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平儿跟了琏二之后,有的时候竟然胳膊肘往外拐,心里偏着男人。
甚至平儿还踩着她这个二奶奶的名头,给她自己赚了个贤惠的名儿。据说最后贾家败落,平儿还成了正经的琏二奶奶。
这回的王熙凤可不会这么干了。
她给这五个通房丫头都打了赏,然后才说:“你们一直以来都伺候着二爷,今后也还继续跟着二爷吧。
只有一条,我得事先说明。那就是我肚子里的嫡长子出生长成之前,你们谁都不许怀孕。
什么时候我的嫡长子长到了3岁,什么时候你们才可以开怀。
而且我这话就放在头里,以后谁先生出二爷的子嗣,我就把谁给抬成姨娘。
如果有谁要给我装神弄鬼,打错了主意,那我不管是谁一律连带着你们家人一起发卖。”
如今王熙凤和贾琏才刚刚成婚,王熙凤今年16,贾琏今年18。
这5个通房丫头年龄都比贾琏还要大上一两岁,她们掰着手指头算。
就算二奶奶坐床喜,进门头一年就生了嫡长子。等嫡长子长到3岁,她们还要等4年。
如今她们也都20上下的年纪,等到4年以后,那不都已经人老珠黄了。
何况嫡长子哪就那么容易生出来的,万一二奶奶身子有问题,一直生不出嫡长子,那她们还有什么指望?
几个丫头不敢露出丝毫的不满,毕竟二奶奶提的这要求,但凡正经人家都是这么办的,只不过人家没有光明正大说出来。
可是他们到底心里没底,脸上早就没有了刚才的喜意。
王熙凤假装没看到5个通房丫头的脸色,挑了挑眉又对着自己4个陪嫁大丫头说:
“你们是我的陪嫁,也算是这几年陪着我长大,又陪着我出了门子。
如今我也把话给你们说在头里。
就是因为你们一直在我跟前,对我的行动坐卧、饮食起居、脾气秉性都心知肚明。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把话说明白,你们有一个算一个,我都不会让你们成为二爷的房里人。
有道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们哪个会不会哪天错了主意,想要害了我这个主子,那还不是一算计一个准儿。”
这话一出,王熙凤陪嫁的平安喜乐四大丫鬟赶紧跪地磕头。
嘴里还喊着不敢背叛二奶奶。
王熙凤等他们跪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虽然你们都是忠心,可我也不能不防范一二。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既然都不会背叛我,那我也给你们保一个将来。
将来你们到了岁数,不管是出去嫁那良民也好,还是嫁给府里的管事小斯,或者干脆直接自梳当了嬷嬷,我都给你们送一份嫁妆,保准你们在婆家有底气。
可若是谁直接爬了床,那我不管你肚子里有没有货,也一律都灌了药发卖出去。
这话不光是我的陪嫁,但凡咱们院子里的所有丫头也都适用。”
这一下,把一院子的丫头婆子全都吓得不敢吱声。
甚至那5个通房还偷偷的往贾琏身上瞟,似乎想看看这位琏二爷是个什么意思。
王熙凤也不管那些丫头怎么暗送秋波,只低着头把玩手里的茶盏。
中了夺魂咒的贾琏这时候相当乖巧,他直接表示,“以后咱们院子里的事儿,全都听你们二奶奶的。二奶奶说怎样,咱们院子里就怎么样。
至于你们二奶奶说的嫡长子,原就理应如此。但凡正经人家,没哪个会把庶子生在前头。”
