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火灵符的炼制与灵材讲解-《新人写作技巧》

  天光大亮。

  灵雾已散,山风吹拂,拂动道袍衣角。

  我立于讲道台前,面前案几整齐摆放符纸、灵墨、数株灵草。

  今日讲授的是《火灵符》的炼制。

  符殿内弟子已坐定,神情专注,气息凝静。

  火灵符,属攻击类符箓,亦是练气后期修士实战常用。

  我抬手取过一枚赤黄灵果,果形如焰,名唤“火焰芝”。

  “此物,乃制火灵符之主材之一,内蕴阳火灵息,得之不易。”

  弟子们眼神微动,显然对灵材兴趣更浓。

  我将火焰芝缓缓切开,赤芒流转,其内灵光似液而动。

  “炼符之道,材为其骨,墨为其血,纸为其形,意为其神。”

  我顿了顿,目光一扫,继续道:“缺一不可。”

  我取出一张上品灵符纸,纸纹细密,隐有流光。

  灵纸展开,符纹未起,灵气已自凝聚,殿中温度随之微升。

  再取墨瓶,瓶中灵墨微红,似火液翻涌。

  此墨以火焰芝之汁、赤炎鸡之血、炼火草之液调和,属三品灵墨。

  我蘸墨于符笔,笔端灵光隐现,气息如丝线牵引。

  案几上一只铜制符炉被我轻轻打开。

  炉内火炭未燃,我屈指一点,灵火自掌中升起,投入炉中,顿时青焰升腾。

  “符之炼制,不独绘符,更需符火配合。”

  “此火,唤作‘引灵火’,专用于制符,不可妄作他用。”

  我站定案前,气息内敛,神识凝定。

  “起符。”

  我低声一叱,笔落纸上。

  一划如蛇,二勾如凤,三点若星坠,四旋如龙腾。

  符文逐渐显形,其内火气升腾,殿中微热随之增强。

  我每一道符纹皆停顿一息,以灵力贯入,使之不失真形。

  符成一半,赤光初现,若有若无之火焰从纸面浮起。

  我停笔,望向台下:“至此为止,谁能接续我之符纹?”

  殿中一静。

  片刻,一名身形瘦削弟子起身,名为陆昊,出自赤云堂。

  他躬身一礼,神情自信:“弟子愿试。”

  我轻轻颔首,示意他上台。

  陆昊取笔蘸墨,站于案前,深吸一口气,神念凝聚。

  他笔势沉稳,落笔迅速,线条干净利落。

  虽无我之气定神闲,然却无错笔之误。

  火灵符渐成,其上符光微炽,纸张未焚,却热浪逼人。

  陆昊额间微汗,面色泛红,强撑着落下最后一笔。

  符成之瞬,纸上灵光涌动,一缕细焰自符中心升腾。

  我伸手轻按,将符稳住,灵力封锁四方,符光缓缓收敛。

  “可。”

  我平淡开口,陆昊露出一丝欣喜,急忙躬身退下。

  “此符虽未成完美,但符意已现。”

  “火灵符成形有五段:引灵、构形、蓄气、贯神、定意。”

  “陆昊能绘至‘贯神’层次,已属不错。”

  弟子们皆低头默记,我见状继续讲述。

  “若火灵符彻底炼成,可于瞬息间放出一道火光,灼敌灵体。”

  “对金木属敌手,效果更强;但遇水属修士,威力则减半。”

  “故符之使用,亦须察敌。”

  我挥手,案上浮现三枚火灵符样式,各自略有不同。

  “这三类火符,皆属火灵符分支。”

  “左为‘焚火符’,纯焰攻击,适合正面破敌。”

  “中为‘火缠符’,焰气不烈,能缠身灼筋,扰其气机。”

  “右为‘爆炎符’,需高阶灵墨,炼制后威力极强,惟耗力极重。”

  我顿了顿,望向一位脸上有疤的高壮弟子。

  “尹烈,你曾于外门斗法时使用火缠符,可上来示范。”

  尹烈躬身上前,取符一展,灵力灌注,符纸震颤。

  火符灵纹浮现,一缕赤焰盘旋于手臂,宛如火蛇蜿蜒。

  他掷符于殿外试炼石上,石面霎时炽热,符焰缠绕,如灵火附骨。

  “火缠符虽不毁身,但困敌之效极强,破敌节奏,多胜一筹。”

  我轻轻点头,符道传承,不止于炼,更重用。

  “然符术强大,炼符之后,需再熟记其释放法咒。”

  “火灵符法咒共八字:炽火燃心,炎精焚体。”

  “念之需一气呵成,神识专注,不得断念。”

  弟子们纷纷尝试,低声念诵,符纸随之微颤。

  有人成功令符微光闪烁,有人符文暗淡不应。

  我目光平静,并不急于评判。

  “尔等初学,符感未足。”

  “但符道非日成之技,需日日精修,寸寸积累。”

  我走向符架,取出一本《符火合诀》。

  “此书专讲火系符篆搭配及符火属性。”

  我轻摆衣袖,书册飞入空中,化为光幕。

  数十道火符结构图在殿中浮现,悬于空中旋转展示。

  弟子抬头观之,眼神被牢牢吸引。

  “左图所示,乃‘焚火符’三变之一,融入‘阳火符骨’,符纹微调,可得双重爆灼之效。”

  “右图则为‘火雷符’,需引雷火入体方可勾绘,不在练气可控之列,切勿妄试。”

  我语气冷静,却极具分量。

  有弟子暗暗咽口水,面上露出惊异之色。

  讲道未止,我再挥手,符笔归鞘,墨瓶封口,符纸入匣。

  “今日火灵符炼制,讲解至此。”

  “接下来,由尔等分组练习,三人一组,共绘符十枚。”

  “符炉、灵墨、灵材各自取用,不得浪费。”

  弟子们起身,依序走向符台,低声分组,跃跃欲试。

  我负手立于讲道台上,目光扫过殿中每一处符炉与弟子。

  符气渐起,灵光闪烁,一缕缕灵焰随符光舞动。

  殿中热浪渐浓,宛如炎阳之下,符道热力涌动。

  我眼神凝视远方,心中所想,却不止眼前火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