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愿者上钩-《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高楷倏然开口:“战场上达不成目的,光靠言和,是没有用的。”

  “眼下,既要惩戒一番,彰显我们的实力,也要把握分寸,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威胁,逃之夭夭。”

  思忖片刻,他沉声道:“既如此,只能打一顿鞭子,再给一张胡饼了。”

  “打一顿鞭子,给一张胡饼?”众人皆是惊奇,这该如何施为?

  高楷笑问:“唐检,这些部族,大多在何处活跃?”

  唐检不假思索:“除却檀、营二州,平、蓟二州,亦有小股骑兵肆虐。”

  “据奉宸司侦查,这些时日,他们大多聚集在石城一带,依山傍水处,约莫五千之众。”

  “这正是我军粮草运输所经之地。”

  高楷眸光一闪:“那就先把这一支兵马吃掉。”

  “崔皓?”

  “微臣在!”

  “你且准备五百乘粮车,些许粮草,以备调用。”

  “是!”

  “赵喆?”

  “末将在!”

  “你且在每一辆粮车内,埋伏五个精兵,一共两千五百人,带上陌刀,弓弩。”

  “另外,让军中瘦弱士卒押送粮车。”

  “是!”

  “吴伯当?”

  “末将在!”

  “你率领三千兵马,秘密跟在粮车之后,勿要让外族发觉。”

  “等他们来劫粮,拉车士卒可佯装逃走,你与赵喆二人伺机而动,务必一战得胜。”

  “遵令!”

  许晋赞道:“此计甚妙,必能将这支敌军铲除,作为威慑,而不至于伤筋动骨。”

  高楷淡笑一声:“有劳二位道长,烧铅炼汞,炼制一批金丹,便称其为万寿丹,食之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万寿丹?”吕洪,孙伯端相视一眼,迟疑道。

  “主上,凡俗之物所炼,绝无这等神效。”

  “何况,但凡烧铅炼汞,难免有毒性残留,食之有损身体。”

  他们二人虽会炼丹,却不过一些草木丹药,萃取几分灵性罢了。

  至于金丹,或可提神醒脑,却正如饮鸩止渴,绝无可能得享万寿。

  “我怎会不知?”高楷摇头失笑,“这不过是诱饵,将他们引来罢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杨烨笑道,“听闻这等灵丹妙药,恐怕天下群雄皆闻风而动,遑论关外各族。”

  王景略附和:“如此恩威并施,他们必当就范。”

  ……

  平、蓟二州交界处,石城。

  虽是冬季,大雪飘飞,然而,此地北靠燕山,南依大海,临近交通要道,倒也人来车往。

  此时,石城东南一角,营帐连绵,一面面狼头旗帜迎着寒风舒展。

  正中一座牙帐,数个髡发大将,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四角压着炭盆,火势熊熊,将彻骨寒气消融。

  领头者,除却契丹,便是室韦,至于奚、靺鞨等族,却是不见。

  下首,十余个汉人女子强颜欢笑,却不得不小心侍奉。

  契丹大将瓮声道:“那秦国公高楷,带着珍宝在卢龙城等候,你们室韦可汗为何不去?”

  “据我所知,耶律酋长不也在营州么?”室韦大将不答反问。

  契丹大将笑道:“就让奚、靺鞨,替我们探一探路,防备汉人阴招。”

  “若能发现阴谋,当然最好。”室韦大将点头,“这边境四州,不过苦寒之地。”

  “想要珍宝美人,还得去幽州,去太原,去长安。”

  “这些地方,才有数不清的粮食,金银,盐,铜铁。”

  契丹大将舔了舔嘴唇:“若能打下长安,怕是享用不尽。”

  “不过,连突厥可汗都败在高楷手下,我们可要吸取教训。”

  提及突厥,室韦大将神色严肃:“突厥可汗败退,父子相争,不再像从前那般,对我们予取予求,这可是大好事。”

  “如今,我们可以当家做主,逐水草而居,过快活日子,何必去和高楷死战,得不偿失?”

  “说得好!”契丹大将大笑,揣起酒坛,喝道,“你我满饮一坛,去去寒气!”

  正饮酒作乐时,一员小卒来报,石城以南,竟发现一支运粮队伍,足有五百辆车,装载粮草无数。

  并且,押送之人,只是一群老弱病残。

  两位大将喜不自胜,各自点齐兵马,拢共五千骑兵,呼啸出营。

  这可是天上掉胡饼,不捡白不捡。

  与此同时,吴伯当率兵,正不紧不慢跟在粮车之后,随时窥望动静。

  片刻后,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响起,伴随狼头旗招展,尘土飞扬。

  “契丹、室韦,这两族倒是关系颇深。”

  吴伯当若有所思,这也是关外各族中,势力最盛的两支。

  若能挑拨其等互斗,或可取得大捷,一网成擒。

  对面,契丹、室韦二位大将扬鞭策马,裹挟冲锋之势,悍然杀向运粮队。

  却见这些老弱病残吓得抱头鼠窜,丢下粮车逃得无影无踪。

  “这些汉人,太过软弱。”

  “便是草原上的羊羔,胆子也比他们大!”

  “是极!”

  “软弱的人,不配拥有这些粮食,应该由草原雄鹰占据。”

  “用我们的马,把这些粮车拉回去。”

  “是!”

  不多时,契丹,室韦二族,将五百乘车,拉到丰河北岸。

  这里水流充沛,尚未结冰,正可让马儿饮些水,吃些干草,稍作休憩。

  二族骑兵亦卸下甲胄,架起陶锅,煮些粟米粥,就着胡饼当干粮。

  谁也没有发觉,五百乘粮车时,悄然露出一双双眼睛。

  烟火气袅袅升起,引来些许野兽。

  正当众人席地而坐,大吃大嚼时,喊杀声骤然响起。

  两名大将循声看去,吓得跳了起来,又摔倒在地,连连后退。

  五百粮车一一掀翻,干草四散,惹得马儿们哄抢。

  一个个精兵手持陌刀,背负弓弩,悍然杀来。

  为首一将,猿臂蜂腰,面貌英武,手持一杆银枪,直取两人项上人头。

  “这……”室韦,契丹二将面色煞白,“这怎会有伏兵?”

  任凭二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这五百乘粮车里,竟埋伏着众多精兵。

  而他们毫无所觉,只以为这是天上掉胡饼,喜滋滋地捡回去。

  “莫慌,他们至多三千人,比不上我们人多。”契丹大将强行镇定,喝道,“集结起来,把他们杀了!”

  “是……是!”

  一众部族子弟找到主心骨,连忙拿起刀斧,打算一战。

  然而,斜刺里又有一支兵马叫嚷着杀来,观其气势,绝不少于三千之众。

  室韦大将面色大变,慌忙叫道:“我们中了汉人的诡计,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