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过至因前-《仙道杂货铺》

  春来秋往,岁月如流。

  年年岁岁,熙熙攘攘。

  男子的命格一直被天地所排挤,十年过去,愈发虚弱疲惫。

  这十年,他不断的尝试修炼。

  却从未成功......

  在那水云间的角落之中,青山如一块枯石,也就这么坐了十年。

  这十年中,他同样承受着入这段因果的反噬。

  似经历着男子的一般的痛苦。

  那男子的话语,在这十年间一次一次偷偷响起,每一次都会落入青山的耳中。

  “好想...回家啊。”

  每一次男子偷偷躲起的呢喃,皆是那般的孤独。

  青山也一直看着男子,发不得声。

  十年之期,似男子存于这片天地最久之期,他已经被消磨得沧桑而满头白发。

  寿元将近前,女子问起了男子的夙愿。

  男子说,想去这天地走走,最后再去灵渊看看。他觉得那个没有灵气的地方,与他的故乡很像。

  于是,女子带他去往了天下游走。

  他们飞得太快,在这段相域戏曲之中失去了与天易法的青山没有跟上。

  他们飞出了净水湖,青山便失去了他们的踪迹。

  那段在上一次未曾见过的过往,这一次他依旧没有看到......

  恍惚间,青山不知何时又来到了这一处寺庙。

  踏入寺庙时,天地间又飘起了雪.......

  似乎很奇怪,青山一到这寺庙,便又觉得恍惚了起来。

  寺庙茫茫,不见僧侣。

  唯有青山自己。

  青山又坐在了那寺庙门前的台阶上,迎着飞雪,轻轻的闭上了双眼。

  “阿弥陀佛。”

  一声轻呢响起,落在了青山身旁。

  青山猛得睁眼,看向了身旁的方向。

  老僧又一次浮现在了他的面前......

  青山不自觉的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老僧双手合十,依旧是十年前的那一套话语:“施主在看什么人,贫僧便是什么人。”

  “施主在找什么,贫僧便是什么。”

  “十年过去,施主欲寻之物,可有变化?”

  青山只觉得双眼渐渐疲惫,仿佛已经在因果的重压与反噬之下,走到了生机将尽之前。

  “我在看什么?”

  “我在找什么......”

  青山呢喃着,愈发感到茫然。

  他不明白面前的老和尚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自己,还是自己?

  可如果是自己,为何是个秃驴?

  青山从未遇见过什么老僧,即便是自己所寻之梦,也不该是个老僧才是啊。

  “或许,十年前,施主所寻之物,便未曾寻到。”

  老僧又消失了。

  青山依旧没有在那虚无缥缈的茫然之中得到什么答案。

  他睁开双眼,眼中飞雪茫茫。

  将天地盖得苍白一片......

  似这十年,他一直未曾离开。去往水云间的所见,只是他又一次想起了之前见过的一切。

  皑皑白雪之中,依旧只有他一个人。

  “我在找......因果。”

  铛!

  一声佛钟敲响,厚重的梵音激起落雪,揭开了那段不曾记录在水云间上......他未曾见过的过往。

  青山猛的起身,看向了眼前的一切。

  依旧在古寺之前。

  依旧是那飞雪漫天......

  可是这残破寺庙不知为何,似换了一个地方,不再坐落于净水湖畔,而是在一片山川之间。

  他猛然低头,却见自己穿着那身僧衣!

  两道游历天下的身影,缓缓的走到了他的面前,对着他双手合十微微一拜。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在寻什么?”

  老僧之语不知为何从青山口中说了出来。

  那男子已然虚弱不堪,走到了老僧的面前,便倒在了地上,昏睡了过去。

  女子对着老僧深深一拜,“妾身在寻一道天机,望大师成全。”

  老僧问:“何为天机?”

  女子低头看向了昏睡的男子,落寞道:“他无这天地命格,无法修炼,无法活命。”

  “我知大师手中有一道【气数命格】,那是‘她’自青州天地死去之后仰望寰宇前所留下之物,可救他性命......”

  老僧叹了一口气:“施主寻的,只不过是一道果。”

  “可果由因生,此因果之结早已在了施主的心中。施主何必一寻?”

  青山望着面前的女子,恍然间又发现了什么。

  不对!

  自己不是老僧,而是老僧怀中所抱着的一个孩童......

  女子也看向了老僧怀中孩童,呆滞良久。

  “这是......”

  “阿弥陀佛,这便是果。此天机唯有一字,也唯有一缕。他们二人,隔着生死彼岸。永无相见之日!”

  女子仿佛见到了什么,神情悲痛。

  老僧叹息,将怀中之物交到了女子的手中。青山眼中,自己似乎又成了自己。

  “阿弥陀佛,这一字交给施主。”

  ““此一字之物,唯有在无灵之地方能落地生根。”

  “然,它只能救一人......究竟留于何人,全凭施主二人自己做主......”

  青山恍惚看向了老僧交于女子手中之物,猛得一颤。

  那是一杆秤......

  秤的一头,挂着一只青铜钱斗化成的秤砣!

  另一头,似融入了虚无,不知牵动着什么。

  “青铜钱斗,与那杆秤......”

  恍惚之间,青山看到了男子醒来,站到了女子的身旁,目光似透过老僧的双目,又落到了青山的身上。

  “原是如此......”男子呢喃。

  他回过头看向了呆滞的女子,笑了笑:“留给他吧......”

  “终究是他样貌随了你,命格却随了我。”

  “我本是背井离乡之人,在这天地留不下来过的痕迹,唯一能留下的,只有他了。”

  “再寻生机便好,寻不到也没什么。”

  女子轻轻的收下了那一字之物,与男子一同离开。

  风雪依旧,吹了满天上。

  青山呆滞的望着这方天地......

  老僧不知何时走到了青山的身旁,又叹了口气:“施主寻到要寻之因了吗?”

  “施主的欺天瞒地,却瞒不过这段因果。”

  “只因这段的因果......果至因前,因果永不相见,故而施主才欺不得因果。”

  因为他与那男子,只能活一人!

  故而哪怕是这相域之中的戏曲,他也动不得分毫这无相的真假。

  因为......果比因还要先行。

  因随果动,这是一段青山戏曲之道,永远也触之不及的过往。

  本为戏中之角,如何再唱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