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记得打码-《退圈失败后,我靠慢综爆红全网》

  众人吃过饭后走在瓷镇的街上,偶尔能看到店铺外摆放着一些小的瓷杯或其他类型的陶瓷作物。

  这些基本上都是匠人们做出来的残次品。

  毕竟也不是神,大家都没办法保证每次做出来的都完美无缺。

  稍好一些的会被挑出来做促销卖给游客,再次一些的会有人统一收走,拿到网上或其他地方转卖。

  但还有不少连同碎瓷一块摆放在外面,只要不影响通行的话,就这样在这里经历着日晒雨淋。

  直到有人将它们捡走。

  “这些东西都可以随便捡吗,不用付钱?”

  路过一家瓷厂门口,看到旁边堆着的碎瓷器里,有些品相其实还不错的,陶蓉有些动心。

  这跟陈朝他们说的印人脸的瓷器不同,这些看起来就能正常摆在客厅里。

  “应该不用,蓉姐你看那边就知道了。”陈贺指向远处街尾的另一家厂。

  这会旁边的旅游车里刚出来一大批穿着整齐旅行团衣服的人,正在碎瓷片里挑挑捡捡。

  佛系向导也不嫌脏,靠在人家店门口,就跟自己带队的游客说着。

  “好不容易来这一趟呢,我们就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上,要觉得这些瓷器还不错的,那就直接捡了完事,也省的花钱了。”

  “要觉得不行,非要花钱买点好的,人家都送这么多免费的给大家捡了,这条街这么多店,有想进去看看的也可以。”

  有这么做生意吗?

  真就一点也不顾及待会店里会不会有人冲出来打他呀。

  虽说理是这么个理,人家愿意把东西放在这就不怕客户流失,不过导游话说这么白了,那还有谁花钱买纪念品啊。

  这不冤大头嘛。

  就不能说外头这些品相差点,要买好的可以进去看看吗?

  额,好像还是一样的说辞。

  彭昱航听着对方的说辞,脑补了一阵,等回过神来才发现陶蓉已经到瓷器堆里去了。

  “别愣着了,赶紧找啊,待会他们过来了,那还轮得上我们吗?”

  “哦哦。”

  也顾不上想了,着急忙慌地拔腿就准备冲刺,还是顾言主动拦了一把。

  “也别这么急,这么多瓷器呢,待会摔倒就不好了。”

  发现彭昱航疑惑地看向自己,顾言解释了下。

  但凡有个碎瓷片划过,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嘛。捡便宜虽好,但也不能毫不顾忌。

  给了顾言一个放心的眼神,彭昱航转跑为走,也到陶蓉边开始挑挑捡捡了起来。

  “我们也一块去吧。”

  陈朝很快也领着其他人上去了。

  节目组答应给他们的定制瓷器虽好,但那也只有一个。

  想着到了这里多少得带点东西回去,正好刚吃完饭,运动运动就当消食,他走进去的时候也毫不犹豫。

  他们所在的瓷器厂门口并不只有他们在挑拣着,来之前这里就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这了。

  看到这一行人又是带着摄像机,又是带着麦的,原本蹲在地上挑拣瓷器的人先后看了他们几眼。

  但很快就又收回视线继续忙碌起来。

  一行人很快就体会到了捡瓷器的快乐和痛苦中,快乐的是这里稍微有点小瑕疵但整体不错的瓷器不少。

  痛苦的是,他们就像是瓜田里捡瓜的动物似的,捡了一个很快就发现另一个还不错的。

  又不能全拿走,就只能开始纠结。

  “哎,这碗有点意思啊。”顾言还没上手,只在一旁看着,这会就被瓷器堆中一抹鲜艳的红色给吸引了。

  他朝着红色所在的位置走过去,伸手扒拉开上面的东西,才发现是个小碗。

  整体碗身的颜色呈现闷青色,就是那种稍微没那么艳丽的青色,带着种朴素的厚重感。

  碗的外侧,用青花的那种色调画着一些类似于水草的东西。

  水草并不笔直,被稍淡一些色彩画出的水波推动似的,稍微有些弧度。

  而他所看到的那些红色,则是一尾尾大概有些金鱼形态的色团。

  它们错落散在碗侧水草边上,像是游动。

  拿起小碗,一手托着碗底,另一只手两指内扣在碗身上,左右转动间,竟然真让顾言看出了这些鱼的灵动。

  “哪里好了?”

