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珂琳
又是一个夜晚,从铺锦那回去的汪瑞,像往常一样,和洪风诗兄们念过经。
月光乍现,汪瑞站在紫竹斋窗前,凝望着夜空。
想起白天的铺锦,想起以前的她,想起以后的她,也许重复的记忆,让人在无法叠加的改变里,不再悲伤,消磨殆尽思念之苦,只是想起,会泛起一丝丝微笑。
这世间有很多人和事,不是不爱了,是需要不爱才是最幸福的爱吧。
铺锦也站在家里望向窗外。想起一路走来的艰辛,对得起任何一个缘份,虽然事有遗憾,但并非因为她,这就足矣。
所以她心里特别的坦然,特别的法喜。当初和汪瑞,得到与否,必定心系在一起,又何尝不是幸福。
世间本来就没有圆满,何不把缺憾看作圆满。铺锦想想,又看看女儿,欣慰一笑,有了圆满的归宿。
姜舟还在赌局,拿着银子醉生梦死,直至挥霍殆尽。
这一夜就这么平和的过去了。
几天后,丫头成亲的日子就到了,所有人,也到了,就等着丫头打扮好,上轿。
铺锦看着镜子前的女儿,想起了前世的他偷看天庆照的铜镜。
想起今生自己在出嫁时,对着镜子打扮,却要嫁给不爱的人的滋味。
镜子里一遍一遍出现幻影,那是想嫁的人时,可是还要面对那个不想嫁的人。
在喜欢里面对不喜欢出现时,心如刀割,还要勉强微笑 ,那是听娘说总愁上个脸,会招霉运。
也许被霉运给吓怕了吧,所以轿子帘一撂,路有多长,心泪就滴多长时间,还要微笑,因为为了称心如意。
“娘,你愣神想什么呢?”
这时打扮漂亮的女儿,看娘看得出神的说。
“啊!没想什么?只是看你漂亮,心生欢喜罢了!”
醒过神来的铺锦,想到这里,急忙笑着说。
“娘一颦一笑,还有当年的神韵啊!”
女儿看娘笑的样子,夸着娘。
“竟拿娘取笑,那是从外表看,多少有点韵,可是这白发,一天比一天多,这皱纹也一天比一天深,一把老骨头,光有架子,给那撑着。不过,还好……”
铺锦心想,嫁人后就不用惦记娘,我这把年纪咋过都是一个样。
“娘,谁都会老的,只是娘老了也美!”
女儿也说点题外话,怕提离开娘,娘难过。
“都一样,里面都老柄干瓤,都快凋了。娘对一切欲念,都放下了!只是想发大愿,一心求佛。让众生都幸福吧!”
铺锦想她从来就没想过自己有啥,没啥,只要活着修行,让苍生幸福就可以了。
“娘,现实就是修行的考题,你修行的都已经过了!”
女儿觉得娘这大半生吃的苦,遭的罪,不都是因为把幸福留给苍生了吗?罪留给自己了吗,这样的修行已经够好了。
“这还不知道修没修晚,佛祖会不会嫌弃我。就算有再爱的人,还能有多少时间用来爱,聪明的人,年轻时能爱就开始爱这世界了。如今不知还有多少光阴,争也没用?”
铺锦感叹人生短暂,苦累也熬过去了,生命也已近黄昏。也是在叮嘱女儿嫁了如意郎君,要趁年轻相互珍惜,疼爱。
“谁来爱,也是因为有自爱,才会被爱。所以自爱,是爱的价值观里最重要和最圆满的爱!”
女儿道出了爱的真谛,当你值得爱时,才会被爱。当你不值得爱时,不爱才是爱。
“你们年轻,还是知己,应该相信爱情。不像我,残年末了,就好好修佛,求生极乐世界吧!”
铺锦觉得自己的人生,已成定局,所以念佛便是极乐境界。而年轻,有很多事情还需要体验。
“人这一生,不过是不停的验证感悟,来修行境界。”
女儿也觉得就像做饭,每个人都要亲自尝一段时间,就有了自己感悟。而非别人分享的感受。
“人间多一分所认为的甜蜜,地狱就多十分痛苦。人间多一份痛苦,地狱就越来越远,灵魂就有提升空间。”
铺锦感叹到,就像待着舒服,可是要照顾的人,没人照顾,她们就痛苦。当有人付出辛苦,看似自己付出,累得痛苦,但能换来身边人衣食无忧。
“凡事阴阳结合,是有人承受阴,才把阳面留给你来享受。”
女儿一点就通,悟性随铺锦。
“所以有所爱的人,有时候,谁舍得让他将来有一天,因为自己,去地狱遭罪啊!爱他,不如和他修佛,提升空间,都去一个没有轮回的地方。”
铺锦笑着感叹道,爱情美好,有时不如无情更爱。因为有了爱,却犯了清规戒律。再一点就算梁祝,没过上日子,和柴米油盐的事一旦有了分歧久了,爱却成了业力。
“娘,如果有一天……我也许追寻佛的足迹呢?”
