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兴奋得不行,省城有货,他们就能做大生意挣钱了!
陈兴平听着黑三的话,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手指在窗台上轻轻敲击了两下。“有多少要多少?”
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彪哥是这么说的,口气很大,看来省城的口子是真撕开了。”
黑三点头,眼神里既有兴奋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量越大,风险指数级增长,这道理他们都懂。
“有什么?”陈兴平转过身,目光锐利。
“这次不是表,”黑三凑得更近,几乎耳语,“是‘话匣子’,带喇叭的,半导体。”
陈兴平的眼皮微微一跳。半导体收音机!
这东西在1965年的内地县城,绝对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比手表更敏感,更刺眼。
“什么牌子?多少?”陈兴平的声音依旧沉稳。
“牌子杂,但有‘红灯’、‘春雷’这种好货,也有东欧过来的玩意儿。彪哥说第一批能给我们这个数。”黑三伸出两根手指,又翻了一下。
四十台。
这么多货!
供销社恐怕也拿不出来!
可是彪哥却能一下拿出这么多来,他不果真是有门道啊!
“价钱呢?”
“比官价翻两番起步,看型号还能往上走。彪哥要抽五成,但保证货源后续能跟上,只要咱们这边吃得下。”
五成抽水,极其苛刻,但也侧面证明了这东西的紧俏和彪哥的能量。
陈兴平沉默了片刻,脑中飞速计算。风险极高,公安对这类“传播媒介”的敏感度远胜于手表烟酒,一旦出事就是大案。
但收益也极大,不仅能快速积累巨额资金,更能借此牢牢绑定县城乃至辐射周边地区所有有消费能力和欲望的头面人物,建立起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更具粘性的利益网络。
只有这种高级货,陈兴平才能接触到高消费人群。
“接了。”陈兴平几乎没有犹豫太久,“告诉彪哥,货,我全要。但运输路线得听他安排,必须绝对安全。钱,分三次结清,货到付第一批。”
“明白!”黑三眼中精光一闪,立刻点头。他知道陈兴平这是要把他和彪哥的风险绑在一起。
“另外,”陈兴平叫住正要转身的黑三,“放出风去,就说我陈兴平弄到了一批能听‘天上仙乐’的新鲜玩意儿,数量有限,只给真正的朋友。但一个字不准提是什么,吊足他们的胃口。”
“高明!”黑三佩服地点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钻进县城以及附近几个县镇那些兜里有钱、心里躁动的人的耳朵里。
“天上仙乐”?这是什么?比上海牌手表还稀罕?
陈兴平的名字刚刚以雷霆手段统一了县城黑市,此刻又抛出这样一个诱饵,引得各方猜测纷纷,心痒难耐。
几天后,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第一批二十台半导体收音机,经由彪哥安排的隐蔽路线,混杂在一批运往县农机站的零件箱里,顺利抵达了河滩镇一个废弃的仓库。
陈兴平亲自验货。
打开木箱,剥开防震的稻草和油纸,一台台或崭新或九成新的半导体收音机呈现在眼前。
塑料外壳透着当时工业品特有的质感,刻度盘上的英文或拼音商标,闪亮的旋钮,还有那小小的喇叭……这一切对习惯了过去黑市交易烟酒布匹的黑三、二狗等人来说,冲击是巨大的。
“哥,这……这东西真能听见外面唱歌说话?”二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台“春雷”牌收音机,不敢用力。
陈兴平没说话,接过收音机,装上提前备好的电池,缓缓拧动调频旋钮。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后,突然,一个清晰而甜美的女声传了出来,正在播送一段样板戏的唱段!
虽然信号偶尔飘忽,但那声音真真切切地回荡在空旷的仓库里,如同魔法!
“哎呦我的娘嘞!”柱子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手里另一台收音机扔了。
黑三也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他们不是没见过收音机,县广播站的大喇叭天天响,但这种能捧在手里、想听什么就调什么的“话匣子”,带来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这简直是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窗,哪怕只是缝隙!
陈兴平知道,收音机这玩意儿在这个信息匮乏的年代,可是顶顶好货!
“这就是‘天上仙乐’。”陈兴平关掉收音机,仓库里瞬间恢复死寂,只有几人粗重的呼吸声。“彪哥路子野,能搞到这个。但这也是烫手的山芋,公安摸到,比抄了十箱香烟还严重。”
他目光扫过心腹几人:“怕吗?”
“怕个球!”疯狗最先反应过来,眼神狂热,“跟着陈哥,刀山火海都敢闯!这东西肯定抢破头!以后县城……不,以后这周边几个县,谁想听这新鲜玩意儿,不得来求着咱们?”他仿佛看到了无数钞票飞来的景象。
独眼也重重喘了口气,独眼里闪着光:“陈爷,这东西……值大钱!值得搏!”
