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殷川转头望去,只见一支骑兵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为首的陶智举着绣有黄色“川”字的白色军旗。
陶智来到殷川面前,翻身下马,“老大。”
闻言,殷川点点头,指了指半瘫在地上的陈大江,“正好,把陈大江和顾将军带回去。”
这时,萧山带着山队的士兵也赶了过来,看到林队的士兵正在搀扶着龇牙咧嘴的陈大江,忍不住的调侃道:“哎哟哟,陈大将军这是怎么了?”
陈大江有气无力的回骂道:“滚。”
“行了,不是贫嘴的时候。”
殷川看着陶智背着不归弓,问道:“兵器带来了?”
陶智点点头,林队的士兵立马上前,将殷川和萧山的兵器递了过来。
萧山接过蛇纹矛,顿时挽了个矛花,然后将长矛重重墩地立在身侧。
殷川则从士兵手中接过一个战术外腰带样式,然后扎在了腰腹部。
殷川翻身上马,“其他人,跟着我去支援风队,务必捉拿顾王!”
看着川营众人离去的背影,顾肖竟然有些隐隐的担心起来,总感觉,好像这一百来人,真的能击溃顾王一千多人的军队,然后拿下顾王。
不知为何,顾肖竟有些隐隐期待,能在北蒙军军营中看到顾王。
“陈将军,你真的是将军吗?”顾肖看向陈大江问道。
陈大江趴在马背上,两条胳膊就这样耷拉着,马走一步他一呲牙。
他睁开眼看着被五花大绑在马背上的顾肖,问道:“我说,你们绑紧了吗?这可是个大武师,要是被他挣脱了,我们都得玩完。”
陈宁回过头,看了一眼顾肖,又看了一眼陈大江。
“真是个闷葫芦。”陈大江无奈的说了句,又开始闭目养神。
东方微微亮,夜空的星星逐渐的隐藏起来。
前方,宋轩紧紧尾随着逃窜的顾伯。
借着微白的光线,顾伯这才终于看清追兵,不过区区三十几人,他立马调整军阵,“弓箭手准备,放箭!”
“后撤!”
宋轩和风队的士兵再次后撤一段距离,离开了顾军的弓箭范围。
看到追兵又往后撤了一段距离,顾伯咬咬牙,虽然心里很气,但还是命令道:“走!”
这群追兵,跟狗皮膏药一样,只要顾伯用弓箭攻击他们,他们就后撤,派大部队追击,他们撤的更快,派小部队阻拦,结果百来人的小队直接被他们反杀。
甩也甩不掉,打也打不到,以至于本就所剩无几的弓箭,也都被刚才那波消耗殆尽。
顾伯心中又气又急,他深知这样被拖着,对自己极为不利。而且马上天亮,大部队的行踪更无法掩藏,可眼下,却又无计可施。
“难道就这样被他们一口一口的蚕食掉吗?”顾伯喃喃自语。
想到祁连弃自己离去,独善其身,顾伯更是万分恼火,“竖子!”
“大王,他们一直跟着,这样下去我们的处境会越来越危险,而且顾将军一直没有消息,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了。”一名副将焦急地问道。
顾伯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佯装继续向东北撤退,,我则带领精锐去往西北,尽快与韦国军队会合。”
“可是大王,这样您太危险了。万一……”副将担忧地说道。
“没时间犹豫了!”顾伯打断副将的话,“再这样下去一个也走不了,如果我遭遇什么不测,你们回到顾国之后,拥立顾己阳为新任顾王。”
“大王!”
副将还欲说些什么,顾伯一口打断道:“就这么定了!”
于是,顾伯迅速安排好两路兵马,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精锐悄悄脱离主路,朝着一条西北方向奔去。
一直远远跟在顾军后方的宋轩,看到顾军突然兵分两路,心中疑惑:“这是什么意思?牺牲小我拯救大我?”
一旁的徐恒问道:“怎么办?另外那支回顾国的军队,还追不追了?”
就在这时,他们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远远的就瞧见了高举的川字军旗。
“老大他们来了!”徐恒说道。
片刻后,殷川带着川营一众来到宋轩这边,身后的陶智将蓝旗白尖枪扔给宋轩。
宋轩单手接过长枪,手腕一转将其背在身后,还是自己的兵器用着顺手。
“怎么了?”殷川问道。
“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往顾国方向逃窜,另一部分应该是去找韦军会和了。”宋轩回答。
“探清顾王去了哪个方向了吗?”殷川问道。
“西北方向,他们那批士兵明显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军阵整齐,应该是顾王的亲卫队。”宋轩说道。
“好,作战计划不变,就抓顾王!上马!”
