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儿,你当真不想做储君吗?”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升腾,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皇帝身躯微微前倾,看着眼前最像他的二皇子,箫隼。
箫隼神色坦然自若,声音沉稳且坚定:“多谢陛下抬爱。儿臣早已表明心迹,儿臣对皇位着实没有兴趣。”那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
皇帝微微皱眉,脸上的肌肉轻轻抽搐了一下,随即长叹一声,无奈地摆了摆手:“你呀、哎、罢了,你志不在此,朕也不强求。只是这储君之位,关乎我南国社稷的兴衰荣辱,总要有合适之人来担当。
依你之见,谁更合适呢?”他目光再次投向箫隼。
箫隼微微颔首,片刻后,说道:“父皇,三弟宽厚仁善,心怀苍生,在朝中与诸位大臣相处融洽,颇有贤名;
七弟聪慧过人,虽年纪尚小,但已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与见识,假以时日,必能担当大任。
儿臣以为,他们皆是储君的合适人选。”说罢,他目光坦然地与皇帝对视。
皇帝点头,陷入沉思。
箫隼见状,知道皇帝需要时间思考,便再次拱手,告辞离开御书房。
他踏出书房,抬头仰望天空,皇宫上方的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而广阔,可在他眼中,这看似无垠的天空,却处处透着狭隘与束缚,仿佛是一座无形的牢笼,困住了他向往自由的心。
想到箫洛云,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挑,不再迟疑,大步离开了皇宫,那背影透着洒脱与不羁,将一切束缚都抛诸脑后。
“哎,老二原本是最合适做帝王的人选啊。”二皇子离开后,皇帝口中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陛下,无需过于忧虑。”皇帝身边一直弓着腰的老人轻声劝慰,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忠诚,“陛下,您膝下皇子众多,各有千秋。二皇子天资卓越,即便不居皇位,做一方霸主,也能施展其非凡才能。
将来,无论哪位皇子继位,以二皇子的辅佐,陛下都无需担忧国之安危。”
皇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是啊,有隼儿在,朕的确不必担心南国的安危。以他的雷霆手段与雄才大略,这世上,怕是无人能敌。
只是这储君之位,关乎国家的未来,朕不得不慎重啊。”皇帝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宫墙,眼中透着深深的思索。
老人思索片刻,继续说道:“其实,如二殿下所言,三殿下箫珩宽厚仁善,深得人心,在处理政务方面也展现出了沉稳的能力;
七殿下天资聪慧,有智子之心。陛下正值壮年,来日方长,大可以慢慢培养,雕琢成器。”老人的话语让皇帝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几分。
“你说的是。”皇帝似乎有了方向。
“先把老三传来,朕要听听,他心中对这江山社稷,究竟有怎样的抱负。”
“诺,老奴这就去通传。”老人弓着腰,恭敬地缓缓退下。
不多时,箫珩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御书房。
他身着一袭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随着他的走动轻轻飘动。
他神色恭敬,踏入书房便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儿臣见过父皇。”
“珩儿,快起来。赐座。”皇帝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他起身入座,“朕许久未曾与你单独说话,今日宣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父皇找儿臣所为何事?”箫珩微微抬头,他的眼神清澈而明亮。看到他,皇帝就想起皇后。他们母子的相貌极其相似。
皇帝看着他,心中满是欣慰。他虽一直跟随着大皇子,却始终保持着善良本性,不被宫廷的纷争所沾染。
即便曾与其他皇子有些误会,也总是坦诚面对,毫不遮掩。
在皇帝心中,若他能继承皇位,必定会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能让南国继续繁荣昌盛。
“珩儿,朕想问你,对于储君一事,你可有什么想法?”皇帝没有拐弯抹角,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箫珩一听,立马站起来,抱拳行礼,态度诚恳而坚决:“父皇,儿臣不敢妄言。储君之位,关乎国家兴衰,儿臣不敢随意发表见解。”
“哎、不必紧张,快些坐下。”皇帝和蔼地笑着,摆了摆手,试图缓解箫珩的紧张情绪,“朕只是随意问问你罢了。如今,我南国皇子中,就属你与二皇子为成年皇子。
你二皇兄他已明确表示无意皇位,如今,朕有意让你来做储君,你意下如何?”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希望箫珩能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箫珩微微皱眉,低下头,略微沉思后,说道:“父皇,儿臣无意皇位。还望父皇另选贤能,以保我南国江山稳固。”他的声音虽不高,但却透着决心。
皇帝一听,心中不免有些为难。
他实在想不明白,同样是兄弟,大皇子为了皇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陷害他人,而这两个儿子却如此抗拒。
他看着箫珩,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无奈:“为何呀?你与大皇子乃是同胞兄弟,若是你做了储君,想必你母妃,她也会欢喜的。”皇帝提及皇后,箫珩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多次前往后宫拜见母妃,可皇后却总是拒绝与他见面。
他不禁自问,同样是她的儿子,为何母妃如此对待自己呢?
