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五月围城-《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不能放!

  惊蛰连着后退两步挣脱。

  李圆圆坐在耳房小炕的炕沿上,见到惊蛰慌乱的样子,李圆圆不由捂嘴笑得花枝招展,“惊蛰,逗你玩的——哎哎哎,可不行用这个对着姐姐,射出子弹来会很危险的……”

  惊蛰的手里,已经多了一把乌黑深沉的枪牌撸子。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关键时刻就得亮出家伙事儿,这才是男人最大的底气!

  可惜,李圆圆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惊蛰手里的枪牌撸子了,所以威慑力大减——这玩意就和毛子姐夫的煤气罐一样,一旦挂在嘴边天天说,就没人太过在意了……

  这时,龙湾县城南门方向的枪声响成了一片,使得这个原本春风沉醉的夜晚,变得令人心惊胆战。

  惊蛰穿上了短靴,扣上鸭舌帽,再把枪牌撸子插到腰间枪套里,就要出门去。

  李圆圆赶紧拽住他,道:“惊蛰,你要干啥去?”

  惊蛰转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

  “再见,我要去打仗了!”

  “绺子来攻打龙湾县城,现在已经打成了一锅粥,你一个小孩子去掺和啥呀,快溜的躺炕上睡觉吧,晚上灵醒着点,有不对劲的时候赶紧趴到炕沿下面,免得被飞子儿打到。”

  惊蛰闻言咧了咧嘴,心想:你还知道我是一个小孩子呀?

  哎,这花子房不待也罢。

  讨厌这种没有距离感的人——不过,该说不说的,这位小姐姐对咱是真关心,只不过有一点说错了:这根本就不是绺子来攻打龙湾县城,而是怀德韩家打着绺子的旗号。

  正经的胡子哪敢随便攻打县城,再说也没有那个实力,能砸响地主大院的响窑就不错了……

  惊蛰懊恼地抱着脑袋,蹲在门旁边不吱声。

  他恨自己没用,那边在打生打死,自己却帮不上忙,只能在花子房里干瞪眼。

  腰上的这把枪牌撸子,虽然已经使得相当熟练,但是惊蛰是有自知之明的,真到了战场上,那就是送人头的,连一朵小浪花都掀不起来。

  哎,要是有爷爷韩老实的本事就好了,架起来大枪,一枪一个小卡拉米,哪轮得到这些瘪犊子耀武扬威的嘚瑟……

  想到这里,惊蛰摆了摆手,对李圆圆说道:

  “你也回屋去睡觉吧,别脱衣服,如果有不对劲的时候我会带你一起跑——你盘顺人亮,要是被胡子看到可就坏菜了……”

  花子王刘老万昨天有事回宽城子的家了,今晚不在这,李圆圆摇摇头,道:“不,我就搁这睡……”

  惊蛰连推带撞的终于把李圆圆小姐姐弄到了门外,然后七手八脚的把门从里面划上,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一头扎到小炕上,听着县城南门方向越来越激烈的枪声,而且似乎西门方向也有了动静,顿觉忧心忡忡。

  自言自语道:王爷爷,到这硍劲儿上了,你们可一定得顶住啊……

  ……

  “给我狠狠的打,只要撑到明天援兵到来,每人发三百块现大洋!猪肉炖粉条子、白脸高粱米饭已经要出锅了,等打退这一波,可劲儿造……”

  龙湾县农商会上王子儒,已经脱下了长袍马褂,换上了青灰色的仿军装上衣,马裤配长靴——和他那个二逼外甥女婿一个造型。

  此时正挥舞着一把匣子枪,在南门方向的城墙上给团丁、炮手鼓劲儿。

  不鼓劲儿不行啊,商团的战斗力属实是有些拉胯。

  团丁欺负老百姓还行,每年夏季蔬菜下来的时候才执行任务,整天背着大枪在菜市场以及街面上游走,菜农如果不交钱就不让卖菜,所以被称为“茄子队”。

  商团归农商会长王子儒管,能有七八十人,穿黑衣服,队长叫王二屁,最好刁难人,谁遇到谁倒霉,所以龙湾县老百姓流传一句话:“时运不济,遇到王二屁”。

  而王子儒自然也知道团丁的德性,至于为何不管一管——这话问的多余。

  王子儒确实是九月红的好舅舅,也是韩老实的好哥们,但不代表他就是好人呐,谁家好人会当大窝主,还动不动就往自家后院埋人……

  那么现在,这个曾经坐地分赃的大窝主,终于暂时回归一次刀头舔血的生活,赶紧发出重赏。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论是团丁还是炮手,一听说有现大洋,全都打起了精神,排子枪打出去一阵又一阵。

