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找你们厂黄会计-《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其实,人们过上真正的好生活并没有多少年。

  且不说现在是八一年,哪怕是到了千禧年开头那几年,北方很多地方的农村,都还存在着以物换物这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

  比如用麦子换西瓜,用麦麸换方便面,或者用豆子换豆腐的,十分常见。

  换了五斤羊肉之后,魏大山和李晴又等了半小时,有几个老太太老大爷鬼鬼祟祟的凑了过来,一番警惕的交流之后,发现是倒腾粮票的。

  魏大山一询问,一斤粮票五毛钱,缝纫机票要价二十五,至于自行车票更贵,直接涨到了五十块,价格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老大爷老太太们,看魏大山和李晴年轻,又看着像对情侣,免不了看人下菜碟,故意涨价。

  一番拉扯之后,魏大山还是觉得贵,而这些老太太老大爷们,也没有买鱼的想法,就不欢而散了。

  正在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男子,左看右看确定安全之后,也停了下来。

  魏大山瞅了一眼,这自行车的车把是凤凰牌的,大梁和其他部位,却是永久牌的,十有八九,是从废品收购站或者二手车贩子那里搞来的组装车。

  而在自行车的后座两旁,则是挂着两个大大的箩筐,上面用厚布盖着,里面显然也装了不少东西。

  

  

  愣神的功夫,自行车男已经推着车子,凑了过来。

  “兄弟,车上有什么货啊?”

  魏大山笑道,

  “鱼,怎么,要不来两条?”

  “鱼啊……”

  自行车男连连摇头,

  “鱼有什么好吃的,也吃不饱,大冬天的,就该吃肉。我这里有呱呱鸡,有兔子,还有野鸡,你要不要来点?”

  魏大山摇摇头,没有多言。

  呱呱鸡和兔肉他都吃过了,再说已经换了五斤的羊肉,他现在并没有购买的欲望。只想把手里的这些鱼获卖出去换点钱,这样也方便给李晴买点好东西。

  见魏大山不搭理自己,自行车男不屑的哼了一声,推着自行车,靠在几米之外歇着了。

  白天交易就是这样,能不能卖掉手中的货,全靠缘分和运气。有时候站一天,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自行车男刚刚停下没多久,正准备掏出洋火来抽杆烟呢,就有人凑了过去。

  双方袖筒对着袖筒,一番交流之后,魏大山和李晴就看到,那路人从自行车男的筐子里拿走了两只呱呱鸡。

  显然,这是交易完成了。

  没过一会儿,魏大山看到,又有几个人走到了那自行车男的身旁,不出意外的,从自行车的筐子里,拿了一只已经处理过的兔肉和野鸡。

  至于魏大山这边,虽然也有人过来询问,却并没有多少愿意购买的。

  也就碰巧遇到一个孕妇,过来买了两条小鲫鱼,一共才卖了一块钱。

  “大山,似乎肉比鱼更好卖啊!”

  这一幕落在李晴的眼中,也不由朝着魏大山吐槽道。

  凡事就怕对比,他们明明提前来的,却只卖了两条鲫鱼,而那自行车男才来不到二十分钟,就卖了这么多,李晴心态有点不平衡了。

  “不急,咱这不是头一天嘛!”

  魏大山却不着急,冲着李晴笑道,

  “咱回去之后,也去山里转一转,下次连鱼带肉一起卖!”

  “嗯嗯,这个可以!”

  一听这话,李晴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心中暗道,靠着自己的眼睛,还有魏大山的狩猎本领,搞点肉卖,完全不是问题。

  然而,又过了半小时,他们的摊位依旧没什么人问津,反倒是不远处的自行车男,又卖了两只呱呱鸡。

  敢在这个年代做生意的,哪一个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辈,那自行车男,显然也注意到了这边的窘迫,不由抽着烟枪走了过来。

  “你看,被我说中了吧。这鱼啊,不好卖。这样,你这鱼卖不掉也是浪费,我那边还有两只兔子,要不咱们换一下?”

  在他看来,都过去一个小时了,魏大山和李晴也才卖了两条鱼,现在正是自己低价买入的机会。

  哪怕转手卖不掉,用两条兔子换掉这一大袋鱼获,自己也是稳赚不赔。

  “抱歉,我们去其他地方转转!”

  魏大山笑了笑,直接拒绝了自行车男的条件,拉着马车,便带着李晴朝另外一条街走去。

  “切,我给你两条兔子是给你面子,还不知好歹!”

  看着魏大山和李晴离去的背影,那自行车男朝着地上唾了一口痰,暗骂一声,

  “都快要中午了,我看谁买你的鱼。不出半小时,你还得返回来找我。到时候,可就不是两只兔子了!”

  对于自行车男的心思,魏大山懒得理会。

  因为就在刚刚,他的眼前忽然漂浮出现了一个金色的双向箭头。

  箭头的一段写着一个‘利’字,另一端写着一个‘害’字,赫然是之前在小海子捕鱼的时候,获得的‘趋利避害’词条!

  魏大山也没想到,这个词条会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而他现在所去的方向,正是‘利’字所指的方位。

  “对了!”

  走着走着,眼看着前方出现了一个红星棉纺厂的大门,魏大山忽然想了起来,这棉纺厂里面,他有熟人啊!

  莫非,这就是自己的机缘?

  “大山,我们来这边干什么?”

  旁边传来李晴的疑惑声。

  “哦,我们村村支书的儿子,跟我从小玩到大的,就在这棉纺厂当会计,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魏大山冲着李晴笑道,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我们不如试试运气!”

  村支书黄有田的儿子名叫黄志勇,跟魏大山的哥哥魏大根年纪差不多。

  只不过,黄志勇脑子不错,恢复高考之后,就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就直接分配到了这国营棉纺厂当会计,更是跟县城里的一个小学老师结了婚。

  如果魏大山脑子里的记忆没错的话,黄志勇最近刚刚生了孩子。

  说话的功夫,夫妻二人就来到了棉纺厂的大门口,直接被门口的门卫拦了下来。

  “你们找谁啊?”门卫皱着眉头,看着魏大山和李晴。

  “我找你们厂的黄志勇黄会计,我叫魏大山,跟黄会计是一个村的,有点事找他,麻烦大爷通融通融。”魏大山冲着门卫笑了笑。

  “找黄会计啊,那你们等一下!”

  门卫大爷看了一眼魏大山和李晴,见两人坐着马车来的,又听到是来找黄会计的,便点点头,让身旁的一个年轻人,去厂子里面叫黄志勇去了。

  这年头国营厂基本都配了保卫科,可不是后世的保安那么简单,不过也没有那么难说话,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就跟着走到了大门口。

  “大山?”

  看着站在门口的魏大山和李晴,黄志勇也不由得面色一喜,跟保卫科的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兴高采烈的走出大门,来到了二人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