在这种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身为统治阶级的王熙凤,真的不用怎么在乎手下奴婢的心理活动。
所以敲打完了一院子的丫头婆子以后,又有足足给每人赏了半年的月钱。
把人打发下去,才有功夫清点自己的嫁妆。
这时候王家还没有败落,给嫁入国公府的姑奶奶准备的嫁妆也算丰厚。
田产、宅子、铺子、金银玉器、衣裳、首饰,布料、皮毛、药材、家具摆设、日常器具,也算是应有尽有。
至于压箱银子,倒是也有三万两。
这点儿银子可不算多,还是得想法子赚钱才行。
不过这事儿她也不着急,至少等回了门儿再说,反正手里还有两个工具人。
到了晚上,小两口又过了一个激情四射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在老太太的荣庆堂,大太太直接表示,“我们那院子离得远,每日里琏儿媳妇就不用过去请安了,省的来回折腾。
还有你二婶子这边,她是你亲姑母,想来也舍不得你每日劳累,咱们就都在老太太这边见个礼就行了。”
亲婆婆都发话了,二太太自然跟着表示,“咱们都是一家子骨肉,不用讲究那些个。就听你婆婆的,没事儿,你来老太太这边给我和你婆婆见礼就行。”
在这孝道大过天的社会,王熙凤自然得三推四推,还得赌咒发誓表示愿意给婆婆请安。
直到老太太都发话,她也才算勉强同意下来。
这时候王熙凤心里只有庆幸,幸亏控制了顶头的两位长辈,还有家里那个男人,否则这日子还不定过成什么德行呢。
解决了请安的事儿,转天就到了三朝回门。
小两口拉着一马车的回门礼,喜气洋洋回了王家。
如今王家的当家人是王熙凤的二叔,当家夫人自然她的二婶。所以这次回门,家里明显的客套居多。
反正王熙凤也不把这里当家,毕竟她可没忘原身落败之后,就是她娘家那个哥哥把她女儿给卖进了青楼。
过了一把姑奶奶的瘾,至少这顿饭不用她站起来伺候谁,贾琏和王熙凤赶在下半晌就回了荣国府。
这从外头回来,照例得去老太太那边请一次安,告诉家中长辈,他们全须全尾的回家了。
可惜安生日子也就过了这三天,还不等王熙凤这边有什么动作,王夫人就在王熙凤进门的第4天,当众表示需要凤丫头帮她管管家。
“不怕老太太笑话,我这也都当了祖母,跟年轻时候再比不了。
何况咱们府里头,上上下下几百人口,每日里大事小情总是没个头儿。
这些个琐琐碎碎,整日里闹得我头疼。
何况不是我自夸,琏儿媳妇在娘家就是利落能干的,这些事情交给她处置,最合适不过。”
甚至平儿还踩着她这个二奶奶的名头,给她自己赚了个贤惠的名儿。据说最后贾家败落,平儿还成了正经的琏二奶奶。
这回的王熙凤可不会这么干了。
她给这五个通房丫头都打了赏,然后才说:“你们一直以来都伺候着二爷,今后也还继续跟着二爷吧。
只有一条,我得事先说明。那就是我肚子里的嫡长子出生长成之前,你们谁都不许怀孕。
什么时候我的嫡长子长到了3岁,什么时候你们才可以开怀。
而且我这话就放在头里,以后谁先生出二爷的子嗣,我就把谁给抬成姨娘。
如果有谁要给我装神弄鬼,打错了主意,那我不管是谁一律连带着你们家人一起发卖。”
如今王熙凤和贾琏才刚刚成婚,王熙凤今年16,贾琏今年18。
这5个通房丫头年龄都比贾琏还要大上一两岁,她们掰着手指头算。
就算二奶奶坐床喜,进门头一年就生了嫡长子。等嫡长子长到3岁,她们还要等4年。
如今她们也都20上下的年纪,等到4年以后,那不都已经人老珠黄了。
何况嫡长子哪就那么容易生出来的,万一二奶奶身子有问题,一直生不出嫡长子,那她们还有什么指望?