女儿说完起身,铺锦送女儿上轿。
母亲知道人生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自己行,别人的腿代替不了你行。
“遇到合适的人,就享受当下吧!等哪一天,看穿了生活,就好好的修佛。”
铺锦看着轿子上的女儿叮嘱着。然后回过头,和所有送亲的人,打招呼,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渐渐的消失在风景中。
就这样,铺锦把女儿送走后,好像又了却了尘缘的一桩心事,便心生愉悦的往回走。
铺锦走着走着,看着一下清净的院子,自言自语起来。
“看来真是心外无物,硬往里塞呀,也不动心。世间什么时候醒,都不迟,迟的是它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在不可扭转乾坤之前,而不顾今后。其实有一种醒,或者是叫沉睡如梦吧!”
铺锦觉得,觉醒时,是真的沉睡了。当一个人完成一桩来世的责任与爱后,了却心愿后,幸福快乐就像沉睡在梦里,久久不愿醒来,但这种醒是真的醒了,因为只有梦中可以实现觉醒的美好!
这对面的英姐,出来看热闹,看见铺锦开院门回屋,紧的跟了上去。
“这回咋的,把闺女送走了,瞧你美的,都写在脸上了。咋的这会没有牵绊,还要撒个欢不成。”
英姐看铺锦轻松的样子有些生气,觉得女儿走了不该想吗?伤心吗?这可倒好,不仅不伤心,反而如释重负的样子。
“瞧你,说的,别人幸福,我还要哭啊?我的幸福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幸福。人生如戏,完成一个阶段的责任,不该幸福吗?”
铺锦觉得想法不同,才有了不解,但哪个思维符和更高呢?那这个就是高维。
“行啦!不和你说了,这就没听说过,有人能说过你的,我可不在你这跟你浪费唇舌了!没事,你还是念阿弥陀佛去吧?”
英姐一看,铺锦总有理,还是不说了吧?因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说完扭头就走了。
铺锦听了,看着她着急走远的背影,笑了。
“这么难得,贵在有自知之明啊!了不得了。”
铺锦自言自语完,收拾收拾院里东西,跪去念佛了。
这时,一阵风刮过,门突然开了!窗外乌云密布,姜舟像恶鬼一样,突然出现,满脸堆笑的,走了进来。
“这回我看你往哪跑,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姜舟说着就扑向铺锦。
铺锦边躲,边拼命的念佛,边往雨中跑。
“算你狠,我看这大雨天,你能去哪?这回哪个家都是我的,等你回来的,我在收拾你。”
姜舟指着门外,大雨中奔跑的铺锦身影说。
铺锦看着漫天的大雨,躲去了东头姜家老宅。刚到院,被邻居李婶看到了。
“铺锦,你找姜舟啊?戴上。”
李婶戴着斗笠,拿着斗笠出来给铺锦说。
“不是,我到屋里避会儿雨。”
铺锦冻得瑟瑟发抖,两手不停的搓着肩膀说。
“你自己的房子,不是在西头吗?你怎么从西头,来到东头躲雨啊!”
李婶把斗笠递给铺锦戴上后,又开始追问。
“那个西头我自己的屋,也不是我的了,都给姜舟了,留他养老吧!”
铺锦从什么都可以放下那一刻时,心无挂碍,总是面带微笑。
“那你快到我的屋,暖暖在回你这屋吧?”
李婶拉着她,让她躲雨,去她家暖和暖和。
“不了,我进去收拾一块地方,生点火就好了。”
铺锦拒绝了李婶的好意,执意自己的志气,这样可以活成自己,自由。
“那你以后就住这。”
李婶有些惦记,所以关心的问。
“谢谢李婶的关心,熟透了的种子,适合放在阴凉干燥处,但也说不好,明天还要回娘家看看,再说吧!”
