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笑道:“这是好事,不过,不能掉以轻心。”
“让奉宸司校尉盯紧王庭,防备突厥诸部。”
“遵令!”
吴伯当迫不及待:“大王,外敌自顾不暇,正是拿下河南道的大好时机。”
高楷颔首:“那便立即发兵。”
这时,一员传讯兵卒飞奔来报。
陈留王郑博,率大军三万,进犯郑州。
“陈留王郑博?”高楷惊讶,“他有何来历?”
“此人出身荥阳郑氏,家学渊源,颇有谋略,曾为徐智远效力,封汴州刺史。”
“徐豪登基之后,此人不满皇甫懿专权跋扈,宣布割地自立,为陈留王。”
“以开封为王都,派兵攻掠滑、濮、许三州。”
夏侯敬德冷哼:“无知鼠辈,我们不去打他,他就该烧香拜佛。”
“如今,却敢虎口拔牙,进犯郑州,当我秦国勇士好欺么?”
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高楷笑道:“传我令,让建兆、郭恪守御郑州。”
“召集十万大军,诸将随我奔赴管城。”
“敬德、光焰,你二人坐镇洛阳。”
“遵令!”
众文武皆拱手应和,惟有夏侯敬德嘟囔。
“大王,末将愿随您出征。”
“留在洛阳,每日无事可做,实在无趣。”
高楷笑骂:“让你镇守洛阳,是为稳定后方,筹集粮草,保障大军辎重供应。”
“怎会无事可做?”
“何况,洛阳乃东都,重要性不亚于长安,需有大将坐镇。”
“你与光焰二人职责重大,切不可疏忽大意。”
“是!”夏侯敬德缩了缩脖子。
徐晏清暗思,大王命夏侯将军、李将军镇守洛阳,让张建兆、郭恪、吴伯当、苏行烈随行,给他们立功之机,果然深谋远虑。
……
郑州,管城。
郑博面露惧色:“高楷亲率十万大军,坐镇此城。”
“大师,这该如何应对?”
他年约不惑,相貌儒雅,虽然身穿甲胄,腰悬横刀,却不像武将,而是个翩翩文士。
身侧,一位大和尚披袈裟,戴毗卢,挂着一长串紫檀木佛珠。
他是开封城中相国寺住持,法号慧云。
“大王不必忧虑!”
“高楷虽然声势浩大,我等却非毫无还手之力。”
郑博满脸期待:“大师有何妙法?”
慧云一拂袖,忽有一枚法螺,凭空而现。
“贫僧法力粗浅,惟有这镇寺之宝,可堪一用。”
“右旋白海螺?”郑博又惊又喜,“这可是稀世珍宝,百年难得一见。”
传闻,佛陀讲法之时,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这大法螺,便是右旋白海螺,螺纹从外到内,呈现顺时针右转,与寻常海螺截然相反。
慧云面露笑意:“此螺传承数百年,有敝寺历代住持加持,妙用无穷。”
“只需轻轻一吹,便可放出地狱风,让人头晕目眩,销魂蚀骨。”
“摧毁区区一座城墙,不在话下。”
郑博先喜后忧:“大师,听闻高楷麾下,有孙伯端、吕洪,这两个道门真人辅佐。”
“此宝能否将这二人杀死?”
慧云不屑:“孙伯端、吕洪,不过道门散修,不入正统,不得真传,有什么法术神通?”
“贫道传承相国寺佛法,又有大法螺相助,杀这二人易如反掌。”
郑博仍旧迟疑:“不光这两个道家弟子,听说高楷招揽白马寺、少林寺两位法师效力。”
“倘若他们出手相助……”
慧云不以为意:“法严、昙均,恪守佛门戒律,不理世间杀伐。”
“除非灭寺危机,否则,绝不擅自出手。”
“不必理会他们。”
郑博放下心来,大笑:“既如此,还请大师施展妙法,覆灭秦军,杀了高楷。”
“阿弥陀佛!”慧云双手合十,“贫僧不为杀生,只为襄助明主拨乱反正,造福百姓。”
他抓住右旋白海螺,毫不犹豫地吹响。
城楼上,高楷远望城外大营,淡声道:“区区四州,却有三万大军,可谓穷兵黩武。”
崔皓附和:“也不知他如何供应粮草?”