黑三和二狗也用力点头。
“好。”陈兴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规矩不能乱。这批货,不能像卖烟酒那样散着出。黑三,列出名单,只卖给最可靠、最有钱、嘴巴也最严的那十几个人。价格,根据不同人的分量和财力,你来定,只高不低。交易地点,每次不同,由我们指定,只能一个人来,钱货两清,当场验货,出门不认。”
他定下了极其严苛的交易规则,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第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卖给了县革委会一位实权副主任的连襟,一个看似老实巴交但私下倒腾各种票证发了财的商人。
交易在半夜的河边进行。
当收音机里传出省城电台的戏曲节目时,那商人激动得手都在抖,二话不说付了高出官价三倍还多的钱,抱着收音机像抱着祖宗牌位一样蹿回了家。
口碑在极度隐秘的情况下发酵。
拥有一台陈兴平手里流出的“话匣子”,成了这个小圈子里身份和能量的象征。
求购的意愿和开出的价码越来越高。
陈兴平严格控制着出货节奏和消息扩散范围,但巨大的利益和新奇货品的诱惑,还是像血腥味一样,引来了鲨鱼。
尽管疤脸李的势力在公安的追查和陈兴平的挤压下已日薄西山,但他毕竟盘踞城南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很快得知了陈兴平在卖一种“能听敌台”的神秘盒子,利润高得吓人。
贪婪和绝望让他决定铤而走险。
同时,隔壁临县的两个大哥,“镇关西”马大刀和“水鬼”何奎,也被这风声吸引。
他们的触角早已伸到本县,陈兴平的崛起和新货的诱惑,让他们既眼红又不安,觉得这是扩张地盘、抢夺肥肉的天赐良机。
他们不相信陈兴平一个外来户能稳稳吃下独食。
三方势力,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像饿狼一样围着陈兴平这块肥肉打转,暗中窥伺,蠢蠢欲动。
疤脸李想的是翻盘和报复,马大刀和何奎想的是抢夺货源和渠道。
陈兴平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的危险。
他加大了情报收集力度,黑三手下的眼线几乎全部调动起来,密切关注着疤脸李残党以及外来人员的异常动向。
“哥,疤脸李最近和临县的人接触频繁,马大刀的一个心腹上周悄悄来过县城,见了疤脸李手下那个瘸腿师爷。何奎的人也在打听咱们运货的路线和时间。”黑三汇总着信息,脸色凝重。
“看来他们是闻到味,忍不住想伸爪子了。”陈兴平冷笑,“也好,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内外的刺头一次拔干净。让他们以为有机可乘。”
他故意设了一个局。
放出风声,说有一批“大货”即将在夜间经由城北老河道的一片废弃厂区进行交易,时间和地点都“不经意”地泄露了出去。
晚上。
废弃的纺织厂里蛛网密布,机器残骸像巨兽的骨架投下幢幢黑影。
厂区深处,几个模糊的人影站在一辆板车旁,上面放着几个木箱,像极了在等待交易。
周围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在不停呼啸。
暗处,疤脸李亲自带着最后十来个敢拼死的心腹,握着砍刀、铁棍,甚至有两把老旧的土枪,眼睛死死盯着板车,呼吸粗重。
他几乎压上了全部赌注。
这一次,一定要在陈兴平这儿翻本!
另一边,马大刀和何奎竟然罕见地暂时联手,各自带了二十多名精锐,埋伏在另一侧。
他们装备更好,除了刀棍,还有几把气枪和自制火铳,打着黑吃黑,既抢货又干掉陈兴平,顺便灭了疤脸李,瓜分县城地盘的主意。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黄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陈兴平这只猎鹰眼中的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氛紧张得快要爆炸。
突然,疤脸李按捺不住,低吼一声:“动手!抢货!”他手下的人如同饿狼般扑向板车。
几乎同时,马大刀和何奎的人也从阴影里杀出:“疤脸李!把货留下!”
三方人马瞬间在这片狭小的空地上撞在一起,吼叫声、兵刃碰撞声、咒骂声骤然打破寂静!
“妈的!有埋伏!”
“不是陈兴平的人!”
“打!给我往死里打!”
混乱立刻升级!
疤脸李的人猝不及防,被两面夹击,瞬间倒了好几个。
马大刀和何奎的人也没想到对方人手不少,立刻混战成一团。
土枪“砰”地一声巨响,火光一闪,有人惨叫倒地!
枪的声音,砍刀入肉的闷响,怒吼和哀嚎交织在一起!
