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南赡部洲的茶摊最先炸开了锅。
卖炊饼的王老汉踮着脚够悬在枣树上的竹简,油乎乎的手刚碰到竹片,那简竟像活物似的往旁一偏,竹梢扫过他发顶,带落两星面渣。\"嘿!\"他抹了把脸,扭头冲蹲在板凳上啃包子的小孙子喊,\"狗蛋儿,快来看你爷爷被竹片子调戏了!\"
这声嚷嚷像颗火星子,顺着晨烟蹿遍四方——东海渔村的晒网架上悬着简,幽冥地府的奈何桥头飘着简,连天庭蟠桃园的枝桠间都卡着半截焦黑的竹片。
有挑水的村妇指着井里的倒影尖叫:\"那简在水里游呢!
比我家二丫头躲猫还灵!\"
孙小朵正蹲在花果山议事石旁啃桃子,桃肉甜得发腻,汁水顺着指缝滴落,在青石上砸出一个个深色小点。
她听见头顶竹叶窸窣作响,抬头时,一片竹简正忽高忽低地打着旋儿,像只醉酒的蜻蜓。
她发梢的金针突然发烫,灼得头皮一颤——这是三天前菩提祖师塞给她的,说\"能听规矩心跳\"。
她伸手一抓,那竹简倒也不躲,乖乖落进掌心,竹面微糙,带着山野晒过的干涩感。
竹面刻着\"路有千条,无一为神开\",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树枝划的,划痕里还嵌着细小的沙粒。\"哟,这谁写的?\"她把竹简举到眼前,金针\"嗡\"地一颤,针尖竟直戳西边——那方向她熟,是凡人说的\"心印坛\"旧址,从前总有人跪着求神仙给答案,现在早塌成半堆破砖了。
\"小朵!\"萧逸的声音从树后冒出来,他发间沾着草屑,怀里抱着七七八八的竹简,脚步带起落叶沙沙作响。\"我追着这些简跑了三千里,你猜怎么着?\"他抽出片焦黑的竹片,指尖蹭过烧痕,留下淡淡烟火味,\"这是黑风山的熊妖用爪子烧的,这片带泥的——\"他抖了抖沾着稻壳的,\"老农用锄头刻的,还有这片......\"他突然顿住,指尖抚过简上一行小楷,\"广寒宫扫雪的小仙吏抄的,我在她房里见过这本子。\"
孙小朵凑过去,见简角果然有团墨迹,像是被急急忙忙蹭上去的,墨香混着冷霜气,她鼻尖一酸。\"他们怎么把简弄上天的?\"
\"风眼。\"萧逸从袖中摸出个水晶瓶,倒出点墨汁洒向空中。
墨雾盘旋着凝成光影,千万支竹简的影子浮出来,有的从田埂钻天,有的从妖洞腾云,最后在半空拧成个漩涡,\"看见没?
不是谁在写......\"他的声音突然轻了,\"是'我们'在写。\"
漩涡里突然闪过幅画面:扎着羊角辫的小萧逸跪在天机阁前,额头碰着青石板,脆生生喊:\"求仙长告诉我,我能不能读书?\"孙小朵看见他指尖猛地攥紧,竹简边角刺进掌心,一滴血珠渗出,落在墨影上,像落了一颗星。\"原来我小时候求的答案,现在自己写了。\"他突然笑起来,把怀里的竹简全抛向空中,\"那我也撕一页旧命!\"
被抛起的竹简打着旋儿升高,每支都亮了下,像星星落进风里,光点掠过脸颊时,带着一丝微温。
韦阳是在心印坛旧址找到的。
他正蹲在碎瓦片前,帮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把\"不准说不准\"改成\"请说为什么\"。
瓦片边缘锋利,刮过指腹,留下一道浅白印子。
老妪拄着拐棍蹲在旁边,裤脚沾着泥,湿冷的土腥味混着晨露气息,\"以前我们总求神仙给条路,现在才明白——\"她用枯枝在地上画了个圈,枝尖划过泥土,发出沙沙轻响,\"路是脚走出来的,规矩该是脚边的草,跟着人长。\"
话音未落,一阵风\"呼\"地刮过。
满地碎瓦片\"哗啦啦\"飞起来,在半空转着圈儿拼字。
韦阳仰头,见\"规由众声起,命自分寸生\"十二个字悬在头顶,每笔都颤巍巍的,像刚学写字的孩童。
小丫头突然拽他衣角:\"大哥哥你看!\"
山巅上立着个人,三目紧阖,手里捧着顶嵌着银鳞的神冠。二郎神。
韦阳认得那冠,当年在南天门见过,威风得能闪瞎眼。
可现在那冠被扔进了火盆,火苗舔着银鳞,\"滋啦\"作响,热浪扑面,他额前汗毛都卷了边。
二郎神转身时,韦阳看见他额间的天眼——没了往日的冷光,倒像口蓄满水的井,\"旧神该退场了。\"他的声音被风吹散,\"新的......该你们来了。\"
碎瓦片\"哗啦\"落回地面,小丫头捡了块刻着\"生\"字的,塞进韦阳手心。
他捏着那片瓦,突然闻见阵熟悉的桃香——是孙小朵来了。
方寸山的讲道石上,火莲开得正好。
