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嬷嬷的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弘暄。
“小阿哥长的快,可比刚生下来的时候壮实多了,福晋看他那小胳膊小腿儿,摸上去都是肉乎乎的。”
婉汐慢慢地咽下最后一口甜羹,然后将目光温柔地落在儿子身上。
她看着弘暄那可爱的模样,心里也是欢喜,“是,弘暄一天天的长大。瞧着他,就让我心里喜欢得很。”
说着,她接过宫女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
然后她轻轻地伸出手指,蹭了蹭弘暄那如嫩豆腐般的脸蛋。
或许是感受到了额娘的抚摸,弘暄在睡梦中有了些许反应。
他那小小的嘴巴无意识地努了努,发出了一声模糊的嘤咛声。
这微弱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初为人母的婉汐,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小生命对她的全然依赖。
这种感觉是一种沉甸甸的甜蜜,她甘之如饴,这大概就是养孩子最大的乐趣了。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守门的小太监的声音传了进来:“福晋,宜妃娘娘身边的福公公到了,在前厅等着。”
婉汐闻言,立刻坐直了身子,整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
一旁的芍药见状,赶忙上前替她整理了一下鬓角和衣襟。
然后婉汐走了出去,眨眼间,福公公已经躬身走进了厅内,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奴才给五福晋请安。
娘娘惦念小阿哥,说等天气晴好,福晋若身子爽利,便带着小阿哥往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个安,回头再到翊坤宫坐坐。娘娘也想瞧瞧孙儿。”
婉汐听闻是这件事,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应道:“有劳公公传话了。”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又吩咐芍药给这公公送上一个荷包。
福公公拿到装着银子的荷包捏了捏,心中也是一喜,忙不迭地再次躬身谢过:“五福晋客气了,这都是奴才分内之事。”
通知的事情带到了,送的赏银也拿了,他便告退了。
待福公公离去后,婉汐的心头却并未如表面那般平静。
她不禁想起弘暄的满月宴,那场宴会虽已结束,但各宫的赏赐也是又进了一次阿哥所。
满月宴刚过没多久,宜妃便特意遣太监传话,要她带着孩子去给太后请安。
这其中的深意,他塔喇.婉汐又岂能不知。
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是一种委婉的提醒——她身为弘暄的生母,她不仅要尽到为人母的责任,更需必须尽快带着孩子去拜见各位长辈。
宫廷规矩森严,哪怕是孩子满月这样的重要时刻,为了不折损孩子以后的福运,像太后、康熙、宜妃等长辈都不会前来参加。
康熙日理万机,政务繁忙,若要他想到召见孙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除非得到他的特别宣召,否则谁也不敢随意前往乾清宫叨扰。
而婉汐给太后和宜妃请安却是无法回避的。
想到此处,婉汐不禁多想了些,不过多想无益,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芍药,”婉汐轻声唤道,“去把那套新做的杏子黄绣缠枝莲襁褓拿来,还有前儿做好的那顶虎头帽。”
芍药闻声,赶忙应道:“是,福晋。”
她手脚麻利地从衣柜中取出襁褓和虎头帽,放在婉汐面前。
婉汐看着眼前的衣物,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她轻轻抚摸着襁褓上精美的刺绣,明日她的孩子就换这一身,再去请安吧。
晚上,婉汐好好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她缓缓起身,走向妆台,准备为这次请安做最后的准备。
“妆扮素净些,别太花哨。”
她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那张脸庞有些圆润。
青莲在福晋身后,轻轻拈起玉簪,将她的乌发松松挽起,挽成一个简单而雅致的发髻。
然后在发髻上斜斜地簪了一支点翠珍珠簪。
婉汐很快打扮好了,她的耳垂上垂着小巧的米珠坠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她的衣饰素净,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她的气色不差。
刚刚,青莲还打开珐琅小盒,挑了一点薄薄的胭脂膏子,放在掌心轻轻抹开,然后将胭脂拍在婉汐双颊和唇上。
婉汐看着镜中人的眉眼,都变得鲜活明媚起来了。
……………
慈宁宫里弥漫着庄重宁和的檀香气息。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端坐在紫檀嵌螺钿宝座上,她身着一身深褐色的团寿纹常服,那常服的颜色深沉而庄重,她的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她的头发被梳理得一丝不乱,戴着嵌翡翠的抹额。
“孙媳他塔喇氏,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万福金安。”
婉汐先一步进去,身后跟着奶嬷嬷抱着裹在杏黄襁褓里的弘暄,缓缓走进正殿。
小家伙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睡得红扑扑的小脸,那粉嫩的肌肤露在外头,让看见的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
而他头上那顶精致小巧的虎头帽,更是为他增添了几分可爱。
“快起来!”
