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你先想好,到时候是留在府里,还是想放出去嫁人?我走之前一定给你安排好。”
雪雁苦笑,“真心服侍多年的姑娘尚且这般狠心冷情,我难道还能指望谁去?旁人又如何能够依靠?”
黛玉无言以对,也知道是自己对不住她,才叫她半路没了着落。
心中也打定主意,自己的东西,将来除了留几件给紫鹃做念想,剩下的全都留给雪雁傍身。
自此以后,她一心求死,越发地糟蹋自己的身子,茶饭无心,医药不顾,连自己的心事也不往外说了。
好人尚且经不住这样的亏待,况且她还生着病,不过半月,她的肠胃越来越不好,严重时,连粥也克化不动了。
晚间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之后老是听见有人在耳边叫“宝儿奶奶”。
黛玉立意自戕之后,身体越发败坏,有时一天竟连水米也不沾,头脑也变得晕眩,所以后来连话也不说了,只是在残喘微延。
…………
薛家,最近里里外外闹得也是不可开交。
外面是薛蟠在闹,他跟唱戏的蒋玉菡在酒家喝酒的时候,只因酒槽多看了蒋玉菡几眼,他便气性大作,拿着酒碗把人给活生生打死了。
家里则是夏金桂在跳脚,“你们平常都夸他打死了人一点事儿也没有,照样进京,照样做生意。”
“现在倒好,他被你们撺掇着,真打死人了,你们赔我一个丈夫。”
“平常只说自己亲戚有钱有势有人脉,现在怎么不说了?”
“去啊,求求你家的好亲戚啊,怎么不去?平时能硬生生夸出花来,关键时候怎么不顶用了?”
“大爷要真有个什么好歹,倒是不耽误你们攀高枝儿去,只把我这么一个好人诓骗进来守活寡!”
说着,又在院里大哭大闹起来。
薛姨妈被说得又气又愧,头疼欲裂,宝钗急得团团转。
出去跟夏金桂对阵吧?丢脸又生气。
不出去吧,被亲戚听见也不像话。
母女二人只能靠着贾府的权势和自己的金银上下打点。
又是买通证人,又是买通仵作,还得疏通衙门里的关系,忙得不行。
而引得薛家大乱的蒋玉菡,则是身无挂累地继续自己的买卖。
这日,临安伯请贾赦、贾政等人过去看戏,说是请到了一个名班。
这班人之前在南安王府唱过一回,唱得极好,临安伯听了尤为喜欢,方才特意请他们到家中唱两天,大家一起听着热闹热闹。
因为贾政衙门事忙,贾琏管田庄租子,贾兰又对这些不感兴趣,贾赦只能带着宝玉去了临安伯府。
宝玉被逼着上学,本就不耐烦的紧,只是惧怕贾政,无奈每天去学里点卯应付。
现在听见不用上学,还能出去看戏,欢喜的不行,换上一身鲜亮的衣服,带上自己的四个小厮,跟在贾赦车后,浩浩荡荡地赴宴去了。
等着寒暄一回之后,戏班的班主拿来一本戏单、一个牙笏过来,自尊位开始,依次请他们点戏。
贾赦点完之后,那人一回头便看见宝玉,也不往别处去了,直直跪到他跟前打千儿道:“求二爷赏两出。”
宝玉定睛一看,那班主再不是旁人,正是之前被自己泄露行踪的蒋玉菡。
当时忠顺王爷府里找上门来要人,宝玉惧其威势,把视若挚友的蒋玉菡给出卖了,心里也一度不自在的紧,甚至还梦见过他诘问自己。
如今事隔经年,好不容易再见,他却这样的生疏外道,叫宝玉愧疚又难受。
见他面若傅粉,唇若涂朱,鲜润如出水芙蓉,飘扬似临风玉树,宝玉的心又活动起来。
笑着看他,“你多早晚来的?怎么没打发人去找我?”
蒋玉菡深觉好笑,往自己身上一指,“当初多亏二爷所赐,怎么二爷倒是忘了不成?”