“你母妃还是不见你吗?”皇帝看着儿子失落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或许,皇后是心中有愧,无颜面对这个善良的儿子吧。
在宫廷的争斗中,皇后为了大皇子的前途,难免会忽略了箫珩的感受。
“父皇,儿臣无心皇位,还请父皇另做打算。儿臣只想在自己的天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百姓谋福祉。”箫珩再次恳请,语气决然。
“那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可有中意之人?父皇可为你下旨赐婚。”皇帝看着儿子,换了话题。
“多谢父皇美意,儿臣至今没有心仪之人,对于婚约大事,亦没有过多想法,还请父皇给予儿臣自由。
待时机成熟,再考虑终身大事。”箫珩再次行礼,言辞恳切。
“哎,你们兄弟怎么都如此相似呢?你那二皇兄也是这般,对皇位和婚事皆不在意。罢了,朕不勉强你们。
去吧,若是日后想法有所改变,就及时告知朕。朕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皇帝无奈地挥了挥手,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感慨。
“多谢父皇。”箫珩行礼后,转身缓缓离开。
皇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一旁的老人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打扰皇帝的思绪。
“今日朕累了。”许久,皇帝疲惫地揉了揉额头,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
“陛下,歇着吧。”老人轻声劝道。
“嗯。明日,宣长公主来,朕好几日不见她了。”皇帝缓缓起身,任由宫人扶着他往内侧走。
“是,陛下。”老人应道。
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想他年少时,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积累下斐然政绩。
在位期间,南国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虽曾面临朝廷中出现蛀虫,国库一度告急的困境,但好在有能干的儿子们为他出谋划策,尤其是箫隼,凭借其非凡的谋略与手段,才能保全一国之本。
只是想起大儿子箫赢,皇帝心中便涌起悲伤。或许,是自己太过迂腐,未能及时理解他的抱负,才让他等不及,走上了不归路。
喜欢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
箫隼神色坦然自若,声音沉稳且坚定:“多谢陛下抬爱。儿臣早已表明心迹,儿臣对皇位着实没有兴趣。”那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
皇帝微微皱眉,脸上的肌肉轻轻抽搐了一下,随即长叹一声,无奈地摆了摆手:“你呀、哎、罢了,你志不在此,朕也不强求。只是这储君之位,关乎我南国社稷的兴衰荣辱,总要有合适之人来担当。
依你之见,谁更合适呢?”他目光再次投向箫隼。
箫隼微微颔首,片刻后,说道:“父皇,三弟宽厚仁善,心怀苍生,在朝中与诸位大臣相处融洽,颇有贤名;
七弟聪慧过人,虽年纪尚小,但已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与见识,假以时日,必能担当大任。
儿臣以为,他们皆是储君的合适人选。”说罢,他目光坦然地与皇帝对视。
皇帝点头,陷入沉思。
箫隼见状,知道皇帝需要时间思考,便再次拱手,告辞离开御书房。
他踏出书房,抬头仰望天空,皇宫上方的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而广阔,可在他眼中,这看似无垠的天空,却处处透着狭隘与束缚,仿佛是一座无形的牢笼,困住了他向往自由的心。
想到箫洛云,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挑,不再迟疑,大步离开了皇宫,那背影透着洒脱与不羁,将一切束缚都抛诸脑后。
“哎,老二原本是最合适做帝王的人选啊。”二皇子离开后,皇帝口中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陛下,无需过于忧虑。”皇帝身边一直弓着腰的老人轻声劝慰,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忠诚,“陛下,您膝下皇子众多,各有千秋。二皇子天资卓越,即便不居皇位,做一方霸主,也能施展其非凡才能。
将来,无论哪位皇子继位,以二皇子的辅佐,陛下都无需担忧国之安危。”
皇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是啊,有隼儿在,朕的确不必担心南国的安危。以他的雷霆手段与雄才大略,这世上,怕是无人能敌。
只是这储君之位,关乎国家的未来,朕不得不慎重啊。”皇帝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宫墙,眼中透着深深的思索。
老人思索片刻,继续说道:“其实,如二殿下所言,三殿下箫珩宽厚仁善,深得人心,在处理政务方面也展现出了沉稳的能力;
七殿下天资聪慧,有智子之心。陛下正值壮年,来日方长,大可以慢慢培养,雕琢成器。”老人的话语让皇帝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几分。
“你说的是。”皇帝似乎有了方向。
“先把老三传来,朕要听听,他心中对这江山社稷,究竟有怎样的抱负。”
“诺,老奴这就去通传。”老人弓着腰,恭敬地缓缓退下。