徐晏清笑道:“汴州富庶,仅次于洛州。”
“郑博又出身荥阳郑氏,总有几分家底。”
汴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沿岸,背靠通济渠,连通洛阳与河南道诸州、淮南道,以及江南诸道,水陆交通便利。
又是运河要冲之地,拥有“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优越地位。
开封城繁华富庶,为河南道第一。
赵喆讽刺道:“再如何富庶,也只是郑博得利。”
“平头百姓,惟有被盘剥的份。”
说话间,高楷一仰头,忽然喝道。
“传我军令,所有将士立刻下城楼,退往内城。”
“这……”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大王此举何意。
高楷沉声道:“听我军令行事,不必多言,速撤!”
“是……”
诸将不明所以,但一观大王神色,一改往日和煦,严肃异常,便知大事不妙,纷纷退往内城。
霎时间,忽有一股阴风刮来,遮天蔽日,竟将白昼变成黑夜。
隐约间,更有痛哭、哀嚎声传来,凄厉无比,令人不寒而栗。
“这是什么妖法?”唐检大惊失色。
高楷面沉如水:“又有修行人不甘寂寞,扰乱人间征战。”
唐检急切道:“大王,此地不宜久留……”
高楷挥手打断:“二位道长,可知这风是什么法术?”
吕洪面色凝重:“观其气机,似乎出自佛门。”
孙伯端颔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这是地狱风,并非法术所为,反倒像异宝所致。”
“佛门异宝?”高楷眼眸一眯,“可有办法阻挡?”
吕洪为难:“此风无孔不入,难以完全阻挡,若要保住城墙,难免有人身死。”
“若要护佑百姓与将士,城墙……”
“救人要紧!”高楷毫不犹豫,“城墙塌了可以重建。”
“是!”两人相视一眼,各自施展法术。
这时,地狱风已然袭来,所经之地,吊桥、门楼、旌旗皆化为飞灰。
瓮城垛口、弩箭台,如纸糊的一般,一戳就破。青砖堆叠的女墙,似烈日下的薄雪,寸寸消融。
眨眼间,整个外城损坏大半。
“这……”众文武皆大惊失色,将士、百姓亦相顾骇然。
坚固如女墙,都瞬间飞灰烟灭,人若沾上一丝,岂不化为齑粉?
“佛门有好生之德,为何此法如此狠毒?”王景略眉头大皱。
徐晏清哂笑:“佛门诸寺可非一片净土,其中良莠不齐,利欲熏心,杀人如麻者,车载斗量。”
“让奉宸司校尉盯紧王庭,防备突厥诸部。”
“遵令!”
吴伯当迫不及待:“大王,外敌自顾不暇,正是拿下河南道的大好时机。”
高楷颔首:“那便立即发兵。”
这时,一员传讯兵卒飞奔来报。
陈留王郑博,率大军三万,进犯郑州。
“陈留王郑博?”高楷惊讶,“他有何来历?”
“此人出身荥阳郑氏,家学渊源,颇有谋略,曾为徐智远效力,封汴州刺史。”
“徐豪登基之后,此人不满皇甫懿专权跋扈,宣布割地自立,为陈留王。”
“以开封为王都,派兵攻掠滑、濮、许三州。”
夏侯敬德冷哼:“无知鼠辈,我们不去打他,他就该烧香拜佛。”
“如今,却敢虎口拔牙,进犯郑州,当我秦国勇士好欺么?”
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高楷笑道:“传我令,让建兆、郭恪守御郑州。”
“召集十万大军,诸将随我奔赴管城。”
“敬德、光焰,你二人坐镇洛阳。”
“遵令!”
众文武皆拱手应和,惟有夏侯敬德嘟囔。
“大王,末将愿随您出征。”
“留在洛阳,每日无事可做,实在无趣。”
高楷笑骂:“让你镇守洛阳,是为稳定后方,筹集粮草,保障大军辎重供应。”
“怎会无事可做?”
“何况,洛阳乃东都,重要性不亚于长安,需有大将坐镇。”
“你与光焰二人职责重大,切不可疏忽大意。”
“是!”夏侯敬德缩了缩脖子。
徐晏清暗思,大王命夏侯将军、李将军镇守洛阳,让张建兆、郭恪、吴伯当、苏行烈随行,给他们立功之机,果然深谋远虑。
……
郑州,管城。
郑博面露惧色:“高楷亲率十万大军,坐镇此城。”
“大师,这该如何应对?”
他年约不惑,相貌儒雅,虽然身穿甲胄,腰悬横刀,却不像武将,而是个翩翩文士。
身侧,一位大和尚披袈裟,戴毗卢,挂着一长串紫檀木佛珠。
他是开封城中相国寺住持,法号慧云。
“大王不必忧虑!”