他们都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大货”而来,却连货是什么样都没看到,就陷入了自相残杀的修罗场。
就在他们杀得难解难分,伤亡不断增加,注意力完全被彼此吸引的时候,工厂四周的高墙上、破败的屋顶上,突然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个黑影。
陈兴平站在最高处的一个破窗后面,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的混战,如同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戏剧。
他身后,是黑三、疯狗、独眼,以及所有核心手下,人手一把强光手电筒,扛着枪站在不远处。
“哥,差不多了,再打下去,警察真该来了。”黑三低声道。
陈兴平点点头,抬起手,猛地向下一挥!
唰——!
十几道雪亮的光柱如同利剑,瞬间刺破黑暗,将下方血肉横飞的战场照得如同白昼!
激烈厮杀的三方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晃得睁不开眼,动作都不由得一滞!
“都不许动!”
“把家伙放下!”
“公安!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疯狗粗着嗓子大吼,故意混淆视听。
混乱中,没人能分辨真假,只听得到“公安”二字和看到那些制式枪械的黑洞洞枪口,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是警察!”
“快跑啊!”
剩下的人顿时魂飞魄散,哪还顾得上抢货和厮杀,只想抱头鼠窜!
“开枪!”陈兴平冷冽下令。
“砰!砰!砰!”
几声清脆的步枪射击声响起!
“投降!我们投降!”有人丢下武器,抱头蹲下。
马大刀胳膊中了一枪,惨叫一声被手下拖着想跑,却被黑暗中飞来的砖块砸倒在地。
何奎比较滑溜,想趁乱钻下水道,却被早就守在那里的独眼带人堵个正着,一顿闷棍打晕捆了起来。
疤脸李最是凶悍,红着眼睛举着土枪还想顽抗,一边胡乱开枪一边嘶吼:“陈兴平!我操你祖宗!有种出来……”
话音未落,一声格外精准的枪响来自高处。
疤脸李的额头瞬间出现一个血洞,脸上的狰狞凝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开枪的是陈兴平身边一个沉默的男人,枪法极准。
枪声渐渐平息。
现场一片狼藉,伤亡遍地。
三方老大,疤脸李当场毙命,马大刀和何奎被生擒,他们的精锐力量在这一晚几乎被一网打尽!
警笛声这时才由远及近,无比“适时”地响起。
带队的是县局的一位队长,他看到现场的惨状和被制服的匪徒,又看了看站在高处的陈兴平等人,眼神复杂,但最终只是挥挥手:“清理现场,把活着的都带回去!收缴所有凶器!”
陈兴平早就打点好了一切。
今晚的行动,是“热心群众”配合公安机关,成功打击了一个大型黑社会火并现场,击毙负隅顽抗的首犯一名,抓获多名主犯和骨干。
功劳是公安的,麻烦是别人的,而真正的胜利果实,是他陈兴平的。
经此一夜,县城及周边地区,所有潜在的有组织的挑战力量被连根拔起。
陈兴平的权威,再也无人敢质疑。
第二天,消息像狂风一样刮过黑市每一个角落。
所有人谈及陈兴平的名字时,都带上了深深的恐惧和敬畏。
他们彻底明白,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心计手段,更有雷霆万钧的狠辣和深不可测的背景。
当黑三再次放出消息,陈哥那里有一批真正的“好玩意儿”,只提供给最可靠、最守规矩的伙伴时,名单上所有人都巴不得尽快买到从省城来的新鲜玩意儿!
又过了几天,在一个更加隐秘安全的地点,陈兴平举办了第一次小范围的“半导体收音机品鉴会”。
到场的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七八个最有实力的头面人物。
当一台台崭新的半导体收音机被拿出来,当清晰的电台声音响起时,这些平日里也算叱咤一方的人物,一个个目瞪口呆,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们抚摸收音机的外壳,如同抚摸情人的皮肤,眼睛里的光芒比看到黄金还亮。
“陈老板!这……这真是神鬼手段!”
“没说的!陈老板,以后我老赵就跟着您走了!这货,您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订三台!不,五台!”
“陈哥,规矩我们懂,绝对守口如瓶!”
收音机卖得很顺利。
陈兴平站在仓库二楼的阴影里,看着下面井然有序的交易现场。
几箱“上海”牌香烟被迅速搬走,换来厚厚几沓人民币和全国粮票。
另一处,黑三正低声跟一个穿着体面的干部模样的人交割几张工业券,那人点清后迅速塞进内兜,对黑三点点头,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陈兴平接管黑市之后,经营得很稳定。
“哥,这月的账。”黑三悄步上楼,递过一个厚厚的硬皮笔记本,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比上月又多了三成。半导体那边,临县的老王和市里的老周都还想再要两台,价钱随我们开。”
陈兴平接过账簿,就着昏暗的光线快速翻看。
黑市收入可不少,每个月光是他一个人,分成都能够拿到上千!
