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邪离开后,张海桐看着自己的翻盖手机——他对这种手机有一种执念。第一世很多人怀念千禧时代,拍的怀旧视频里面复原的手机基本都是翻盖或者滑盖手机。
所以他购置的手机,也都是翻盖和滑盖。
当然他还有一台洛基亚备用机,那玩意儿是直板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洛基亚有一种迷之信任,觉得有大事还得靠它。
张海桐打开短信界面,里面的最新消息是吴邪转发的图片彩信,下面一条则来自吴三省。
短信内容是:我那大侄子找你去了,你看着讲。
因此他并不惊讶吴邪还会回来。吴三省的意思无外乎就是不要干涉他的计划,那张海桐顺着说就好了。
即便告诉吴邪所有真相,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太超模了。
人一般只相信亲眼所见。别人讲的,总是保持怀疑。吴邪聪明,聪明的人谨慎也多疑。当年吴三省出道,一样的不信邪。后面也是吃了大亏,才渐渐有了转变。
吴三省这人性格多变乖张,一句话能套好几层。你永远不知道他真哭还是假笑,做事也很谨慎。由此可见他也多疑。
不是亲眼所见,这种人绝对不认。
在吴三省之前发过来的短信,也属于阿宁。
阿宁发的是一则邀约信息,询问他要不要一起去西沙海底墓。
具体交流内容如下——
张海桐回:吴三省不是在吗,我就不去了。
阿宁:你知道的,我们之间的合作出现了问题。你我也算老交情,董小姐有没有和你讲过,在我们这队人马去鲁王宫之前,我们老板还派人去过鲁王宫。
张海桐沉默了。怎么说呢,那鲁王宫都快漏成筛子了。去过几队人有什么重要的。四九年前,这地界来的人各自归属的势力就不少了。
谁来谁不来,也没什么好琢磨的。
当时的张海桐还皱了皱眉,回了一条:你们公司难道报销电话费?
阿宁:?
张海桐:我们为什么不打电话?或者用QQ。
阿宁:……
后续内容就在企鹅上了。
两人继续刚刚的话题。
张海桐对裘德考的行踪知道的还算具体,所以让她继续讲。
阿宁也不隐瞒,接着说:你猜去的人是谁?
张海桐没猜。他猜阿宁马上就会接下一句。
果然,阿宁很快发过来第二条消息:当时我们老板雇佣的人,就是吴三省。他出来后,对我们隐瞒了一些东西。
阿宁:我们本应该在里面得到一些信息,但出师未捷身先死。你们应该在里面看到了我的人的尸体。
张海桐:是。
都烂了。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一个故事了。
在阿宁的讲述中,他们之所以重新回到中国,是因为一个神奇的摆件。在裘德考的盗墓队伍里,这些人将那件东西称之为“鱼”。
当年裘德考骗走帛书,但无法破解其中的信息。机缘巧合之下,他通过绣谱破解了帛书上一部分信息,得到了一个由不规则曲线构成的图案。
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居住在唐人街的国学老教授,知晓沂蒙山有个道观的丹炉上有同样的图案。
但当时的裘德考在中国早就臭名昭着,他很难再回到中国,于是委托吴三省前去寻找。
阿宁:“我们太信任吴三省,这让我的老板吃了大亏。”
阿宁说的不错。裘德考和吴三省的合作甚至比他描述的更早,早到文锦进入西沙海底墓的时候就已经在合作了。
当时的吴老狗手上没了帛书,很多信息无从得知。金万堂虽然受雇于裘德考做了一部分翻译,但信息并不齐全。
为了能够继续窥视帛书背后的秘密,从中寻求破局之法,吴三省在吴老狗的默许之下,与裘德考合作了。
吴三省从小性格乖张,他和家里人的关系十分浅薄,除却逢年过节或者重大事项,基本不会回吴家。
大多数人眼里的吴三省,就是这样一个人。
道上有人猜测,吴三省常年不回家,多半是因为他叛逆顽劣,忤逆了老爷子的意思。
只要在倒斗这一行混过一些年岁,大多知道顶头的几位大佬纷纷洗白上岸。吴老狗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解家早就上岸了,又因为特殊的那十年许久不碰文物走私这门生意,所以陈年的尾巴扫的十分干净。
解家小姐就是板上钉钉的干净出身,正儿八经过了明路的豪商。明面上,解家没有任何灰暗。
当年吴老狗娶了解家小姐,对于外人来说这就是要慢慢洗白上岸的意思。还要借着解家的手,把吴家的产业全部洗白。
既然家业都过了明路,自己的孩子肯定不能继续干这一行。但吴三省自幼不听话,主意大的很。
