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老实来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架炮哐哐炸。
炮弹爆炸之后形成的破片杀伤弹幕,目前可谓是韩老实金手指系统的一大克星。这一点,韩老实上次在安东鸭绿江口已经领教过了。
结果就是,老地主跑丢了一只鞋……
多么痛的领悟!
多少个午夜,韩老实在梦中惊醒,搬开压在身上的胳膊腿,摸摸地上的鞋是两只,才能放下心来,然后择其善者而幸之。
没想到啊,这次在满蒙叛匪这里又吃二茬苦、遭二茬罪。
可见,装逼这玩意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否则就容易遭雷劈。
掐指一算,这应该是韩老实自从出道以来,遭遇的第三次滑铁卢。
不幸中的万幸,满蒙叛匪的炮兵大部分都是属于二糊鲁子,能耐大约是师娘教出来的。
再加上这是首轮射击,尚未经过校正。
所以,尽管距离只有一千米,射击诸元并不太难标定,但是五门野战炮的炮弹落点,最近的一颗距离韩老实差不多也有五六十米远,以至于76毫米口径的破片杀伤弹幕没有波及到目标。
除了把韩老实骇一身白毛汗之外,确实没有啥实质性的效果。
这个距离,要是五个炮手都有李云龙手底下那个名叫“柱子”的水平,现在老地主轻则点数大跳水,重则小命难保。
而乌骓马大约从来没经历过这场面,也惊得“咴咴”嘶鸣。
老地主二话不说,把低音炮一收,扳鞍认蹬,飞身上马。
“驾驾驾”!
头也不回,玩了命的开始跑。
不跑不行啊,经过校射之后,很快就有第二轮射击,真要被炮弹全覆盖,可就完犊子了。
唯一的安慰就是:上次跑丢了鞋,这次大概也许不会了吧!
乌骓马似乎也知道事态紧迫,撒开四蹄,如追风逐电。
在喘息之间就已经跑出去了半里地,不愧是“盖关东”,独一份!
必须得给韩老太爷点个赞。
韩老实以手加额,不由长出一口气。
在这个距离上,校正之后的第二轮炮击无论如何也覆盖不到。
但是,老地主有所不知的是,叛匪还有另外五门野战炮!
巴布扎布知道手底下炮兵都是什么成色,深刻意识到第一轮炮击可能无法建功,于是就命令另外五门野战炮错开待命,射击诸元标定的是一千三百米。
若是第一轮炮击未能干掉韩老实,那么等他撤退的时候,正好可以延伸出去三百米,差不多就是守株待兔。
所以,眼见着韩老实果然在第一轮炮击当中毫发未损,慌里慌张上马就跑,于是另外五门野战炮又发威了。
伴随着沉闷的响声,空气中再次响起尖锐的呼啸声。
韩老实感到十分诧异:校正速度有这么快的吗?
结果,就有一颗炮弹落在了韩老实左前方二十米左右的位置。
“轰!”
一股强烈的气流席卷而来。
韩老实的系统提示如同大网红直播间公屏的字幕一般,唰唰往下拉: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仅仅是76毫米野战炮命中一炮而已,就轰掉了八百点数。
甚至严格来说,根本不算命中,因为76毫米口径炮弹的集中杀伤半径是十五米。
二十米,已经不算是集中杀伤半径。
而尽管如此,韩老实也在一瞬间就挨了八个弹片。
不难想象,要是在十五米半径之内,产生的破片杀伤弹幕会有多大,简直就是金属风暴。
杀伤力呈几何倍数增加。
那么,要是五门乃至十门野战炮全都射正呢?
恐怕是当场就能把老地主给挫骨扬灰了吧……
问题是韩老实有系统庇护,虽然损失了八百点数,但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属实是没啥大不了的,毕竟今天死在他手上的叛匪——特别是各品种的洋人,数量绝对够用。
待午夜系统结算,发一波大财那是必然的。
但是,胯下的乌骓马没有系统庇护啊!