这笔钱,已经算是少的了。
如果陈兴平胆子大些,心再黑点,可不止这么点!
但是黑市经营是长久的生意。
陈兴平并不愿意一下吃成大胖子,循序渐进才是更好的!
“告诉他们,货紧,要等。下次来,价钱再加一成。”他合上账簿,递还给黑三,“稳住,别贪快。安全比多赚那几个钱重要。”
“明白。”黑三郑重收起本子,“哥,最近要回去?”
“嗯,新禾周岁,我媳妇儿也需要我陪。这边你看紧点,按既定章程办,不出错就行。”
“放心吧哥!保证不出半点岔子!”黑三挺直腰板。
夜色深沉,陈兴平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县城。
车把上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给家里带的东西。
赶到村口时,天已蒙蒙亮了。
几声零星的鸡鸣犬吠打破清晨的寂静,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冒出袅袅炊烟。
推开自家院门,父亲陈明德正在院子里劈柴,斧头落下,木屑纷飞,带着一股干爽的香气。
母亲王秀兰在灶间忙碌,锅里咕嘟着米粥,热气腾腾。
“爹,娘,我回来了。”陈兴平放下自行车。
“哎!兴平回来了!”王秀兰在围裙上擦着手,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咋这么早?吃饭没?”
“吃过了。”陈兴平应着,目光投向屋里,“允棠和新禾呢?”
“还睡着呢,允棠身子重,贪觉。新禾那小丫头,睡得跟个小猪似的。”王秀兰压低声音,脸上的笑却藏不住。
陈兴平轻手轻脚走进东屋。妻子林允棠侧卧着,腹部高高隆起,呼吸均匀。
才七个多月,肚子却大得惊人,村里有经验的老人看了都说像双生。
陈兴平附身在允棠的小脸上亲了一下,他的吻刚落下去,媳妇儿就醒了。
这两天自己一直在县城里忙活黑市的事,林允棠也理解自己。
如今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家男人,林允棠也高兴得不行。
“兴平,你回来了哇。”
“嗯,事情都处理好了,后面不用我咋去城里了。”
“呀,真好,你要是不在家,我睡不踏实,你在家才是最好的。”
“傻瓜,你放心吧,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旁边的小摇床里,妹妹陈新禾裹着小红被子,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像只熟透的苹果,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偶尔还咂咂嘴。
陈兴平忍不住伸出粗糙的手指,极轻地碰了碰她嫩得能掐出水来的脸蛋,一下就把这小妮子给整醒了。
呜呜呜……新禾哗啦一下就哭了出来。
林允棠见状,在一旁忍不住笑出来声,“兴平,你一回来就欺负新禾,当心娘骂你!”
“哎呦,这祖宗,真是碰一下就哭……我哄,我哄还不行吗?”
这天,陈家小院里热闹非凡。
陈新禾的周岁宴,虽说不打算大操大办,但至亲好友和走得近的邻里都来了。
王秀兰和林允棠从一大早就在灶房忙活。
陈兴平带回来的那条肥嘟嘟的五花肉,足足有三指厚,一部分剁成了喷香的肉馅,和着地里刚摘下来的水灵白菜,包了上百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另一部分切成了厚实的大片,和干豆角、土豆块一起炖了满满一大锅,油光红亮,香气能飘出二里地去。
还有那难得一见的糖果、糕点,甚至还有一小罐麦乳精,都摆上了桌,看得来帮忙的婶子们啧啧称羡。
“明德家的,你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可不是嘛,瞧这肉厚的!兴平有本事,疼媳妇妹子!”
王秀兰一边麻利地擀着饺子皮,一边笑着应承:“都是孩子们争气,我们跟着享福呗。”
林允棠挺着肚子,坐在小凳子上帮着摘菜,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陈兴平也没闲着,和男人们喝着酒。
“兴平如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在县城……都还好吧?”
陈兴平递着烟,笑了笑回答,“都好。”
聊了会天。
最重要的“抓周”仪式开始了。
一张大炕桌被抬到院子中央,上面摆满了各式物件:钢笔、书本、算盘、小木枪、印章、还有锅铲、小剪刀、毛线团等等。
穿戴一新的陈新禾被王秀兰抱过来,小丫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一圈人,一点也不怕生。
“新禾,快,抓一个,看看咱们新禾将来干啥?”大家笑着起哄。
小新禾被放在桌子中央,左看看,右看看,小手一会儿伸向钢笔,一会儿又摸摸算盘。
大家伙都没说话了,很好奇新禾到底会抓个啥!
最后,她咿呀一声,竟是手脚并用地爬了过去,一手抓住了那本厚厚的旧书,另一只手也没闲着,一把捞起了那杆小小的木质印章!
“哎呦!了不得!又抓书又抓印,这是要当女状元,还要当官啊!”
