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春雨绵绵-《一爱之差》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雕花木窗,在苏槿的书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金丝楠木的窗棂将光线切割成菱形的金箔,落在泛黄的宣纸上,仿佛有无数金粉在纸面跳跃。苏槿伏案执笔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乌发如瀑垂在肩头,发梢还带着晨起时木梳留下的茉莉香气。摊开的线装书页微微卷起,那行“春雨如丝”的字迹正浸在琥珀色的光晕中,墨迹凝而不散,似有露珠凝在蛛丝之上。

  笔尖悬在宣纸上方微微发抖,笔杆上的湘妃竹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有无数透明的丝线正从云端垂落,拂过半开的轩窗。苏槿的呼吸渐渐放缓,耳畔似有若无的雨声渐次清晰——起初是檐角水珠坠落的叮咚,接着是细雨拂过芭蕉叶的簌簌,最后是万千雨丝织就的绵密雨幕,在虚空中织出一张温润的网。她忽然想起去年春时在西湖畔所见,那时柳絮纷飞如雪,细雨将湖面染成淡淡的烟青,游船上的女子拨动银筝,弦音与雨声交织成一首未名的曲子。

  墨字在眼底晕开时,苏槿看见一片雾蒙蒙的湖面。昨夜刚下过雨,湖水泛着青灰色的微光,波纹层层叠叠,如鲛绡在水中舒展。远山像被水墨洇染的绸缎,层层叠叠地隐在薄雾后,山巅的松林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从云海中浮起。荷叶上滚动的雨珠忽而坠入水中,荡开的涟漪惊醒了沉睡的蜻蜓,它振翅掠过水面时,带起一缕凉丝丝的湿气,水面上顿时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宛如撒落的星子。恍惚间有青瓷茶盏相碰的脆响从湖心亭传来,像是谁在轻轻叩击玉磬,茶汤氤氲的热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兰花香,与湖畔桂花的甜腻气息缠绵在一起。

  视线顺着湖岸游移,一柄油纸伞在柳荫下缓缓移动。伞骨弯成优雅的弧线,绛红色的伞面被雨水洗得发亮,仿佛将晚霞的余晖凝在了纸面上。伞下女子的绣鞋踏过青石板时,裙裾翻飞出几片杏花瓣,裙摆绣着的缠枝海棠随步履摇曳,金线银线在雨中闪烁如碎星。她行至转角处,忽有琴声流淌而来,湿润的音符缠着丁香花的影子,在回廊间织成半透明的网。苏槿伸手接住飘落的柳絮,指尖触到的是湿润的风,带着泥土苏醒时的腥甜,混着湖水的清冽,仿佛能嗅到雨后新发的蕨芽与苔藓的生机。

  渡口的杨柳正对着湖心梳妆,千条万条的绿丝绦垂入水中,将涟漪染成嫩碧色。泊船的石阶上蹲着个穿蓑衣的老渔夫,他往湖里吐了口烟草,浑浊的唾沫在水面绽开小小的金花,惊得游鱼倏然潜入水底,搅碎满湖的倒影。远处传来悠长的橹声,摇橹人的蓝布衫被风鼓起,像一面猎猎作响的旗,橹柄划破水面时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苏槿立在渡口石栏旁,发丝间缠绕着新茶与玉兰的气息,连呼吸都变得轻软如絮,仿佛自己也化作了风中的一缕,与细雨、柳絮、茶香一同飘荡。

  茶香袅袅消散时,苏槿才惊觉自己仍坐在书桌前。阳光已悄悄爬过几行诗句,从“春雨如丝”移至“烟波画船”处,墨字在光影流转中时而清晰时而朦胧。窗棂上的铜铃被风拨动,发出几声清越的脆响,如檐角滴落的雨珠坠入青石瓮中。她低头凝视书页,那行“春雨如丝”的字样仿佛被水雾浸润,墨迹里游动着细碎的银光,恍若雨丝悬在虚空,随时会化作清露滴落纸面。纸页边缘的竹纹笺水印泛着淡青的微光,似有春水在其中蜿蜒流淌。

  案头的青瓷茶盏仍冒着袅袅热气,盏壁上描着的白梅在蒸汽中若隐若现,茶汤呈琥珀色,浮着几瓣新采的茉莉。苏槿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唇齿间满是龙井的清冽与兰花的幽香,喉间掠过一缕若有若无的甘甜,仿佛尝到了雨后初绽的蔷薇。窗外梧桐叶仍在沙沙作响,风携着远处渡口的橹声、渔歌,与书页间未落的雨丝,共同织就一张绵密的春之网,将时光染成温润的青碧色。

  她忽然想起母亲曾说,春雨来时,檐角的铜铃会与雨声和鸣,如珠落玉盘;想起幼时在江南老宅,总爱趴在雕花窗边数雨滴,看它们如何将琉璃瓦洗得发亮,如何在青砖上晕开深浅不一的苔痕。此刻纸上的“春雨如丝”仿佛有了生命,在光影中舒展成千万根透明的丝线,将她的思绪牵向远方雾锁的青山、柳荫下的绛红油伞,以及渡口边那抹随风轻摆的绿意。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吹得书页簌簌轻响。苏槿提笔蘸墨,笔尖在“春雨如丝”旁落下第一滴墨,墨痕缓缓晕开,恰似雨珠坠入湖面。未至的春雨,已在心底织就一张温软的网,兜住了光阴里所有细小的颤动——那是风中摇曳的柳絮,是茶盏相碰的清响,是油纸伞下飘过的一抹绛红,是渡口石栏上未干的露痕,更是纸页间那行永远湿润的“春雨如丝”。

  喜欢一爱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