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源根界的脉化诀-《新人写作技巧》

  牧庭立于黄沙旷原,脚下的大地干裂如龟甲,向无边无际的远方蔓延。烈日如火球悬于天穹,却不见一丝云彩遮挡,风静如止,沙尘凝固在半空,连时间都仿佛在此放慢了脚步。

  远处,一根根巨大的灰色脉络从地面鼓起,脉络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宛若沉睡的巨龙脊背,延绵千里,将整个界域串联成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他低头凝视脚下的裂缝,缝隙中透出微弱的绿色光辉,光辉里藏着温和的律动,缓慢却坚定——那不是寻常的灵气,而是一种流动的生命源息,是源根界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

  系统的提示音缓缓在识海启动,带着与源息同源的沉稳:

  「你已进入新世界:源根界。」

  「当前目标:掌握本界修炼体系『脉化诀』。」

  他深吸一口气,呼出的灵息刚接触空气,便被脚下的大地缓缓吸收,没有泛起丝毫波澜。不远处,一位赤足老者正盘膝坐于一根最粗壮的脉根中央,他的皮肤粗糙如老树皮,沟壑中嵌着黄沙,双眼却如深潭般清澈,映着地底的绿光。

  老者睁眼,对他无声点头,声音直接在识海中响起,带着泥土的厚重:「欲修脉化诀,先识脉根。脉为源之流,根为界之本,需通自身五藏之本,接天地源息之原。」

  「第一境,‘探根’。」

  牧庭跪坐于黄土之中,双掌贴紧滚烫的地面。他引动灵息顺着手臂沉入大地,以识海为线,小心翼翼地探寻地底流动的源息之力。

  一开始,他感受到的只有干燥与破碎的土气,大地的沉寂顽固,灵息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但他没有急躁,而是放缓意志,让灵息顺着大地的裂纹自然延伸,如水流向低处般寻找源息的轨迹。

  识海之线穿透坚硬的地壳,深入数十丈后,终于触碰到第一道温暖的绿色脉络——那便是源根。它并非植物的根茎,也非传统的地脉,而是整个源根界生命流动的本源,流动速度缓慢如龟,却从未止息,默默滋养着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

  牧庭让灵息与源根轻轻接触,没有强行索取,只是静静感受它的律动。识海微微震颤,源根似有所觉,回应般泛起一圈绿纹。

  数日后,当他与源根的共鸣达到极致时,一道纤细的绿纹自掌心升起,顺着手臂绕过心口,最终沉入丹田,在丹田中盘成一圈,如同一枚微型的源根印记。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一境:探根。」

  老者从地面拔出一枚藤条状的符骨,符骨表面刻满源根纹路,散发着淡淡的生机:「第二境,‘植脉’。以引得之根,入身成脉,需重构体内灵息运行轨道,弃旧脉之疾,生新脉之稳。」

  牧庭盘膝而坐,调动丹田灵气,引导那道绿纹顺着经络缓缓而行。旧有的经络中,灵气流速迅捷如溪,而新的根脉流动却极为缓慢,带着沉重的压迫感,每前进一寸都异常艰难,仿佛要冲破经络的束缚。

  但他没有强行驱动,而是学着源根的节奏,随其自然。他观绿纹流动之势,悟源息缓慢之理,任其在经络中寻找新的路径。旧脉与新脉碰撞时,他便以识海之力调和,让两者逐渐兼容。

  数日后,体内的旧有气脉如枯藤般渐渐枯萎,被新的源根脉彻底取代。新脉如藤蔓般缠绕于骨骼、血脉之间,虽流动缓慢,却稳定异常,将源息均匀地输送至全身百骸。当气血鼓动时,带动的不再是单一的灵力,而是整个体内源根的韵律,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与沉着感充斥四肢百骸。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二境:植脉。」

  老者将手中的符骨折为三段,抛向空中,符骨碎片化作一道绿色光印,印上流转着“势”字诀:「第三境,‘化势’。根已植于身,须化为势于外。势为源流之导,可通天地之引。需将体内植脉化为主动之势,以身应脉,以气控势,引万物随源息而动。」