“文武双全!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陈兴平听着黑三的话,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手指在窗台上轻轻敲击了两下。“有多少要多少?”
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彪哥是这么说的,口气很大,看来省城的口子是真撕开了。”
黑三点头,眼神里既有兴奋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量越大,风险指数级增长,这道理他们都懂。
“有什么?”陈兴平转过身,目光锐利。
“这次不是表,”黑三凑得更近,几乎耳语,“是‘话匣子’,带喇叭的,半导体。”
陈兴平的眼皮微微一跳。半导体收音机!
这东西在1965年的内地县城,绝对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比手表更敏感,更刺眼。
“什么牌子?多少?”陈兴平的声音依旧沉稳。
“牌子杂,但有‘红灯’、‘春雷’这种好货,也有东欧过来的玩意儿。彪哥说第一批能给我们这个数。”黑三伸出两根手指,又翻了一下。
四十台。
这么多货!
供销社恐怕也拿不出来!
可是彪哥却能一下拿出这么多来,他不果真是有门道啊!
“价钱呢?”
“比官价翻两番起步,看型号还能往上走。彪哥要抽五成,但保证货源后续能跟上,只要咱们这边吃得下。”
五成抽水,极其苛刻,但也侧面证明了这东西的紧俏和彪哥的能量。
陈兴平沉默了片刻,脑中飞速计算。风险极高,公安对这类“传播媒介”的敏感度远胜于手表烟酒,一旦出事就是大案。
但收益也极大,不仅能快速积累巨额资金,更能借此牢牢绑定县城乃至辐射周边地区所有有消费能力和欲望的头面人物,建立起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更具粘性的利益网络。
只有这种高级货,陈兴平才能接触到高消费人群。
“接了。”陈兴平几乎没有犹豫太久,“告诉彪哥,货,我全要。但运输路线得听他安排,必须绝对安全。钱,分三次结清,货到付第一批。”
“明白!”黑三眼中精光一闪,立刻点头。他知道陈兴平这是要把他和彪哥的风险绑在一起。
“另外,”陈兴平叫住正要转身的黑三,“放出风去,就说我陈兴平弄到了一批能听‘天上仙乐’的新鲜玩意儿,数量有限,只给真正的朋友。但一个字不准提是什么,吊足他们的胃口。”
“高明!”黑三佩服地点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钻进县城以及附近几个县镇那些兜里有钱、心里躁动的人的耳朵里。
“天上仙乐”?这是什么?比上海牌手表还稀罕?
陈兴平的名字刚刚以雷霆手段统一了县城黑市,此刻又抛出这样一个诱饵,引得各方猜测纷纷,心痒难耐。
几天后,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第一批二十台半导体收音机,经由彪哥安排的隐蔽路线,混杂在一批运往县农机站的零件箱里,顺利抵达了河滩镇一个废弃的仓库。
陈兴平亲自验货。
打开木箱,剥开防震的稻草和油纸,一台台或崭新或九成新的半导体收音机呈现在眼前。
塑料外壳透着当时工业品特有的质感,刻度盘上的英文或拼音商标,闪亮的旋钮,还有那小小的喇叭……这一切对习惯了过去黑市交易烟酒布匹的黑三、二狗等人来说,冲击是巨大的。
“哥,这……这东西真能听见外面唱歌说话?”二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台“春雷”牌收音机,不敢用力。
陈兴平没说话,接过收音机,装上提前备好的电池,缓缓拧动调频旋钮。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后,突然,一个清晰而甜美的女声传了出来,正在播送一段样板戏的唱段!
虽然信号偶尔飘忽,但那声音真真切切地回荡在空旷的仓库里,如同魔法!
“哎呦我的娘嘞!”柱子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手里另一台收音机扔了。
黑三也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他们不是没见过收音机,县广播站的大喇叭天天响,但这种能捧在手里、想听什么就调什么的“话匣子”,带来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这简直是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窗,哪怕只是缝隙!
陈兴平知道,收音机这玩意儿在这个信息匮乏的年代,可是顶顶好货!
“这就是‘天上仙乐’。”陈兴平关掉收音机,仓库里瞬间恢复死寂,只有几人粗重的呼吸声。“彪哥路子野,能搞到这个。但这也是烫手的山芋,公安摸到,比抄了十箱香烟还严重。”
他目光扫过心腹几人:“怕吗?”
“怕个球!”疯狗最先反应过来,眼神狂热,“跟着陈哥,刀山火海都敢闯!这东西肯定抢破头!以后县城……不,以后这周边几个县,谁想听这新鲜玩意儿,不得来求着咱们?”他仿佛看到了无数钞票飞来的景象。
独眼也重重喘了口气,独眼里闪着光:“陈爷,这东西……值大钱!值得搏!”
