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脾气暴躁的法海-《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文成公主随嫁物品带了佛像,法物以及许多佛门经典,并请匠人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用来供奉佛像。

  这些事情遭到了吐蕃大臣和贵族们的强烈抵制。

  因为吐蕃的国教是笨教啊。

  佛门居然想来抢食,这还得了。

  最后……

  还是在松赞干布的力排众议下,大昭寺和小昭寺这些佛寺才得以顺利建成,让佛门得以在吐蕃深深扎下了根。

  藏民一开始用“惹萨”即佛地来称呼大昭寺以及它周围的佛殿,后来佛寺越建越多,“惹萨”也逐渐成为对这个城市的称呼,“惹萨”又演变成现代的拉萨。

  “秃驴!”

  那些苯教的人本就对佛门极为敌视。

  现在居然被一个和尚给故意挑衅。

  这难道还能忍得了?

  “秃驴,你找死。”

  “老子要一刀剁了你这秃驴。”

  一言不合。

  这些吐蕃人也不管这里是不是大唐的地盘,就要怒而拔刀时。

  法海和尚怒目圆瞪,怒吼一声。

  “大胆!”

  这一吼声,仿佛具备什么神异力量似的,吐蕃人顿感心神震荡,气血翻腾,一股强烈的眩晕感席卷全身。

  仿佛被在瞬间抽空了力气一样,吐蕃人个个面色苍白如纸,满头虚汗的跌跪在了地上。

  呼呼……

  一个个气喘如牛。

  像是经历了什么大恐怖。

  四周的人都是满眼震惊的看着这一幕。

  这和尚……

  只要不是傻子,相信都能看得出来,一道吼声就把一群大汉给吓倒了,这个叫法海的和尚很不一般啊。

  “再不滚,我就超度了你们。”

  面对法海的威胁。

  吐蕃人互相对视一眼:走,这和尚有点古怪。

  随即,他们互相搀扶着站起来,颤颤巍巍的离开了店里,临走时候甚至连一句狠话都不敢放。

  随即。

  法海如愿以偿独占此桌。

  他一拍桌面,喝道。

  “店家,速速来上最好的斋饭。”

  好暴躁!

  此言一出,几乎所有人都感到自己心头猛地一跳。

  比起那些慈眉善目的和尚,这个年轻的看似不简单的和尚有些不太好相处啊。

  “店家听到了没?”

  “好…好嘞!”

  店小二战战兢兢,明显有些害怕。

  法海瞪了他一眼,怒道:“你抖什么抖,快去准备,敢怠慢我,这店就不用开了。”

  “不不不,大师请…请稍等。”店小二不敢多久了赶紧去准备了。

  没多久后。

  最快速度准备好的斋饭端上了桌。

  当着所有人震惊害怕的眼睛。

  “看什么看呐?吃你们的。”法海怒瞪一眼周围的看客,然后一只手拿起茶水往就嘴里灌,吃的喝的是津津有味。

  虽然李飞羽的分身不用吃喝也行,但扮演的接地气一些也行。

  “阿弥陀佛。”

  就在法海吃的正香时,

  那位来自敦煌的老和尚乐玄不打招呼的来到了他桌对面坐下。

  法海也没介意,自顾自的喝着吃着,瞅了对方一眼问道。

  “老和尚,你有事?”

  “罪过罪过。”

  乐玄老和尚单手立掌,行了一礼。

  “法海大师,老衲观你也是一位出家人,不可过于气势凌人。”

  “呵——”

  法海灌了一口茶水,道:“说我气势凌人?佛不仅有慈眉善目,也有怒目金刚。再看看如今的世道,多少打着佛门旗号的人,他们干的事情又是何等的肮脏卑劣,他们才是真正玷污了我佛。”

  “……”

  老和尚闻言便沉默了下来。

  他活到这么大岁数,心里当然清楚如今佛门中的一些情况。

  许多寺庙已经不再是清净修行之所,而是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

  真正清心寡欲、一心修行向佛的僧人已然少了。

  借佛门之名敛财骗人的却多了。

  过了一会儿,

  乐玄老和尚双手合十,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即便如此,老衲还是不能认同,你这样会容易酿成杀气。”

  “你这个老和尚倒真是对佛法十分虔诚啊。”

  法海微笑着说道。

  他的目光转向外面,凝视着终南山的山顶。

  嘴里喃喃自语道:“别和我争论什么佛经佛规,我对此毫无兴趣。我此次前来,只为了一件事情。”

  一件事情!?

  乐玄老和尚顺着他的视线一同望向了外面的终南山。

  恰好看到了,天际边,一位年轻道人脚踏发光飞剑,飞向了终南山的山顶上。

  “那是……”

  老和尚瞬间瞪大了两只老眼。

  剑仙李飞羽,不会错的,他心中已经猜出来了。

  ……

  此时,

  终南山山上。

  道观内,一些道人进进出出忙碌着。

  已经换上了一身道袍的李白。

  他正在与一位道姑相谈甚欢。

  这位道姑可不是一般人,她正是当今大唐圣上李隆基的亲妹妹。

  玉真公主。

  李隆基对自己儿子兄弟这些皇族成员很苛刻,很防范。但…唯独对他自己这个妹妹极为信任和宠爱,对于妹妹的修道信仰非常支持。

  还曾想把妹妹嫁给道门的张果。

  不错,张果就是那个民间八仙传说“张果老”的原型。

  只是张果不奉诏,没成。

  玉真公主是个真心向道之人。

  出家入道后,就上书李隆基,愿削去自己公主名号,将公主府邸这些家产归还,不再受天下百姓之租赋。

  对于这种向道坚定的人,李白很是敬佩欣赏,还为玉真公主写下过一首诗《玉真仙人词》。

  “玉真公主。”

  李白拱手作揖,道。

  “这回得谢谢玉真公主的支持,若是没有玉真公主为我说说好话,让当今大唐圣上派出禁军维持秩序,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呢。”

  “举手之劳罢了,何足挂齿。”

  玉真公主眼神羡慕道。

  “要恭喜你了,李太白,很快你将要踏入正式修仙人的行列了。”

  “可惜我修道多年,距离仙道始终懵懵懂懂,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突破修仙,亦或者,我此生都注定没有机会修仙……”

  看着叹气的玉真公主。

  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

  仙道太难了。

  李飞羽说过,因为天地灵气匮乏,自秦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时光,能够踏上修仙之路的人太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