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队员的活动排练-《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执行协议启动键按下瞬间,训练服务器同步载入全息舞台模型。倒计时归零,主舞台灯光逐排亮起,映出空旷的环形结构与悬浮在半空的赞助商品牌投影。沈逸没有摘下终端,现实中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确认指令,游戏内角色“夜莺”已站在队伍最前方,法杖轻点地面,三声清脆回响划破寂静。

  “走位开始,按锁定脚本推进。”

  队员们陆续进入位置。技术组同步校准延迟补偿参数,舞台边缘的数据流微微波动,技能判定区间已调整至与表演赛脚本完全一致。然而刚推进到第二环节,问题便浮现出来。

  林悦负责的互动问答模块启动,她按照预录内容说出第一句台词,AR滤镜应声触发,虚拟花瓣从空中飘落。但就在她侧身转向镜头时,脚步比预定节奏快了半步,提前切入主视角区域。沈逸瞳孔微缩,视野右上角的系统界面瞬间弹出红色警示框:【非协议行为介入,存在叙事偏移风险】。

  他没有出声,只是将“夜莺”的站位向右微移0.3米,重新封锁视觉焦点通道。整个过程不到一秒,无人察觉异常。

  流程继续推进至表演赛段落。野怪刷新前的集结阶段,队员们的走位出现轻微错位,两人在转角处几乎相撞。技能释放窗口压缩,原本应由辅助位触发的控制链延迟了0.2秒,导致后续连招节奏紊乱。“绝境反杀”段落刚进入前摇,团队集体失误,大招未能衔接,战斗模拟直接判定失败。

  观战席上,几名队员低头不语。有人低声抱怨:“这节奏太死了,根本没法发挥。”

  沈逸关闭失败回放,闭目接入“策略模拟空间”。排练实时数据涌入,系统在百万次推演中提炼出最优操作路径,并生成动态投影轨迹。三秒后,他睁开眼,声音清晰传入频道:“所有人,退出战斗模式。”

  下一瞬,“夜莺”独自立于战场中央。法袍随风轻扬,紫色光晕自脚底蔓延,如预演般精准覆盖每一寸地形。她抬手,三段位移接连触发,每一次闪现都卡在技能冷却极限,控场范围分毫不差。最后一记大招释放,漫天符文轰然炸裂,野怪群在0.01秒内全数清空。

  全场静默。

  技能释放时间轴浮现在空中,与原始脚本完全重合。没有多余动作,没有延迟误差,甚至连镜头调度的切换节点都严丝合缝。

  “看清楚了?”沈逸的声音从“夜莺”口中传出,“这不是表演,是精确打击。你们缺的不是反应,是节奏控制。”

  队员们陆续点头,有人重新调试手柄灵敏度,有人低声复述走位坐标。林悦盯着屏幕,忽然轻声说:“她的呼吸……好像和我有点像。”

  系统后台自动记录:【形象真实度:98.7%】。但这句话未被标记为异常。

  排练重启。

  互动环节与表演赛的衔接再次成为瓶颈。林悦在第三轮问答中临时加入一个挥手动作,意图增强亲和力。可这一动作未录入AR触发逻辑,导致滤镜延迟0.4秒启动,恰好打断“夜莺”大招前摇的能量积聚阶段。

  沈逸立即暂停进程,声音冷峻:“流程不是试验场。”

  他调出“碎片收集兑换”界面,将三段失败操作数据合成为【团队协同误差分析包】,分发至每人终端。每份文件中标注了具体修正节点,包括走位角度、语音停顿、技能前摇缓冲区间。分析包打开后,自动播放错误片段对比,误差以红色高亮标注。

  “下次再偏离脚本,我会直接替换执行人。”

  没有人反驳。林悦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微微发颤。

  沈逸没有继续施压。他摘下终端,现实中的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众人。片刻后,他说:“真实感,不是完美。”

  这句话让所有人抬起了头。

  “允许0.5秒即兴反应窗口。”他继续道,“仅限互动环节,且必须在‘可控变量区’内触发。系统会自动补偿后续节点。”

  林悦抬起头:“我可以……保留那个挥手动作?”

  “可以。但触发逻辑要重写,三分钟内完成。”

  “我马上改。”

  新的AR触发代码被嵌入流程。排练第四次启动,节奏明显流畅。互动环节结束时,林悦按新逻辑完成挥手,滤镜准时启动,花瓣雨与语音收尾同步落下。紧接着,镜头切至战场,“夜莺”率队入场,法杖点地三声,节奏再度统一。

  野怪刷新,战斗打响。

  这一次,团队操作近乎完美。控制链衔接顺畅,输出节奏稳定,“绝境反杀”段落成功触发。大招释放瞬间,紫色光晕如预演般蔓延全场,镜头从高空俯拍,战队集结,她的法杖率先亮起,画面与原始脚本完全重合。

  排练完成。

  系统弹出总结报告:【全流程通过率:92.6%,主要误差集中在互动环节即兴行为响应延迟】。沈逸未做评价,只是将报告存入加密档案。

  队员们陆续退出训练服,有人长舒一口气,有人低声讨论刚才的修正细节。林悦走到沈逸身边,轻声说:“谢谢你,给了我一点自由。”

  沈逸点头,没有多言。他重新戴上终端,调出最终回放画面,逐帧检查“夜莺”的微表情同步数据。在第8分17秒,镜头特写“夜莺”嘴角微扬的瞬间,系统捕捉到一段异常帧率——嘴角上扬弧度与林悦某次大笑的面部肌肉运动轨迹重合度达93.1%。

  系统未标记异常。

  但“情感模拟核心”的能耗数据显示,本次运行较基准值上升12%。

  他关闭回放,准备归档数据。就在此时,终端后台闪过一段加密日志:【外部信号曾尝试关联“夜莺”呼吸频率与“灵音”语音样本,匹配度达73.6%】。来源路径被自动屏蔽,但追踪记录显示,信号曾短暂接入星穹科技的未授权外联通道。

  沈逸没有立即清除日志。

  他在后台新建一个隐藏任务:将“情感模拟核心”的数据源标记为【动态混淆层】,并注入三组虚假呼吸频率样本,分别关联不同性别与年龄层的玩家模型。同时,他将林悦修改后的AR滤镜代码拆解,把一段伪装成调试信息的反向追踪指令嵌入其中,设定为“若同一IP再次访问,自动回传虚假身份关联报告”。

  任务设定完成。

  他退出系统,摘下终端。训练室灯光渐暗,只剩主控台屏幕还亮着。回放画面停留在最后一帧——“夜莺”站在战场中央,法袍微动,眼神冷艳,嘴角仍带着那一丝未完全收敛的笑意。

  林悦站在门口,回头看了眼屏幕,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刚写完的AR代码。

  她的手指在发送键上停顿了一秒。

  按下。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