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又有车了-《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就在两人谈话时,轧钢厂其他领导姗姗来迟,其中包括:

  轧钢厂革命委员会主任李怀德,因为王建军给他透露过一部分计划,所以他没事。

  轧钢厂厂长刘志忠,副厂长除了王建军之外只有一个了。

  另外还有其他几个中高层领导。

  李怀德一个箭步上前:“首长辛苦了!我是红星轧钢厂革命委员会主任李怀德。

  我们红星轧钢厂全体革命职工,正在深入开展‘抓革命,促生产’运动……”

  老将军摆摆手打断他:

  “李主任,我今天来主要是为了这次行动的事,其他的一律不管。”

  “对了,人都在这里吧,把其他人都叫这里来,也就不去其他地方了。”

  听到老将军的话,李怀德急忙使眼色叫人去把厂里人都叫来。

  片刻后,见人来得差不多了,老将军环视众人:“同志们,你们厂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啊!”

  “上次那些人的阴谋计划以及西山军火那事儿,要不是你们厂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

  不然,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而在这次行动中又顺藤摸瓜,找出了潜伏在我方的毒瘤和败类。

  肃清了我们组织的不正之气,保证了军区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老将军的声音在此刻显得铿锵有力。

  王建军注意到,当老将军说到“毒瘤”二字时,坐在角落的李怀德不自然地挪了挪身子。

  这位革委会主任可没想到,他那个深以为傲的头号狗腿子居然“一女侍二夫”。

  钱卫国是副厂长林煊的人,而他一直被蒙在鼓里像个傻子一样。

  老将军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在本次行动中,王建军同志临危不惧,以身入局,值得我们学习……”

  他突然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环视众人:“不过有些同志的表现,就很值得商榷了。”

  在场众人小声低头讨论时,老将军拍了拍王建军的肩膀:

  “经军区党委研究决定,给王建军同志记个人一等功!”

  此言一出,其他人包括李怀德都愣了一下,随即带头鼓起了掌。

  旁边一位年轻参谋捧着红绸包裹的奖状走上前来。

  王建军这才注意到,第二辆吉普车上还放着几个木箱,上面印着“军用特供”的字样。

  “这是奖励你们厂的物资。”

  老将军指着木箱:“一百斤上等猪肉,五十桶豆油,还有五箱特供白糖。”

  他压低声音:“听说你家里老人孩子多,特意给你个人批了十斤奶粉票。”

  这里已经围满了工人,其中就有王父和老张头,两人还以为王建军又出事了。

  没想到,这是上面的嘉奖来了。

  尤其是王父,手都不停歇。

  小林激动得脸都红了,一个劲儿地拽着旁边一人的裤子,赫然是王爱国。

  老将军示意王建军随他走到一旁,神情转为严肃:

  “建军同志,关于上次西山行动,军区需要做个详细调查。

  所有参与行动的同志都要配合问话。

  包括你们厂保卫科的王爱国、聂文涛等同志,当然这不是针对你们。

  上次参与西山行动的各个部门都需要例行问话,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王建军心中毫无芥蒂,毕竟那些毒气弹全在他空间里躺着呢,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他现在也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出去。

  可王建军想到当初留下这些东西的想法的时候,他还是迟疑了。

  他随后点头道: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我这就安排会议室,通知相关人员过来。”

  “这个等等,先不急。”

  老将军从参谋手中接过一份文件,

  “考虑到你这次立下大功,却因工作需要不能调任工业局,军区党委特别决定……”

  他翻开文件:

  “授予你‘军区特聘安全顾问’称号。

  另外,你们厂保卫处编制增加20人,全部配发新式装备。”

  王建军心头一热。

  这意味着他不仅能继续守在多年奋斗的轧钢厂,还能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

  王建军双手接过文件,喉头有些发哽:

  “感谢组织信任!我们厂保卫处所以同志携轧钢厂全体职工……”

  “行了行了,”老将军笑着打断他:“知道你要说这是集体功劳。”

  “还有这个,听说你小子之前有辆车是吧,怎么后面还还回去了呢?

  这点可不像是老程带出来的兵,他可是只进不出啊,整个一老貔貅!”

  老将军递来一把车钥匙:“这是军区给你配辆212吉普车,方便处理紧急情况。”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车后备箱里有些‘特殊物资’,算是个人补偿。”

  说完他便转身对围观工人们朗声道:

  “同志们!这次事件中,红星厂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军区特意送来锦旗一面!”

  “根据军区党委决定:”老将军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红头文件:

  “授予红星轧钢厂‘军工保障模范单位’称号。”厂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等众人掌声停歇,老将军就带人进了保卫处,王建军也连忙召集保卫处众人。

  调查持续了整整一天。

  王建军详细汇报了当天发现毒气弹的经过,以及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当被问及为何冒险一个人行动时,王建军平静地说:

  “当时人手不够且情况危急,我是党员,又是保卫处长,我不上谁上?”

  下午时分,调查组满意地离开了。

  王建军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个牛皮纸袋。

  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张自行车票、五张缝纫机票,还有一张军区疗养院的特别通行证。

  “建军同志,”

  老将军临走时握着他的手说:

  “组织上知道你的委屈。这些票证你看着分配,给有功的同志们分一分。”

  他眨眨眼:“那张疗养证是给你家老人的,听说老爷子这次伤到了?”

  “建军,”老将军突然换了称呼,从兜里掏出个小红本:

  “听说小女娃都喜欢集糖纸?

  你家里有三个是吧,这是军区招待所用的特供糖果,给孩子带回去。”

  王建军接过那本糖果票,眼前浮现出小靖雯亮晶晶的眼睛。

  他挺直腰板,再次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谢谢首长,请首长放心,我一定继续为党和人民站好每一班岗!”

  轧钢厂门外,王建军站在厂门口目送军车远去。

  临了,老将军还不忘交代他有时间去看看老首长,也别忘了他们的酒。

  他摸了摸兜里的糖果票,想起老将军最后那句话:

  “建军同志,有时候坚守比升迁更需要勇气。你是个好样的,组织上都记着呢。

  些许委屈和挫折只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罢了,你……很好!”

  回到办公室,王建军立即召集保卫处全体开会。

  当他把自行车票发给参与行动的同志时,小伙子们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尤其是赵来福。

  “处长,这……真给我啊?”赵来福捏着票证,声音有些哽咽。

  “怎么?你不想要?”

  见王建军作势要收,赵来福急忙捂住:“不不不,我只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有什么,你这次在行动中的表现不错,虽然有些不足,但瑕不掩瑜。

  这是给你的奖励,其他人也有,这是你应得的,还有其他东西也去拿一点。”

  十张自行车票加五张缝纫机票,数来数去王建军也发不完。

  不是他舍不得,而是在那个时候,他相信的人不多,相反,相信他的人也不多。

  最后只有赵来福,王爱国几人能用。

  大家双向选择而已。

  只不过赵来福他们选对了。

  等将这些东西分配完成后,王建军独自在办公室坐了很久。

  窗外,轧钢厂的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如同这座城市的心跳。

  他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军区特聘安全顾问”聘书,心想:这下应该稳了。

  吉普车的钥匙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就像小靖雯期待的眼神。

  王建军收拾好文件,决定今晚“破例”早点回家,给闺女一个惊喜。

  毕竟,生活除了责任和使命,还有那些藏在胡同深处的、最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