花瓣红得透亮,触手柔软温润,像婴儿的唇。
孙小朵盘着腿坐在石前,面前铺了堆\"老物件\":卷边的天条残卷、缺角的神印摹本、被翻得发毛的菩提语录抄本。
她没烧,也没撕,只是任山风翻着纸页,纸页翻动时发出沙沙声,像老树在低语。\"我爹当年砸凌霄殿,是要打破;我砸土地庙,是要清场。\"她摸着火莲的花瓣,那花软乎乎的,像新摘的棉花,\"现在......\"她抓起把纸页抛向空中,\"该建了。\"
纸页打着旋儿飞远,和落叶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哪张是天条,哪片是梧桐。
最后一夜来得静悄悄的。
没有星子,没有月光,连平时叽叽喳喳的山雀都闭了嘴。
孙小朵站在花果山山顶,发间的金针突然凉得刺骨——像块在冷水里泡了十年的铁,寒意顺着发丝爬进头皮。
她摘下来,轻轻抛向风里。
金针还没落地,就\"噗\"地散成了灰,融进夜色,灰烬拂过脸颊,轻如蝶翼。
\"小朵姐姐!\"山脚下传来童声。
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盏纸灯跑上来,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她脸蛋忽明忽暗,\"我娘说我夜里说梦话,喊'我们自己说了算'!\"她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星子,\"是真的吗?
我们真的能自己说了算?\"
孙小朵蹲下来,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耳垂:\"是真的。\"
风穿堂而过,掀开小丫头怀里的竹筒。
封面本该写着\"天条\"的地方,只剩道浅浅的划痕,像被谁轻轻撕走了名字。
自那夜风过万籁,三界再无悬空竹简,也无显影光幕。
可三日后,有个樵夫在终南山砍柴时,发现崖壁上多了道浅痕——不是字,不是画,倒像谁对着石头轻轻吐了口气,留了团温热。
他伸手摸了摸,转身冲山下喊:\"哎!
快来瞧!
这石头......会喘气!\"
卖炊饼的王老汉踮着脚够悬在枣树上的竹简,油乎乎的手刚碰到竹片,那简竟像活物似的往旁一偏,竹梢扫过他发顶,带落两星面渣。\"嘿!\"他抹了把脸,扭头冲蹲在板凳上啃包子的小孙子喊,\"狗蛋儿,快来看你爷爷被竹片子调戏了!\"
这声嚷嚷像颗火星子,顺着晨烟蹿遍四方——东海渔村的晒网架上悬着简,幽冥地府的奈何桥头飘着简,连天庭蟠桃园的枝桠间都卡着半截焦黑的竹片。
有挑水的村妇指着井里的倒影尖叫:\"那简在水里游呢!
比我家二丫头躲猫还灵!\"
孙小朵正蹲在花果山议事石旁啃桃子,桃肉甜得发腻,汁水顺着指缝滴落,在青石上砸出一个个深色小点。
她听见头顶竹叶窸窣作响,抬头时,一片竹简正忽高忽低地打着旋儿,像只醉酒的蜻蜓。
她发梢的金针突然发烫,灼得头皮一颤——这是三天前菩提祖师塞给她的,说\"能听规矩心跳\"。
她伸手一抓,那竹简倒也不躲,乖乖落进掌心,竹面微糙,带着山野晒过的干涩感。
竹面刻着\"路有千条,无一为神开\",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树枝划的,划痕里还嵌着细小的沙粒。\"哟,这谁写的?\"她把竹简举到眼前,金针\"嗡\"地一颤,针尖竟直戳西边——那方向她熟,是凡人说的\"心印坛\"旧址,从前总有人跪着求神仙给答案,现在早塌成半堆破砖了。
\"小朵!\"萧逸的声音从树后冒出来,他发间沾着草屑,怀里抱着七七八八的竹简,脚步带起落叶沙沙作响。\"我追着这些简跑了三千里,你猜怎么着?\"他抽出片焦黑的竹片,指尖蹭过烧痕,留下淡淡烟火味,\"这是黑风山的熊妖用爪子烧的,这片带泥的——\"他抖了抖沾着稻壳的,\"老农用锄头刻的,还有这片......\"他突然顿住,指尖抚过简上一行小楷,\"广寒宫扫雪的小仙吏抄的,我在她房里见过这本子。\"
孙小朵凑过去,见简角果然有团墨迹,像是被急急忙忙蹭上去的,墨香混着冷霜气,她鼻尖一酸。\"他们怎么把简弄上天的?\"
\"风眼。\"萧逸从袖中摸出个水晶瓶,倒出点墨汁洒向空中。
墨雾盘旋着凝成光影,千万支竹简的影子浮出来,有的从田埂钻天,有的从妖洞腾云,最后在半空拧成个漩涡,\"看见没?