  身边不知道是谁说了句话,顾言仰起头先是被正对着的阳光晃了晃眼。

  等能看清的时候,他才发现是原本也在找瓷器的一个老人在说话。

  我怎么就这么招老头呢,早上一大堆就算了,下午还能遇到一个。

  想法闪过,顾言也看了下眼前这老头的样子。

  深蓝色的薄款棉服,为了御寒特地裹上了一条围巾,脚下踩着的倒是一双布鞋。

  和他对视的时候,虽然看不出表情有多严厉,但那认真探究的眼神还是带给了他一些压迫感。

  “就是觉得这应该不属于失败品吧,颜色和图案我觉得都挺不错的。”顾言答道。

  邱俊华刚才是看着这一群人过来的,本来没想理会。

  结果看到对方拿起这个次品在那啧啧称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眼下这答案他其实并不满意,但他还是解释了句。

  “这是青花釉里红。”

  一句说完,他就再不搭理顾言了,继续回到瓷器堆里开始淘着自己亲自让人扔出来的东西。

  虽说很多都是自己的失败品,但他每每心烦意乱的时候,就会走出来看看这些碎瓷片。

  在整理的过程中总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状态。

  像顾言他们这样的游客他碰到过不少了,虽然不像他们这样一看就是艺人,不过也多少算是个网红。

  所以他也没多想。

  “青花釉里红,听起来挺不错的,谢谢您嘞。”见老头说完就走,顾言倒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虽然觉得这人有点怪怪的,不过人家怎么也算是跟他科普了。

  道了声谢后,他上网搜了下关于釉里红的知识,等再看向手中那个瓷碗时,看法就又不一样了。

  青花和釉里红用的原料不同,一种是钴料,一种是铜料。

  这两种原料深究起来是冲突的。

  因为它们的特性不同,所需要的窑火温度,和对氧气的反应程度不同。

  按古时候的人对青花釉里红难度的说法,可以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

  十窑九不成,一器可传家。

  这可是好东西啊。

  尽管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现在所谓的新工艺将制作难度,相对以前来说降低了很多。

  可这也并不影响老派艺人,依旧在用传统方式追寻着那种矛盾的美。

  就算是残次品,也不至于就这么丢在外头吧,顾言看向旁边的那家厂子,有些疑惑。

  这店老板就这么壕无人性的吗?

  这放拼夕夕上不得随随便便卖个四五十的啊。

  看着那些红色的金鱼,仿若在青花造就的水草间游动,他这会倒想起来了一句小时候上学那阵必背文章里的一句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自言自语了句,他毫不客气地拿起这碗打算走人。

  结果老头又来了,就在顾言的必经之路上站起来问了一句。

  “刚才那句话有点意思,再说一遍。”

  说谢那句想必没有重复的必要,顾言就又把小石潭记里那句话复述了句。

  随后解释:“大爷我就随口说了一句,这碗上可印不了一百条鱼啊。”

  邱俊华在顾言手上的瓷碗上看了一眼,目光在水草间的波纹和鱼身看了又看。

  “碗送你了,拿走吧。”

  挥了挥手,他转身就直接回店里了。

  留顾言一个人站在原地有些古怪的看着他的背影。

  旁边在捡瓷器的几人当然发现了这边的异常,陆寒很快走了过来:

  “没事吧,你跟刚才那大爷说什么了,他是谁啊?”

  “大概是店主吧。”

  顾言迟疑了下,道:“就随便说了几句,他就把这碗送我了。”

  陆寒很快沉默了下,有些茫然地问道:

  “东西是他的?那我们捡的这些瓷器要不要找他再问问?”

  好家伙,刚才捡的时候都挺开心的,他们倒是忽略了一个可能。

  虽说瓷镇里有些地方是可以免费捡瓷器的,可要是他们这会在的位置是人家暂时用来放东西,等着挑拣的呢。

  而那些正忙着挑拣的人其实是他们的员工?

