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神秘大佬在为我造势?-《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炒作?

  赵麟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这个词。

  这个词,他并不陌生。

  前世,娱乐圈的明星们,为了抬升自己的名气,时常炒作,继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今,他一些稚嫩的书画,竟暴涨到一个令人瞠目的地步。

  毫无疑问,这与前世炒作的手段,如出一辙。

  可若是炒作的话,最起码得通知一下他这个当事人吧。

  他现在却是一脸懵圈,

  谁是背后主使?炒作的原因又是什么?

  竟是一概不知。

  那主使之人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到底想得到什么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赵琳感到匪夷所思。

  疯道人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坐在那里默默的饮酒,思索着什么。

  “难道是二哥为自己炒作?不,不会是他。”

  赵麟立即否定了这个猜测。

  二哥赵兴才不会那样做,他对原主把时间浪费在书画上,可是有不少抵触心思的。

  他时常指责原主,与其写写画画,不如把心思全部用在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上。

  这才是正途,其他都是小道。

  再者,二哥他也没有这么雄厚的财力,去为自己炒作。

  一幅稚嫩的旧画作,四两银子?

  这溢价溢的何止十倍。

  这需要家中有多么庞大的雄厚财力,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啊。

  在赵麟感叹之际,一旁的王大石突然道:“麟弟,这么好的发财机会,可不能错过啊。”

  赵家这几年虽翻了身,日子也越来越好,但距离大富大贵,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王大石看来,只要赵家把握住此次机会。

  那么就能发一笔横财,至少能盖一处几进几出的四合院,买上百十亩地。

  若错过这个机会,那实在太可惜了。

  赵麟当然懂得王大石的意思。

  在一般人看来,趁着书画价格暴涨之际,他应该赶紧多写,多画一些,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更实惠些。

  沉思的疯道人,抬起头:“不,不能那样做。这是有人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为你造势。”

  “造势?”

  赵麟再次陷入了沉思,这个词与“炒作”二字,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未等他询问,疯道人率先向他发问:“你最近名气被人污毁了?”

  赵麟点了点头“大宗师对我的断言,令我名气是大跌不少。”

  “这就解释得通了。”

  疯道人恍然笑道:“你把详细情况说一下。”

  赵麟也没隐瞒,就把自己府试通过后,在宴席上大宗师林世海对自己的断言讲了一遍。

  “林世海?呵,他倒是十分擅长易经,不过这次他却是看走眼了。”

  疯道人听到这个名字,讶然一惊,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赵麟心中不由狐疑,难道……疯道人师父与那大宗师认识?

  不然怎么这个表情?

  不过他没有询问。

  疯道人这样一个当世大儒,之所以隐居在此,也许就是为了躲避什么。

  他可不会因为好奇,去打破师父的宁静,淡泊的生活。

  疯道人似乎不想再聊那位新任提学,而是重回刚才的话题:“现在可以确认,真的有位神秘人,再为你造势。”

  “为什么会给我造势?我可不认识出手如此阔绰的神秘人。”赵麟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的关键。

  “不用多想,对你应该没什么害处。”疯道人则挥了挥手,举了举酒杯道:“中秋良辰将至,如此美酒岂可辜负?来,痛饮此杯。”

  赵麟也点了点头,脑海中闪现出一个词“神秘脑残粉”。

  对,用这个词形容应该最为恰当的。

  前世,一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为了自家爱豆打榜,或者投票,不也是一掷千金吗?

  想不到穿越到这个朝代,自己竟还收获了一个脑残土豪粉。

  按照疯道人师父的说法,那人不计回报,为了替他出头,就是为了挽回他下跌的名声。

  投入之多,决心之大,令人……感动的很啊。

  隐约间,赵麟心中涌出一丝小小的得意,任谁有这样的土豪“粉丝”,恐怕都会笑醒吧。

  难怪师父不让自己打探,也不让自己插手。

  那人不露面,不就是不想暴露自己吗?

  恐怕就算找到那些收购他书画的游商,也不一定打探到背后主事之人的身份。

  按照王大石的说法,趁此机会,大赚特赚?

  呵呵,人得要点脸不是?

  那神秘人在背后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辛辛苦苦为自己造势。

  自己却落井下石,挥舞着镰刀,收割着他这个神秘的大韭菜,这不是令人寒心吗?

  非但不能做那目光短浅之事,最好还要配合他一下。

  谁让那神秘人是自己的“真爱粉”呢。

  对于两人那番“高深莫测”的言论,王大石虽不太明白,却知道此事对麟弟没什么坏事。

  他喝了几杯酒,啃了两个猪蹄,又站起身:“麟弟,我去镇上跑一趟吧,告知二哥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省的他担心。”

  说着,他就向往外走。

  疯道人、赵麟同时喊住了他。

  “大石,赵大夫在镇上可能比我们得到的消息都要早,若是所料不差的话,他可能已经在赶回的路上了。”

  “是啊,大石哥。那游商都到了咱村了,想必镇上应该也有游商去了。”

  事实正如赵麟所说的那般。

  在傍晚时分,赵兴正为病人诊治,街上左邻右舍,认识和不认识的,都一股脑来到济世堂求购书画来了。

  这一幕,让赵兴夫妇大吃一惊。

  要知道就算三弟名气没有大跌的时候,几天才有一两个求购书画者。

  今天,数十人不约而同全都来求购书画。

  这其中定有蹊跷。

  赵兴立即让黄大壮去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黄大壮这一打听不要紧,打听清楚后,惊的下巴都差点掉了,慌慌张张奔回济世堂汇报情况。

  原来,下午镇上突然出现三五个游商,都是来收购老三书画的。

  街上持有赵麟书画的人,并不在少数,足足有六七十幅字画之多。

  那些游商,还真是阔绰。

  无论他们要价多少,那些游商都是一口答应。

  从刚开始的三两一幅,到后来的五两银子一幅,甚至字数稍多,篇幅稍大的字画,能卖十两银子。

  这无疑震惊了整个裕镇上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