宝玉被说得整个人呆愣在那里,见其他人都看过来了,只能胡乱点了一出戏,把人给支应走了。
等着唱过几出之后,到了压轴的大戏,只见蒋玉菡扮作秦小官,服侍花魁喝酒,将怜香惜玉和极尽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魁虽然美艳万分,却难挡秦小官的清俊多情,加上蒋玉菡的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宝玉更是把神魂都看丢了,整个人只能死死盯着蒋玉菡看,眼里再没有其他的人和物。
他本想散场之后,跟蒋玉菡叙一叙旧情的,不想贾赦走得又快又早,连临安伯都来不及挽留,宝玉无法拖延,只能恹恹地跟着回了府里。
因着打听到贾政还未回府,他才敢偷偷溜进大观园里来,抬脚便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见其正在抄写经书,还劝她,“妹妹身子还未大好,现抄这些岂不更加伤身?这药也吃了许久,怎么还越吃越瘦?”
黛玉不答,只是继续低头抄书。
宝玉跌足叹道,“往日不管是好是歹,起码都能说几句话,不叫我一个人蒙在鼓里。”
“如今我不过是出去住了几日,怎么生疏到连话也不想跟我说了?”
黛玉手中的笔一顿,稍微沾了下墨水,又继续埋头写字。
“前些时候姨妈过来,你可有见到?这才出去几日啊,感觉就不似往日那般亲热了。”
“听说宝姐姐生了病,也不知现在如何了。我问,姨妈也不说。”
“要不等你好些了的,咱们过去瞧瞧她吧?”
“从前那扇小门开得时候,一天瞧她十趟也不难,现在门被堵了,再看她,得从前门走了。”
“好妹妹,我自己说了半晌,你好歹理我一理啊!”
“一个两个的,怎么都不愿意理我了。”
“他们不跟我好,难道你也不和我好了不成?”
“若真那样,我活着还有什么趣儿?天地之间没了我,倒还更干净。”
自己这种话都说出来了,黛玉却依旧不理不睬。
宝玉深觉挫败无力,见她一眼也不抬,只能怏怏地走了。
等到人走之后,黛玉才看着他的背影怔怔地出神。
……………
一日,贾政早起上衙,刚行到大门处,就见一群奴仆凑在那里交头接耳,好似欲使他知道,又不好明回,只能咕咕唧唧地说话。
叫来一问,门上的人当即便把张白纸递了过来,“老爷,这是今儿开门的时候,门上面贴着的,上面还写着许多不成体统的话,您一看便知。”
贾政一看,上面写着: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把贾政气得头晕目眩,“你们不许声张,找找附近还有没有这种纸张,若是有,趁早揭了。”
“再把琏儿给我唤来,就说我有事吩咐。”
等着贾琏神色匆匆地赶来,贾政把手中窝成一团的纸塞给他,“你瞧瞧这个。”
“这种不肖子孙,还是趁早料理了才好。”
“水月庵的一干人,叫赖大去拉回来,不准走漏风声,只说里头传唤。”
“等回来之后,你亲自打发了她们。”
说完一甩袖子,直接上车去了衙门。
贾琏看过之后,也被吓得变了脸色,等送走贾政,心里还在抱怨王熙凤选的人不好。
安排着赖大出城去了,他才慢慢地往家走,脸色却还是铁青。
回到家,原想抱怨几句的,就听见平儿说:“奶奶刚才吐了一口血出来,也不知要紧不要紧?”
贾琏将口中的话咽下去,“本就病着,又是为了什么动着气了?”
王熙凤眼前发晕,却强撑着问他,“刚才听见什么馒头庵,水月庵的,到底是怎么了?下面人嘴里拌蒜一样,半天也说不明白。”
贾琏这才将贾芹的混账事说了出来,“当初你看着他出息,一直朝我力荐,现在做下这等事情来,白叫我在老爷跟前没脸。”
王熙凤听见不是馒头庵的事情发了,心下稍稍安定些许,就听见了他的埋怨。
登时大怒,“我不过是瞧着你们兄弟叔侄的关系好,素日又亲近,想帮衬他一回罢了,谁能想到竟这般不长出息。”
“你常与他在一处,你都尚且不知他的为人,你叫我在家里如何知道?”