  牧庭站立于沙原之上,体内的源根脉与大地的源息产生共鸣,一股无形的势场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他向前一步,脚落之处,滚烫的沙土竟自动后退三寸,露出下方湿润的土层;他挥掌斩向无风的空气,周围的气流便随掌风改变角度,形成一道微型旋风。

  这不是刻意施展的术法,而是源根之势在他周围形成的微妙领域。他以身为源根之杖,以气为源息之流,以势驾驭万物——风的走向、土的聚散、甚至地底虫豸的爬行,皆被他的根势引动。

  七日之后,他已能在百步之内形成稳定的源势领域:领域中的沙尘悬浮不落,风至边缘自动绕行,虫豸蛰伏不动,一切都遵循着源根的韵律。这皆因体内的根脉已与天地流转之源相连,他成为了源息流动的一部分。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三境:化势。」

  老者指向天边一根断裂的灰色巨根,那巨根曾是源根界的主脉之一,断裂处仍渗出微弱的源息:「第四境,‘承流’。须借体内之脉,接天地之流,纳源力入身,用以转化己元,使自身灵气与源息同源。」

  牧庭行至断根之侧,将掌心贴于粗如山柱的脉面。他调动全身绿脉,引动体内源根与天地主脉共振。顿时,一股远超想象的生命流息如滔滔江河般灌入他的识海,冲击力之强,几乎要将他的识神冲散。

  他强行稳住识海,没有试图抵抗或容纳,而是想起玄寂界的静空诀,以寂静之念任源流自然流转,做到不争、不抵、不拒。他渐渐领悟:所谓承流,并非将源流纳入体内,而是与源流共生,让自身成为源流的一部分。

  当他的识海不再区分“我”与“流”,彻底融入源流的韵律后,天地源息果然平顺地进入体内,在源根脉的引导下,转化为一缕缕最原始的灵本。他体内的灵气颜色逐渐变化,由青白转为温润的墨绿,带着极强的恢复与扩生属性——肌肉的细微损伤自动修复,消耗的神识快速凝实,丹田的运行稳定如大地,再无波动。

  他的气机不再外放,却能自然压制方圆十丈内所有灵物的躁动,源息的威压让万物都为之臣服。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四境:承流。」

  最后,老者缓缓起身,将自身彻底深埋于沙中,只留下一缕与脉根相连的气息,声音带着传承的郑重:「第五境,‘返源’。此境需抛弃术法与形骸之限,将己之脉化为世界之一脉,既非身消形灭,亦非恒存于世,而是与源根共生,成为界域的一部分。」

  牧庭盘坐于主脉根顶端,放弃了自身灵力的主动运行,甚至停止了刻意的念动、气动与息动。他闭目静坐,让体内的源根脉与大地主脉完全重叠——丹田之根接入地脉之源,心脉之根连向源流之网,骨中之根融入脉络之纹,逐一成为源根界源息流动的一部分。

  一日、三日、七日、九日……他的身躯在源息的包裹下逐渐淡化,血肉的轮廓变得模糊,却未真正消亡。他成为了这片沙原的一段脉流,随源息缓慢而有力地流动,滋养着大地;他的灵识也沉入大地深处,每一粒沙尘的动荡、每一道风的轨迹、每一寸源息的流动,都在他心中清晰映现,无需刻意感知,却了如指掌。

  当他再次睁眼时,天地依旧寂静,烈日仍悬于空,但他已身非其身——他并未失去人的形体,却能随时融入源根;体内的法则、脉络、气机,都已归于“源”的本质。这不再是操控源流,而是成为源流本身。

  「你已掌握脉化诀第五境:返源。」

  系统的提示音如地底涌出的一线震颤,在识海深处回响:

  「源根界阶段完成度:100%。」

  「准备传送下一世界……」

  牧庭立于源根之上,感受着体内与天地同源的流动,心中一片澄明。源根界的修行让他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掌控,而是连接与共生——如源根般沉默,却滋养万物;如源流般缓慢,却从未停歇。这股与世界共生的力量,将伴随他走向下一段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