铺锦不惧经历什么?只想自己该做什么,心底坦然的活好自己就好。不是世间没风雨,而是把心灵的种子,放在了保存好的地方。
“唉!你还有心思笑。看着你都愁。行啊,你心大,那你就取暖吧!我回去了,有事别忘叫李婶。”
李婶看听着她的话,看她弄着灶膛里的火,心里愈发的放心了。
“愁也没用啊?什么也解决不了,还占据我的心灵,还不如笑好,不过谢谢李婶,不用惦记了,放心的回去睡觉吧。”
铺锦说完,送李婶回去,然后自己进了屋。
这一进屋子,不要紧,只见这老鼠,见了铺锦,就像见到一位外星客人一样,上窜下跳,叽叽喳喳的议论。
铺锦看它们一会儿旁观,一会儿到身边走一圈,一会进洞口议论纷纷。便轻轻的笑了。
她笑没人懂的地方,倒是有老鼠充当大尾巴狼,装蒜。
铺锦弄点柴火,让屋子里,渐渐有了温度,有了光亮。笑着对周围的老鼠说了句话。
“你们取暖吧!我念会经去。”
就这样铺锦,念完经,收拾块地方,躺下就睡,老鼠的声音,便成了屋子里的音乐。
她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因为她了解,老鼠在嚣张,只有老鼠怕人的份,没有人怕老鼠的份,除非人自己吓唬自己。
第二天,铺锦早早起来,收拾好自己,跟老鼠拜拜。
“你们看家,说不准我还回来呢?这回他住西头,我就住东头。他住东头,我就住西头,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铺锦宁可和老鼠住一个屋,也不想和消耗的人住一个屋。
铺锦轻手轻脚的要走去,赶往娘家的路上。李婶听见铺锦开院门声,便急忙走了出来。
“那屋有老鼠待不了吧?要不不愿意回娘家,就到我这屋住吧!”
李婶寻思做这么些年邻居了,铺锦是好孩子,还是看看有什么难处,差在哪,帮一把吧。
“没怕老鼠,就是单纯的想回娘家,是突然想阿娘了。没事!人出出进进,屋子里留一丝生气也好。”
铺锦寻思没人住的屋子,总要有东西住,既然人不在,也就不计较是什么东西住了。
“一个女人,这事都能想开,真是服了你了,害不害怕啊?”
李婶觉得铺锦想法和正常人不一样,但说的也在理,所以就没想她要做什么不对。
“它们怕你,你怕它,没有用,它们见到你,自己都知道躲,就是想借光暖和一下。它们活它们的,我活我的,互不打扰。”
铺锦虽然也头发花白,但遇事像个没事人一样,像个孩子的性格说笑着说,丝毫感觉不到她是一个比谁都活得难的人。
“好!那你抓紧上路吧?有用得着李婶的地方,别忘吱声!”
李婶边跟在铺锦后面,边送边叮嘱。
“那李婶后会有期。”
铺锦怕李婶累,让李婶留步,便踏上娘家的路。
姜舟在西头铺锦那屋里,一觉睡到晌午歪。起来开始念叨别人都不如他。
“这个女人,下那么大雨,都跑出去。难道我对于她来说,比那瓢泼大雨还可怕吗?她得虎成啥程度,一定是浇死在外面了。”
自以为是的姜舟以为铺锦没他聪明,浇死在外面。他就没想过,这样他连最后作的人都没有了。
“这样也好,不用管她,不用恨她,我只管继续去我的赌局,逍遥快活去。”
姜舟想到又要去赌局,脑瓜子乐开花了,屁颠屁颠的往外跑。
只是跑到外面的路,由不得他。
“这路咋这么粘脚,不好走。”
姜舟费劲巴拉的走着,埋怨着,便给家到赌局之间的路,留下了脚印。
铺锦的身影,也在太阳落山时,深一脚,浅一脚的,拿个棍,跟头把势的在夕阳下,终于走近家门前的那座儿山,
当走在山路上,吸一下清甜可口的清新空气,仿佛光影里闪动的都是儿时记忆,每个影片里播放着她和汪瑞的笑声,那些孩童般的记忆。
她歇一会儿,继续起步,走着走着,很快夜幕降临,星河漫布。沾了一脚泥的铺锦,甩了又沾,沾了又甩,总算走进娘家院。
当铺锦站在娘家院子外时,终于打开大门。突然觉得屋里屋外,格外的安静。
当发现屋子里的灯还亮着时,突然觉得父母,为何这么晚还不休息。正当铺锦有点纳闷时,敲了敲门。
“谁呀?这么晚还敲门?”