他虽然也怵老二,但他会瞒着人啊。
等东窗事发,吴三省都在道上混出名堂了。气的吴老狗猛抽他一顿,一脚把人踢出门,让他滚远些。
那些都是气话,也只当着老二的面做了这么一回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后道上的人都讲吴三省这是让吴老狗伤了心,所以不与家里亲厚。
曾经张海桐与吴老狗闲话,说起这事他只是笑,笑的很忧虑。
张海桐认为,这大概是演给外人的一出戏。毕竟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选的老二,阴差阳错用了老三?大多数的巧合,都是人为。殚精竭虑的人为。
这是在为吴三省不与吴家来往做铺垫。
否则以吴老狗和裘德考恩怨,吴三省若是与吴家关系匪浅,绝无可能与他来往。
若吴三省与吴家情谊深厚,和老爷子没有怨气,也绝对不可能接受裘德考的招揽。
这些往事,恐怕吴邪并不清楚。他从小只知道家里人告诫他不要跟三叔来往太密切,后来人长大了,却渐渐不管了。还允许他经营三叔盘口上的铺子。
于吴邪而言,那都是老一辈的恩怨,与他关系不大,也没必要深究。
吴三省与裘德考虚与委蛇,恐怕要的就是他手上那份帛书破解出来的信息。
目前来看,他真的成功了。并由此知道了鲁王宫、海底墓、镜儿宫和云顶天宫等地的真实联系。
言归正传。
裘德考委托吴三省去找那个丹炉,拓印丹炉盖子上的图案,这再次印证了帛书破译出来的信息,让裘德考知道了这些图案到底代表了什么。
阿宁是这么说的:“我们通过这些不规则曲线组成的图案,以及‘鱼’上面的信息,知道了一些古墓的位置。”
“我的老板对这些古墓非常有兴趣,为此,我们来到了中国。在这之前,老板找到了吴三省,帮助他套路并寻求古墓信息,”
“在这份信息里,我们最先破译出来的是西沙海底墓的位置。”
这就是吴三省下海底墓的真实起因——他受裘德考的委托,借文锦之手加入考古队。同时作为双面间谍,完成九门对帛书信息的窃取以及他和解连环之间的身份转变。
当然,这是张海桐总结的结论。为了方便张家了解九门的动向,这些消息他全部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在香港住院期间,他全部汇报给了张海客。
此时的阿宁本人并不清楚裘德考为什么执着于在中国挖坟盗墓,她更多时候只是一个执行者。
在阿宁那边,西沙海底墓和裘德考交易的人始终都是吴三省,但从墓里出来以后,是真的吴三省还是假的吴三省,那就无从得知了。
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所以他购置的手机,也都是翻盖和滑盖。
当然他还有一台洛基亚备用机,那玩意儿是直板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洛基亚有一种迷之信任,觉得有大事还得靠它。
张海桐打开短信界面,里面的最新消息是吴邪转发的图片彩信,下面一条则来自吴三省。
短信内容是:我那大侄子找你去了,你看着讲。
因此他并不惊讶吴邪还会回来。吴三省的意思无外乎就是不要干涉他的计划,那张海桐顺着说就好了。
即便告诉吴邪所有真相,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太超模了。
人一般只相信亲眼所见。别人讲的,总是保持怀疑。吴邪聪明,聪明的人谨慎也多疑。当年吴三省出道,一样的不信邪。后面也是吃了大亏,才渐渐有了转变。
吴三省这人性格多变乖张,一句话能套好几层。你永远不知道他真哭还是假笑,做事也很谨慎。由此可见他也多疑。
不是亲眼所见,这种人绝对不认。
在吴三省之前发过来的短信,也属于阿宁。
阿宁发的是一则邀约信息,询问他要不要一起去西沙海底墓。
具体交流内容如下——
张海桐回:吴三省不是在吗,我就不去了。
阿宁:你知道的,我们之间的合作出现了问题。你我也算老交情,董小姐有没有和你讲过,在我们这队人马去鲁王宫之前,我们老板还派人去过鲁王宫。
张海桐沉默了。怎么说呢,那鲁王宫都快漏成筛子了。去过几队人有什么重要的。四九年前,这地界来的人各自归属的势力就不少了。
谁来谁不来,也没什么好琢磨的。
当时的张海桐还皱了皱眉,回了一条:你们公司难道报销电话费?
阿宁:?
张海桐:我们为什么不打电话?或者用QQ。
阿宁:……
后续内容就在企鹅上了。
两人继续刚刚的话题。
张海桐对裘德考的行踪知道的还算具体,所以让她继续讲。
阿宁也不隐瞒,接着说:你猜去的人是谁?