只听乌骓马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但是速度丝毫未减,一直跑出去了能有四五里地,这才扎进了一处密实的苇丛停下来。
并且发出暴躁不安的低叫声,用前蹄不停刨地。
韩老实的心里一沉。
急忙翻身下马。
仔细看时,就发现乌骓马的腰角与肩端这两个部位都有鲜血涌出,而一个后腿也被弹片划伤。
老地主是懂马的,知道乌骓马受的伤应该不至于致命,但也肯定是不方便继续赶路了,否则会失血过多。
不由紧皱眉头,恨意难平。
乌骓马肯定不能放在这里自生自灭,否则那就是丧良心。
而他又不能扛着乌骓马跑路。
最后,老地主一咬牙,找系统兑换了一辆雪佛Kw-353型两吨半十轮卡车。
这玩意是花旗国陆军在二战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款卡车,并通过租借法案大量支援给中英苏等国,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盟军后勤系统。
之所以不兑换现代先进的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品牌卡车,一个是属实标价太贵,另一个也是不适合这个时代的路况。
而这辆两吨半Kw型卡车,自重不大,各方面属性都比较优秀。尤其是具备6x6驱动能力,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而且故障率低,很适合这个时代的路况。
再加上不是现代工业品,系统标价低廉,只需要两千五百点数,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老地主给乌骓马迅速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止血之后,两臂一较力,就把乌骓马横着抱起来,放进了卡车的后车厢。
然后坐进驾驶位,吭哧瘪肚的发动了卡车。
这玩意属实是有些难开,换一次档却得踩两次离合,一个配合不好,即当场熄火。
好在老地主有些经验,熟悉了之后,即猛踩油门。
这辆雪佛兰两吨半的4.4升六缸汽油发动机发出阵阵咆哮,辗过一片稀疏的苇杆,车轮将地上的白碱土卷起老高。
在旱海荒野上,卡车转过两片苇丛,终于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天际。
韩老实:我还会回来的……
炮弹爆炸之后形成的破片杀伤弹幕,目前可谓是韩老实金手指系统的一大克星。这一点,韩老实上次在安东鸭绿江口已经领教过了。
结果就是,老地主跑丢了一只鞋……
多么痛的领悟!
多少个午夜,韩老实在梦中惊醒,搬开压在身上的胳膊腿,摸摸地上的鞋是两只,才能放下心来,然后择其善者而幸之。
没想到啊,这次在满蒙叛匪这里又吃二茬苦、遭二茬罪。
可见,装逼这玩意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否则就容易遭雷劈。
掐指一算,这应该是韩老实自从出道以来,遭遇的第三次滑铁卢。
不幸中的万幸,满蒙叛匪的炮兵大部分都是属于二糊鲁子,能耐大约是师娘教出来的。
再加上这是首轮射击,尚未经过校正。
所以,尽管距离只有一千米,射击诸元并不太难标定,但是五门野战炮的炮弹落点,最近的一颗距离韩老实差不多也有五六十米远,以至于76毫米口径的破片杀伤弹幕没有波及到目标。
除了把韩老实骇一身白毛汗之外,确实没有啥实质性的效果。
这个距离,要是五个炮手都有李云龙手底下那个名叫“柱子”的水平,现在老地主轻则点数大跳水,重则小命难保。
而乌骓马大约从来没经历过这场面,也惊得“咴咴”嘶鸣。
老地主二话不说,把低音炮一收,扳鞍认蹬,飞身上马。
“驾驾驾”!
头也不回,玩了命的开始跑。
不跑不行啊,经过校射之后,很快就有第二轮射击,真要被炮弹全覆盖,可就完犊子了。
唯一的安慰就是:上次跑丢了鞋,这次大概也许不会了吧!
乌骓马似乎也知道事态紧迫,撒开四蹄,如追风逐电。
在喘息之间就已经跑出去了半里地,不愧是“盖关东”,独一份!