太后脸上立刻绽开了笑纹,声音中透露出老年人特有的温和,能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悦。
婉汐在嬷嬷的示意下,坐下了。
然后太后又招招手,让奶嬷嬷上前,她迈着步子走到太后近前。
“小阿哥长的快,可比刚生下来的时候壮实多了,福晋看他那小胳膊小腿儿,摸上去都是肉乎乎的。”
婉汐慢慢地咽下最后一口甜羹,然后将目光温柔地落在儿子身上。
她看着弘暄那可爱的模样,心里也是欢喜,“是,弘暄一天天的长大。瞧着他,就让我心里喜欢得很。”
说着,她接过宫女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
然后她轻轻地伸出手指,蹭了蹭弘暄那如嫩豆腐般的脸蛋。
或许是感受到了额娘的抚摸,弘暄在睡梦中有了些许反应。
他那小小的嘴巴无意识地努了努,发出了一声模糊的嘤咛声。
这微弱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初为人母的婉汐,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小生命对她的全然依赖。
这种感觉是一种沉甸甸的甜蜜,她甘之如饴,这大概就是养孩子最大的乐趣了。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守门的小太监的声音传了进来:“福晋,宜妃娘娘身边的福公公到了,在前厅等着。”
婉汐闻言,立刻坐直了身子,整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
一旁的芍药见状,赶忙上前替她整理了一下鬓角和衣襟。
然后婉汐走了出去,眨眼间,福公公已经躬身走进了厅内,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奴才给五福晋请安。
娘娘惦念小阿哥,说等天气晴好,福晋若身子爽利,便带着小阿哥往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个安,回头再到翊坤宫坐坐。娘娘也想瞧瞧孙儿。”
婉汐听闻是这件事,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应道:“有劳公公传话了。”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又吩咐芍药给这公公送上一个荷包。
福公公拿到装着银子的荷包捏了捏,心中也是一喜,忙不迭地再次躬身谢过:“五福晋客气了,这都是奴才分内之事。”
通知的事情带到了,送的赏银也拿了,他便告退了。
待福公公离去后,婉汐的心头却并未如表面那般平静。
她不禁想起弘暄的满月宴,那场宴会虽已结束,但各宫的赏赐也是又进了一次阿哥所。
满月宴刚过没多久,宜妃便特意遣太监传话,要她带着孩子去给太后请安。
这其中的深意,他塔喇.婉汐又岂能不知。
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是一种委婉的提醒——她身为弘暄的生母,她不仅要尽到为人母的责任,更需必须尽快带着孩子去拜见各位长辈。
宫廷规矩森严,哪怕是孩子满月这样的重要时刻,为了不折损孩子以后的福运,像太后、康熙、宜妃等长辈都不会前来参加。
康熙日理万机,政务繁忙,若要他想到召见孙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除非得到他的特别宣召,否则谁也不敢随意前往乾清宫叨扰。
而婉汐给太后和宜妃请安却是无法回避的。
想到此处,婉汐不禁多想了些,不过多想无益,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芍药,”婉汐轻声唤道,“去把那套新做的杏子黄绣缠枝莲襁褓拿来,还有前儿做好的那顶虎头帽。”
芍药闻声,赶忙应道:“是,福晋。”
她手脚麻利地从衣柜中取出襁褓和虎头帽,放在婉汐面前。
婉汐看着眼前的衣物,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她轻轻抚摸着襁褓上精美的刺绣,明日她的孩子就换这一身,再去请安吧。
晚上,婉汐好好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她缓缓起身,走向妆台,准备为这次请安做最后的准备。
“妆扮素净些,别太花哨。”
她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那张脸庞有些圆润。
青莲在福晋身后,轻轻拈起玉簪,将她的乌发松松挽起,挽成一个简单而雅致的发髻。
然后在发髻上斜斜地簪了一支点翠珍珠簪。
婉汐很快打扮好了,她的耳垂上垂着小巧的米珠坠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她的衣饰素净,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她的气色不差。
刚刚,青莲还打开珐琅小盒,挑了一点薄薄的胭脂膏子,放在掌心轻轻抹开,然后将胭脂拍在婉汐双颊和唇上。
婉汐看着镜中人的眉眼,都变得鲜活明媚起来了。
……………
慈宁宫里弥漫着庄重宁和的檀香气息。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端坐在紫檀嵌螺钿宝座上,她身着一身深褐色的团寿纹常服,那常服的颜色深沉而庄重,她的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她的头发被梳理得一丝不乱,戴着嵌翡翠的抹额。
“孙媳他塔喇氏,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万福金安。”
婉汐先一步进去,身后跟着奶嬷嬷抱着裹在杏黄襁褓里的弘暄,缓缓走进正殿。
小家伙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睡得红扑扑的小脸,那粉嫩的肌肤露在外头,让看见的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
而他头上那顶精致小巧的虎头帽,更是为他增添了几分可爱。
“快起来!”
太后脸上立刻绽开了笑纹,声音中透露出老年人特有的温和,能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悦。
婉汐在嬷嬷的示意下,坐下了。
然后太后又招招手,让奶嬷嬷上前,她迈着步子走到太后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