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意外的客人-《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

  在魏老二惊异的目光下,陈卫国越背越快,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将书本后面的内容全部背了出来。

  萧晨南也是第一次见识到,陈卫国这恐怖的记忆力,更别说魏无涯和魏老二这两个第一次见他的人了。

  陈卫国话音落下,三人齐齐站起身,向后退了两步。

  一脸稀奇的看着陈卫国,好似面前站着的不是人,而是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

  随后,魏无涯面色一喜,

  “好!好!好!”

  自己这是捡到宝了。

  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徒弟,他魏氏的回春堂注定要再次兴盛起来。

  此时的魏无涯,仿佛看到了将来回春堂开遍大江南北的情形。

  既然陈卫国做到了自己的要求,而且其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

  收这样的人做徒弟,那真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气。

  一套拜师流程走完,陈卫国正式成为魏无涯的关门弟子。

  魏无涯现在已经开始相信,自己的这个关门弟子,说的可能都是真的。

  可能没有他自己说的,将整个国家图书馆里面的中医书籍都背下来了,至少几部经典的药典医典应该是非常熟悉了。

  接下来,魏无涯因材施教。

  陈卫国已经具备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

  现在欠缺的就是临床的诊断经验。

  因此,魏无涯安排陈卫国跟着魏老二在回春堂里坐堂学习。

  魏老二跟陈卫国讲了基本的坐堂规矩之后,

  就把他安排在了自己的旁边。

  在心里,魏老二对自己老爹收下这个记忆天才有点不感冒。

  记忆力好只是学习中医的一个基本条件。

  并不是说,你具备了这个条件,你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更别说成为一名鼻尖魏无涯这样的名医了。

  名医可不是靠背几本医学典籍,就能成就的。

  名医可是需要大量的医学案例进行实践,

  将脑袋里面的药方,药材属性,对应病症,君臣辅佐等,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达到一人一方,一病一方治病救人的目的。

  四月的京城,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陈卫国已经在回春堂坐堂一个多月了。

  回春堂的名声很是响亮。

  前来看病的病人非常多。

  中医看病,不像外面的其他医院,病人来了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来一串各种各样的检查。

  什么抽血,照片,验血压等等先给你一样的来一遍。

  不管这个检查是不是必要的。

  要是你多嘴问上一句,他就会一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给你怼的哑口无言。

  中医也讲检查,望闻问切,就是中医检查的基本手段。

  不同于西医的检查都是依赖仪器设备,

  中医的检查更多的依靠医生本身的经验,还有中医知识的的掌握程度。

  所以中医入门容易,想要精通却是非常难。

  中医太吃天赋了。

  没有一定的天赋,很难将中医学精学透。

  这也是中医日渐没落,在与西医的争夺战中,逐步落入下风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面有人刻意的打压中医,也加速了中医的没落。

  前一个星期,陈卫国只是听和看,不问不说。

  他也在这段时间里,时刻用精神力观察着魏老二治病的全过程。

  随后,他就根据自己在书中看到的中医知识,

  与病人的病症一一对照,确定病症之后,再依照病症,寻找对应的验方。

  然后把自己的开的方子,和魏老二开的方子进行对照,

  找出其中的不同,然后再在自己脑海里的知识库中寻找答案。

  实在不行了,再问明魏老二。

  同时他也在学习魏老二辨证疾病的方法和思路。

  魏氏的那几本医案已经被陈卫国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

  里面详细描写的针对各种类型病症的诊断思路,判断步骤,陈卫国已经初步掌握。

  然后又把魏无涯自己收藏的医书全部看完。

  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国家图书馆里没有找到过的。

  属于民间私藏的典籍。

  一个月之后。

  一些常见的病症,陈卫国开的方子,和魏老二开的方子,差不多一样了。

  只是在用药的分量上有细微的差别。

  看到陈卫国开具的方子,魏老二已经确定,陈卫国已经可以独立坐诊了。

  跟他老爹魏无涯商量之后,魏无涯也对陈卫国进行了一番考校,确认陈卫国确实具备了独立坐诊的能力。

  一天周末。

  魏无涯安排陈卫国在回春堂坐诊。

  魏老二全程陪同。

  在这之前,陈卫国已经将中医医师从业资格证考了下来。

  担心陈卫国经验不足,魏老二在旁边坐镇辅助。

  头两天,陈卫国开的方子,魏老二还要仔细的检查一下。

  中医的方子可不能乱开,

  要是开错方,拿错药,把人治坏了,那可都是回春堂的锅,砸的可是回春堂的招牌。

  所以坐堂看病这件事,可不是说上就能上的。

  这也是魏无涯确认了陈卫国的医学水平,才做出的一步尝试。

  陈卫国的进步,魏老二是全程都看到的,他最是具有发言权。

  前两个星期,由于不是很熟练。

  他严格按照望闻问切的顺序,对病患进行诊断。

  熟练之后,已经能够将这四个步骤同时进行了。

  在后来,陈卫国开的方子,魏老二扫了一眼就放行,就安排店里的药师去抓药。

  一个月之后。

  陈卫国开的方子,魏老二都不怎么看了。

  因为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毛病了。

  方子做到了跟魏老二一样的水平了。

  有时候有些细微的差别,魏老二按照陈卫国的方子思路推理,得出,卫国这两个加重或者减少剂量的方子,对病人的病症更加合适。

  之后,回春堂上午基本都是陈卫国在坐诊,因为陈卫国要回家照顾何雨水,下午就是魏老二坐诊。

  上午陈卫国在的时候,魏无涯偶尔也会过来坐坐,看看陈卫国现在的医学水平。

  师徒两人正在闲聊的时候。

  一个意外的客人,走进了回春堂。

  “彭医生,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狼狈?”

  喜欢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