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诸葛孔平-《从拜师九叔开始的港综之旅》

  何杨见识了王慧的手段,心里也正想进一步了解此地修行界的情况,闻言欣然应允:“如此,便叨扰王女士了。”

  “何道长客气了,能请到您这样的大驾,是小女子的荣幸才是。”

  王慧喜上眉梢,连忙转身对还在摊前探头探脑,等着算命的几个百姓拱了拱手歉然道:“各位乡亲父老,实在抱歉。今日小妇人有贵客临门,实在分身乏术,今日的卦就不算了。大家请回吧,改日,改日一定给大家补上!今日卦金……呃,若有已付的,双倍奉还!”

  说着,她便手脚麻利地收拾起卦摊上的物件,签筒、龟甲、铜钱、笔墨纸砚,三下五除二便归拢到一个布包里。

  那些排队的百姓虽有些不满,但见王慧都这么说了,又看了一眼旁边气度不凡的何杨,也不好再纠缠,嘟囔几句便各自散去了。

  王慧引着何杨,向着院内走去。

  何杨走进院中,只见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几株花草点缀其间,角落里还搭着一个晾衣的竹竿。

  正屋的门帘一挑,一个略显富态,看起来憨厚老实的胖子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鸡毛掸子。

  “老婆,方才听见你与人说话,是哪位客人来了?”

  胖子开口问道,声音温和。

  王慧连忙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当家的,我给你引荐一位贵客!这位是茅山派的何杨何道长!”

  她又转向何杨,介绍道:“何道长,这位是我的夫君,诸葛孔平。”

  “诸葛孔平?”

  何杨闻言,心中猛地一动。

  他仔细打量眼前的胖子,那憨厚的笑容,以及“诸葛”这个姓氏,让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

  再联想到王慧那神乎其技的“铁板神算”,何杨几乎可以肯定,眼前这二人,便是后世影视作品中那对着名的捉鬼夫妻——诸葛孔明第十八代传人诸葛孔平,以及其妻王慧!

  难怪王慧的卜算之术如此精湛,原来是铁板神算的传人!

  何杨心中恍然,连忙抱拳道:“原来是诸葛先生当面,久仰大名!在下何杨,见过诸葛先生,王女士。”

  诸葛孔平一听“茅山派何杨”,那双小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比刚才王慧听到时还要兴奋几分。

  他一步上前,热情地握住何杨的手,连连摇晃:“哎呀呀!原来是茅山派高足!失敬失敬!快请进,快请进!”

  何杨感受到对方的热情,笑道:“诸葛先生客气了,诸葛武侯之后,家学渊源,想必先生于奇门术数、机关阵法一道,亦有独到之处。”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些祖上传下来的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

  诸葛孔平嘴上谦虚着,脸上却露出一丝得色。

  一番商业互捧结束。

  他拉着何杨便往屋里走,边走边道:“何道长此番前来大理,可是有什么要事?若是不急,不如在寒舍多住几日,咱们也好切磋切磋道法心得。我最近正好研究出几样新东西,正想找个行家参详参详呢!”

  何杨此行本就是游历天下,增长见闻,能与诸葛孔平这等奇人异士交流,自然是乐见其成。

  当下便笑道:“在下此行并无特定目的,只是四处走走看看。既然诸葛先生盛情相邀,恭敬不如从命。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不叨扰,不叨扰!何道长能赏光,是我诸葛孔平的荣幸!”

  诸葛孔平大喜过望,仿佛遇到知音一般。

  一杯热茶还未等王慧端上来,他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何杨的袖子,神秘兮兮地说道:“何道长,你来得正好!我后院新捣鼓了一个大家伙,威力无穷!走走走,我带你去开开眼界!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王慧看着自家丈夫这般猴急失礼的模样,不由得秀眉微蹙,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孔平!何道长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你好歹让人家喝口热茶,歇歇脚再说啊!一点待客之道都没有!”

  诸葛孔平被妻子一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失态,尴尬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对对对,夫人说的是,看我这急性子。何道长,先请上座,喝杯粗茶,润润喉咙。”

  何杨见状,莞尔一笑:“诸葛先生不必客气,我对先生的新发明,也是颇感兴趣。茶水之事,稍后再说也无妨。”

  王慧见何杨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坚持。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对从里屋探出头来,年纪与何杨相仿的少年吩咐道:“小明,去把你爹书房里那罐最好的龙井拿出来,泡一壶好茶,再把昨天娘做的那几样点心,一并送到你爹的工坊去。手脚麻利点!”

  “知道了,娘!”

  那叫小明年轻人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便一溜烟跑开了。

  王慧这才对何杨歉然一笑:“何道长,让你见笑了。我家当家的就是这个脾气,一谈到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研究,就什么都忘了。”

  何杨摆手道:“王女士言重了。诸葛先生专心治学,此乃我辈修士之楷模,何谈见笑。”

  他看得出来,诸葛孔平并非不通人情世故,而是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有着孩童般的赤诚与专注。

  诸葛孔平得了何杨的“理解”,更是兴高采烈,搓着手道:“何道长果然是同道中人,慧眼识珠!走,咱们这就去我的‘乾坤巧工坊’,让你瞧瞧我的得意之作!”

  说着,他便在前引路,何杨与王慧跟在后面。

  三人穿过前院,来到正堂。

  正堂的布置简单朴素,正中墙壁上悬挂着一副色彩鲜艳的全家福画像。

  画中,诸葛孔平穿着长衫,笑容可掬;

  王慧则眉眼含笑,温婉动人;

  “何道长,请看!”

  诸葛孔平指着一个笼子,脸上满是得意之。

  “这便是我最新改造的‘直上青云梯’!有了它,去我那建在二楼的工坊,可就方便多了!”

  何杨看着这简陋的装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分明就是一个手动升降机的雏形!

  他心中暗自感慨,这诸葛孔平的脑子果然活络,居然在这民国初年的西南边陲小城,鼓捣出这等“西洋玩意儿”。

  喜欢从拜师九叔开始的港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