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寿来的时候青龙关基本就是一座空关。
原本青龙关的总兵是张桂芳,在殷寿表示要御驾亲征之后,除却朝歌本部精锐之外,其他将士都是从界牌关与青龙关这两座距离汜水关最近的关隘抽调来的。
青龙关本是遏制西岐楚州,俯瞰南伯侯南都的重镇,当初殷寿一纸令下,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张桂芳积极响应号召带着青龙关精锐尽出,奔赴汜水关。
在张桂芳身陷西岐之后,这青龙关内部兵力空虚,满打满算也就三千兵卒由张桂芳手下大将丘引暂代镇守。
按照殷寿最开始的计划,先在青龙关重整旗鼓,然后借助南都之兵再战西岐。
可现实情况就是,溃军降卒的数量压根就不是他殷寿能够控制的东西。
当初十万将士进攻西岐,最后逃到界牌关重新入伍者也就不足三万余人,再加上西岐接纳的部分降将,往青龙关这边跑的压根就没几个人。
一直到三山关的邓家父女到来,整个青龙关也不过凑齐了两万多兵卒而已,算上还留在三山关的那些兵力,两者相加也不足五万。
如此兵力,守关自然是无虞,但若说一纸诏令发往南都让南伯侯举兵勤王……
虽然殷寿确实荒唐,但作为人王,殷寿最起码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如今殷商四面开战,北部以袁福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还在北海那边和殷商打游击战,而就在西北方向,羌人趁虚而入在宾州烧杀抢掠之事殷寿其实也有所耳闻。
再加上东夷叛乱,若不是那陈塘李家和冀州苏家还算顶用,殷商所能掌控之地恐怕也就只剩下黄河沿岸的河南河北之地。
所谓的殷商四大伯候那不过就是比他这个殷商王室弱一点的贵族势力罢了,就连当了自己老丈人的东伯侯都能反,若是让西伯侯鄂崇禹率兵勤王,姬昌那八十岁老头能干的事,那鄂崇禹也未必不能为。
殷寿这个人王多少有点顺风浪逆风精明的意思,所以在发现这一点后,殷寿就立刻下令召回部分南都之兵,加固青龙关防御,同时密令朝歌本部精锐暗中支援,以防不测。
为了防备被歹人偷袭,殷寿更是下令勇士恶来日夜看护以防不测。
两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整日抵足而眠,又因为土行孙的加入,二人终日享乐,终于在没能寻回爱妃来坚固自身道心的情况下,在整日的欢愉之中,殷寿也是多少开发了点新爱好出来。
当然,对于没能迎回自家爱妃这事,殷寿还是颇为遗憾的。
可手底下有了土行孙这般能人异士,再加上二人皆是同道中人,随着眼界的开阔,听从申师叔建议和殷寿搞好关系的土行孙也是暗自发力。
听闻那殷寿的爱妃本体乃是一只九尾妖狐,土行孙便利用捆仙绳之便为殷寿寻来不少妖族美眷。
当初的殷寿本就是看上胡媚那有别于人族女子的风姿,现在有了捆仙绳的帮助,一如蜘蛛娘、狐尾娘这般妖娆风物也是让殷寿眼界大开,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至于那土行孙也是乐在其中,土行孙本就是地气精气化形,六根未净,人欲颇重,在山之时就对人间烟火颇为向往,一开始见到邓婵玉的时候,土行孙还整日跑去献殷勤。
但吃了邓婵玉几次五光石之后,本就有殷寿领路的土行孙也是渐渐明白了这声色犬马的乐趣。
在等待朝歌回信的这段时间里,殷寿、土行孙连带着负责守卫的恶来就整天在张桂芳的府邸之中寻欢作乐好不自在,期间外出访友的申公豹还回来过一次,但见众人如此荒唐,申公豹也知指望殷寿发力打败西岐应是无望。
不过申公豹证明自己的决心却是一点没减,外出溜达一趟,申公豹就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混入了九龙岛的圈子。
这九龙岛就在申公豹的游说之下决定出山相助殷商。