说着,殷川身先士卒,朝着西北方向那支队伍追去。
顾伯带着亲卫一路狂奔,心中暗自祈祷能顺利摆脱追兵。
然而,没跑多久,身后便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伯脸色一变,“不好,他们追上来了!加快速度!”
双方距离肉眼可见的缩短,顾伯知道,继续跑下去,迟早会被追上。
估算了一下对方的人数,大概也就在百人左右,顾伯看了看自己身边足足五百的精锐,咬咬牙,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将士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跟他们拼了!”
顾军士兵们纷纷拔出武器,列好军阵,转身迎向殷川等人。
开战至今,川营真正意义上和敌军正面交战,一场激烈的短兵相接就此展开。
眼看进入攻击范围,陶智直接下令,“瞄准外围士兵,替他们开路!”
言罢,林队的士兵直接拿起背在身后的复合弓,朝着顾军士兵自由开弓。
陶智更是拿起他的专属武器,不归弓。弓身以千年紫檀为骨,合以昆吾山赤铜铸造的滑轮,木色沉如黑夜,筋络泛着深海珍珠般的冷光,而滑轮却譬如烈火,宛如一轮轮红日出现在夜空中。弓弦是来自东海深处的一头千年鲛的鲛筋,拉至弓满都不曾颤动分毫,释放时却能听到一声龙吟呼啸而出。握把处缠绕着鲛皮,经过打磨成细粉的珍珠辅以热水浸泡九九八十一天,然后趁热在鲛皮上一层层刻下防滑痕,直到鲛皮冷却完全包裹在握把上。
弓身上还有陶智亲手刻下的“不归”二字,原本寓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后来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配不上这把弓的气质,所以就改成“此去不归”。意思是,这把弓射出的箭一去不归,而胆敢来犯的敌人,也有来无回。
喜欢大商川行军
殷川转头望去,只见一支骑兵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为首的陶智举着绣有黄色“川”字的白色军旗。
陶智来到殷川面前,翻身下马,“老大。”
闻言,殷川点点头,指了指半瘫在地上的陈大江,“正好,把陈大江和顾将军带回去。”
这时,萧山带着山队的士兵也赶了过来,看到林队的士兵正在搀扶着龇牙咧嘴的陈大江,忍不住的调侃道:“哎哟哟,陈大将军这是怎么了?”
陈大江有气无力的回骂道:“滚。”
“行了,不是贫嘴的时候。”
殷川看着陶智背着不归弓,问道:“兵器带来了?”
陶智点点头,林队的士兵立马上前,将殷川和萧山的兵器递了过来。
萧山接过蛇纹矛,顿时挽了个矛花,然后将长矛重重墩地立在身侧。
殷川则从士兵手中接过一个战术外腰带样式,然后扎在了腰腹部。
殷川翻身上马,“其他人,跟着我去支援风队,务必捉拿顾王!”
看着川营众人离去的背影,顾肖竟然有些隐隐的担心起来,总感觉,好像这一百来人,真的能击溃顾王一千多人的军队,然后拿下顾王。
不知为何,顾肖竟有些隐隐期待,能在北蒙军军营中看到顾王。
“陈将军,你真的是将军吗?”顾肖看向陈大江问道。
陈大江趴在马背上,两条胳膊就这样耷拉着,马走一步他一呲牙。
他睁开眼看着被五花大绑在马背上的顾肖,问道:“我说,你们绑紧了吗?这可是个大武师,要是被他挣脱了,我们都得玩完。”
陈宁回过头,看了一眼顾肖,又看了一眼陈大江。
“真是个闷葫芦。”陈大江无奈的说了句,又开始闭目养神。
东方微微亮,夜空的星星逐渐的隐藏起来。
前方,宋轩紧紧尾随着逃窜的顾伯。
借着微白的光线,顾伯这才终于看清追兵,不过区区三十几人,他立马调整军阵,“弓箭手准备,放箭!”
“后撤!”
