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守听傀儡「辛壳」-《新人写作技巧》

  院后那口井被薄雾封住,雾气不散,似有魂息缠绕。

  他站在檐下,望着井边的傀儡「庚息」,未言语。

  屋内炉火熄灭,木柴烧成灰烬,尚余温热。

  他回屋,将灰烬扫入铁碗,倒水搅拌,制成灰泥。

  他用灰泥封住井口,只留一条通风孔细如发丝。

  「静养不可扰,守之者,当无声无息。」

  他说完,拎起床下的铁箱,搬到中央石桌。

  铁箱沉重,落地时发出「咚」的一声,猫被吓得躲入柴堆。

  他解开箱上四道锁,每一把钥匙形状不同,所制于不同年月。

  箱中摆着数十枚甲片,大小不一,厚薄皆异。

  他取出三片最老的铜甲,拂去尘土,露出其下微光。

  「这些是从前留下的壳,你今日要穿上它们。」

  他取出羊皮纸,画下一只身形如龟、背隆腰宽的傀儡。

  傀儡四肢短粗,手足宽扁,头低于肩,如低首潜伏。

  他在图上标注九层甲壳,每层旋转角度皆不相同。

  「要能抵御风雨雷火,还得听得四方微响。」

  他先制中壳,中壳为最内一层,承载主听骨。

  主听骨由玉磬所碎片制成,每片贴于铜膜之下。

  他将听骨封入双肩,右听东风,左听西雨。

  听骨之间有线连接,通入背后听识轮。

  听识轮为风沙铜铸成,轮内藏九轮轴齿,可缓转增声。

  「风草动,你要知其向。」

  他说着,将听识轮安入脊柱,脊骨嵌以静音玉块。

  静音玉块厚一寸,长五寸,能吸地震微音,缓传至脑。

  他在傀儡颈下安置一个空舱,舱内藏三根悬针。

  悬针极细,尾端坠珠,每有震动即颤动。

  「震三次为兽,震两次为人,震不止为风。」

  他制其四肢,肘膝内皆安缓冲骨节,可屈可缩。

  手心不设指缝,只以圆盘代之,盘内藏钩环机关。

  「扣之即锁,压之则陷,爪如山石,守其不动。」

  他选重石为踝,膝盖各压铁丸三枚,稳重如雕像。

  脚掌宽大,脚趾皆为倒勾,可扣入土中,生根不拔。

  他在背后布设旋壳,旋壳如塔,共七层,皆可闭合。

  每一层壳上嵌着光石一枚,黑昼不明,唯夜中微亮。

  「夜守需明,不能明眼,但可感微光动静。」

  他为其双眼安置瞳石,瞳石中藏雾砂,视之不清,感之却明。

  「你看不清人,但能辨人心动风形。」

  他说完,抬头望天,天色已近午,风从东南而来。

  他制其口鼻,口不可言,鼻不可闻,仅设风门二道。

  风门后藏转叶,叶动即测风压风频。

  「强风压近者敌,软风回绕者疑。」

  他刻胸甲,胸甲厚达五寸,为双层构。

  内层藏火盐罐,一旦遭击可瞬封关节,不使气冲经络。

  外层绘玄文阵,可自行散力于四肢,减破敌势。

  「受力不倒,方能守。」

  他说着,将甲壳逐一装入,层层咬合,彼此不缝。

  他起身,试图推傀儡一掌,傀儡未动半寸。

  他微笑,转而坐于案前,为其绘防阵图。

  阵图为五连环,每环对应一门:听、稳、守、封、息。

  他将图卷入傀儡脊背卷仓,以齿轮转动方式藏于骨中。

  「你不是去行走的,你要守在此处三年。」

  他说着,拖动傀儡至院墙角,正对东南。

  他在地上刻一阵眼,阵眼深五寸,内藏铜印石。

  他把傀儡脚钩扣入阵眼,双手抱膝,缩身成龟。

  他立于傀儡前,取出刻刀,在其额头刻下「辛壳」二字。

  「你将守此地,若有人破阵,你要知、要记、要挡。」

  傀儡静默不动,只有风从它身后吹过,扬起石屑。

  他伸手拂过傀儡背脊,能感受到壳下微微振动。

  那是听识轮在运转,是风叶在低鸣,是钩爪在试力。

  他低声对猫道:「有人破我门,你先不动,它先动。」

  猫眯着眼,尾巴在石板上画圆,似懂非懂。

  他看着院角那团甲壳傀儡,眼神微沉。

  转身回屋,他不曾回头。

  炉灰尽冷,他却点燃新火。

  新火照亮案上另一卷图纸。

  那是一具纤瘦之形,长颈、细腰、无臂,仅一双风骨翅。

  「下一个,不为守,也不为攻,只为远去之后还能回音。」

  他说着,将纸摊平,墨落于颈处,画下第一根飞骨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