贾琏无力辩白,只能勉强说道:“是珍大哥哥跟他亲近,我不过是凑在一起说过几回话罢了。”
“你还在病中呢,别生气动火的,我去见芹儿也就是了。”
说着,起身去了外面的书房。
王熙凤被气得眼冒金星,“他一回来就满肚子牢骚,百般堵我气我,到头来却还叫我别动气?”
平儿赶紧给她捋着胸口,“二爷说的都是气话,不走心的,奶奶权当没听见,别跟他一般见识。”
王熙凤苦笑,“咱们这位爷,一有错处,就只会埋怨我,不是嫌选的人不行,就是嫌事情办的不好。”
“我往日的好处,他是半点儿也看不见,哪回不是这样?”
“我若是每回都认真生气,早被气死了。”
贾琏在家发了一回邪火,真见到罪魁祸首贾芹的时候,肚里的怒气反倒是所剩不多。
将贾芹狠狠骂了一顿,见其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眼泪流了满脸也顾不上,嘴里还一直求饶,“求叔叔救一救侄儿儿吧!”
“不知谁在坑我?并没有纸上这些事,惹得老爷动气,侄儿便该死了,若叫我母亲知道,更得将我活活打死。”
“求叔叔看在侄儿往日还算孝顺的份儿上,救一救侄儿的性命吧!”
贾琏见其可怜,心里已经软和了三分,也知道贾政最厌这种败坏门风的事情,要真做准了,怕是要生场大气。
与其到时闹得满府不得安宁,不如息事宁人,也不助长了写贴人的志气。
于是亲自教着贾芹到了贾政跟前怎么混赖过去,如何跟赖大求情告饶。
还使人唤了赖大进来,意欲帮着贾芹说情。
赖大一进来,见贾琏的脸色不似含怒,也知道他们爷们关系一向最好,心下已经猜到些许。
“不是奴才多话,实在是芹大爷闹得太不像样子。今日奴才去的时候,他们正喝酒呢,可见纸上的事情也是有的。”
贾琏斥道:“芹儿你听,再没有诬告了你去。”
说得贾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目涨红,不敢再胡乱辩白。
贾琏又拉着赖大央告道:“咱们帮着遮掩一二吧?闹大了无益。”
“你只说芹哥儿是从家里找来的,也没有见我。求着老爷把那些女孩子打发出去,也就是了。”
赖大心道:主子都这般说了,自己再闹又能得着什么好儿了不成?
也就顺势答应下来,跟着贾芹统一好了口径、商量好了说辞,将贾政糊弄了过去。
贾琏念着往日情义,饶了贾芹一回,不想为日后埋下祸根。
…………
这日,李纨正盯着人收拾院子呢,就听见人来说:“奶奶,怡红院的海棠本来枯了几棵,也没人浇灌它。昨日宝玉走过去,见枝头挂了几个花苞,旁人都不信,以为看错了。”
“不想今日那海棠一齐开了,红艳艳的,鲜灵的很。”
李纨:“可有人去回禀老太太和太太?”
小丫鬟:“怡红院的人已经回禀过了。”
李纨点头,“素云,去叫人收拾收拾园里的枯枝败叶,待会儿宴席散了,老太太她们怕是要过来赏花。”
今早传来消息,说是贾政被圣人夸勤俭谨慎,优先升了外任,贾母喜之不尽,命人在园里摆了宴席为贾政送行。
李纨见素云领命去了,扭头回屋换了一身郑重得体些的衣裳,准备赴宴。
佛青洋绉的袄儿,盘锦绵裙,外面搭着一件鸢紫银鼠褂子。
头上只插了几支簪子,没有什么鲜亮的头饰,显得庄重又低调。
打听着贾母等人往园里来了,李纨带着人早等在了园门口。
等着众人开完宴席,来到怡红院一看,那几棵海棠果真开得娇艳。
贾赦摇头叹道:“原说已经枯死了的,也没人浇水,怎么还又活了呢?”