“高楷虽然声势浩大,我等却非毫无还手之力。”
郑博满脸期待:“大师有何妙法?”
慧云一拂袖,忽有一枚法螺,凭空而现。
“贫僧法力粗浅,惟有这镇寺之宝,可堪一用。”
“右旋白海螺?”郑博又惊又喜,“这可是稀世珍宝,百年难得一见。”
传闻,佛陀讲法之时,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这大法螺,便是右旋白海螺,螺纹从外到内,呈现顺时针右转,与寻常海螺截然相反。
慧云面露笑意:“此螺传承数百年,有敝寺历代住持加持,妙用无穷。”
“只需轻轻一吹,便可放出地狱风,让人头晕目眩,销魂蚀骨。”
“摧毁区区一座城墙,不在话下。”
郑博先喜后忧:“大师,听闻高楷麾下,有孙伯端、吕洪,这两个道门真人辅佐。”
“此宝能否将这二人杀死?”
慧云不屑:“孙伯端、吕洪,不过道门散修,不入正统,不得真传,有什么法术神通?”
“贫道传承相国寺佛法,又有大法螺相助,杀这二人易如反掌。”
郑博仍旧迟疑:“不光这两个道家弟子,听说高楷招揽白马寺、少林寺两位法师效力。”
“倘若他们出手相助……”
慧云不以为意:“法严、昙均,恪守佛门戒律,不理世间杀伐。”
“除非灭寺危机,否则,绝不擅自出手。”
“不必理会他们。”
郑博放下心来,大笑:“既如此,还请大师施展妙法,覆灭秦军,杀了高楷。”
“阿弥陀佛!”慧云双手合十,“贫僧不为杀生,只为襄助明主拨乱反正,造福百姓。”
他抓住右旋白海螺,毫不犹豫地吹响。
城楼上,高楷远望城外大营,淡声道:“区区四州,却有三万大军,可谓穷兵黩武。”
崔皓附和:“也不知他如何供应粮草?”
徐晏清笑道:“汴州富庶,仅次于洛州。”
“郑博又出身荥阳郑氏,总有几分家底。”
汴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沿岸,背靠通济渠,连通洛阳与河南道诸州、淮南道,以及江南诸道,水陆交通便利。
又是运河要冲之地,拥有“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优越地位。
开封城繁华富庶,为河南道第一。
赵喆讽刺道:“再如何富庶,也只是郑博得利。”
“平头百姓,惟有被盘剥的份。”
说话间,高楷一仰头,忽然喝道。
“传我军令,所有将士立刻下城楼,退往内城。”
“这……”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大王此举何意。
高楷沉声道:“听我军令行事,不必多言,速撤!”
“是……”
诸将不明所以,但一观大王神色,一改往日和煦,严肃异常,便知大事不妙,纷纷退往内城。
霎时间,忽有一股阴风刮来,遮天蔽日,竟将白昼变成黑夜。
隐约间,更有痛哭、哀嚎声传来,凄厉无比,令人不寒而栗。
“这是什么妖法?”唐检大惊失色。
高楷面沉如水:“又有修行人不甘寂寞,扰乱人间征战。”
唐检急切道:“大王,此地不宜久留……”
高楷挥手打断:“二位道长,可知这风是什么法术?”
吕洪面色凝重:“观其气机,似乎出自佛门。”
孙伯端颔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这是地狱风,并非法术所为,反倒像异宝所致。”
“佛门异宝?”高楷眼眸一眯,“可有办法阻挡?”
吕洪为难:“此风无孔不入,难以完全阻挡,若要保住城墙,难免有人身死。”
“若要护佑百姓与将士,城墙……”
“救人要紧!”高楷毫不犹豫,“城墙塌了可以重建。”
“是!”两人相视一眼,各自施展法术。
这时,地狱风已然袭来,所经之地,吊桥、门楼、旌旗皆化为飞灰。
瓮城垛口、弩箭台,如纸糊的一般,一戳就破。青砖堆叠的女墙,似烈日下的薄雪,寸寸消融。
眨眼间,整个外城损坏大半。
“这……”众文武皆大惊失色,将士、百姓亦相顾骇然。
坚固如女墙,都瞬间飞灰烟灭,人若沾上一丝,岂不化为齑粉?
“佛门有好生之德,为何此法如此狠毒?”王景略眉头大皱。
徐晏清哂笑:“佛门诸寺可非一片净土,其中良莠不齐,利欲熏心,杀人如麻者,车载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