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首当其冲-《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云麾将军贺周倏然开口:“大王,吴王袁弘道屯兵于边境,颇有北伐中原之心,我河南道诸州首当其冲,须得着重应对。”

  “依末将愚见,不如兴兵攻打淮南道,拿下金陵城。”

  “不可!”窦至德尚未开口,孙循、黄仙芝二人却断然否决。

  “袁弘道坐拥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岭南,足足四道,半壁江山,粮草充足,兵多将广。”

  “绝不可与他相争,轻启战端。”

  袁弘道平定四道叛乱之后,便晋升为吴王,统领朝政,手握大军,声势浩大。

  窦至德也颇为忌惮,摇头道:“袁弘道按兵不动,便无需理会。”

  “大王英明!”孙循建言道,“王玄肃无能之辈,却窃据都畿道,怎能容忍?”

  “大王正可兴兵,将他覆灭。”

  “届时,坐拥河南、都畿两道,又有东都洛阳,足以登基称帝。”

  “此言正合我意!”窦至德大笑一声。

  黄仙芝拧眉:“都畿道为四战之地,若贸然兴兵,恐怕惹来高楷、刘竞成,甚至,萧宪也不乏觊觎之心。”

  孙循冷笑道:“黄侍郎何必瞻前顾后?”

  “若不取都畿道,又该攻打何方?”

  “莫非,你想让大王困守一隅,坐视他人开疆拓土?”

  面对这一连三问,黄仙芝哑口无言。

  窦至德大笑道:“便依孙卿之言,即日起兵,攻取洛阳!”

  “遵令!”

  ……

  却说山南西道、梁州、南郑。

  一大早,杨皎便带着秾哥儿,去春晖堂问安。

  恰逢敖鸾款款来至,笑意盈盈道:“嫂嫂今日容光焕发,可是有何喜事?”

  杨皎笑道:“今日起身时,听闻喜鹊登枝,鸣声欢悦。”

  “想必有喜讯传来,正在路途之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敖鸾赞道,“嫂嫂当真与表哥夫妻同心!”

  杨皎眸光一亮:“夫君可安然无恙,传来捷报?”

  敖鸾正要开口,忽见兰桂掀开门帘,笑道:“夫人、鸾姑娘,老夫人起身了,请你们进暖阁说话。”

  “是!”姑嫂二人联袂走进暖阁,张氏手捏一串佛珠,正端坐软榻。

  “给阿娘、姑母问安!”

  “起来吧!”张氏笑问,“方才便听你们姑嫂两个,谈论喜讯。”

  “不知喜从何来?”

  杨皎、敖鸾对视一眼,笑道:“这喜讯自是从长安而来。”

  张氏满脸期待:“可是楷儿率军凯旋?”

  杨皎微微摇头:“夫君尚未传来消息。”

  “那为何?”张氏迷惑不解。

  敖鸾笑道:“姑母,鸾儿早起便卜算一卦,为大吉之兆。”

  “恰巧,嫂嫂见到喜鹊登枝,鸣声欢悦。”

  “必有双喜临门!”

  张氏面露喜色:“莫非,楷儿已攻下长安,平安顺遂?”

  “正是!”敖鸾点头,“表哥连败强敌,全据京畿道,如今,已坐拥长安城。”

  “过不多久,必有捷报传来,姑母您静候佳音便是。”

  对敖鸾之言,张氏深信不疑,心中大松一口气,笑道:“托赖你能掐会算,倒是叫我宽慰不少。”

  每逢高楷领兵出征,她这个阿娘便日夜悬心,求神拜佛不迭,只为高楷平安归来。

  杨皎温声道:“阿娘不必太过忧心,以免伤了身子。”

  张氏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忽闻一声奶声奶气的叫叫唤:“祖母!”

  她循声看去,却是秾哥儿摇摇晃晃地走来,两只手臂张开,仿佛乳燕投怀。

  不由哎一声,连忙将秾哥儿抱在怀中,口中直道乖孙儿,面上满是笑意。

  秾哥儿双腿蹦跳,小手捏着一枚蜜饯,直往张氏嘴里塞:“祖母……吃!”

  “好好好,祖母吃!”张氏啊一声将蜜饯含在口中,笑容满面。

  兰桂赞不绝口:“小郎君最是孝顺!”

  张氏听闻,只觉口中蜜饯愈甜。

  敖鸾凑趣道:“秾哥儿定是想到他阿耶不在,为阿耶一起尽孝呢!”

  杨皎点头附和:“夫君领兵在外,不能时时相见,便让秾哥儿尽尽孝心。”

  张氏笑意愈深:“有秾哥儿陪着,我自然开怀。”

  正其乐融融时,忽见王寅虎小步而来,恭声道:“老夫人、夫人、表姑娘,郎君传来捷报,已然拿下长安城,诸事顺遂。”

  “好!”

  “太好了!”

  张氏、杨皎、敖鸾皆是欣喜,秾哥儿亦手舞足蹈,直叫阿耶。

  “恭喜老夫人、夫人!”一众丫鬟仆役听闻喜讯,齐来道贺。

  “同喜、同喜!”婆媳二人笑容满面。

  敖鸾见王寅虎叉手侍立,笑问:“除此之外,想必另有一件喜事吧?”

  “表姑娘蕙质兰心!”王寅虎称赞一声,“郎君吩咐,请老夫人、夫人、表姑娘收拾一番,择日前往长安。”

  “郎君已派李将军率兵来接,此刻正在路上。”

  “果然双喜临门!”兰桂笑道,“老夫人、夫人的福气,实在享用不尽。”

  接入长安,想必住在宫中。

  这可是皇宫大内,寻常人连一面也见不着。

  如今,老夫人、夫人却可入宫,安享荣华富贵。

  怎不叫人艳羡?

  众丫鬟仆役再度道贺,个个喜笑颜开。

  主家兴旺发达,他们这些下人,自然也水涨船高。

  能入府中侍候,这可是求之不得的美差,走出外头,谁不高看一眼?

  婆媳二人连道同喜。

  张氏嘱咐道:“那便赶快收拾起来,莫要让楷儿等久了。”

  “切记,莫要劳师动众、铺张浪费,一切从简。”

  “府中积存的粮食布帛,便赠予城中贫苦之人。”

  “老夫人最是心善!”兰桂赞道。

  张氏笑了笑,转而说道:“皎儿,你可知会你母亲、嫂嫂一声,此次可与我等同行。”

  “另外,我素日交好的夫人们,诸位命妇,也告知一声。”

  “是!”杨皎连忙应下。

  她心中止不住地期待,恨不得立即起行,与夫君团聚。

  此外,对那魂牵梦绕的长安城,忍不住憧憬起来。

  王寅虎笑道:“老夫人不必担忧,郎君早有交代,命六部司诸位郎中,领家眷同行,齐至长安。”

  “那便好!”张氏颔首,“楷儿思虑周全,我也放心了。”

  兰桂打趣道:“可见老夫人是个享福的命。”

  “外头有郎君,建功立业,内里有夫人,孝顺能干,又有乖巧懂事的孙儿。”

  “传出去,不知多少人羡慕呢。”

  “借你吉言!”张氏欣喜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