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九斿白纛倒下之后,很多叛军都不自觉的张大了嘴巴,信心大受打击。
再加上攻坚受阻,于是各部有意无意的都开始后撤,有的是想要获得喘息之机,还有的单纯就是想要观望一下情况,看看是不是要继续打下去。
就连督战的马队都犹疑起来。
只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还在坚持进攻。
而巴布扎布的指挥部是设在一片可供隐蔽的树丛当中,在观察到了部队后撤的时候,不禁急得火冒三丈。
阵线胶着的目的,就是要避免遭到炮击。而现在竟然敢开始后撤,是嫌死的不够快、不够惨吗?
急切之下,巴布扎布也顾不得隐蔽了,翻身上马,带着亲卫直奔战场,试图阻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但是,已经晚了。
火石岭子上的炮兵阵地抓住了这个空当,之前不敢打炮,是因为敌我阵线距离太近,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韩大帅给炸上天。
但是现在却没有顾虑了,两发试射之后,很快就是覆盖射击,哪里叛军聚堆就往哪里轰。
一百三十毫米口径的高爆榴弹,重32.5公斤,内装tNt 4.5公斤,落地就是一个直径四米、深一米半的大弹坑,十米中心点内,血肉之躯皆为齑粉。
趴地上也没用,因为会被活生生的震死。
对于这些叛军而言,切身体验到的就是天地异色、石破山崩。
各种零件满天飞,即便没被炮弹炸到,那么一不小心落到怀里半条大腿,是什么体验?
本就是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扛住这种强度。
没用上一袋烟的工夫,就全线闪崩了。
盟旗里发金条了,快跑回去啊……
巴布扎布眼看着败兵如同潮水一般往回涌,不由手脚发凉,头脑发木:
完逑!
这就是完逑了!
兵败如山倒。
这种全军崩溃,突出的就是一个不可逆转性。不要说他巴布扎布,就是把兵家四圣三杰全请过来整一个会诊,那也肯定是白搭。
有马的骑马,没马的跑步。
扔掉刀枪的那都不算啥,把衣服脱得就剩一条裤衩子也并不罕见,只为跑起来更轻便,真是巴狗子长犄角——出尽洋相!
什么草原的射雕人,还是满人的巴图鲁,全一个吊样,此时都奔跑在秋日里的阳光下。
很快,火石岭子的加农榴弹炮开始进行延伸射击,于是满蒙叛军如同惊弓之鸟,跑得更欢实了……
实际上,别看六门加农榴弹炮的声势浩大,但是炸死的叛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为叛军又不是挤在超市门口领鸡蛋,哪能都挤在一起,人员密度并不大。
真正的大规模杀伤,都是发生在溃败之后的追歼。
问题是哈拉海防线里的靖安军,此时面对大溃败的满蒙叛军,一时间也只能眼看着,一动不敢动。
“步炮协同”这玩意,一直到百年之后,都还有很多国家的军队玩不明白,更不用说现在的靖安军了。
眼瞅着已经胜利了,要是真被一发炮弹落在脑门子上,你说冤不冤呐?
