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隔壁车厢传出的银铃笑声,赵麟嘴角不由得勾起。
这喧闹里,薛浅浅的声音最为清亮。
他几乎能想象出她此刻的样子——一定是趴在车窗边,那双清澈的杏眼好奇地打量着车外的一切,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兴奋、憧憬。
在汴州,他们朝夕相对,虽薛婶时常“从中作梗”,但他总能寻个由头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可这次回村,先是走亲访友,接着是王大石婚事的忙碌。
然后是县衙官员的突然造访,疯道人归来的激动,各种人情往来……
赵麟分身乏术,竟有整整两天未能得空去见薛浅浅一面!
他不知道的是,这两天,对他而言是忙碌,对薛浅浅而言,却是煎熬的思念。
她理解他的忙碌,但情窦初开的少女心思,又怎能按捺得住?
只能远远看着他在人群中穿梭,或是听旁人议论他又做了什么,那份想靠近却又怕打扰的委屈和思念,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此刻,终于踏上了返回汴州的路!
薛浅浅只觉得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连窗外最寻常的景色都变得格外可爱。
她知道,回到汴州,那个他们每日厮守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这份期待,让她整个人都像被点亮了一般,感染着同车的张妍和两个小丫头。
汴州城,魏王府邸。
精致的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末冬的寒意。
上好的银霜炭无声地释放着热量,熏得满室暖香。
然而,端坐在紫檀木大书案后的魏王朱麒,眉宇间却凝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烦躁。
他面前摊着一张上好的宣纸,笔洗、墨锭、各色颜料摆放得一丝不苟。
朱麒手握一支狼毫,悬腕半晌,笔尖的墨汁都快滴落,却迟迟未能落下。那宣纸上,只有几道凌乱而无意义的墨痕。
“啪!”
他终于不耐地将笔重重搁在青玉笔山上,墨汁溅出几点在洁白的宣纸上,显得格外刺眼。
“来人!”
他声音低沉,带着明显的不悦。
守在暖阁门外的内侍立刻躬身小跑进来:“王爷。”
“赵麟离开汴州几日了?”
内侍心头一紧,这问题王爷几乎每日都要问一遍。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王爷,赵公子回乡省亲,算来…已有五日了。”
“五日!”
朱麒眉头锁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敲击着,“还没消息?”
“回王爷,路途遥远,又值年节,驿道或有阻滞……目前…尚未有新的消息传回。”
内侍的声音更低了几分,大气不敢出。
“阻滞?哼!”朱麒烦躁地一挥手,“下去吧!”
内侍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下。
暖阁内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朱麒站起身,在铺着厚厚绒毯的地上来回踱步。
他身材高大,穿着常服也难掩龙章凤姿,但此刻眉宇间的郁色却破坏了他往日的雍容。
赵麟不在汴州,他只觉得这偌大的王府都空落落的,仿佛少了一根主心骨。
收集的那些那些所谓的好文章,他也觉得匠气十足,索然无味。
书画坊送来的新作,也总觉得差了点意思,少了那份令他眼前一亮的灵气和磅礴气势。
连与人品茗论道,都觉得对方言语无趣,远不如与赵麟畅谈时那般痛快淋漓。
“唉……”
走进来的魏王妃,看着自家夫君那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忍不住摇头轻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的酸意。
“二郎,您这又是怎么了?妾身瞧着,您这几日啊,就跟那丢了魂儿似的。每日里不是问‘赵麟走了几日’,就是‘可有消息’,连书房的门槛都快被您踩平了。”
朱麒停下脚步,看到王妃眼中促狭的笑意,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你莫要取笑。只是……只是觉得这府里少了点什么,静得让人心烦。”
“少点什么?”王妃走到他身边,拿起一张写废的诗词稿。
她轻轻念了两句,掩口笑道:“妾身看啊,少的可不是东西,是人。是少了那位挥毫泼墨的‘赵案首’吧?”