不是谁在写......\"他的声音突然轻了,\"是'我们'在写。\"
漩涡里突然闪过幅画面:扎着羊角辫的小萧逸跪在天机阁前,额头碰着青石板,脆生生喊:\"求仙长告诉我,我能不能读书?\"孙小朵看见他指尖猛地攥紧,竹简边角刺进掌心,一滴血珠渗出,落在墨影上,像落了一颗星。\"原来我小时候求的答案,现在自己写了。\"他突然笑起来,把怀里的竹简全抛向空中,\"那我也撕一页旧命!\"
被抛起的竹简打着旋儿升高,每支都亮了下,像星星落进风里,光点掠过脸颊时,带着一丝微温。
韦阳是在心印坛旧址找到的。
他正蹲在碎瓦片前,帮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把\"不准说不准\"改成\"请说为什么\"。
瓦片边缘锋利,刮过指腹,留下一道浅白印子。
老妪拄着拐棍蹲在旁边,裤脚沾着泥,湿冷的土腥味混着晨露气息,\"以前我们总求神仙给条路,现在才明白——\"她用枯枝在地上画了个圈,枝尖划过泥土,发出沙沙轻响,\"路是脚走出来的,规矩该是脚边的草,跟着人长。\"
话音未落,一阵风\"呼\"地刮过。
满地碎瓦片\"哗啦啦\"飞起来,在半空转着圈儿拼字。
韦阳仰头,见\"规由众声起,命自分寸生\"十二个字悬在头顶,每笔都颤巍巍的,像刚学写字的孩童。
小丫头突然拽他衣角:\"大哥哥你看!\"
山巅上立着个人,三目紧阖,手里捧着顶嵌着银鳞的神冠。二郎神。
韦阳认得那冠,当年在南天门见过,威风得能闪瞎眼。
可现在那冠被扔进了火盆,火苗舔着银鳞,\"滋啦\"作响,热浪扑面,他额前汗毛都卷了边。
二郎神转身时,韦阳看见他额间的天眼——没了往日的冷光,倒像口蓄满水的井,\"旧神该退场了。\"他的声音被风吹散,\"新的......该你们来了。\"
碎瓦片\"哗啦\"落回地面,小丫头捡了块刻着\"生\"字的,塞进韦阳手心。
他捏着那片瓦,突然闻见阵熟悉的桃香——是孙小朵来了。
方寸山的讲道石上,火莲开得正好。
花瓣红得透亮,触手柔软温润,像婴儿的唇。
孙小朵盘着腿坐在石前,面前铺了堆\"老物件\":卷边的天条残卷、缺角的神印摹本、被翻得发毛的菩提语录抄本。
她没烧,也没撕,只是任山风翻着纸页,纸页翻动时发出沙沙声,像老树在低语。\"我爹当年砸凌霄殿,是要打破;我砸土地庙,是要清场。\"她摸着火莲的花瓣,那花软乎乎的,像新摘的棉花,\"现在......\"她抓起把纸页抛向空中,\"该建了。\"
纸页打着旋儿飞远,和落叶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哪张是天条,哪片是梧桐。
最后一夜来得静悄悄的。
没有星子,没有月光,连平时叽叽喳喳的山雀都闭了嘴。
孙小朵站在花果山山顶,发间的金针突然凉得刺骨——像块在冷水里泡了十年的铁,寒意顺着发丝爬进头皮。
她摘下来,轻轻抛向风里。
金针还没落地,就\"噗\"地散成了灰,融进夜色,灰烬拂过脸颊,轻如蝶翼。
\"小朵姐姐!\"山脚下传来童声。
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盏纸灯跑上来,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她脸蛋忽明忽暗,\"我娘说我夜里说梦话,喊'我们自己说了算'!\"她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星子,\"是真的吗?
我们真的能自己说了算?\"
孙小朵蹲下来,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耳垂:\"是真的。\"
风穿堂而过,掀开小丫头怀里的竹筒。
封面本该写着\"天条\"的地方,只剩道浅浅的划痕,像被谁轻轻撕走了名字。
自那夜风过万籁,三界再无悬空竹简,也无显影光幕。
可三日后,有个樵夫在终南山砍柴时,发现崖壁上多了道浅痕——不是字,不是画,倒像谁对着石头轻轻吐了口气,留了团温热。
他伸手摸了摸,转身冲山下喊:\"哎!
快来瞧!
这石头......会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