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正想出去问问你们呢,虽然渔船可能还没开始做,不过闲着也没事,要不要一起过去看看?”
“去去去,等有啥活也都回来再干,事关渔船的事,可都是大事。”
赵大哥说完,其他人也都附和的跟着点头。
”那行,就开船去,这次不用到镇上看铺子,可以直接开船到造船厂的船坞,更省事,省时间。”
“老三,要不要带点啥?”
赵东闻言疑惑的看过去,“大哥你还想带啥?钱都交了,咱们就看看进度,过去催一催,先给咱们做,不然造船厂还得以为咱们不着急呢。”
大刚:“那咱们现在就走?”
赵二哥:“走吧,走吧,早点去早点回来,时间够回来还能去伺候伺候地,一年的口粮都指望着地里的出产呢。。”
都很积极,一行人出了院子,李奶把阿健喊住了。
“燕子这两天就要发动了,你怎么还能出去?快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家等着吧,渔船那边他们去看也差不了,哪头轻哪头重你咋还分不清呢……。”
李奶絮絮叨叨的念起来,这她要是没出来遇上几人,死孩子是不是就跑没影了?
心大着呢!
女人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可不能在最后关键时刻掉链子,男人心大,很多事情想不到。
阿健只能不情不愿的留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这一段时间出去,他也是憋的难受。
其他人可不管他怎么想,一路穿过村子,听着大家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圈说今天的新鲜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来生和别人今天去造船厂了……。”
“啊?那是去定大船吗?”
“你们也都听说了啊?我早上出来喂鸡、鸭,就碰到来生媳妇扭搭扭搭的走过来,我当时就想哈,
这一大早上的不在家里做饭,从外面跑回来,这踏马的有事啊!我就问她干啥去,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快说,别卖关子。”
“对啊,是不是去买大船了?最近天天在村子里显摆,要是买不上,那不是丢死个人……。”
“对对对……。”
“哈哈哈……。”
看笑话的人永远不嫌事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与人之间相处就这样,看别人倒霉,即使自己没得到利益,他也高兴!
不知道这是种什么心理……。
说话的人激动的伸手使劲拍一下大腿,赵东都觉得这一下,挺疼!
她自己像是没感觉到一样,还在唾沫横飞激动的说着,“还真让你们猜对了,大早上的来生媳妇说出去拿钱了。”
“哎呦呦,到底是啥钱来生不能去拿?非得大早上的让老婆去拿啊?”
“我看啊,是在床上拿的……。”
“哎呦呦,这话可不兴瞎说,咱们有没堵人家被窝。”
“要是堵被窝里,那还能在外走吗,早就拉出去挂牌子,游街去了……。”
…………
说话声越来越小,村里人都头碰着头小声嘀咕,不知道在说什么劲爆的话题,反正他们一行人是听不到了。
作为大男人也不好挤进去八卦。
村里出来这么一个风流人物,可算是成为村子里人的谈资了,尤其那些家里男人不老实,赚不到钱的女人,嘴巴说出来的话,比五步蛇都毒。
几人也笑着说了两句,就撇开话题说别的了。
昨天太阳晒过以后,路还算好走。
到胖子收购点没看到人,谁都没心思过去说话,纷纷跳上船,这时候心都飞到造船厂去了。
渔船行驶在沿岸的海面上,没有其他渔船,赵东油门干到底。
本来风就大,这下风更大了,一路上大家想说话,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张嘴就被灌了一肚子风。
甚至还短暂的被噎住,有点上不来气的感觉。
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次就会。
一路上,风声、海浪声、机器的轰鸣声,声声入耳,几人在甲板上或是站着、或是坐着,虽然一句话不说。
但是也不觉得无聊,满心满脸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没人说话打扰,赵东的注意力全部在海面上,渔船开的也更快些,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他们就到造船厂了。
此时正是船厂午休吃饭的时候,赵东把船停靠在造船厂边上。
几人走到近前,船厂里没有上次来的那种喧嚣,显的安静无比,不知道工人是回家吃饭了,还是造船厂有食堂,上次来谁都没注意。
饶是来过一次,几人还是好奇的左右看,主要看的是那些半成品渔船,心里想着有没有自己定的那条。
几人用胳膊撞来撞去,示意其他人看自己发现的。
“看看……。”
赵东也在四处看,想看看哪里停放了半成品的钢制渔船,要是有的话,渔船八九不离十就是自己的。
几人进来就像找东西似的……。
一个老头发现了他们,应该是中午值班看场子的,快步走过来问他们干什么的,这里是造船厂不让他们随便瞎看……。
听那严肃的口气,和一脸防备的表情,可能认为他们是来捣乱的。
赵东连忙说明来意。
那老头知道他们几个订了两条大船,态度立马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热情和招待他们。
“哎呀,你们这就来得不巧了,厂长正在招待客人呢,来来来,你们到我这值班室来喝口茶,等厂长忙完就能接待你们。”
“哦哦,不着急,厂长忙正事要紧。”
喝着茶,几人先聊了起来,当然,大多的时候都是赵东他们打听,门卫大爷回答,茶杯就没放下过。
在他们这边,有事没事就要喝茶,冬天喝热茶,夏天喝凉茶。
感觉喝茶比吃饭都重要,很多大事,就在喝茶中说说笑笑定下来的。
赵东也从聊天中知道,他们订完渔船后,周围村子又来了好多买船的,造船厂订单量激增,忙都忙不过来。
所以厂里为了安保和赶订单,招了门卫和学徒工,这个门卫大爷就是才上岗不久的。
老了老了还能混上一份工作,老人家笑的开心极了。
这可是铁饭碗,香饽饽。
没有关系,没有门路,也不是谁想来就来的。
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去去去,等有啥活也都回来再干,事关渔船的事,可都是大事。”
赵大哥说完,其他人也都附和的跟着点头。
”那行,就开船去,这次不用到镇上看铺子,可以直接开船到造船厂的船坞,更省事,省时间。”
“老三,要不要带点啥?”