她将废稿放下,美目流转,看着朱麒。
“自打那赵公子离了汴州,您这眉头就没舒展过。以前是日日召见,谈诗朝廷大事,诗词书画,如今是日日念叨,望眼欲穿。妾身瞧着,倒比当年等妾身入府时还要心焦几分呢!”
这话语里的醋意,半真半假,却也道出了实情。
朱麒被她说中心事,老脸微热。
“莫要胡说,赵麟乃不世之才,对于朝廷政事他不但能一针见血。书画诗词文章,也是天下一绝。”
“是是是,妾身不懂。”魏王妃见好就收,不再深究,只是脸上的笑意更深。
魏王朱麒怕妻子继续纠缠此事,忙转移话题道。
“阿姊的嫁妆筹备的怎么样了?”
提起正事,魏王妃立即正色道:“那处府邸又重新装饰了一番,城外的八千亩田庄也已打理好了……”
她说完,就拿出了一张礼单。
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田庄、铺面、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甚至还有城外一处别苑,价值难以估量。
随后,她又想起了什么:“妾身寻思,届时赵公子还要去京城参加会试,就又给阿姊准备了几处京城的店铺,宅院。”
魏王朱麒听了,顿时感激不已:“还是爱妻考虑的周到,辛苦你了。就按此单准备,让阿姊风风光光出嫁。”
他就薛浅浅这么一个姐姐,再加上这些年,皇家血脉流落乡野,愧对于她,所以格外的重视。
夫妻二人正商议着嫁妆细节,门外传来内侍急促而恭敬的通禀声:“启禀王爷、王妃!有飞鸽急报!”
“飞鸽急报?”
朱麒精神猛地一振,眼中瞬间爆发出急切的光芒,几步抢到门口,“快!呈上来!”
他迫不及待地展开薄绢,只看了两行,脸上瞬间如同拨云见日,绽放出狂喜的光芒!
连日来的烦躁和等待的煎熬,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好!好!好!”
朱麒连道三声好,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回来了,他带着阿姊已经过了七里铺!算算脚程,今日未时之前,必能入城!”
这喧闹里,薛浅浅的声音最为清亮。
他几乎能想象出她此刻的样子——一定是趴在车窗边,那双清澈的杏眼好奇地打量着车外的一切,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兴奋、憧憬。
在汴州,他们朝夕相对,虽薛婶时常“从中作梗”,但他总能寻个由头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可这次回村,先是走亲访友,接着是王大石婚事的忙碌。
然后是县衙官员的突然造访,疯道人归来的激动,各种人情往来……
赵麟分身乏术,竟有整整两天未能得空去见薛浅浅一面!
他不知道的是,这两天,对他而言是忙碌,对薛浅浅而言,却是煎熬的思念。
她理解他的忙碌,但情窦初开的少女心思,又怎能按捺得住?
只能远远看着他在人群中穿梭,或是听旁人议论他又做了什么,那份想靠近却又怕打扰的委屈和思念,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此刻,终于踏上了返回汴州的路!
薛浅浅只觉得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连窗外最寻常的景色都变得格外可爱。
她知道,回到汴州,那个他们每日厮守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这份期待,让她整个人都像被点亮了一般,感染着同车的张妍和两个小丫头。
汴州城,魏王府邸。
精致的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末冬的寒意。
上好的银霜炭无声地释放着热量,熏得满室暖香。
然而,端坐在紫檀木大书案后的魏王朱麒,眉宇间却凝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烦躁。
他面前摊着一张上好的宣纸,笔洗、墨锭、各色颜料摆放得一丝不苟。
朱麒手握一支狼毫,悬腕半晌,笔尖的墨汁都快滴落,却迟迟未能落下。那宣纸上,只有几道凌乱而无意义的墨痕。
“啪!”
他终于不耐地将笔重重搁在青玉笔山上,墨汁溅出几点在洁白的宣纸上,显得格外刺眼。
“来人!”
他声音低沉,带着明显的不悦。
守在暖阁门外的内侍立刻躬身小跑进来:“王爷。”
“赵麟离开汴州几日了?”