黑三和二狗也用力点头。
“好。”陈兴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规矩不能乱。这批货,不能像卖烟酒那样散着出。黑三,列出名单,只卖给最可靠、最有钱、嘴巴也最严的那十几个人。价格,根据不同人的分量和财力,你来定,只高不低。交易地点,每次不同,由我们指定,只能一个人来,钱货两清,当场验货,出门不认。”
他定下了极其严苛的交易规则,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第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卖给了县革委会一位实权副主任的连襟,一个看似老实巴交但私下倒腾各种票证发了财的商人。
交易在半夜的河边进行。
当收音机里传出省城电台的戏曲节目时,那商人激动得手都在抖,二话不说付了高出官价三倍还多的钱,抱着收音机像抱着祖宗牌位一样蹿回了家。
口碑在极度隐秘的情况下发酵。
拥有一台陈兴平手里流出的“话匣子”,成了这个小圈子里身份和能量的象征。
求购的意愿和开出的价码越来越高。
陈兴平严格控制着出货节奏和消息扩散范围,但巨大的利益和新奇货品的诱惑,还是像血腥味一样,引来了鲨鱼。
尽管疤脸李的势力在公安的追查和陈兴平的挤压下已日薄西山,但他毕竟盘踞城南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很快得知了陈兴平在卖一种“能听敌台”的神秘盒子,利润高得吓人。
贪婪和绝望让他决定铤而走险。
同时,隔壁临县的两个大哥,“镇关西”马大刀和“水鬼”何奎,也被这风声吸引。
他们的触角早已伸到本县,陈兴平的崛起和新货的诱惑,让他们既眼红又不安,觉得这是扩张地盘、抢夺肥肉的天赐良机。
他们不相信陈兴平一个外来户能稳稳吃下独食。
三方势力,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像饿狼一样围着陈兴平这块肥肉打转,暗中窥伺,蠢蠢欲动。
疤脸李想的是翻盘和报复,马大刀和何奎想的是抢夺货源和渠道。
陈兴平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的危险。
他加大了情报收集力度,黑三手下的眼线几乎全部调动起来,密切关注着疤脸李残党以及外来人员的异常动向。
“哥,疤脸李最近和临县的人接触频繁,马大刀的一个心腹上周悄悄来过县城,见了疤脸李手下那个瘸腿师爷。何奎的人也在打听咱们运货的路线和时间。”黑三汇总着信息,脸色凝重。
“看来他们是闻到味,忍不住想伸爪子了。”陈兴平冷笑,“也好,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内外的刺头一次拔干净。让他们以为有机可乘。”
他故意设了一个局。
放出风声,说有一批“大货”即将在夜间经由城北老河道的一片废弃厂区进行交易,时间和地点都“不经意”地泄露了出去。
晚上。
废弃的纺织厂里蛛网密布,机器残骸像巨兽的骨架投下幢幢黑影。
厂区深处,几个模糊的人影站在一辆板车旁,上面放着几个木箱,像极了在等待交易。
周围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在不停呼啸。
暗处,疤脸李亲自带着最后十来个敢拼死的心腹,握着砍刀、铁棍,甚至有两把老旧的土枪,眼睛死死盯着板车,呼吸粗重。
他几乎压上了全部赌注。
这一次,一定要在陈兴平这儿翻本!
另一边,马大刀和何奎竟然罕见地暂时联手,各自带了二十多名精锐,埋伏在另一侧。
他们装备更好,除了刀棍,还有几把气枪和自制火铳,打着黑吃黑,既抢货又干掉陈兴平,顺便灭了疤脸李,瓜分县城地盘的主意。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黄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陈兴平这只猎鹰眼中的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氛紧张得快要爆炸。
突然,疤脸李按捺不住,低吼一声:“动手!抢货!”他手下的人如同饿狼般扑向板车。
几乎同时,马大刀和何奎的人也从阴影里杀出:“疤脸李!把货留下!”
三方人马瞬间在这片狭小的空地上撞在一起,吼叫声、兵刃碰撞声、咒骂声骤然打破寂静!
“妈的!有埋伏!”
“不是陈兴平的人!”
“打!给我往死里打!”
混乱立刻升级!
疤脸李的人猝不及防,被两面夹击,瞬间倒了好几个。
马大刀和何奎的人也没想到对方人手不少,立刻混战成一团。
土枪“砰”地一声巨响,火光一闪,有人惨叫倒地!
枪的声音,砍刀入肉的闷响,怒吼和哀嚎交织在一起!