陈叶光听了,放下碗,羹匙,出来开门说。
“爹,娘,是铺锦?”
铺锦在门口回。
陈叶光急忙把门打开,看了看。
“走了一天吧?怎么也没想过,你会赶这泥泞的路天回来,又生那没用人的闲气啦?”
父亲陈叶光猜到铺锦肯定又是和姜舟赌气回来的。
“没时间生气,就是想娘,回家看看。”
铺锦说着看见母亲翠兰躺在床上,床头还放着药碗。一脸发愁的样子。
“真是母女连心啊?你娘也是,昨天下雨路滑,敛了点柴摔倒了,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行了,这不刚喝完药,也没告诉谁,还好,能看见你,也算得记了。”
陈叶光也一脸愁容,佝偻着身体,老来难的样子,跟铺锦念叨着。
铺锦看着面前,有气无力的娘,心中感慨万千,一头跪在母亲的床头,握起母亲的手。
“娘,咱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即便母亲满面愁眉苦脸,铺锦也只剩下安慰娘了。
“没怎么?只是上了年纪,不中用了。你说你都满头花发,就更别说娘了!再赶上这几天丫头成亲,前前后后,跟着忙了几天,感觉有点累了!”
母亲翠兰轻声慢语的感叹时间里,人的变化。
“都是女儿不好,拖累了娘,才害娘身体不适!”
铺锦无论什么事情,都找自己原因,怕伤害到别人。
“你说,就突然啥都干不了了,还哪都疼,你爹给我熬过了药,我喝了,你不用担心。以后你就别叫我娘了,你妨性太大,克死了婆婆,又来克我吧?”
翠兰微弱的声音里,却带着锋针,刺向铺锦的内心,明明好心好意惦记娘,来看看,却误认为是妨性。
“都是女儿不孝,命硬拖累了您,让您这么大年纪,还为我操心。”
铺锦明知道自己没错,却把所有的埋怨都揽给自己,她认为身边人都受不了委屈,那就让她一个人受吧!总比大家受好。
又是一个夜晚,从铺锦那回去的汪瑞,像往常一样,和洪风诗兄们念过经。
月光乍现,汪瑞站在紫竹斋窗前,凝望着夜空。
想起白天的铺锦,想起以前的她,想起以后的她,也许重复的记忆,让人在无法叠加的改变里,不再悲伤,消磨殆尽思念之苦,只是想起,会泛起一丝丝微笑。
这世间有很多人和事,不是不爱了,是需要不爱才是最幸福的爱吧。
铺锦也站在家里望向窗外。想起一路走来的艰辛,对得起任何一个缘份,虽然事有遗憾,但并非因为她,这就足矣。
所以她心里特别的坦然,特别的法喜。当初和汪瑞,得到与否,必定心系在一起,又何尝不是幸福。
世间本来就没有圆满,何不把缺憾看作圆满。铺锦想想,又看看女儿,欣慰一笑,有了圆满的归宿。
姜舟还在赌局,拿着银子醉生梦死,直至挥霍殆尽。
这一夜就这么平和的过去了。
几天后,丫头成亲的日子就到了,所有人,也到了,就等着丫头打扮好,上轿。
铺锦看着镜子前的女儿,想起了前世的他偷看天庆照的铜镜。
想起今生自己在出嫁时,对着镜子打扮,却要嫁给不爱的人的滋味。
镜子里一遍一遍出现幻影,那是想嫁的人时,可是还要面对那个不想嫁的人。
在喜欢里面对不喜欢出现时,心如刀割,还要勉强微笑 ,那是听娘说总愁上个脸,会招霉运。
也许被霉运给吓怕了吧,所以轿子帘一撂,路有多长,心泪就滴多长时间,还要微笑,因为为了称心如意。
“娘,你愣神想什么呢?”
这时打扮漂亮的女儿,看娘看得出神的说。
“啊!没想什么?只是看你漂亮,心生欢喜罢了!”
醒过神来的铺锦,想到这里,急忙笑着说。
“娘一颦一笑,还有当年的神韵啊!”