宋轩和风队的士兵再次后撤一段距离,离开了顾军的弓箭范围。
看到追兵又往后撤了一段距离,顾伯咬咬牙,虽然心里很气,但还是命令道:“走!”
这群追兵,跟狗皮膏药一样,只要顾伯用弓箭攻击他们,他们就后撤,派大部队追击,他们撤的更快,派小部队阻拦,结果百来人的小队直接被他们反杀。
甩也甩不掉,打也打不到,以至于本就所剩无几的弓箭,也都被刚才那波消耗殆尽。
顾伯心中又气又急,他深知这样被拖着,对自己极为不利。而且马上天亮,大部队的行踪更无法掩藏,可眼下,却又无计可施。
“难道就这样被他们一口一口的蚕食掉吗?”顾伯喃喃自语。
想到祁连弃自己离去,独善其身,顾伯更是万分恼火,“竖子!”
“大王,他们一直跟着,这样下去我们的处境会越来越危险,而且顾将军一直没有消息,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了。”一名副将焦急地问道。
顾伯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佯装继续向东北撤退,,我则带领精锐去往西北,尽快与韦国军队会合。”
“可是大王,这样您太危险了。万一……”副将担忧地说道。
“没时间犹豫了!”顾伯打断副将的话,“再这样下去一个也走不了,如果我遭遇什么不测,你们回到顾国之后,拥立顾己阳为新任顾王。”
“大王!”
副将还欲说些什么,顾伯一口打断道:“就这么定了!”
于是,顾伯迅速安排好两路兵马,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精锐悄悄脱离主路,朝着一条西北方向奔去。
一直远远跟在顾军后方的宋轩,看到顾军突然兵分两路,心中疑惑:“这是什么意思?牺牲小我拯救大我?”
一旁的徐恒问道:“怎么办?另外那支回顾国的军队,还追不追了?”
就在这时,他们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远远的就瞧见了高举的川字军旗。
“老大他们来了!”徐恒说道。
片刻后,殷川带着川营一众来到宋轩这边,身后的陶智将蓝旗白尖枪扔给宋轩。
宋轩单手接过长枪,手腕一转将其背在身后,还是自己的兵器用着顺手。
“怎么了?”殷川问道。
“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往顾国方向逃窜,另一部分应该是去找韦军会和了。”宋轩回答。
“探清顾王去了哪个方向了吗?”殷川问道。
“西北方向,他们那批士兵明显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军阵整齐,应该是顾王的亲卫队。”宋轩说道。
“好,作战计划不变,就抓顾王!上马!”
说着,殷川身先士卒,朝着西北方向那支队伍追去。
顾伯带着亲卫一路狂奔,心中暗自祈祷能顺利摆脱追兵。
然而,没跑多久,身后便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伯脸色一变,“不好,他们追上来了!加快速度!”
双方距离肉眼可见的缩短,顾伯知道,继续跑下去,迟早会被追上。
估算了一下对方的人数,大概也就在百人左右,顾伯看了看自己身边足足五百的精锐,咬咬牙,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将士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跟他们拼了!”
顾军士兵们纷纷拔出武器,列好军阵,转身迎向殷川等人。
开战至今,川营真正意义上和敌军正面交战,一场激烈的短兵相接就此展开。
眼看进入攻击范围,陶智直接下令,“瞄准外围士兵,替他们开路!”
言罢,林队的士兵直接拿起背在身后的复合弓,朝着顾军士兵自由开弓。
陶智更是拿起他的专属武器,不归弓。弓身以千年紫檀为骨,合以昆吾山赤铜铸造的滑轮,木色沉如黑夜,筋络泛着深海珍珠般的冷光,而滑轮却譬如烈火,宛如一轮轮红日出现在夜空中。弓弦是来自东海深处的一头千年鲛的鲛筋,拉至弓满都不曾颤动分毫,释放时却能听到一声龙吟呼啸而出。握把处缠绕着鲛皮,经过打磨成细粉的珍珠辅以热水浸泡九九八十一天,然后趁热在鲛皮上一层层刻下防滑痕,直到鲛皮冷却完全包裹在握把上。
弓身上还有陶智亲手刻下的“不归”二字,原本寓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后来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配不上这把弓的气质,所以就改成“此去不归”。意思是,这把弓射出的箭一去不归,而胆敢来犯的敌人,也有来无回。
喜欢大商川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