而借着九龙岛四圣的关系,申公豹还成功打入了截教外门弟子的圈子。
论了几次道,喝了几回大酒,靠着自己妖族的出身以及在阐教之中不受待见的境遇,申公豹在截教弟子当中混的可谓是如鱼得水。
而反观朝歌那边,收到了殷寿的密信,留在朝歌主持大局的比干也是犯了难。
原本在收到王师大败,人王不知所踪的消息时,朝歌这边基本都是殷商出师不利,人王以身殉国的这个态度,若非闻太师及时回返稳住朝歌大局,此时殷商人王恐怕早就换做殷郊上位然后比干商荣等殷商重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不过宣布人王殉国对于殷商社稷确实不利,再加上殷郊稚嫩难当大用,所以人王死讯暂时不能宣布,等到太师闻仲力挽狂澜之后,在将锻炼了一番的殷郊推举上去方为正途。
返回朝歌的闻太师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虽然闻仲算殷寿的半个老师,但闻仲之心在殷商社稷,就殷寿当朝干的那些个荒唐事,哪怕殷寿依旧身在朝歌,等到解决西岐祸患,闻仲也必定会请出打王金鞭好好教导殷寿一番如何做人。
此时收到殷寿的密信,比干就觉得十分为难。
忠君爱国了一辈子,作为殷商重臣,敢于死谏人王,比干显然不是那种能坐视人王出事之人。
但现在朝歌这边早已做好了另立新王的准备,现在你这个旧日之主跳出来了,若是将殷寿迎回,就殷寿那种不当人子的性子,搅个满朝风雨都只是轻的,涉及人王尊位,殷寿亲自出手斩杀殷郊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情。
所以,是迎回殷寿,还是继续扶持殷郊,这个问题着实让比干头痛许久。
为此比干还召集了同为三朝元老的商荣与梅伯等人前来商议对策。
在得知殷寿未死的消息,商荣与梅伯皆面露难色,彼此对视一眼,心中各有盘算。
迎回殷寿,两个老头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拥立新王……
原本青龙关的总兵是张桂芳,在殷寿表示要御驾亲征之后,除却朝歌本部精锐之外,其他将士都是从界牌关与青龙关这两座距离汜水关最近的关隘抽调来的。
青龙关本是遏制西岐楚州,俯瞰南伯侯南都的重镇,当初殷寿一纸令下,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张桂芳积极响应号召带着青龙关精锐尽出,奔赴汜水关。
在张桂芳身陷西岐之后,这青龙关内部兵力空虚,满打满算也就三千兵卒由张桂芳手下大将丘引暂代镇守。
按照殷寿最开始的计划,先在青龙关重整旗鼓,然后借助南都之兵再战西岐。
可现实情况就是,溃军降卒的数量压根就不是他殷寿能够控制的东西。
当初十万将士进攻西岐,最后逃到界牌关重新入伍者也就不足三万余人,再加上西岐接纳的部分降将,往青龙关这边跑的压根就没几个人。
一直到三山关的邓家父女到来,整个青龙关也不过凑齐了两万多兵卒而已,算上还留在三山关的那些兵力,两者相加也不足五万。
如此兵力,守关自然是无虞,但若说一纸诏令发往南都让南伯侯举兵勤王……
虽然殷寿确实荒唐,但作为人王,殷寿最起码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如今殷商四面开战,北部以袁福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还在北海那边和殷商打游击战,而就在西北方向,羌人趁虚而入在宾州烧杀抢掠之事殷寿其实也有所耳闻。
再加上东夷叛乱,若不是那陈塘李家和冀州苏家还算顶用,殷商所能掌控之地恐怕也就只剩下黄河沿岸的河南河北之地。
所谓的殷商四大伯候那不过就是比他这个殷商王室弱一点的贵族势力罢了,就连当了自己老丈人的东伯侯都能反,若是让西伯侯鄂崇禹率兵勤王,姬昌那八十岁老头能干的事,那鄂崇禹也未必不能为。
殷寿这个人王多少有点顺风浪逆风精明的意思,所以在发现这一点后,殷寿就立刻下令召回部分南都之兵,加固青龙关防御,同时密令朝歌本部精锐暗中支援,以防不测。