“现在是冬月,它却突然开了花,实在有些古怪!”
雪雁苦笑,“真心服侍多年的姑娘尚且这般狠心冷情,我难道还能指望谁去?旁人又如何能够依靠?”
黛玉无言以对,也知道是自己对不住她,才叫她半路没了着落。
心中也打定主意,自己的东西,将来除了留几件给紫鹃做念想,剩下的全都留给雪雁傍身。
自此以后,她一心求死,越发地糟蹋自己的身子,茶饭无心,医药不顾,连自己的心事也不往外说了。
好人尚且经不住这样的亏待,况且她还生着病,不过半月,她的肠胃越来越不好,严重时,连粥也克化不动了。
晚间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之后老是听见有人在耳边叫“宝儿奶奶”。
黛玉立意自戕之后,身体越发败坏,有时一天竟连水米也不沾,头脑也变得晕眩,所以后来连话也不说了,只是在残喘微延。
…………
薛家,最近里里外外闹得也是不可开交。
外面是薛蟠在闹,他跟唱戏的蒋玉菡在酒家喝酒的时候,只因酒槽多看了蒋玉菡几眼,他便气性大作,拿着酒碗把人给活生生打死了。
家里则是夏金桂在跳脚,“你们平常都夸他打死了人一点事儿也没有,照样进京,照样做生意。”
“现在倒好,他被你们撺掇着,真打死人了,你们赔我一个丈夫。”
“平常只说自己亲戚有钱有势有人脉,现在怎么不说了?”
“去啊,求求你家的好亲戚啊,怎么不去?平时能硬生生夸出花来,关键时候怎么不顶用了?”
“大爷要真有个什么好歹,倒是不耽误你们攀高枝儿去,只把我这么一个好人诓骗进来守活寡!”
说着,又在院里大哭大闹起来。
薛姨妈被说得又气又愧,头疼欲裂,宝钗急得团团转。
出去跟夏金桂对阵吧?丢脸又生气。
不出去吧,被亲戚听见也不像话。
母女二人只能靠着贾府的权势和自己的金银上下打点。
又是买通证人,又是买通仵作,还得疏通衙门里的关系,忙得不行。
而引得薛家大乱的蒋玉菡,则是身无挂累地继续自己的买卖。
这日,临安伯请贾赦、贾政等人过去看戏,说是请到了一个名班。
这班人之前在南安王府唱过一回,唱得极好,临安伯听了尤为喜欢,方才特意请他们到家中唱两天,大家一起听着热闹热闹。
因为贾政衙门事忙,贾琏管田庄租子,贾兰又对这些不感兴趣,贾赦只能带着宝玉去了临安伯府。
宝玉被逼着上学,本就不耐烦的紧,只是惧怕贾政,无奈每天去学里点卯应付。
现在听见不用上学,还能出去看戏,欢喜的不行,换上一身鲜亮的衣服,带上自己的四个小厮,跟在贾赦车后,浩浩荡荡地赴宴去了。
等着寒暄一回之后,戏班的班主拿来一本戏单、一个牙笏过来,自尊位开始,依次请他们点戏。
贾赦点完之后,那人一回头便看见宝玉,也不往别处去了,直直跪到他跟前打千儿道:“求二爷赏两出。”
宝玉定睛一看,那班主再不是旁人,正是之前被自己泄露行踪的蒋玉菡。
当时忠顺王爷府里找上门来要人,宝玉惧其威势,把视若挚友的蒋玉菡给出卖了,心里也一度不自在的紧,甚至还梦见过他诘问自己。
如今事隔经年,好不容易再见,他却这样的生疏外道,叫宝玉愧疚又难受。
见他面若傅粉,唇若涂朱,鲜润如出水芙蓉,飘扬似临风玉树,宝玉的心又活动起来。
笑着看他,“你多早晚来的?怎么没打发人去找我?”
蒋玉菡深觉好笑,往自己身上一指,“当初多亏二爷所赐,怎么二爷倒是忘了不成?”
