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良师益友-《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高楷落下泪来,嗓音干哑道:“褚公可有……未尽之言?”

  “老臣死后,只需一棺一木薄葬,诸事从简。”褚谅声音低弱下去。

  “褚家子弟,主上无需太过厚待……”

  话未说完,他合上双眼,再无呼吸。

  “褚公!”高楷泪如雨下。

  “父亲!”

  “祖父!”

  褚家众人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高楷怔怔地看着床榻上的老人,只觉心中空落落的。

  他犹然记得,从前微末之时,只有三郎、褚公等寥寥数人辅佐,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如今,三郎早亡,褚公逝去,故人逐渐凋零,怎不让人痛惜?

  “主上,请您节哀!”褚登善强忍悲意,从袖中取出一封文书,双手递上。

  “这是家父临终前所书,让末将交予主上。”

  高楷双手接过,仔细一观,忍不住落泪:“褚公殷切之言,谆谆教诲,我必铭记于心。”

  他忍不住心生悔意:“褚公在鄯州时,身体尚好,必是我一意孤行,让他从湟水来长安,一路车马劳顿,以致病重,不幸身亡。”

  “主上切莫如此说。”褚登善摇头道,“家父身亡,乃寿数不永,绝非主上所致。”

  “况且,家父一心为主上效力,只盼早日结束乱世,开创太平。”

  “只可惜,他再也……”

  说到这,他潸然泪下。

  高楷闭了闭眼,沉声道:“传令,加封褚公为兵部尚书,赠兰州刺史,赐爵狄道县侯。”

  “另外,让礼部司拟定谥号。”

  “一应丧事花费,由内库承担,务必厚葬,让朝中官员齐来吊唁。”

  “遵令!”王寅虎连忙应下。

  “主上,如此厚待……”褚登善连忙谦辞。

  高楷郑重道:“褚公劳苦功高,得此身后名,乃理所应当,勿要推辞。”

  “是……”褚登善只能领命。

  高楷环顾众人,见他身后一名少年,文质彬彬,不由问道:“这是褚公长孙么?”

  “正是!”褚登善点头,“渊儿,还不快拜见秦公?”

  褚渊连忙下拜:“小民拜见秦国公!”

  “起来吧。”高楷颔首,“褚公后继有人!”

  “传令,授褚渊为儒林郎。”

  褚登善忙道:“主上,犬子年幼无功,怎能得此官职。”

  “还请主上收回成命。”

  高楷不许:“此子必大兴褚家门楣,将来,可为国家栋梁。”

  “谢主上隆恩!”父子俩只能拜谢。

  默坐片刻,高楷返回太极宫,却心情低落。

  杨皎宽慰道:“夫君节哀,褚公泉下有知,必不忍见您如此伤怀。”

  “褚公不光是我肱骨之臣,更是我良师益友,在我微末之时,便全力辅佐,夙夜忧勤。”高楷喟然长叹。

  “如今,大业未成,他却溘然长逝,我怎能不伤怀?”

  杨皎不知该如何劝说,只能默默陪伴。

  翌日,宫中传令,赐褚谅谥号为“康”,追赠梁三郎为广武县侯。

  群臣得知,皆赞主上仁厚。

  ……

  冥府,黄泉路。

  一轮红月高挂,阴风翻卷,一阵阵雾气缭绕不散,呜咽声此起彼伏。

  褚谅从黑暗中醒来,睁开眼,赫然发现自己成了一缕孤魂。

  前方,是时断时续,望不到尽头的小路;身后,哭嚎声不绝于耳。

  左右两侧,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这里是……冥府?”

  褚谅倏然想起一事,不由叹道:“从此以后,阴阳相隔,万事皆空。”

  正踌躇时,一道道凄厉哀嚎声响起:“饶命!”

  这狭窄小路上,一名额头阴阳纹路的鬼差,手持一条黑鞭,撞见孤魂便打。

  这黑鞭不知什么材质制成,令人望而生畏,打在魂体上,更似抽筋扒皮,叫人痛不欲生。

  “聚在此地作甚,还不快走!”鬼差猛然一声大喝,骇得众鬼慌忙四散。

  褚谅乍见此景,一时怔愣,原地只剩他一人。

  “充什么愣,想下十八层地狱,魂飞魄散么?”鬼差挥鞭便打。

  眼看褚谅将遭此横祸,众鬼大多露出不忍之色,少数则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

  便在这时,空中浓雾荡开,一束束金光照下,现出一卷金册,朗朗清音响起。

  “惟天佑十四年,岁次甲辰。”

  “盖闻非履道无以彰名,非任贤无以成德。”

  “尔兵部司郎中褚谅,兢兢业业,功劳卓着,宜加封兵部尚书,赠兰州刺史,赐爵狄道县侯,谥号康。”

  “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话音刚落,这金册倏然崩散,化作漫天金光,落在褚谅魂体之中。

  霎时间,褚谅魂体凝实,犹如生人一般。

  他左右一看,赫然发现自己顶戴乌纱幞头,身穿一袭紫色圆领袍衫,腰束玉带,脚踩六合靴,一股威严感充斥周身。

  鬼差慌忙下拜:“小人见过褚康侯!”

  他不由庆幸,未曾伤及褚谅,否则,这金光照下,必叫他形神俱灭。

  “见过褚康侯!”众鬼忙不迭地跪下,大多歆羡不已,少数则深深低下头,不敢造次。

  “起来吧。”褚谅挥手请起,又感激涕零,连忙面北下拜。

  “老臣谢主上隆恩!”

  他心中感慨不已:主上如此厚待,我却无以为报。

  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由远及近,撞开浓雾,现出一支兵马来。

  为首一将,身穿明光铠,手执宝刀,威风凛凛。

  “梁将军?”褚谅又惊又喜,没想到,竟“他乡遇故知”。

  “褚公,别来无恙?”梁三郎朗声笑道。

  “我诸事安好。”褚谅点头,复又叹道,“只是,主上大恩,我却无甚功劳,实在有愧。”

  梁三郎摇头:“褚公辅佐主上多年,保境安民,夙兴夜寐,何必妄自菲薄?”

  两人叙话片刻,褚谅疑惑道:“梁将军从何处来?”

  “我奉威国公之命,特来迎接褚公。”梁三郎回言。

  “竟是威国公?”褚谅面露惊讶,心中诸多不解。

  “褚公请上马,待我予你解惑。”梁三郎笑道,“再去拜见威国公。”

  褚谅自无不可,翻身上了骏马,随梁三郎一起,踏入浓雾之中,消失不见。

  徒留鬼差与一众孤魂,满脸羡慕。

  “原来,这位褚康侯,竟是秦国公亲封的褚郎中。”

  “想必,那位梁将军,便是秦国公宿将,广武县侯。”

  “当真好命啊!”

  众鬼齐声附和,鬼差却颇为懊悔,这么好的机会,他竟未能抓住。

  若能得褚康侯,或梁将军赏识,前去长安鬼城,为威国公效力,足以投一个好胎,来世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