为了防备被歹人偷袭,殷寿更是下令勇士恶来日夜看护以防不测。
两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整日抵足而眠,又因为土行孙的加入,二人终日享乐,终于在没能寻回爱妃来坚固自身道心的情况下,在整日的欢愉之中,殷寿也是多少开发了点新爱好出来。
当然,对于没能迎回自家爱妃这事,殷寿还是颇为遗憾的。
可手底下有了土行孙这般能人异士,再加上二人皆是同道中人,随着眼界的开阔,听从申师叔建议和殷寿搞好关系的土行孙也是暗自发力。
听闻那殷寿的爱妃本体乃是一只九尾妖狐,土行孙便利用捆仙绳之便为殷寿寻来不少妖族美眷。
当初的殷寿本就是看上胡媚那有别于人族女子的风姿,现在有了捆仙绳的帮助,一如蜘蛛娘、狐尾娘这般妖娆风物也是让殷寿眼界大开,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至于那土行孙也是乐在其中,土行孙本就是地气精气化形,六根未净,人欲颇重,在山之时就对人间烟火颇为向往,一开始见到邓婵玉的时候,土行孙还整日跑去献殷勤。
但吃了邓婵玉几次五光石之后,本就有殷寿领路的土行孙也是渐渐明白了这声色犬马的乐趣。
在等待朝歌回信的这段时间里,殷寿、土行孙连带着负责守卫的恶来就整天在张桂芳的府邸之中寻欢作乐好不自在,期间外出访友的申公豹还回来过一次,但见众人如此荒唐,申公豹也知指望殷寿发力打败西岐应是无望。
不过申公豹证明自己的决心却是一点没减,外出溜达一趟,申公豹就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混入了九龙岛的圈子。
这九龙岛就在申公豹的游说之下决定出山相助殷商。
而借着九龙岛四圣的关系,申公豹还成功打入了截教外门弟子的圈子。
论了几次道,喝了几回大酒,靠着自己妖族的出身以及在阐教之中不受待见的境遇,申公豹在截教弟子当中混的可谓是如鱼得水。
而反观朝歌那边,收到了殷寿的密信,留在朝歌主持大局的比干也是犯了难。
原本在收到王师大败,人王不知所踪的消息时,朝歌这边基本都是殷商出师不利,人王以身殉国的这个态度,若非闻太师及时回返稳住朝歌大局,此时殷商人王恐怕早就换做殷郊上位然后比干商荣等殷商重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不过宣布人王殉国对于殷商社稷确实不利,再加上殷郊稚嫩难当大用,所以人王死讯暂时不能宣布,等到太师闻仲力挽狂澜之后,在将锻炼了一番的殷郊推举上去方为正途。
返回朝歌的闻太师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虽然闻仲算殷寿的半个老师,但闻仲之心在殷商社稷,就殷寿当朝干的那些个荒唐事,哪怕殷寿依旧身在朝歌,等到解决西岐祸患,闻仲也必定会请出打王金鞭好好教导殷寿一番如何做人。
此时收到殷寿的密信,比干就觉得十分为难。
忠君爱国了一辈子,作为殷商重臣,敢于死谏人王,比干显然不是那种能坐视人王出事之人。
但现在朝歌这边早已做好了另立新王的准备,现在你这个旧日之主跳出来了,若是将殷寿迎回,就殷寿那种不当人子的性子,搅个满朝风雨都只是轻的,涉及人王尊位,殷寿亲自出手斩杀殷郊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情。
所以,是迎回殷寿,还是继续扶持殷郊,这个问题着实让比干头痛许久。
为此比干还召集了同为三朝元老的商荣与梅伯等人前来商议对策。
在得知殷寿未死的消息,商荣与梅伯皆面露难色,彼此对视一眼,心中各有盘算。
迎回殷寿,两个老头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拥立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