  一时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在密集的枪声中,夹杂着人的嚎叫和战马的嘶鸣,城门楼子、城墙上守城的手握着水连珠、套筒枪、金钩枪、快利、马丽霞等五花八门的武器,纷纷打响,把大拴拉得快要冒火星子了,一股脑地把子弹打出去。

  还有炮手将大抬杠架在城墙垛口顶上往外轰,那枪口足足有茶碗粗细,吃的是铁砂子和黑火药,喷出去的是一片火焰,震天动地。

  只是外面铺天盖地的马队实在是过于瘆人,离老远有灯笼火把点燃,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火龙,影影绰绰全是鬼蜮般的身影。

  看这架势,怕不是得有至少两千人。

  所谓人上一千,扯地连天,更不用说全是枪马强人,而且枪也打得挺准。

  守城的为了防止有人靠近墙根,把浸透了火油的砖头子和棉花团点燃,形成团团烈火,放到垛口外面的支架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而这一团团的烈火光芒则是外面攻击目标,把砖头子击碎之后火花四溅,划破了夜空。

  看这战斗力,显然就不是正牌胡子……

  这时,龙湾县知事廖楚璜也终于匆匆赶了过来,仓促之下帽子都忘戴了,后面还跟着县警署署长,以及临时集合起来的游击马队和巡警,能有四五十人,赶忙上了城墙投入战斗。

  廖楚璜操着一口湖南话,有些愧疚地说道:“王会长,愧不听你所言呐,没想到这些人竟如此大胆,敢公然攻打县城,真是无法无天!”

  王子儒叹了口气,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幸亏自己临机决断,用情面动员本县十三家大户、商号,派出各家炮手交给王子儒指挥,再加上农商会的团丁,总算是勉强拼凑起来了三四百人,事先守在了南门方向。

  这南门方向的城墙段是最长的,同时也是最破烂的,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坍塌之后,砖石早被人扒走垒墙盖房,形成三四十米的豁口。于是王子儒花钱雇人就地挖掘一道壕线,并在壕线一侧用砖木临时搭建一座炮台,最上面有青条石作为围挡。

  这才扛住了这一轮突袭进攻。

  否则,这龙湾县城已经沦为地狱了。

  至于王子儒是怎么提前知道的,这其实还是惊蛰领着小花子立下的大功。

  王子儒对于惊蛰肯定是无条件信任的,奈何龙湾县知事廖楚璜不相信,认为没人敢公然攻打一座县城,而且还是龙湾县这等重地。

  其实廖楚璜想的也没错,虽然清末民初关东匪患甚重,但是极少极少有攻破县城的记录。一个是匪绺的实力有限,再一个也是害怕围剿。

  一旦攻破县城,那后果很严重,必然招到官军不计代价的全面围剿,然后脑袋被挂到城门上。

  但是,这次不一样啊。

  虽然打的是马傻子绺子的旗号,实际主力却是怀德韩家的人。

  县知事廖楚璜马上传令各甲,动员青壮年参加守城。

  唇亡齿寒,各家也是知道轻重的,有快枪的就拿快枪,没快枪的也有单出子、铁公鸡、老洋炮,再不济也有扎枪吧?

  一时间,南城墙上趴满了守城的人。

  “王会长,另外三面城墙咋整啊?现在得你来拿主意了!”

  廖楚璜急得直跺脚,虽然另外三面的城墙相对完整,而且长度也远比南门方向短,但肯定也是需要人手。

  守土有责,真要是县城被攻破了,就算是他廖楚璜能逃脱性命,也肯定是落得一个“永不叙用”。

  王子儒却并不慌,道:“廖知事不必担心,只要守住南面就行,其他三面自有泰山石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