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得来点人情世故-《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木炭的烧制方式有很多。

  有的专门挖土窑一次性烧制一大批,有的拿个铁桶当炉子,有的则是直接在地上挖个坑,烧一点点木炭用。

  魏家冬天的时候,偶尔也吃铜火锅,用的就是木炭,不过数量不多,随便挖个坑就烧制出来。

  正好有现成的铁桶炉,又有之前魏大山结婚的时候做的土灶,魏大山和魏大根,就将搞来的这些苹果木,整齐的锯成三十多厘米的长度,一股脑儿放了进去。

  将炉子的上面封顶,只留下下面一个进风口,等炉子里面的木材,全部燃烧之后,就需要完全封闭火炉,让里面的木材,在缺氧的情况下,逐步碳化。

  当魏大山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着一个个炉子,就看到原本一根根苹果树枝,如今全都变成了黑漆漆的木炭。

  到底是果木,烧制出来的木炭,品质还是很高的。

  魏大山将其全部拿出来,放进了尿素袋子里,拿在手上轻轻掂量了一下,脸上也露出无奈的笑容。

  别看他们哥俩昨天搞了那么多木材,少说也有一百斤了,但烧制出的木炭,也不过十几斤罢了。

  兄弟俩又拉着骆驼,去了小海子一趟,当他们捞了不少鱼回到院子的时候,李晴也收拾妥当,准备跟着魏大山一起进城。

  魏大根道,

  “大山,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去?”

  弟弟魏大山明里暗里给了他不少钱,如今夫妻俩要去县城做买卖,魏大根有点不好意思吃白食,想跟着一起过去帮忙。

  “不用!”

  魏大山笑道,

  “大哥,你在家多搞点木炭,比什么都强。这烤鱼又不是一天两天的生意,需求量大着呢!光靠着我们做的这点木炭可远远不够!”

  “也是,那我在家搞木炭!”

  闻言,魏大根咧嘴一笑。

  让他啥都不干就拿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如今有了活干,魏大根顿时放下心来。

  告别了哥嫂,魏大山和李晴坐着板车,摇摇晃晃的朝着村外走去。

  只是,夫妻俩刚刚走到大队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林利民和林水牛父子俩,拉着马车笑盈盈的走了出来。

  “哟,利民叔,你们这是?”

  魏大山好奇的打招呼。

  见是魏大山和李晴两口子,林利民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不过还是笑道,

  “这不嘴馋了,带着儿子去山里面转悠转悠。”

  旋即他又问魏大山两口子要干什么去。

  魏大山笑着道,

  “我们进城转转!”

  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双方就各走各路。

  “水牛啊,虽然爹不是迷信的人。但你看看人家魏大山,自从娶了李晴之后,日子是越过越好。别人家一年到头,能去城里一趟就不错了。可这夫妻俩,自从有了这骆驼,是天天去县城啊!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看着魏大山两口子离去的身影,林利民不由打劝儿子。

  柳芳那姑娘虽然长得好看,毕竟跟魏大山和赵建民都腻歪过,一想到这,林利民心中就感到别扭。

  “爹,柳芳我娶定了。你就瞧好吧,这次我进山,肯定能打中一头野猪!”

  林水牛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柳芳在一起,对于林利民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见状,林利民也不好继续打劝,只好拉着缰绳,继续朝着天山山脉赶去。

  而魏大山和李晴,也坐着板车,一路来到了尼克县城。

  这次路上相对比较顺利,除了遇到几只兔子之外,并没有搞到太大的猎物。

  当夫妻二人重新来到昨天摆摊的位置时,卖烤包子的刘铁根,已经将烤包子全部卖完了。

  看到魏大山,刘铁根就笑呵呵的凑上来,

  “大山兄弟,今天搞到什么猎物没?”

  得,这家伙,从魏大山这里进货还进上瘾了。

  魏大山指了指空荡荡的板车,

  “哪能天天搞那么多猎物,今天就有几只野兔,还有一些鱼!”

  “这鱼获也不少呢!”

  看着魏大山袋子里鼓鼓囊囊的,刘铁根眼睛里也露出羡慕的神色。

  乡下的资源就是丰富啊,不像他,虽然手艺不错,但原材料只能全靠花钱来买,而魏大山呢,几乎都是不要钱就能获得!

  目光注意到板车上的两个油漆桶做的铁炉子,刘铁根惊咦一声,

  “你们这是打算继续做烤鱼啊!”

  魏大山点点头,一边唠着嗑,一边已经帮李晴打下手。

  兔子在来的路上,已经扒了皮,处理了内脏。

  至于那些鱼,对于李晴来说问题不大。

  而魏大山,则是拿出一些易燃的小树枝,把那些木炭倒在油漆桶做的炉子里面,开始生火烧炭。

  等他把炭火烧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晴也将兔肉和鱼肉腌制好了,就用红柳枝将这些肉串起来,架在两个炉子上烤。

  滋滋滋!

  随着一滴滴油脂滴答下来,李晴又将孜然等一众调料撒了上去,兔肉和鱼肉的香味,就朝着四周弥漫过来。

  而一直站在旁边观摩学习的刘铁根,都忍不住吧唧了下嘴,咽起了口水。

  昨天李晴烤的鱼,是真香啊!

  正当刘铁根怀念昨天的滋味呢,就见眼前忽然多了一条烤鱼,却是李晴已经将烤好的一条小鲫鱼,递到了他的面前,笑着道,

  “哥,你尝尝味!”

  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

  昨天若非刘铁根的帮忙,他们的烤鱼也不会卖的那么好,而且李晴可是打算长久在这里做生意的,自然要跟刘铁根搞好关系。

  “这……这咋好意思……”

  刘铁根老脸一红,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铁根大哥,你拿着吃就是!”

  魏大山笑着道,

  “以后你就当我们家的第一个试吃员,你若是觉得不好吃,那我们可不敢开张!”

  现在的集市才刚刚开始,很多人还在观望状态。

  等过了年,这里恐怕会越发热闹,到时候想抢占个摊位都会很难。尤其是魏大山和李晴,每天都得从村里赶到城里,根本来不及。

  而刘铁根就是县城本地的,以后少不了麻烦此人帮忙站位呢。

  与这些便利相比,一条小鲫鱼根本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