几个丫头不敢露出丝毫的不满,毕竟二奶奶提的这要求,但凡正经人家都是这么办的,只不过人家没有光明正大说出来。
可是他们到底心里没底,脸上早就没有了刚才的喜意。
王熙凤假装没看到5个通房丫头的脸色,挑了挑眉又对着自己4个陪嫁大丫头说:
“你们是我的陪嫁,也算是这几年陪着我长大,又陪着我出了门子。
如今我也把话给你们说在头里。
就是因为你们一直在我跟前,对我的行动坐卧、饮食起居、脾气秉性都心知肚明。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把话说明白,你们有一个算一个,我都不会让你们成为二爷的房里人。
有道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们哪个会不会哪天错了主意,想要害了我这个主子,那还不是一算计一个准儿。”
这话一出,王熙凤陪嫁的平安喜乐四大丫鬟赶紧跪地磕头。
嘴里还喊着不敢背叛二奶奶。
王熙凤等他们跪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虽然你们都是忠心,可我也不能不防范一二。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既然都不会背叛我,那我也给你们保一个将来。
将来你们到了岁数,不管是出去嫁那良民也好,还是嫁给府里的管事小斯,或者干脆直接自梳当了嬷嬷,我都给你们送一份嫁妆,保准你们在婆家有底气。
可若是谁直接爬了床,那我不管你肚子里有没有货,也一律都灌了药发卖出去。
这话不光是我的陪嫁,但凡咱们院子里的所有丫头也都适用。”
这一下,把一院子的丫头婆子全都吓得不敢吱声。
甚至那5个通房还偷偷的往贾琏身上瞟,似乎想看看这位琏二爷是个什么意思。
王熙凤也不管那些丫头怎么暗送秋波,只低着头把玩手里的茶盏。
中了夺魂咒的贾琏这时候相当乖巧,他直接表示,“以后咱们院子里的事儿,全都听你们二奶奶的。二奶奶说怎样,咱们院子里就怎么样。
至于你们二奶奶说的嫡长子,原就理应如此。但凡正经人家,没哪个会把庶子生在前头。”
在这种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身为统治阶级的王熙凤,真的不用怎么在乎手下奴婢的心理活动。
所以敲打完了一院子的丫头婆子以后,又有足足给每人赏了半年的月钱。
把人打发下去,才有功夫清点自己的嫁妆。
这时候王家还没有败落,给嫁入国公府的姑奶奶准备的嫁妆也算丰厚。
田产、宅子、铺子、金银玉器、衣裳、首饰,布料、皮毛、药材、家具摆设、日常器具,也算是应有尽有。
至于压箱银子,倒是也有三万两。
这点儿银子可不算多,还是得想法子赚钱才行。
不过这事儿她也不着急,至少等回了门儿再说,反正手里还有两个工具人。
到了晚上,小两口又过了一个激情四射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在老太太的荣庆堂,大太太直接表示,“我们那院子离得远,每日里琏儿媳妇就不用过去请安了,省的来回折腾。
还有你二婶子这边,她是你亲姑母,想来也舍不得你每日劳累,咱们就都在老太太这边见个礼就行了。”
亲婆婆都发话了,二太太自然跟着表示,“咱们都是一家子骨肉,不用讲究那些个。就听你婆婆的,没事儿,你来老太太这边给我和你婆婆见礼就行。”
在这孝道大过天的社会,王熙凤自然得三推四推,还得赌咒发誓表示愿意给婆婆请安。
直到老太太都发话,她也才算勉强同意下来。
这时候王熙凤心里只有庆幸,幸亏控制了顶头的两位长辈,还有家里那个男人,否则这日子还不定过成什么德行呢。
解决了请安的事儿,转天就到了三朝回门。
小两口拉着一马车的回门礼,喜气洋洋回了王家。
如今王家的当家人是王熙凤的二叔,当家夫人自然她的二婶。所以这次回门,家里明显的客套居多。
反正王熙凤也不把这里当家,毕竟她可没忘原身落败之后,就是她娘家那个哥哥把她女儿给卖进了青楼。
过了一把姑奶奶的瘾,至少这顿饭不用她站起来伺候谁,贾琏和王熙凤赶在下半晌就回了荣国府。
这从外头回来,照例得去老太太那边请一次安,告诉家中长辈,他们全须全尾的回家了。
可惜安生日子也就过了这三天,还不等王熙凤这边有什么动作,王夫人就在王熙凤进门的第4天,当众表示需要凤丫头帮她管管家。
“不怕老太太笑话,我这也都当了祖母,跟年轻时候再比不了。
何况咱们府里头,上上下下几百人口,每日里大事小情总是没个头儿。
这些个琐琐碎碎,整日里闹得我头疼。
何况不是我自夸,琏儿媳妇在娘家就是利落能干的,这些事情交给她处置,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