  这跟人家吃饭的时候,从盘子里捡了个鸡腿有什么分别。

  “那还是问问吧。”

  顾言也想到了这种可能,看着旁边拍的正兴起的摄影师有些麻爪。

  “行,那还是大家一块去吧,我去叫朝哥他们。”

  感觉手上的瓷器份量似乎又重了些,陆寒赶紧原路返回喊上了陈朝他们。

  “顾言你走前面。”

  生怕一下子涌进去这么多人对方觉得他们是来砸场子的,刚才和对方有过交流的顾言被放在了人群正前面。

  刚才闭着的门因为邱俊华进去了的缘故正半开着,一行人走进去后才发现了里面的不同。

  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内里,到处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展柜,柜子上放着各种形态的瓷器。

  从型上看,有杯子,有盖碗,有盘子,笔洗,甚至有大型的瓷瓶。

  从色上,有青花,有釉里红,也有两者兼有的。

  从内屋里抱出来个瓷瓶,看到顾言他们走了进来,邱俊华倒也没多惊讶。

  把瓶子放在一个空出来的台子上,朝他挥了挥手:“过来看吧……这才是你说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可以对比一下,看看有哪些不同。”

  “那我就不客气啦。”

  看这架势对方是打算考考自己,顾言也没客气,慢步走了过来,把自己的瓷碗放到一边。

  器型虽然不同,上头的画着的画倒是一样的。

  可两者给他带来的感觉却不同。

  仔细对此,顾言才发现小瓷碗上的红色不均,有些像是泼水时溅出来似的。

  虽然还是红色,但颜色已经极淡。

  那水草间原本他以为是水波的色彩,其实正是这些淡淡的不均的红色。

  再看那红色金鱼,纹路其实也不连贯,只是整体有个鱼的形态才能被他一眼认出来。

  刚才觉得都挺好的,两相对比之下这差别就很鲜明了。

  但要说只是颜色的问题,那又好像有些不对。

  “瓶子上的更栩栩如生?”

  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顾言瞥了一眼邱俊华的样子,这才从对方脸上看出笑意。

  “说的没错。”

  凡事都得讲个尺度,邱俊华很快给众人做了自我介绍,之后就开始给他们讲起了眼前的这些器物。

  说到了它们的现在以及过去。

  科技的发达使得青花釉里红并不稀奇。

  可在色彩和器型之外,匠人们更应该看重的是那些机器所不能把握的东西。

  “机器画出来的东西,它知道什么是传统美学吗,知道什么是根据器型去个性化决定上头的绘画布局吗?”

  “七百多年的经验,哪是这么容易就能让人给学走的。”

  “光做一款合格的瓷器出来,我都得摔掉无数个劣等品,更别提你手上的那个垃圾了。”

  刚才说那么多,原来落点是在这里啊。

  难怪对方一听到自己说捡的瓷器不错,马上起身过来质问他呢。

  顾言悄悄转头,转着后头同样跟被抓来上了堂课的几人摊了摊手。

  再回头就看到邱俊华在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他赶紧回道:“没错,我也觉得您说的很有道理。手工做出来的,跟机器批量制作的,那肯定有区别。”

  “不过,现在时代变了,大部分人也没功夫去赏析这些区别啊。”

  器物就是拿来用的,就算有些人对手工有偏爱,可价格实打实摆在那里。

  这就是将他们隔在两岸的一道鸿沟。

  顾言虽然并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可他之前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也买过手工刺绣的衣服。

  衣服好是好,但价格比起机器做的就是贵。

  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手工控制的瓷器能便宜吗?

  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你说的也是现实。”

  被顾言点到了行业的痛处,邱俊华也失了谈兴,本来今天能遇上顾言他们跟着聊上几句,他已经觉得不错了。

  此刻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念头。

  “跟我来。”

  从店里向后走,没过多久就到了窑口,看着边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木头,还有一把斧子。

  彭昱航下意识搓了搓手,有点手痒。

  陶蓉则是看到了窑口边随意堆放着的一些瓷器,那可比扔在门口的好多了。

  “刚才烦了你们这么长时间,就当是老头我任性了一回,你们一人挑一样走吧。”

  “小五,等他们挑完再整理一下。”

  邱俊华说完,让店里人帮着顾言他们挑选,挥挥手跟众人道别之后便径直离开。

  只是快到门口的时候,才忍不住回头问道:“我们刚才说的那些会上电视吗?”

  “如果能上的话……你们不要乱剪辑啊,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青花釉里红就行。”

  “对了,记得帮我把店名和脸上打个码。”

  老头话音未落,店里人包括陈贺他们在内,大家全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