女儿看娘笑的样子,夸着娘。
“竟拿娘取笑,那是从外表看,多少有点韵,可是这白发,一天比一天多,这皱纹也一天比一天深,一把老骨头,光有架子,给那撑着。不过,还好……”
铺锦心想,嫁人后就不用惦记娘,我这把年纪咋过都是一个样。
“娘,谁都会老的,只是娘老了也美!”
女儿也说点题外话,怕提离开娘,娘难过。
“都一样,里面都老柄干瓤,都快凋了。娘对一切欲念,都放下了!只是想发大愿,一心求佛。让众生都幸福吧!”
铺锦想她从来就没想过自己有啥,没啥,只要活着修行,让苍生幸福就可以了。
“娘,现实就是修行的考题,你修行的都已经过了!”
女儿觉得娘这大半生吃的苦,遭的罪,不都是因为把幸福留给苍生了吗?罪留给自己了吗,这样的修行已经够好了。
“这还不知道修没修晚,佛祖会不会嫌弃我。就算有再爱的人,还能有多少时间用来爱,聪明的人,年轻时能爱就开始爱这世界了。如今不知还有多少光阴,争也没用?”
铺锦感叹人生短暂,苦累也熬过去了,生命也已近黄昏。也是在叮嘱女儿嫁了如意郎君,要趁年轻相互珍惜,疼爱。
“谁来爱,也是因为有自爱,才会被爱。所以自爱,是爱的价值观里最重要和最圆满的爱!”
女儿道出了爱的真谛,当你值得爱时,才会被爱。当你不值得爱时,不爱才是爱。
“你们年轻,还是知己,应该相信爱情。不像我,残年末了,就好好修佛,求生极乐世界吧!”
铺锦觉得自己的人生,已成定局,所以念佛便是极乐境界。而年轻,有很多事情还需要体验。
“人这一生,不过是不停的验证感悟,来修行境界。”
女儿也觉得就像做饭,每个人都要亲自尝一段时间,就有了自己感悟。而非别人分享的感受。
“人间多一分所认为的甜蜜,地狱就多十分痛苦。人间多一份痛苦,地狱就越来越远,灵魂就有提升空间。”
铺锦感叹到,就像待着舒服,可是要照顾的人,没人照顾,她们就痛苦。当有人付出辛苦,看似自己付出,累得痛苦,但能换来身边人衣食无忧。
“凡事阴阳结合,是有人承受阴,才把阳面留给你来享受。”
女儿一点就通,悟性随铺锦。
“所以有所爱的人,有时候,谁舍得让他将来有一天,因为自己,去地狱遭罪啊!爱他,不如和他修佛,提升空间,都去一个没有轮回的地方。”
铺锦笑着感叹道,爱情美好,有时不如无情更爱。因为有了爱,却犯了清规戒律。再一点就算梁祝,没过上日子,和柴米油盐的事一旦有了分歧久了,爱却成了业力。
“娘,如果有一天……我也许追寻佛的足迹呢?”
女儿说完起身,铺锦送女儿上轿。
母亲知道人生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自己行,别人的腿代替不了你行。
“遇到合适的人,就享受当下吧!等哪一天,看穿了生活,就好好的修佛。”
铺锦看着轿子上的女儿叮嘱着。然后回过头,和所有送亲的人,打招呼,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渐渐的消失在风景中。
就这样,铺锦把女儿送走后,好像又了却了尘缘的一桩心事,便心生愉悦的往回走。
铺锦走着走着,看着一下清净的院子,自言自语起来。
“看来真是心外无物,硬往里塞呀,也不动心。世间什么时候醒,都不迟,迟的是它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在不可扭转乾坤之前,而不顾今后。其实有一种醒,或者是叫沉睡如梦吧!”
铺锦觉得,觉醒时,是真的沉睡了。当一个人完成一桩来世的责任与爱后,了却心愿后,幸福快乐就像沉睡在梦里,久久不愿醒来,但这种醒是真的醒了,因为只有梦中可以实现觉醒的美好!
这对面的英姐,出来看热闹,看见铺锦开院门回屋,紧的跟了上去。
“这回咋的,把闺女送走了,瞧你美的,都写在脸上了。咋的这会没有牵绊,还要撒个欢不成。”
英姐看铺锦轻松的样子有些生气,觉得女儿走了不该想吗?伤心吗?这可倒好,不仅不伤心,反而如释重负的样子。
“瞧你,说的,别人幸福,我还要哭啊?我的幸福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幸福。人生如戏,完成一个阶段的责任,不该幸福吗?”
