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紧急任务-《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胡同里比平日热闹些。

  几个不用上学的孩子在空地上跳皮筋,居委会的喇叭正放着《东方红》。

  李淑兰在院门口晒被子,见他回来忙放下竹竿:

  “饿坏了吧?我蒸了几个馒头,炒了肉,还给你留了半拉西瓜。”

  王爱国狼吞虎咽地吃完,抹着嘴问:“你吃了吗?”

  “吃了,我待会儿要跟大哥大嫂去一趟二哥家。”李淑兰收拾着碗筷:

  “你赶紧睡会儿吧。”

  “嗯,你先去吧,记得把我买的东西带着去啊。”

  “知道了。”

  这一觉睡得沉,直到下午四点多才醒。窗外传来居委会组织学习的广播声:

  “……当前国际形势一片大好,美帝国主义在南越……”

  王爱国洗了把脸,收拾了一下就走。

  来到猫儿胡同,果然看见王建军家的院门敞着。

  三个小丫头蹲在院子门口玩抓石子,见他来了两人齐声喊:

  “三叔好!”

  瑶瑶则是一路小跑伸出小手:

  “爸爸~”

  “哎,想爸爸没有?”

  “想!”

  “真乖,跟姐姐们玩去吧,爸爸和二伯他们说说话。”

  “嗯。”

  王建军正在院里跟王父他们说话,王母带着几个儿媳去厨房做饭。

  见他来了直起身:

  “哟,今儿不是该你补觉吗?”

  “补了,睡得很好。”

  随后王爱国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二哥,昨晚老周跟我说,城南废品站收的一批‘四旧’,锁得好好的突然就不见了。

  门窗完好,连革委会的人都查不出门道,你说咱们……”

  王建军手里的茶杯顿了顿,还不待他说话,正在听收音机的老爷子突然开口:

  “这种怪力乱神的话少传。”

  老爷子“啪”地关了收音机:

  “现在破四旧是头等大事,指不定是哪个积极分子半夜拉走的。”

  王母从厨房探出头:

  “就是,咱们胡同刘干事上礼拜不还带着红小兵收了好几家的老物件?”

  “我这不是觉得蹊跷嘛,想找二哥打听打听……”王爱国挠挠头:

  “老周说连那天看守连收废品的人都说不清东西是怎么没的。”

  王建军若无其事地喝了口茶:“这种事情难说,万一是……

  咳咳,现在各处都在收‘四旧’,难免有些投机分子浑水摸鱼。”

  他转头看向窗外:“文君,孩子们是不是该回来了?”

  聂文君起身道:

  “我去外面看看。”

  说着便往外走。

  三个小丫头正在院里跳格子,小靖雯突然跑进来:“爸爸!

  刘婶说废品站收了架老座钟,可好看啦!”

  王建军笑着揉揉她的脑袋:“小孩子少打听这些。”

  他转向王爱国:“老三,这事到此为止。现在风声紧,别惹麻烦。”

  王父斜楞他一眼:“就是,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知事儿呢。”

  王爱国:……

  老爷子重新打开收音机,新闻里正在播报各地破四旧的成果。

  王爱国见状,只好点点头。

  窗外,居委会的喇叭又开始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盖过了所有的谈话声。

  堂屋的收音机正播着新闻:

  “……我国人民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

  王母出厨房:“开饭了!”

  小靖雯首先甩着小手跑去洗手:“哦,开饭喽!”

  “等等我!”

  菲菲紧随其后。

  瑶瑶不紧不慢。

  晚上临睡之际,一个电话打破了猫儿胡同老王家的宁静。

  ……

  第二天一早。

  清晨的轧钢厂广播正播放着红音劲歌,王建军走进车间时,工人们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王厂长!”

  车间主任马师傅过来,擦了把汗:

  “刚接到紧急任务,这个月要增产三千支56式冲锋枪,全部支援南越。”

  王建军点点头,接过生产计划表。

  王建国昨天说的下个月在昨天晚上已经换成了这个月了。

  时间紧,任务重啊!

  他比谁都清楚这批武器的重要性——在原本的历史中,我国援越的56式冲锋枪将成为南越战士最可靠的武器。

  “图纸都检查过了吗?”

  “检查了三遍。”

  马师傅压低声音:

  “不过我感觉这有些不对,然后昨晚技术科小刘发现第三车间用的图纸有个参数不对劲,现在已经更正了。”

  王建军眼神一凛:

  “带我去看看。”

  在嘈杂的机床声中,他们来到质检台前。马师傅摊开图纸:

  “就是这个膛线缠距参数,原本标的是240毫米,实际应该是200毫米。”

  王建军的手指微微发紧。

  他太清楚这个错误意味着什么——会导致子弹射程缩短30%。

  这绝对不是普通失误。

  “所有图纸都重新核对一遍。”

  他沉声道:“特别是最近从南越转来的那些美式装备资料。”

  正说着,厂区突然响起防空警报。

  工人们熟练地熄灭火源,迅速疏散。

  王建军跟着人群跑向防空洞时,听见两个年轻工人在议论:

  “听说西贡昨天又被炸了?”

  “可不是嘛,我叔在援南越高炮部队,说一天要打十几轮……”

  防空洞里,马师傅递给王建军一份《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着周总理访问河内的照片,标题是《中南越人民并肩战斗,誓死打败美帝侵略者》。

  “咱们厂这个月已经有二十多人报名去南越了。”

  马师傅叹道:“老李家的独子也报了名,把他娘哭得啊……”

  王建军凝视着报纸上被炸毁的村庄照片,内心翻涌。

  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今年我国将向南越派出17支高炮部队,牺牲数百人。

  而现在,他不仅要监督完成军工生产,更要提防那些隐藏在援助背后的陷阱。

  警报解除后,王建军立即召集技术骨干开会。

  墙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下,他指着修改过的图纸说:

  “从今天起,所有援南越物资必须经过三道检验。

  特别是南越同志带来的美式装备资料,要单独建立档案。”

  散会后,年轻技术员小王嘀咕道:

  “厂长是不是太谨慎了?南越同志还能害咱们不成?”

  马师傅瞪了他一眼:

  “你懂什么!

  王厂长当年在南朝战场上见过美帝的诡计多了去了!”

  夕阳西下,王建军回家时,看见胡同口的征兵处排着长队。

  几个胸前戴着大红花的青年正在宣誓,背后横幅写着“热烈欢送援南越志愿人员”。

  三个小丫头趴在院墙上好奇地张望。

  小靖雯扭头看见父亲,立刻喊道:“爸爸!那些哥哥要去打美帝吗?”

  王建军摸摸女儿的头,没有回答。

  他望向南方——那里,无数华夏儿女正在异国的丛林中浴血奋战。

  而他所能做的,就是确保从自己车间出去的每一支枪,都能准确无误地保护那些最可爱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