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汐刚刚听见动静就醒了,不过她闭着眼睛没有睁开。
她假装自己还在睡,想看看小孩想干些什么。
弘暄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指,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额娘,然后轻轻地将滑落一点的被角往上拉了拉,确保额娘不会着凉。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他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蹑手蹑脚地爬上脚踏,然后小心翼翼地凑近婉汐那隆起的肚子。
他的小手轻柔地贴着额娘的肚子,能感受到里面小生命的跳动。
接着,他把小嘴凑近肚子,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气声,叽叽咕咕地开始“汇报”起来:“弟弟……我今天认识了五个新字哦。嬷嬷夸我好聪明。
中午的时候,我还吃了美味的肉末蛋羹,香得很……你出来以后,哥哥带你一起吃。
对了,阿玛给我新做了一把小弓,我们可以一起玩哦。
还有木马,也给你骑。”
他的眼睛圆溜溜的,里面盛满了热切的期待,希望里面的小娃娃正在乖乖地听他说话。
而婉汐没有真的睡着,她闭着双眼,却将儿子这一连串的举动听得真真切切。
她努力忍着笑,生怕自己的笑声会吓到儿子,但肚子里的孩子也感受到了她的快乐,微微动了一下。
可是啰嗦的小弘暄一直不离开,嘀嘀咕咕说了好久。
婉汐还是忍不住,轻轻地睁开了眼睛,正好与弘暄那亮晶晶的目光相对。
小家伙半点都没有扰人清梦的感觉:“额娘,你醒啦。”
婉汐夸夸:“嗯,额娘听见了,暄儿是个好哥哥。”
小家伙听到额娘的夸奖,立刻咧开嘴笑了起来,那笑容既有点害羞,又充满了自豪。
婉汐见状,也不禁被他的可爱模样所打动,伸出手轻轻地捏了捏儿子那柔软的脸蛋,温柔地说道:“乖孩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转。
初春的暖意悄然潜入,轻轻地抚摸着每一个角落。
在这美好的时节里,西厢相对僻静的一间宽敞屋子,被婉汐选定为产房。
这间屋子已经被收拾得一尘不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宁静。
负责管理这间产房的是管事嬷嬷朱氏,她在宫中已经伺候了二十多年,是个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老人了。
这也是宜妃派来的人,目前看来还是挺可靠的。
自从婉汐生下弘暄以后,宜妃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对婉汐那可是爱屋及乌了。
想来也是因为有了孙子的缘故,宜妃对她这个老五媳妇的看法也随之改变了不少。
不仅如此,宜妃还开始对婉汐各种关照,该伸手帮忙的地方都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不过,婉汐倒是个大度的人,她并没有把宜妃之前的态度放在心上。
毕竟在古代,婆媳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媳妇正常都是处于下风的那一方。
所以,该退让的时候婉汐就会退让,只要自己不吃大亏就好。
朱嬷嬷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眉眼间透出沉稳。
此时,朱嬷嬷仔细地查看布置好的产房。
屋里的窗户擦拭得干净,新糊的纸窗让柔和的光能够透进来。
地面是用水反复冲刷过晾干的,然后铺上了一层厚实而簇新的青砖色毡毯,走在上面,落脚无声。
临窗的大炕烧得暖融融的,炕上铺满了崭新的厚棉褥,柔软而舒适,上面还铺着浆洗得雪白挺括的细棉布单。
另一头的炕头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大摞柔软洁白的细棉布巾,它们像小山一样堆放在那里。
旁边还有一堆洁净的棉花团。
靠墙的红木条案上,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小匣子里面,一排白瓷小罐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小罐上都贴着红纸标签,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止血散”、“定神丸”、“老参片”等字样,都是到时候可能用上的。
几个大铜盆被擦得锃亮,几把剪刀和光亮的银针被用白布仔细地包裹好,放在蒸煮过的小竹筐里,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
在这些物品的旁边,还有整裁剪好的的细白棉布和分好的小捆洁净的线,它们等待着被使用,生产用得到东西都被细心和周到的准备着。
朱嬷嬷视察好,回去回话了。
“回福晋话,”朱嬷嬷的声音平稳而清晰,“产房按照规制和太医的吩咐,都已经预备妥当了。
摆放东西也日日擦洗,通风口也留着,每日会按时开窗透气,保证空气的流通。
热水房就在隔壁的耳房,灶火日夜不熄,热水可以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稳婆张氏和吴氏几人,昨儿个已经来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请福晋放心。”
这几位接生婆子是老手了,经她们手接生的贵人小主子不下十数位,经验丰富,老道至极。
见婉汐点点头,朱嬷嬷继续汇报:“药材方面,已经严格按照老太医所开的单子,由老奴亲自前往库房精心挑选出的上等货色。
至于那些棉布巾子、小衣小被以及包裹孩子的襁褓等物品,更是经过处理的。
先是用滚水足足煮过,以确保其洁净,然后又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了,直至完全干燥,才收进箱里备用的。”