铺锦觉得想法不同,才有了不解,但哪个思维符和更高呢?那这个就是高维。
“行啦!不和你说了,这就没听说过,有人能说过你的,我可不在你这跟你浪费唇舌了!没事,你还是念阿弥陀佛去吧?”
英姐一看,铺锦总有理,还是不说了吧?因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说完扭头就走了。
铺锦听了,看着她着急走远的背影,笑了。
“这么难得,贵在有自知之明啊!了不得了。”
铺锦自言自语完,收拾收拾院里东西,跪去念佛了。
这时,一阵风刮过,门突然开了!窗外乌云密布,姜舟像恶鬼一样,突然出现,满脸堆笑的,走了进来。
“这回我看你往哪跑,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姜舟说着就扑向铺锦。
铺锦边躲,边拼命的念佛,边往雨中跑。
“算你狠,我看这大雨天,你能去哪?这回哪个家都是我的,等你回来的,我在收拾你。”
姜舟指着门外,大雨中奔跑的铺锦身影说。
铺锦看着漫天的大雨,躲去了东头姜家老宅。刚到院,被邻居李婶看到了。
“铺锦,你找姜舟啊?戴上。”
李婶戴着斗笠,拿着斗笠出来给铺锦说。
“不是,我到屋里避会儿雨。”
铺锦冻得瑟瑟发抖,两手不停的搓着肩膀说。
“你自己的房子,不是在西头吗?你怎么从西头,来到东头躲雨啊!”
李婶把斗笠递给铺锦戴上后,又开始追问。
“那个西头我自己的屋,也不是我的了,都给姜舟了,留他养老吧!”
铺锦从什么都可以放下那一刻时,心无挂碍,总是面带微笑。
“那你快到我的屋,暖暖在回你这屋吧?”
李婶拉着她,让她躲雨,去她家暖和暖和。
“不了,我进去收拾一块地方,生点火就好了。”
铺锦拒绝了李婶的好意,执意自己的志气,这样可以活成自己,自由。
“那你以后就住这。”
李婶有些惦记,所以关心的问。
“谢谢李婶的关心,熟透了的种子,适合放在阴凉干燥处,但也说不好,明天还要回娘家看看,再说吧!”
铺锦不惧经历什么?只想自己该做什么,心底坦然的活好自己就好。不是世间没风雨,而是把心灵的种子,放在了保存好的地方。
“唉!你还有心思笑。看着你都愁。行啊,你心大,那你就取暖吧!我回去了,有事别忘叫李婶。”
李婶看听着她的话,看她弄着灶膛里的火,心里愈发的放心了。
“愁也没用啊?什么也解决不了,还占据我的心灵,还不如笑好,不过谢谢李婶,不用惦记了,放心的回去睡觉吧。”
铺锦说完,送李婶回去,然后自己进了屋。
这一进屋子,不要紧,只见这老鼠,见了铺锦,就像见到一位外星客人一样,上窜下跳,叽叽喳喳的议论。
铺锦看它们一会儿旁观,一会儿到身边走一圈,一会进洞口议论纷纷。便轻轻的笑了。
她笑没人懂的地方,倒是有老鼠充当大尾巴狼,装蒜。
铺锦弄点柴火,让屋子里,渐渐有了温度,有了光亮。笑着对周围的老鼠说了句话。
“你们取暖吧!我念会经去。”
就这样铺锦,念完经,收拾块地方,躺下就睡,老鼠的声音,便成了屋子里的音乐。
她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因为她了解,老鼠在嚣张,只有老鼠怕人的份,没有人怕老鼠的份,除非人自己吓唬自己。
第二天,铺锦早早起来,收拾好自己,跟老鼠拜拜。
“你们看家,说不准我还回来呢?这回他住西头,我就住东头。他住东头,我就住西头,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铺锦宁可和老鼠住一个屋,也不想和消耗的人住一个屋。
铺锦轻手轻脚的要走去,赶往娘家的路上。李婶听见铺锦开院门声,便急忙走了出来。
“那屋有老鼠待不了吧?要不不愿意回娘家,就到我这屋住吧!”
李婶寻思做这么些年邻居了,铺锦是好孩子,还是看看有什么难处,差在哪,帮一把吧。
“没怕老鼠,就是单纯的想回娘家,是突然想阿娘了。没事!人出出进进,屋子里留一丝生气也好。”
铺锦寻思没人住的屋子,总要有东西住,既然人不在,也就不计较是什么东西住了。
“一个女人,这事都能想开,真是服了你了,害不害怕啊?”