所以,这边硬是等了一会儿,确定炮击结束了,占人和的第二团才纷纷上马,撒着欢的追了下去。
而此时张宗昌带领的第三团也正好赶上了,乐得他龇牙咧嘴,大手一挥,就开追。
于是占人和的第二团在正面追,张宗昌的第三团在两翼散开追。
这第二团虽然算不上正经骑兵,但是马术却都不赖,毕竟大部分曾经都是当过胡子的。
再加上不计成本的投入,马匹平均质量相当好。
胡子嘛,打逆风局唯唯诺诺,打顺风局重拳出击。
没有人比第二团更擅长打这种仗了,他们会像赶羊一样,多人合作把一拨人圈在一起,然后乱枪打死。
再用刀割下脑袋,插在木棍上举起来,起到恫吓作用。
有的叛军不小心回头一看,当场吓得手脚松软。
若是遇到大群的叛军,就不紧不慢的吊在后面,只把落单的杀死,待纠集更多同袍之后,再从旁边切入进去,先咬下一拨吃掉,零敲碎揪。
而张宗昌带领的白俄人,就比较简单粗暴了,撵上之后上去就是一刀,或兜头盖顶,血光飞溅;或颈后直切,人头滚滚。
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有好马骑的叛军,跑得飞快,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撵不上了,而且有那机灵的早就趁机下道,往柴禾垛里一钻,往壕沟的树叶子里一躲,上哪能找到去。
但是骑着驽马的,可就完蛋草了。
至于腿儿着的,脑袋第一批就搬家了。
当然了,“大蒙古国”陆军元帅巴布扎布肯定是不会落后的,毕竟到啥时候都是得让领导先走。
在第一轮炮弹打过来的时候,巴布扎布就已经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手底下这些人马到底是啥揍性,他还是有点逼数的。遭到大炮轰击要是不跑的话,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全都被绑树上了……
于是巴布扎布带着一百名亲兵卫队,头也不回的尥蹶子往北跑。
根据血腥男爵之前的指示,巴布扎布安排硕代大喇嘛率领本部两千人马北撤二十公里,依靠村屯挖掘战壕,建立防线。
所以巴布扎布此时的想法就是,先一步去找硕代大喇嘛汇合,依靠防御工事稳住阵线,以便收拢败兵。
至于说要不要继续与韩老实对阵——那肯定是“不要”了,否则他得是喝多少假酒啊!
收拢败兵之后,肯定是不能往西北大草原方向撤,因为韩老实不会轻易放过他,一路追杀下去,他巴布扎布一百个脑袋都不够敲的。
所以,巴布扎布打算率兵继续往北,撤向哈尔滨方向,寻求俄国人的托庇。即便托庇不成,也可以利用中东铁路便捷,乘坐火车快速撤回“大蒙古国”——胜败乃兵家常事,说不定下次就能卷土重来呢!
反正他巴布扎布与韩老实是誓不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应该说,巴布扎布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这里距离哈尔滨真不算太远,起码要比库伦近很多倍。而沙皇俄国兵强马壮,托庇他这个败军之将还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巴布扎布这一切的盘算,都是建立在硕代大喇嘛已然成功建立防线的基础上。
所以,这就要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硕代大喇嘛是否给力了……
再加上攻坚受阻,于是各部有意无意的都开始后撤,有的是想要获得喘息之机,还有的单纯就是想要观望一下情况,看看是不是要继续打下去。
就连督战的马队都犹疑起来。
只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还在坚持进攻。
而巴布扎布的指挥部是设在一片可供隐蔽的树丛当中,在观察到了部队后撤的时候,不禁急得火冒三丈。
阵线胶着的目的,就是要避免遭到炮击。而现在竟然敢开始后撤,是嫌死的不够快、不够惨吗?
急切之下,巴布扎布也顾不得隐蔽了,翻身上马,带着亲卫直奔战场,试图阻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但是,已经晚了。
火石岭子上的炮兵阵地抓住了这个空当,之前不敢打炮,是因为敌我阵线距离太近,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韩大帅给炸上天。
但是现在却没有顾虑了,两发试射之后,很快就是覆盖射击,哪里叛军聚堆就往哪里轰。
一百三十毫米口径的高爆榴弹,重32.5公斤,内装tNt 4.5公斤,落地就是一个直径四米、深一米半的大弹坑,十米中心点内,血肉之躯皆为齑粉。
趴地上也没用,因为会被活生生的震死。
对于这些叛军而言,切身体验到的就是天地异色、石破山崩。
各种零件满天飞,即便没被炮弹炸到,那么一不小心落到怀里半条大腿,是什么体验?
本就是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扛住这种强度。
没用上一袋烟的工夫,就全线闪崩了。
盟旗里发金条了,快跑回去啊……
巴布扎布眼看着败兵如同潮水一般往回涌,不由手脚发凉,头脑发木:
完逑!
这就是完逑了!
兵败如山倒。
这种全军崩溃,突出的就是一个不可逆转性。不要说他巴布扎布,就是把兵家四圣三杰全请过来整一个会诊,那也肯定是白搭。
有马的骑马,没马的跑步。
扔掉刀枪的那都不算啥,把衣服脱得就剩一条裤衩子也并不罕见,只为跑起来更轻便,真是巴狗子长犄角——出尽洋相!
