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评估环节里的猫腻-《开局被双规,我陪女书记仕途逆袭》

  “书记,这事没问题,交给我,我来搞。”黄培光知道有些事情领导不好出面。

  “另外就是,尚博评估公司我觉得有猫腻,你暗中调查清楚。”

  “是!”

  ***

  一周的晚上,813,林居正办公室。

  林居正、欧阳秋、黄培光三人密谈。

  投影仪的光束在幕布上投下遇龙河的分段示意图,林居正的手指划过中标标段划分线,目光深沉地说:“顶端环保负责龙飞、沙坑段,绿谷环保负责中游那一段,三家公司互不隶属,施工界面清晰 —— 有人想借‘分段扯皮’做文章,怕是打错了算盘。”

  “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欧阳秋翻开招标文件附录,红色批注格外醒目:“永益建设的投标文件被专家委员会否决,理由是‘管网工艺过时、环保指标不达标’。不过,昨天在饭堂吃午饭,曹永利主任跟我说‘顶端环保才成立没几年,注册地也不在福山,根本不懂本地规矩,迟早要栽跟头’,这是公开要作对。一个堂堂街道办主任,唉……”

  形势比人强,欧阳秋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孑然独立、不涉斗争的干部,副处多年,屡被打压,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被曹永利完全掌控了决定权,压得他喘不过气,甚至屡屡大会上批评他、羞辱他。

  欧阳秋忍无可忍,他想挺直腰板,甚至更进一步,林居正的到来让他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于是,顺理成章地和林居正走到了一起,意欲通过保住遇龙河项目推翻曹永利的独裁统治。

  这时,黄培光滑动平板电脑,调出尚博评估的工商登记信息,沉声道:“书记、主任,我调查清楚了。这家公司 2007年注册,出资人李桂花,是曹永利舅母,2011 年去世了。法定代表人黄永胜,是曹永利表弟,2011年遇龙河环评招标时,尚博既无资质也无业绩,却通过伪造 2005 年龙田河项目的旧报告,骗过了资格预审。”

  尚博评估是负责遇龙河治水项目环评、拆迁补偿的工作的公司,这些年,辖区大多数大项目都由该公司评估。

  “跟曹永利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一家景观设计和建造公司,我估计,等到遇龙河治污完成,那家公司就会冒出来,拿到遇龙河两岸景观设计建造的项目,轻轻松松一两千万的标的吧。”欧阳秋面露苦笑。

  “没想到,四年过去了,街道办竟是如此风气!”林居正感到悲凉。

  苏黛玉时代,她从来不染指工程项目,李伟雄也没有让招投标流为形式,他起码是懂分寸的。

  欧阳秋摇头叹了口气道:“苏清扬跟我说过几次,他很怀念苏书记的时候,福山街道政治是清明的,他一心要来福山,也有她的因素,如今呐,一言难尽。”

  黄培光说:“权力太大,又没有监督,在利益面前,人性是难以经受住考验的。”

  “当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林居正冷笑道,转而又道,“不聊这些了,谈工作!”

  欧阳秋手指停在 “评标专家赵新宇” 的名字上:“书记,还有个情况。这个赵新宇是曹永利在龙田街道的老部下,去年曾为尚博评估出具虚假业绩证明。”

  他敲了敲桌角的《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但这次评标引入了省水科院的陈立远教授,赵新宇的小动作被当场驳回,也就是惯用的围标套路,在陈教授面前失灵了,但他们不会甘心失败,尚博评估就是他的底牌。”

  曹永利无法控制施工标段,转而通过控制环评机构(尚博评估)伪造数据,压低补偿标准,套取差价,形成 “施工标与评估标” 的分离式腐败。

  这家非施工单位,专门负责环评,通过伪造历史项目业绩(龙田河模板)、倒签资质、虚设专家等手段,为曹永利提供 “合规” 的补偿依据,与施工标段无直接关联,但控制核心审批环节。

  林居正暗暗感到寒心,与李伟雄相比,曹永利明目张胆、贪得无厌,简直是喝汤不吐骨头的高老头,蚊子腿上的肉都要剔干净。

  “不光如此,有人也会在征拆上做文章。”黄培光说,“最近,黄文通和那17家钉子户走得很近,那天晚上在龙飞村喝酒,我看他们在一起,喝得七荤八素、称兄道弟的。”

  “这招既傻又无耻。”林居正淡淡一笑。

  “然而,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却很管用,是拦路虎。尤其是,这些业主的构筑物分散,面积也不大,奢望通过这次拆迁一夜暴富,所以很难谈。”欧阳秋分管多年的拆迁工作,深知其中的复杂而艰辛。

  黄培光胸有成竹地说:“擒贼先擒王,老周头是关键!”

  ***

  第二天上午,在龙飞旧村的一栋民房内。

  老周头盯着打印出来的中标公示,浑浊的眼在 “顶端环保” 的 logo 上打转,疑惑道:“治污工程分三段,我家鱼塘在龙飞段,中标的是华兴旗下的公司 —— 可曹主任说,评估公司测出来的水质达标,不让多赔钱。”

  “问题就在评估环节。” 黄培光敲了敲尚博评估的环评报告,“他们把你的鱼塘划进‘间接影响区’,补偿单价 800 元/平方米,但省监测中心 2012年数据显示,你鱼塘附近河水总磷超标 3.2 倍,属于‘直接影响区’,应按 1600 元 / 平方米的标准赔偿。”

  说话间,他调出招标公告的环保条款,“顶端环保的施工方案里,明确要在你鱼塘上游 50 米建生态净化池,这说明他们认可‘直接影响’的判定。”

  “啥意思?”老周头五十来岁,面容黝黑,嘴里叼着烟。

  黄培光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展开,点了点上面的数据:“这是市监局的鉴定报告,尚博评估最新的环评报告,正文用纸是 2005 年的库存纸,油墨成分与当年龙田河的假报告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他们直接套用了七年前的模板,只改了项目名称。”

  说着,他指向报告末尾的专家签字,“所谓‘省环科院专家’,其实是曹永利表弟黄永胜的中学同学,根本没有环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