李婶觉得铺锦想法和正常人不一样,但说的也在理,所以就没想她要做什么不对。
“它们怕你,你怕它,没有用,它们见到你,自己都知道躲,就是想借光暖和一下。它们活它们的,我活我的,互不打扰。”
铺锦虽然也头发花白,但遇事像个没事人一样,像个孩子的性格说笑着说,丝毫感觉不到她是一个比谁都活得难的人。
“好!那你抓紧上路吧?有用得着李婶的地方,别忘吱声!”
李婶边跟在铺锦后面,边送边叮嘱。
“那李婶后会有期。”
铺锦怕李婶累,让李婶留步,便踏上娘家的路。
姜舟在西头铺锦那屋里,一觉睡到晌午歪。起来开始念叨别人都不如他。
“这个女人,下那么大雨,都跑出去。难道我对于她来说,比那瓢泼大雨还可怕吗?她得虎成啥程度,一定是浇死在外面了。”
自以为是的姜舟以为铺锦没他聪明,浇死在外面。他就没想过,这样他连最后作的人都没有了。
“这样也好,不用管她,不用恨她,我只管继续去我的赌局,逍遥快活去。”
姜舟想到又要去赌局,脑瓜子乐开花了,屁颠屁颠的往外跑。
只是跑到外面的路,由不得他。
“这路咋这么粘脚,不好走。”
姜舟费劲巴拉的走着,埋怨着,便给家到赌局之间的路,留下了脚印。
铺锦的身影,也在太阳落山时,深一脚,浅一脚的,拿个棍,跟头把势的在夕阳下,终于走近家门前的那座儿山,
当走在山路上,吸一下清甜可口的清新空气,仿佛光影里闪动的都是儿时记忆,每个影片里播放着她和汪瑞的笑声,那些孩童般的记忆。
她歇一会儿,继续起步,走着走着,很快夜幕降临,星河漫布。沾了一脚泥的铺锦,甩了又沾,沾了又甩,总算走进娘家院。
当铺锦站在娘家院子外时,终于打开大门。突然觉得屋里屋外,格外的安静。
当发现屋子里的灯还亮着时,突然觉得父母,为何这么晚还不休息。正当铺锦有点纳闷时,敲了敲门。
“谁呀?这么晚还敲门?”
陈叶光听了,放下碗,羹匙,出来开门说。
“爹,娘,是铺锦?”
铺锦在门口回。
陈叶光急忙把门打开,看了看。
“走了一天吧?怎么也没想过,你会赶这泥泞的路天回来,又生那没用人的闲气啦?”
父亲陈叶光猜到铺锦肯定又是和姜舟赌气回来的。
“没时间生气,就是想娘,回家看看。”
铺锦说着看见母亲翠兰躺在床上,床头还放着药碗。一脸发愁的样子。
“真是母女连心啊?你娘也是,昨天下雨路滑,敛了点柴摔倒了,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行了,这不刚喝完药,也没告诉谁,还好,能看见你,也算得记了。”
陈叶光也一脸愁容,佝偻着身体,老来难的样子,跟铺锦念叨着。
铺锦看着面前,有气无力的娘,心中感慨万千,一头跪在母亲的床头,握起母亲的手。
“娘,咱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即便母亲满面愁眉苦脸,铺锦也只剩下安慰娘了。
“没怎么?只是上了年纪,不中用了。你说你都满头花发,就更别说娘了!再赶上这几天丫头成亲,前前后后,跟着忙了几天,感觉有点累了!”
母亲翠兰轻声慢语的感叹时间里,人的变化。
“都是女儿不好,拖累了娘,才害娘身体不适!”
铺锦无论什么事情,都找自己原因,怕伤害到别人。
“你说,就突然啥都干不了了,还哪都疼,你爹给我熬过了药,我喝了,你不用担心。以后你就别叫我娘了,你妨性太大,克死了婆婆,又来克我吧?”
翠兰微弱的声音里,却带着锋针,刺向铺锦的内心,明明好心好意惦记娘,来看看,却误认为是妨性。
“都是女儿不孝,命硬拖累了您,让您这么大年纪,还为我操心。”
铺锦明知道自己没错,却把所有的埋怨都揽给自己,她认为身边人都受不了委屈,那就让她一个人受吧!总比大家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