她假装自己还在睡,想看看小孩想干些什么。
弘暄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指,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额娘,然后轻轻地将滑落一点的被角往上拉了拉,确保额娘不会着凉。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他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蹑手蹑脚地爬上脚踏,然后小心翼翼地凑近婉汐那隆起的肚子。
他的小手轻柔地贴着额娘的肚子,能感受到里面小生命的跳动。
接着,他把小嘴凑近肚子,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气声,叽叽咕咕地开始“汇报”起来:“弟弟……我今天认识了五个新字哦。嬷嬷夸我好聪明。
中午的时候,我还吃了美味的肉末蛋羹,香得很……你出来以后,哥哥带你一起吃。
对了,阿玛给我新做了一把小弓,我们可以一起玩哦。
还有木马,也给你骑。”
他的眼睛圆溜溜的,里面盛满了热切的期待,希望里面的小娃娃正在乖乖地听他说话。
而婉汐没有真的睡着,她闭着双眼,却将儿子这一连串的举动听得真真切切。
她努力忍着笑,生怕自己的笑声会吓到儿子,但肚子里的孩子也感受到了她的快乐,微微动了一下。
可是啰嗦的小弘暄一直不离开,嘀嘀咕咕说了好久。
婉汐还是忍不住,轻轻地睁开了眼睛,正好与弘暄那亮晶晶的目光相对。
小家伙半点都没有扰人清梦的感觉:“额娘,你醒啦。”
婉汐夸夸:“嗯,额娘听见了,暄儿是个好哥哥。”
小家伙听到额娘的夸奖,立刻咧开嘴笑了起来,那笑容既有点害羞,又充满了自豪。
婉汐见状,也不禁被他的可爱模样所打动,伸出手轻轻地捏了捏儿子那柔软的脸蛋,温柔地说道:“乖孩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转。
初春的暖意悄然潜入,轻轻地抚摸着每一个角落。
在这美好的时节里,西厢相对僻静的一间宽敞屋子,被婉汐选定为产房。
这间屋子已经被收拾得一尘不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宁静。
负责管理这间产房的是管事嬷嬷朱氏,她在宫中已经伺候了二十多年,是个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老人了。
这也是宜妃派来的人,目前看来还是挺可靠的。
自从婉汐生下弘暄以后,宜妃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对婉汐那可是爱屋及乌了。
想来也是因为有了孙子的缘故,宜妃对她这个老五媳妇的看法也随之改变了不少。
不仅如此,宜妃还开始对婉汐各种关照,该伸手帮忙的地方都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不过,婉汐倒是个大度的人,她并没有把宜妃之前的态度放在心上。
毕竟在古代,婆媳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媳妇正常都是处于下风的那一方。
所以,该退让的时候婉汐就会退让,只要自己不吃大亏就好。
朱嬷嬷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眉眼间透出沉稳。
此时,朱嬷嬷仔细地查看布置好的产房。
屋里的窗户擦拭得干净,新糊的纸窗让柔和的光能够透进来。
地面是用水反复冲刷过晾干的,然后铺上了一层厚实而簇新的青砖色毡毯,走在上面,落脚无声。
临窗的大炕烧得暖融融的,炕上铺满了崭新的厚棉褥,柔软而舒适,上面还铺着浆洗得雪白挺括的细棉布单。
另一头的炕头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大摞柔软洁白的细棉布巾,它们像小山一样堆放在那里。
旁边还有一堆洁净的棉花团。
靠墙的红木条案上,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小匣子里面,一排白瓷小罐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小罐上都贴着红纸标签,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止血散”、“定神丸”、“老参片”等字样,都是到时候可能用上的。
几个大铜盆被擦得锃亮,几把剪刀和光亮的银针被用白布仔细地包裹好,放在蒸煮过的小竹筐里,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
在这些物品的旁边,还有整裁剪好的的细白棉布和分好的小捆洁净的线,它们等待着被使用,生产用得到东西都被细心和周到的准备着。
朱嬷嬷视察好,回去回话了。
“回福晋话,”朱嬷嬷的声音平稳而清晰,“产房按照规制和太医的吩咐,都已经预备妥当了。
摆放东西也日日擦洗,通风口也留着,每日会按时开窗透气,保证空气的流通。
热水房就在隔壁的耳房,灶火日夜不熄,热水可以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稳婆张氏和吴氏几人,昨儿个已经来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请福晋放心。”
这几位接生婆子是老手了,经她们手接生的贵人小主子不下十数位,经验丰富,老道至极。
见婉汐点点头,朱嬷嬷继续汇报:“药材方面,已经严格按照老太医所开的单子,由老奴亲自前往库房精心挑选出的上等货色。
至于那些棉布巾子、小衣小被以及包裹孩子的襁褓等物品,更是经过处理的。
先是用滚水足足煮过,以确保其洁净,然后又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了,直至完全干燥,才收进箱里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