赵东闻言疑惑的看过去,“大哥你还想带啥?钱都交了,咱们就看看进度,过去催一催,先给咱们做,不然造船厂还得以为咱们不着急呢。”
大刚:“那咱们现在就走?”
赵二哥:“走吧,走吧,早点去早点回来,时间够回来还能去伺候伺候地,一年的口粮都指望着地里的出产呢。。”
都很积极,一行人出了院子,李奶把阿健喊住了。
“燕子这两天就要发动了,你怎么还能出去?快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家等着吧,渔船那边他们去看也差不了,哪头轻哪头重你咋还分不清呢……。”
李奶絮絮叨叨的念起来,这她要是没出来遇上几人,死孩子是不是就跑没影了?
心大着呢!
女人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可不能在最后关键时刻掉链子,男人心大,很多事情想不到。
阿健只能不情不愿的留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这一段时间出去,他也是憋的难受。
其他人可不管他怎么想,一路穿过村子,听着大家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圈说今天的新鲜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来生和别人今天去造船厂了……。”
“啊?那是去定大船吗?”
“你们也都听说了啊?我早上出来喂鸡、鸭,就碰到来生媳妇扭搭扭搭的走过来,我当时就想哈,
这一大早上的不在家里做饭,从外面跑回来,这踏马的有事啊!我就问她干啥去,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快说,别卖关子。”
“对啊,是不是去买大船了?最近天天在村子里显摆,要是买不上,那不是丢死个人……。”
“对对对……。”
“哈哈哈……。”
看笑话的人永远不嫌事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与人之间相处就这样,看别人倒霉,即使自己没得到利益,他也高兴!
不知道这是种什么心理……。
说话的人激动的伸手使劲拍一下大腿,赵东都觉得这一下,挺疼!
她自己像是没感觉到一样,还在唾沫横飞激动的说着,“还真让你们猜对了,大早上的来生媳妇说出去拿钱了。”
“哎呦呦,到底是啥钱来生不能去拿?非得大早上的让老婆去拿啊?”
“我看啊,是在床上拿的……。”
“哎呦呦,这话可不兴瞎说,咱们有没堵人家被窝。”
“要是堵被窝里,那还能在外走吗,早就拉出去挂牌子,游街去了……。”
…………
说话声越来越小,村里人都头碰着头小声嘀咕,不知道在说什么劲爆的话题,反正他们一行人是听不到了。
作为大男人也不好挤进去八卦。
村里出来这么一个风流人物,可算是成为村子里人的谈资了,尤其那些家里男人不老实,赚不到钱的女人,嘴巴说出来的话,比五步蛇都毒。
几人也笑着说了两句,就撇开话题说别的了。
昨天太阳晒过以后,路还算好走。
到胖子收购点没看到人,谁都没心思过去说话,纷纷跳上船,这时候心都飞到造船厂去了。
渔船行驶在沿岸的海面上,没有其他渔船,赵东油门干到底。
本来风就大,这下风更大了,一路上大家想说话,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张嘴就被灌了一肚子风。
甚至还短暂的被噎住,有点上不来气的感觉。
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次就会。
一路上,风声、海浪声、机器的轰鸣声,声声入耳,几人在甲板上或是站着、或是坐着,虽然一句话不说。
但是也不觉得无聊,满心满脸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没人说话打扰,赵东的注意力全部在海面上,渔船开的也更快些,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他们就到造船厂了。
此时正是船厂午休吃饭的时候,赵东把船停靠在造船厂边上。
几人走到近前,船厂里没有上次来的那种喧嚣,显的安静无比,不知道工人是回家吃饭了,还是造船厂有食堂,上次来谁都没注意。
饶是来过一次,几人还是好奇的左右看,主要看的是那些半成品渔船,心里想着有没有自己定的那条。
几人用胳膊撞来撞去,示意其他人看自己发现的。
“看看……。”
赵东也在四处看,想看看哪里停放了半成品的钢制渔船,要是有的话,渔船八九不离十就是自己的。
几人进来就像找东西似的……。
一个老头发现了他们,应该是中午值班看场子的,快步走过来问他们干什么的,这里是造船厂不让他们随便瞎看……。
听那严肃的口气,和一脸防备的表情,可能认为他们是来捣乱的。
赵东连忙说明来意。
那老头知道他们几个订了两条大船,态度立马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热情和招待他们。
“哎呀,你们这就来得不巧了,厂长正在招待客人呢,来来来,你们到我这值班室来喝口茶,等厂长忙完就能接待你们。”
“哦哦,不着急,厂长忙正事要紧。”
喝着茶,几人先聊了起来,当然,大多的时候都是赵东他们打听,门卫大爷回答,茶杯就没放下过。
在他们这边,有事没事就要喝茶,冬天喝热茶,夏天喝凉茶。
感觉喝茶比吃饭都重要,很多大事,就在喝茶中说说笑笑定下来的。
赵东也从聊天中知道,他们订完渔船后,周围村子又来了好多买船的,造船厂订单量激增,忙都忙不过来。
所以厂里为了安保和赶订单,招了门卫和学徒工,这个门卫大爷就是才上岗不久的。
老了老了还能混上一份工作,老人家笑的开心极了。
这可是铁饭碗,香饽饽。
没有关系,没有门路,也不是谁想来就来的。
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