个包票。
想当初他记下这一整本也用了差不多一个多周的时间,就这还把他几个同办公室的老师震惊得不行。
他有心想要劝一下苏晓晓:“苏同志,还有这位大娘,我看打赌就算了吧?这车上也不方便考核啥的。”
“凭啥算了?我看你们就是一伙的,这小丫头片子刚才可是已经答应了,赶紧的别墨迹,不然就直接认输给钱。”
老太婆认定苏晓晓没那个本事,更加理直气壮。
这小丫头片子不是狂吗?
一会看她还怎么狂。
“王同志,麻烦帮个忙……”
苏晓晓刚开口,老太婆立马不乐意了嗯:“不能让他来,你俩是一伙的,说不定他给你放水那。”
说着,她视线看向旁边座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头,说:“这位老同志,你一瞧就是个有学问的,麻烦过来给帮个忙。”
那老人正在看书,闻言将书反扣在桌上,看过来:“老姐姐,请问是什么事?”
说话态度客气礼貌,瞧着就是个有涵养的人。
老太婆便简单把刚刚两人打赌的事情说了。
老头听说苏晓晓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看完而且记住了一本厚厚的数学书,顿时来了兴致:“没问题,我就来做这个临时考官。”
他看出来了,这女同志是故意想要让他收下东西,却借口有事要让他帮忙,避免他难堪。
这个人情他默默记在心底,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会好好报答。
“行,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忙。”
苏晓晓想了想开口:“我下年也要参加高考,可数学方面有些欠缺,王同志您要是手头有合适的资料我想跟你借来看看。”
“当然有。”
对于愿意学习的学生王为民十分欣赏,尤其是个女同志,这年代女性唯一的使命好像就是结婚生子,家庭开明一点的才会让女孩子出来上学。
传统思想里面,男孩子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而女孩子就只有传宗接代一个使命。
他教书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天资聪慧的女孩子,可惜都被父母的一句“女孩子早晚要嫁人没必要读这么多书”给埋没了。
这女同志不但心眼好,还十分上进,王为民看向苏晓晓的目光更加欣赏。
“你等等,我就是教数学的,刚好带的就有不少数学辅导书。”
王为民说着就开始扒拉开编织袋,在里面翻找起来,没一会功夫,就翻出来厚厚的三大本,往苏晓晓手里一塞。
苏晓晓低头一看,这三本书一看就被翻阅过很多次,书页间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不少脱页的地方被用蹩脚的针线仔细缝过,封面上还细致地用报纸包了书皮,一看就十分爱惜。
“那就谢谢王同志了,我到海市下车,到时候差不多能看完,我下车前还给你。”
这书一看就用得格外珍惜,苏晓晓不想夺人所爱,想着到时候可以利用游戏里的拍照功能边看边记录下来。
她看书速度很快,到海市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
王为民闻言愣了一下,这三本书每本少说也有四五百页,七八个小时能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
就是单纯翻看,都不一定能看完。
这小姑娘果然是为了给他东西随便找的借口。
他忙开口:“不用那么紧张,这书都送你了,反正我已经都看过,全都记在脑子里了。”
“那怎么好意思,这辅导书珍贵,我能借阅就已经很好了,放心,我看书很快的。”
苏晓晓说完像是印证她的说法一样,低头开始翻阅,没一会的功夫就唰唰唰翻看完十几页。
王为民看她这样,心想这姑娘估计也就是做个样子,一会等还书的时候再劝说一下让她把书收下。
这会刚开放高考,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并不是很多。
苏晓晓弄的那套复习资料是各个学科综合的,里面数学部分没有这么细致。
她有一点没说错,她虽说在现代就是个理科生,但数学却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薄弱。
当年选理科也是因为理工科专业更加好找工作,其实她文科要更好一些。
不过有一点苏晓晓还是十分自信的,她的记性很好,夸张一点来说,基本属于过目不忘。
苏晓晓看得专注,很快翻看完一本书,她把那本书还给王为民:“王同志,这本我已经都记住了,你收起来吧。”
王为民:“……”
这小姑娘虽说确实全程都在认真看书,可这也就不到两个小时吧,一本书也就走马观花一样看个大概,怎么可能都记住了。
不等他开口,旁边传来一道刻薄嘲讽的嗓音:“小姑娘家家说大话也不怕闪着舌头,这才多大会功夫就记住了?估计连第一页的内容都没记全乎吧。”
说话的正是刚才没占到便宜的老太太。
刚才苏晓晓那半拉高粱面窝头差点给她把门牙咯下来,这会看向苏晓晓的眼神里都带着不悦。
苏晓晓纳闷地扭头看老太太一眼:“你怎么知道我没记住?”
老太太冷哼:“我孙子学习那可是班里的前几名,老师都夸他聪明,这么厚的一本书他记住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你个丫头片子咋可能有这个本事?”
苏晓晓有种想翻白眼的冲动:“你孙子记不住只能说他笨,笨就多练,质疑别人算啥本事?”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我孙子咋可能笨?倒是你个小丫头片子,信口开河就说自己记住了,行,你要是能记住了,有本事当场给咱们表演一个!”
老太婆拿眼睛斜楞着苏晓晓:“你要是真把这本书都记下来了,我给你五块,不,十块钱,要是你输了,给我十块钱,咋样?”
苏晓晓:“……”
这还有人上赶着找锤?
别的不敢说,论记忆力这块她可是十分自信的。
她当即应声:“这可是你说的。”
王为民有些懵,不是,这咋还打上赌了?
他自认为记性还不错,都不敢打这个包票。
想当初他记下这一整本也用了差不多一个多周的时间,就这还把他几个同办公室的老师震惊得不行。
他有心想要劝一下苏晓晓:“苏同志,还有这位大娘,我看打赌就算了吧?这车上也不方便考核啥的。”
“凭啥算了?我看你们就是一伙的,这小丫头片子刚才可是已经答应了,赶紧的别墨迹,不然就直接认输给钱。”
老太婆认定苏晓晓没那个本事,更加理直气壮。
这小丫头片子不是狂吗?
一会看她还怎么狂。
“王同志,麻烦帮个忙……”
苏晓晓刚开口,老太婆立马不乐意了嗯:“不能让他来,你俩是一伙的,说不定他给你放水那。”
说着,她视线看向旁边座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头,说:“这位老同志,你一瞧就是个有学问的,麻烦过来给帮个忙。”
那老人正在看书,闻言将书反扣在桌上,看过来:“老姐姐,请问是什么事?”
说话态度客气礼貌,瞧着就是个有涵养的人。
老太婆便简单把刚刚两人打赌的事情说了。
老头听说苏晓晓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看完而且记住了一本厚厚的数学书,顿时来了兴致:“没问题,我就来做这个临时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