不多时,箫珩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御书房。
他身着一袭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随着他的走动轻轻飘动。
他神色恭敬,踏入书房便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儿臣见过父皇。”
“珩儿,快起来。赐座。”皇帝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他起身入座,“朕许久未曾与你单独说话,今日宣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父皇找儿臣所为何事?”箫珩微微抬头,他的眼神清澈而明亮。看到他,皇帝就想起皇后。他们母子的相貌极其相似。
皇帝看着他,心中满是欣慰。他虽一直跟随着大皇子,却始终保持着善良本性,不被宫廷的纷争所沾染。
即便曾与其他皇子有些误会,也总是坦诚面对,毫不遮掩。
在皇帝心中,若他能继承皇位,必定会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能让南国继续繁荣昌盛。
“珩儿,朕想问你,对于储君一事,你可有什么想法?”皇帝没有拐弯抹角,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箫珩一听,立马站起来,抱拳行礼,态度诚恳而坚决:“父皇,儿臣不敢妄言。储君之位,关乎国家兴衰,儿臣不敢随意发表见解。”
“哎、不必紧张,快些坐下。”皇帝和蔼地笑着,摆了摆手,试图缓解箫珩的紧张情绪,“朕只是随意问问你罢了。如今,我南国皇子中,就属你与二皇子为成年皇子。
你二皇兄他已明确表示无意皇位,如今,朕有意让你来做储君,你意下如何?”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希望箫珩能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箫珩微微皱眉,低下头,略微沉思后,说道:“父皇,儿臣无意皇位。还望父皇另选贤能,以保我南国江山稳固。”他的声音虽不高,但却透着决心。
皇帝一听,心中不免有些为难。
他实在想不明白,同样是兄弟,大皇子为了皇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陷害他人,而这两个儿子却如此抗拒。
他看着箫珩,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无奈:“为何呀?你与大皇子乃是同胞兄弟,若是你做了储君,想必你母妃,她也会欢喜的。”皇帝提及皇后,箫珩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多次前往后宫拜见母妃,可皇后却总是拒绝与他见面。
他不禁自问,同样是她的儿子,为何母妃如此对待自己呢?
“你母妃还是不见你吗?”皇帝看着儿子失落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或许,皇后是心中有愧,无颜面对这个善良的儿子吧。
在宫廷的争斗中,皇后为了大皇子的前途,难免会忽略了箫珩的感受。
“父皇,儿臣无心皇位,还请父皇另做打算。儿臣只想在自己的天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百姓谋福祉。”箫珩再次恳请,语气决然。
“那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可有中意之人?父皇可为你下旨赐婚。”皇帝看着儿子,换了话题。
“多谢父皇美意,儿臣至今没有心仪之人,对于婚约大事,亦没有过多想法,还请父皇给予儿臣自由。
待时机成熟,再考虑终身大事。”箫珩再次行礼,言辞恳切。
“哎,你们兄弟怎么都如此相似呢?你那二皇兄也是这般,对皇位和婚事皆不在意。罢了,朕不勉强你们。
去吧,若是日后想法有所改变,就及时告知朕。朕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皇帝无奈地挥了挥手,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感慨。
“多谢父皇。”箫珩行礼后,转身缓缓离开。
皇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一旁的老人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打扰皇帝的思绪。
“今日朕累了。”许久,皇帝疲惫地揉了揉额头,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
“陛下,歇着吧。”老人轻声劝道。
“嗯。明日,宣长公主来,朕好几日不见她了。”皇帝缓缓起身,任由宫人扶着他往内侧走。
“是,陛下。”老人应道。
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想他年少时,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积累下斐然政绩。
在位期间,南国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虽曾面临朝廷中出现蛀虫,国库一度告急的困境,但好在有能干的儿子们为他出谋划策,尤其是箫隼,凭借其非凡的谋略与手段,才能保全一国之本。
只是想起大儿子箫赢,皇帝心中便涌起悲伤。或许,是自己太过迂腐,未能及时理解他的抱负,才让他等不及,走上了不归路。
喜欢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