他们都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大货”而来,却连货是什么样都没看到,就陷入了自相残杀的修罗场。
就在他们杀得难解难分,伤亡不断增加,注意力完全被彼此吸引的时候,工厂四周的高墙上、破败的屋顶上,突然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个黑影。
陈兴平站在最高处的一个破窗后面,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的混战,如同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戏剧。
他身后,是黑三、疯狗、独眼,以及所有核心手下,人手一把强光手电筒,扛着枪站在不远处。
“哥,差不多了,再打下去,警察真该来了。”黑三低声道。
陈兴平点点头,抬起手,猛地向下一挥!
唰——!
十几道雪亮的光柱如同利剑,瞬间刺破黑暗,将下方血肉横飞的战场照得如同白昼!
激烈厮杀的三方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晃得睁不开眼,动作都不由得一滞!
“都不许动!”
“把家伙放下!”
“公安!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疯狗粗着嗓子大吼,故意混淆视听。
混乱中,没人能分辨真假,只听得到“公安”二字和看到那些制式枪械的黑洞洞枪口,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是警察!”
“快跑啊!”
剩下的人顿时魂飞魄散,哪还顾得上抢货和厮杀,只想抱头鼠窜!
“开枪!”陈兴平冷冽下令。
“砰!砰!砰!”
几声清脆的步枪射击声响起!
“投降!我们投降!”有人丢下武器,抱头蹲下。
马大刀胳膊中了一枪,惨叫一声被手下拖着想跑,却被黑暗中飞来的砖块砸倒在地。
何奎比较滑溜,想趁乱钻下水道,却被早就守在那里的独眼带人堵个正着,一顿闷棍打晕捆了起来。
疤脸李最是凶悍,红着眼睛举着土枪还想顽抗,一边胡乱开枪一边嘶吼:“陈兴平!我操你祖宗!有种出来……”
话音未落,一声格外精准的枪响来自高处。
疤脸李的额头瞬间出现一个血洞,脸上的狰狞凝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开枪的是陈兴平身边一个沉默的男人,枪法极准。
枪声渐渐平息。
现场一片狼藉,伤亡遍地。
三方老大,疤脸李当场毙命,马大刀和何奎被生擒,他们的精锐力量在这一晚几乎被一网打尽!
警笛声这时才由远及近,无比“适时”地响起。
带队的是县局的一位队长,他看到现场的惨状和被制服的匪徒,又看了看站在高处的陈兴平等人,眼神复杂,但最终只是挥挥手:“清理现场,把活着的都带回去!收缴所有凶器!”
陈兴平早就打点好了一切。
今晚的行动,是“热心群众”配合公安机关,成功打击了一个大型黑社会火并现场,击毙负隅顽抗的首犯一名,抓获多名主犯和骨干。
功劳是公安的,麻烦是别人的,而真正的胜利果实,是他陈兴平的。
经此一夜,县城及周边地区,所有潜在的有组织的挑战力量被连根拔起。
陈兴平的权威,再也无人敢质疑。
第二天,消息像狂风一样刮过黑市每一个角落。
所有人谈及陈兴平的名字时,都带上了深深的恐惧和敬畏。
他们彻底明白,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心计手段,更有雷霆万钧的狠辣和深不可测的背景。
当黑三再次放出消息,陈哥那里有一批真正的“好玩意儿”,只提供给最可靠、最守规矩的伙伴时,名单上所有人都巴不得尽快买到从省城来的新鲜玩意儿!
又过了几天,在一个更加隐秘安全的地点,陈兴平举办了第一次小范围的“半导体收音机品鉴会”。
到场的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七八个最有实力的头面人物。
当一台台崭新的半导体收音机被拿出来,当清晰的电台声音响起时,这些平日里也算叱咤一方的人物,一个个目瞪口呆,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们抚摸收音机的外壳,如同抚摸情人的皮肤,眼睛里的光芒比看到黄金还亮。
“陈老板!这……这真是神鬼手段!”
“没说的!陈老板,以后我老赵就跟着您走了!这货,您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订三台!不,五台!”
“陈哥,规矩我们懂,绝对守口如瓶!”
收音机卖得很顺利。
陈兴平站在仓库二楼的阴影里,看着下面井然有序的交易现场。
几箱“上海”牌香烟被迅速搬走,换来厚厚几沓人民币和全国粮票。
另一处,黑三正低声跟一个穿着体面的干部模样的人交割几张工业券,那人点清后迅速塞进内兜,对黑三点点头,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陈兴平接管黑市之后,经营得很稳定。
“哥,这月的账。”黑三悄步上楼,递过一个厚厚的硬皮笔记本,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比上月又多了三成。半导体那边,临县的老王和市里的老周都还想再要两台,价钱随我们开。”
陈兴平接过账簿,就着昏暗的光线快速翻看。
黑市收入可不少,每个月光是他一个人,分成都能够拿到上千!
这笔钱,已经算是少的了。
如果陈兴平胆子大些,心再黑点,可不止这么点!