必须得给韩老太爷点个赞。
韩老实以手加额,不由长出一口气。
在这个距离上,校正之后的第二轮炮击无论如何也覆盖不到。
但是,老地主有所不知的是,叛匪还有另外五门野战炮!
巴布扎布知道手底下炮兵都是什么成色,深刻意识到第一轮炮击可能无法建功,于是就命令另外五门野战炮错开待命,射击诸元标定的是一千三百米。
若是第一轮炮击未能干掉韩老实,那么等他撤退的时候,正好可以延伸出去三百米,差不多就是守株待兔。
所以,眼见着韩老实果然在第一轮炮击当中毫发未损,慌里慌张上马就跑,于是另外五门野战炮又发威了。
伴随着沉闷的响声,空气中再次响起尖锐的呼啸声。
韩老实感到十分诧异:校正速度有这么快的吗?
结果,就有一颗炮弹落在了韩老实左前方二十米左右的位置。
“轰!”
一股强烈的气流席卷而来。
韩老实的系统提示如同大网红直播间公屏的字幕一般,唰唰往下拉: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
“免疫攻击一次,消耗100点数,剩余点。”
仅仅是76毫米野战炮命中一炮而已,就轰掉了八百点数。
甚至严格来说,根本不算命中,因为76毫米口径炮弹的集中杀伤半径是十五米。
二十米,已经不算是集中杀伤半径。
而尽管如此,韩老实也在一瞬间就挨了八个弹片。
不难想象,要是在十五米半径之内,产生的破片杀伤弹幕会有多大,简直就是金属风暴。
杀伤力呈几何倍数增加。
那么,要是五门乃至十门野战炮全都射正呢?
恐怕是当场就能把老地主给挫骨扬灰了吧……
问题是韩老实有系统庇护,虽然损失了八百点数,但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属实是没啥大不了的,毕竟今天死在他手上的叛匪——特别是各品种的洋人,数量绝对够用。
待午夜系统结算,发一波大财那是必然的。
但是,胯下的乌骓马没有系统庇护啊!
只听乌骓马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但是速度丝毫未减,一直跑出去了能有四五里地,这才扎进了一处密实的苇丛停下来。
并且发出暴躁不安的低叫声,用前蹄不停刨地。
韩老实的心里一沉。
急忙翻身下马。
仔细看时,就发现乌骓马的腰角与肩端这两个部位都有鲜血涌出,而一个后腿也被弹片划伤。
老地主是懂马的,知道乌骓马受的伤应该不至于致命,但也肯定是不方便继续赶路了,否则会失血过多。
不由紧皱眉头,恨意难平。
乌骓马肯定不能放在这里自生自灭,否则那就是丧良心。
而他又不能扛着乌骓马跑路。
最后,老地主一咬牙,找系统兑换了一辆雪佛Kw-353型两吨半十轮卡车。
这玩意是花旗国陆军在二战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款卡车,并通过租借法案大量支援给中英苏等国,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盟军后勤系统。
之所以不兑换现代先进的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品牌卡车,一个是属实标价太贵,另一个也是不适合这个时代的路况。
而这辆两吨半Kw型卡车,自重不大,各方面属性都比较优秀。尤其是具备6x6驱动能力,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而且故障率低,很适合这个时代的路况。
再加上不是现代工业品,系统标价低廉,只需要两千五百点数,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老地主给乌骓马迅速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止血之后,两臂一较力,就把乌骓马横着抱起来,放进了卡车的后车厢。
然后坐进驾驶位,吭哧瘪肚的发动了卡车。
这玩意属实是有些难开,换一次档却得踩两次离合,一个配合不好,即当场熄火。
好在老地主有些经验,熟悉了之后,即猛踩油门。
这辆雪佛兰两吨半的4.4升六缸汽油发动机发出阵阵咆哮,辗过一片稀疏的苇杆,车轮将地上的白碱土卷起老高。
在旱海荒野上,卡车转过两片苇丛,终于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天际。
韩老实:我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