张海桐没猜。他猜阿宁马上就会接下一句。
果然,阿宁很快发过来第二条消息:当时我们老板雇佣的人,就是吴三省。他出来后,对我们隐瞒了一些东西。
阿宁:我们本应该在里面得到一些信息,但出师未捷身先死。你们应该在里面看到了我的人的尸体。
张海桐:是。
都烂了。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一个故事了。
在阿宁的讲述中,他们之所以重新回到中国,是因为一个神奇的摆件。在裘德考的盗墓队伍里,这些人将那件东西称之为“鱼”。
当年裘德考骗走帛书,但无法破解其中的信息。机缘巧合之下,他通过绣谱破解了帛书上一部分信息,得到了一个由不规则曲线构成的图案。
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居住在唐人街的国学老教授,知晓沂蒙山有个道观的丹炉上有同样的图案。
但当时的裘德考在中国早就臭名昭着,他很难再回到中国,于是委托吴三省前去寻找。
阿宁:“我们太信任吴三省,这让我的老板吃了大亏。”
阿宁说的不错。裘德考和吴三省的合作甚至比他描述的更早,早到文锦进入西沙海底墓的时候就已经在合作了。
当时的吴老狗手上没了帛书,很多信息无从得知。金万堂虽然受雇于裘德考做了一部分翻译,但信息并不齐全。
为了能够继续窥视帛书背后的秘密,从中寻求破局之法,吴三省在吴老狗的默许之下,与裘德考合作了。
吴三省从小性格乖张,他和家里人的关系十分浅薄,除却逢年过节或者重大事项,基本不会回吴家。
大多数人眼里的吴三省,就是这样一个人。
道上有人猜测,吴三省常年不回家,多半是因为他叛逆顽劣,忤逆了老爷子的意思。
只要在倒斗这一行混过一些年岁,大多知道顶头的几位大佬纷纷洗白上岸。吴老狗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解家早就上岸了,又因为特殊的那十年许久不碰文物走私这门生意,所以陈年的尾巴扫的十分干净。
解家小姐就是板上钉钉的干净出身,正儿八经过了明路的豪商。明面上,解家没有任何灰暗。
当年吴老狗娶了解家小姐,对于外人来说这就是要慢慢洗白上岸的意思。还要借着解家的手,把吴家的产业全部洗白。
既然家业都过了明路,自己的孩子肯定不能继续干这一行。但吴三省自幼不听话,主意大的很。
他虽然也怵老二,但他会瞒着人啊。
等东窗事发,吴三省都在道上混出名堂了。气的吴老狗猛抽他一顿,一脚把人踢出门,让他滚远些。
那些都是气话,也只当着老二的面做了这么一回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后道上的人都讲吴三省这是让吴老狗伤了心,所以不与家里亲厚。
曾经张海桐与吴老狗闲话,说起这事他只是笑,笑的很忧虑。
张海桐认为,这大概是演给外人的一出戏。毕竟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选的老二,阴差阳错用了老三?大多数的巧合,都是人为。殚精竭虑的人为。
这是在为吴三省不与吴家来往做铺垫。
否则以吴老狗和裘德考恩怨,吴三省若是与吴家关系匪浅,绝无可能与他来往。
若吴三省与吴家情谊深厚,和老爷子没有怨气,也绝对不可能接受裘德考的招揽。
这些往事,恐怕吴邪并不清楚。他从小只知道家里人告诫他不要跟三叔来往太密切,后来人长大了,却渐渐不管了。还允许他经营三叔盘口上的铺子。
于吴邪而言,那都是老一辈的恩怨,与他关系不大,也没必要深究。
吴三省与裘德考虚与委蛇,恐怕要的就是他手上那份帛书破解出来的信息。
目前来看,他真的成功了。并由此知道了鲁王宫、海底墓、镜儿宫和云顶天宫等地的真实联系。
言归正传。
裘德考委托吴三省去找那个丹炉,拓印丹炉盖子上的图案,这再次印证了帛书破译出来的信息,让裘德考知道了这些图案到底代表了什么。
阿宁是这么说的:“我们通过这些不规则曲线组成的图案,以及‘鱼’上面的信息,知道了一些古墓的位置。”
“我的老板对这些古墓非常有兴趣,为此,我们来到了中国。在这之前,老板找到了吴三省,帮助他套路并寻求古墓信息,”
“在这份信息里,我们最先破译出来的是西沙海底墓的位置。”
这就是吴三省下海底墓的真实起因——他受裘德考的委托,借文锦之手加入考古队。同时作为双面间谍,完成九门对帛书信息的窃取以及他和解连环之间的身份转变。
当然,这是张海桐总结的结论。为了方便张家了解九门的动向,这些消息他全部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在香港住院期间,他全部汇报给了张海客。
此时的阿宁本人并不清楚裘德考为什么执着于在中国挖坟盗墓,她更多时候只是一个执行者。
在阿宁那边,西沙海底墓和裘德考交易的人始终都是吴三省,但从墓里出来以后,是真的吴三省还是假的吴三省,那就无从得知了。
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