但是黑市经营是长久的生意。
陈兴平并不愿意一下吃成大胖子,循序渐进才是更好的!
“告诉他们,货紧,要等。下次来,价钱再加一成。”他合上账簿,递还给黑三,“稳住,别贪快。安全比多赚那几个钱重要。”
“明白。”黑三郑重收起本子,“哥,最近要回去?”
“嗯,新禾周岁,我媳妇儿也需要我陪。这边你看紧点,按既定章程办,不出错就行。”
“放心吧哥!保证不出半点岔子!”黑三挺直腰板。
夜色深沉,陈兴平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县城。
车把上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给家里带的东西。
赶到村口时,天已蒙蒙亮了。
几声零星的鸡鸣犬吠打破清晨的寂静,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冒出袅袅炊烟。
推开自家院门,父亲陈明德正在院子里劈柴,斧头落下,木屑纷飞,带着一股干爽的香气。
母亲王秀兰在灶间忙碌,锅里咕嘟着米粥,热气腾腾。
“爹,娘,我回来了。”陈兴平放下自行车。
“哎!兴平回来了!”王秀兰在围裙上擦着手,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咋这么早?吃饭没?”
“吃过了。”陈兴平应着,目光投向屋里,“允棠和新禾呢?”
“还睡着呢,允棠身子重,贪觉。新禾那小丫头,睡得跟个小猪似的。”王秀兰压低声音,脸上的笑却藏不住。
陈兴平轻手轻脚走进东屋。妻子林允棠侧卧着,腹部高高隆起,呼吸均匀。
才七个多月,肚子却大得惊人,村里有经验的老人看了都说像双生。
陈兴平附身在允棠的小脸上亲了一下,他的吻刚落下去,媳妇儿就醒了。
这两天自己一直在县城里忙活黑市的事,林允棠也理解自己。
如今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家男人,林允棠也高兴得不行。
“兴平,你回来了哇。”
“嗯,事情都处理好了,后面不用我咋去城里了。”
“呀,真好,你要是不在家,我睡不踏实,你在家才是最好的。”
“傻瓜,你放心吧,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旁边的小摇床里,妹妹陈新禾裹着小红被子,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像只熟透的苹果,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偶尔还咂咂嘴。
陈兴平忍不住伸出粗糙的手指,极轻地碰了碰她嫩得能掐出水来的脸蛋,一下就把这小妮子给整醒了。
呜呜呜……新禾哗啦一下就哭了出来。
林允棠见状,在一旁忍不住笑出来声,“兴平,你一回来就欺负新禾,当心娘骂你!”
“哎呦,这祖宗,真是碰一下就哭……我哄,我哄还不行吗?”
这天,陈家小院里热闹非凡。
陈新禾的周岁宴,虽说不打算大操大办,但至亲好友和走得近的邻里都来了。
王秀兰和林允棠从一大早就在灶房忙活。
陈兴平带回来的那条肥嘟嘟的五花肉,足足有三指厚,一部分剁成了喷香的肉馅,和着地里刚摘下来的水灵白菜,包了上百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另一部分切成了厚实的大片,和干豆角、土豆块一起炖了满满一大锅,油光红亮,香气能飘出二里地去。
还有那难得一见的糖果、糕点,甚至还有一小罐麦乳精,都摆上了桌,看得来帮忙的婶子们啧啧称羡。
“明德家的,你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可不是嘛,瞧这肉厚的!兴平有本事,疼媳妇妹子!”
王秀兰一边麻利地擀着饺子皮,一边笑着应承:“都是孩子们争气,我们跟着享福呗。”
林允棠挺着肚子,坐在小凳子上帮着摘菜,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陈兴平也没闲着,和男人们喝着酒。
“兴平如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在县城……都还好吧?”
陈兴平递着烟,笑了笑回答,“都好。”
聊了会天。
最重要的“抓周”仪式开始了。
一张大炕桌被抬到院子中央,上面摆满了各式物件:钢笔、书本、算盘、小木枪、印章、还有锅铲、小剪刀、毛线团等等。
穿戴一新的陈新禾被王秀兰抱过来,小丫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一圈人,一点也不怕生。
“新禾,快,抓一个,看看咱们新禾将来干啥?”大家笑着起哄。
小新禾被放在桌子中央,左看看,右看看,小手一会儿伸向钢笔,一会儿又摸摸算盘。
大家伙都没说话了,很好奇新禾到底会抓个啥!
最后,她咿呀一声,竟是手脚并用地爬了过去,一手抓住了那本厚厚的旧书,另一只手也没闲着,一把捞起了那杆小小的木质印章!
“哎呦!了不得!又抓书又抓印,这是要当女状元,还要当官啊!”
“文武双全!将来肯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