什么草原的射雕人,还是满人的巴图鲁,全一个吊样,此时都奔跑在秋日里的阳光下。
很快,火石岭子的加农榴弹炮开始进行延伸射击,于是满蒙叛军如同惊弓之鸟,跑得更欢实了……
实际上,别看六门加农榴弹炮的声势浩大,但是炸死的叛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为叛军又不是挤在超市门口领鸡蛋,哪能都挤在一起,人员密度并不大。
真正的大规模杀伤,都是发生在溃败之后的追歼。
问题是哈拉海防线里的靖安军,此时面对大溃败的满蒙叛军,一时间也只能眼看着,一动不敢动。
“步炮协同”这玩意,一直到百年之后,都还有很多国家的军队玩不明白,更不用说现在的靖安军了。
眼瞅着已经胜利了,要是真被一发炮弹落在脑门子上,你说冤不冤呐?
所以,这边硬是等了一会儿,确定炮击结束了,占人和的第二团才纷纷上马,撒着欢的追了下去。
而此时张宗昌带领的第三团也正好赶上了,乐得他龇牙咧嘴,大手一挥,就开追。
于是占人和的第二团在正面追,张宗昌的第三团在两翼散开追。
这第二团虽然算不上正经骑兵,但是马术却都不赖,毕竟大部分曾经都是当过胡子的。
再加上不计成本的投入,马匹平均质量相当好。
胡子嘛,打逆风局唯唯诺诺,打顺风局重拳出击。
没有人比第二团更擅长打这种仗了,他们会像赶羊一样,多人合作把一拨人圈在一起,然后乱枪打死。
再用刀割下脑袋,插在木棍上举起来,起到恫吓作用。
有的叛军不小心回头一看,当场吓得手脚松软。
若是遇到大群的叛军,就不紧不慢的吊在后面,只把落单的杀死,待纠集更多同袍之后,再从旁边切入进去,先咬下一拨吃掉,零敲碎揪。
而张宗昌带领的白俄人,就比较简单粗暴了,撵上之后上去就是一刀,或兜头盖顶,血光飞溅;或颈后直切,人头滚滚。
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有好马骑的叛军,跑得飞快,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撵不上了,而且有那机灵的早就趁机下道,往柴禾垛里一钻,往壕沟的树叶子里一躲,上哪能找到去。
但是骑着驽马的,可就完蛋草了。
至于腿儿着的,脑袋第一批就搬家了。
当然了,“大蒙古国”陆军元帅巴布扎布肯定是不会落后的,毕竟到啥时候都是得让领导先走。
在第一轮炮弹打过来的时候,巴布扎布就已经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手底下这些人马到底是啥揍性,他还是有点逼数的。遭到大炮轰击要是不跑的话,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全都被绑树上了……
于是巴布扎布带着一百名亲兵卫队,头也不回的尥蹶子往北跑。
根据血腥男爵之前的指示,巴布扎布安排硕代大喇嘛率领本部两千人马北撤二十公里,依靠村屯挖掘战壕,建立防线。
所以巴布扎布此时的想法就是,先一步去找硕代大喇嘛汇合,依靠防御工事稳住阵线,以便收拢败兵。
至于说要不要继续与韩老实对阵——那肯定是“不要”了,否则他得是喝多少假酒啊!
收拢败兵之后,肯定是不能往西北大草原方向撤,因为韩老实不会轻易放过他,一路追杀下去,他巴布扎布一百个脑袋都不够敲的。
所以,巴布扎布打算率兵继续往北,撤向哈尔滨方向,寻求俄国人的托庇。即便托庇不成,也可以利用中东铁路便捷,乘坐火车快速撤回“大蒙古国”——胜败乃兵家常事,说不定下次就能卷土重来呢!
反正他巴布扎布与韩老实是誓不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应该说,巴布扎布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这里距离哈尔滨真不算太远,起码要比库伦近很多倍。而沙皇俄国兵强马壮,托庇他这个败军之将还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巴布扎布这一切的盘算,都是建立在硕代大喇嘛已然成功建立防线的基础上。
所以,这就要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硕代大喇嘛是否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