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荷花池-《一爱之差》

  晨光初绽时,老槐树的枝桠正把金箔似的阳光洒落在青石小院。叶片上还挂着圆润的露珠,像一串串剔透的水晶,顺着叶脉缓缓滚落,在雕花木栏上敲出细碎的节奏,仿佛天地间最轻盈的晨钟。檐角的铜铃被风拂过,发出清越的声响,惊起几只栖在瓦当上的麻雀。它们扑棱棱掠过枝头,翅膀掠过槐花时带起一阵簌簌轻响,将一缕槐香揉进苏槿的发间。她倚着木栏,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纹路,木料特有的温润触感从掌心蔓延开来,仿佛能触到时光的质地。

  木栏上的雕花是祖父年轻时亲手刻下的缠枝莲纹。三十年前,他总在暮春时节坐在廊下,手持一把雕刀,对着槐树发呆。有时苏槿凑近看,只见他手指抚过木料,仿佛在触摸无形的年轮。刀刃起落间,莲瓣的弧线渐渐清晰,每一道纹路都浸着专注与温柔。那些莲纹如今已泛出淡淡的琥珀色,被无数晨昏的触摸打磨得温润如玉。苏槿记得祖父曾说,缠枝莲要刻得有生命力,枝蔓须如流水般连绵不绝,花瓣则要像少女的裙裾,轻盈又不失筋骨。此刻晨光斜照,木纹在光影中泛起涟漪,仿佛那些沉睡的莲纹突然活了,在木栏上蜿蜒生长。

  远处山峦还笼着薄雾,如轻纱般缥缈。山脚下的竹林传来断续的鸟鸣,与檐角铜铃的轻响交织成晨曲。苏槿仰头望着老槐树,繁花如雪,香气清甜,仿佛能闻到童年时的味道。那时祖父总用竹竿绑着布兜替她打槐花,花瓣落在肩头、发间,衣角沾满细碎的芬芳。老藤椅吱呀摇晃的节奏混着槐香钻进她的记忆,连同他布满皱纹的笑意都成了时光里的琥珀。她伸手触碰木栏上一道歪斜的刻痕,那是七岁那年踮着脚量身高时,祖父笑着用烟斗锅子烫下的记号。烟熏的痕迹早已褪成淡褐,却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刻着稚嫩的时光。

  风忽然大了些,槐花纷纷扬扬飘落,在青石板上铺就薄薄一层。苏槿发现自己的身影已漫过当年祖父刻下的最高那道线,而槐树依旧在风里沙沙作响,枝干上新增的年轮默默记录着流逝的岁月。麻雀啄食完最后一颗露水,振翅飞向天际,翅膀掠过铜铃发出短促的清音。她轻轻合上眼,任由槐香浸透衣襟,那些关于光阴的故事正在木纹深处悄然生长——祖父教她刻第一刀时的笨拙,夏夜里两人数星星的絮语,秋霜染红枫叶时他拾起木屑的叹息……所有零碎的片段都随着槐花的飘落重新拼凑,成了时光长河里闪烁的星辰。

  暮色四合时,苏槿将脸颊贴在冰凉的木栏上。晚风穿过槐树捎来细碎的私语,混着远处溪流的潺潺声,像一首绵长的古老歌谣。她听见无数个昨日正从枝叶间簌簌飘落:祖父在树下磨刀时的专注,槐花雨落在青瓦上的轻响,木栏上新刻的纹路在月光里泛着银辉……铜铃在余晖里泛着温润的光,木栏的温度顺着脊背爬上心头。原来有些记忆早已化作年轮,在时光深处生生不息。当她转身望向老槐树时,突然发现树影婆娑间,仿佛有个佝偻的身影正对着木栏微笑,那笑容温暖如旧,却又带着岁月的沧桑。

  夜色渐浓,槐香却愈发浓郁。苏槿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浸染了槐香与记忆的雕花木栏,永远是她与祖父之间最温柔的纽带。那些刻在木纹里的故事,会在每个晨光初绽的时刻,随着露珠的轻响,重新苏醒。

  喜欢一爱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