内侍心头一紧,这问题王爷几乎每日都要问一遍。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王爷,赵公子回乡省亲,算来…已有五日了。”
“五日!”
朱麒眉头锁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敲击着,“还没消息?”
“回王爷,路途遥远,又值年节,驿道或有阻滞……目前…尚未有新的消息传回。”
内侍的声音更低了几分,大气不敢出。
“阻滞?哼!”朱麒烦躁地一挥手,“下去吧!”
内侍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下。
暖阁内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朱麒站起身,在铺着厚厚绒毯的地上来回踱步。
他身材高大,穿着常服也难掩龙章凤姿,但此刻眉宇间的郁色却破坏了他往日的雍容。
赵麟不在汴州,他只觉得这偌大的王府都空落落的,仿佛少了一根主心骨。
收集的那些那些所谓的好文章,他也觉得匠气十足,索然无味。
书画坊送来的新作,也总觉得差了点意思,少了那份令他眼前一亮的灵气和磅礴气势。
连与人品茗论道,都觉得对方言语无趣,远不如与赵麟畅谈时那般痛快淋漓。
“唉……”
走进来的魏王妃,看着自家夫君那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忍不住摇头轻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的酸意。
“二郎,您这又是怎么了?妾身瞧着,您这几日啊,就跟那丢了魂儿似的。每日里不是问‘赵麟走了几日’,就是‘可有消息’,连书房的门槛都快被您踩平了。”
朱麒停下脚步,看到王妃眼中促狭的笑意,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你莫要取笑。只是……只是觉得这府里少了点什么,静得让人心烦。”
“少点什么?”王妃走到他身边,拿起一张写废的诗词稿。
她轻轻念了两句,掩口笑道:“妾身看啊,少的可不是东西,是人。是少了那位挥毫泼墨的‘赵案首’吧?”
她将废稿放下,美目流转,看着朱麒。
“自打那赵公子离了汴州,您这眉头就没舒展过。以前是日日召见,谈诗朝廷大事,诗词书画,如今是日日念叨,望眼欲穿。妾身瞧着,倒比当年等妾身入府时还要心焦几分呢!”
这话语里的醋意,半真半假,却也道出了实情。
朱麒被她说中心事,老脸微热。
“莫要胡说,赵麟乃不世之才,对于朝廷政事他不但能一针见血。书画诗词文章,也是天下一绝。”
“是是是,妾身不懂。”魏王妃见好就收,不再深究,只是脸上的笑意更深。
魏王朱麒怕妻子继续纠缠此事,忙转移话题道。
“阿姊的嫁妆筹备的怎么样了?”
提起正事,魏王妃立即正色道:“那处府邸又重新装饰了一番,城外的八千亩田庄也已打理好了……”
她说完,就拿出了一张礼单。
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田庄、铺面、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甚至还有城外一处别苑,价值难以估量。
随后,她又想起了什么:“妾身寻思,届时赵公子还要去京城参加会试,就又给阿姊准备了几处京城的店铺,宅院。”
魏王朱麒听了,顿时感激不已:“还是爱妻考虑的周到,辛苦你了。就按此单准备,让阿姊风风光光出嫁。”
他就薛浅浅这么一个姐姐,再加上这些年,皇家血脉流落乡野,愧对于她,所以格外的重视。
夫妻二人正商议着嫁妆细节,门外传来内侍急促而恭敬的通禀声:“启禀王爷、王妃!有飞鸽急报!”
“飞鸽急报?”
朱麒精神猛地一振,眼中瞬间爆发出急切的光芒,几步抢到门口,“快!呈上来!”
他迫不及待地展开薄绢,只看了两行,脸上瞬间如同拨云见日,绽放出狂喜的光芒!
连日来的烦躁和等待的煎熬,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好!好!好!”
朱麒连道三声好,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回来了,他带着阿姊已经过了七里铺!算算脚程,今日未时之前,必能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