宝玉被说得整个人呆愣在那里,见其他人都看过来了,只能胡乱点了一出戏,把人给支应走了。
等着唱过几出之后,到了压轴的大戏,只见蒋玉菡扮作秦小官,服侍花魁喝酒,将怜香惜玉和极尽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魁虽然美艳万分,却难挡秦小官的清俊多情,加上蒋玉菡的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宝玉更是把神魂都看丢了,整个人只能死死盯着蒋玉菡看,眼里再没有其他的人和物。
他本想散场之后,跟蒋玉菡叙一叙旧情的,不想贾赦走得又快又早,连临安伯都来不及挽留,宝玉无法拖延,只能恹恹地跟着回了府里。
因着打听到贾政还未回府,他才敢偷偷溜进大观园里来,抬脚便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见其正在抄写经书,还劝她,“妹妹身子还未大好,现抄这些岂不更加伤身?这药也吃了许久,怎么还越吃越瘦?”
黛玉不答,只是继续低头抄书。
宝玉跌足叹道,“往日不管是好是歹,起码都能说几句话,不叫我一个人蒙在鼓里。”
“如今我不过是出去住了几日,怎么生疏到连话也不想跟我说了?”
黛玉手中的笔一顿,稍微沾了下墨水,又继续埋头写字。
“前些时候姨妈过来,你可有见到?这才出去几日啊,感觉就不似往日那般亲热了。”
“听说宝姐姐生了病,也不知现在如何了。我问,姨妈也不说。”
“要不等你好些了的,咱们过去瞧瞧她吧?”
“从前那扇小门开得时候,一天瞧她十趟也不难,现在门被堵了,再看她,得从前门走了。”
“好妹妹,我自己说了半晌,你好歹理我一理啊!”
“一个两个的,怎么都不愿意理我了。”
“他们不跟我好,难道你也不和我好了不成?”
“若真那样,我活着还有什么趣儿?天地之间没了我,倒还更干净。”
自己这种话都说出来了,黛玉却依旧不理不睬。
宝玉深觉挫败无力,见她一眼也不抬,只能怏怏地走了。
等到人走之后,黛玉才看着他的背影怔怔地出神。
……………
一日,贾政早起上衙,刚行到大门处,就见一群奴仆凑在那里交头接耳,好似欲使他知道,又不好明回,只能咕咕唧唧地说话。
叫来一问,门上的人当即便把张白纸递了过来,“老爷,这是今儿开门的时候,门上面贴着的,上面还写着许多不成体统的话,您一看便知。”
贾政一看,上面写着: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把贾政气得头晕目眩,“你们不许声张,找找附近还有没有这种纸张,若是有,趁早揭了。”
“再把琏儿给我唤来,就说我有事吩咐。”
等着贾琏神色匆匆地赶来,贾政把手中窝成一团的纸塞给他,“你瞧瞧这个。”
“这种不肖子孙,还是趁早料理了才好。”
“水月庵的一干人,叫赖大去拉回来,不准走漏风声,只说里头传唤。”
“等回来之后,你亲自打发了她们。”
说完一甩袖子,直接上车去了衙门。
贾琏看过之后,也被吓得变了脸色,等送走贾政,心里还在抱怨王熙凤选的人不好。
安排着赖大出城去了,他才慢慢地往家走,脸色却还是铁青。
回到家,原想抱怨几句的,就听见平儿说:“奶奶刚才吐了一口血出来,也不知要紧不要紧?”
贾琏将口中的话咽下去,“本就病着,又是为了什么动着气了?”
王熙凤眼前发晕,却强撑着问他,“刚才听见什么馒头庵,水月庵的,到底是怎么了?下面人嘴里拌蒜一样,半天也说不明白。”
贾琏这才将贾芹的混账事说了出来,“当初你看着他出息,一直朝我力荐,现在做下这等事情来,白叫我在老爷跟前没脸。”
王熙凤听见不是馒头庵的事情发了,心下稍稍安定些许,就听见了他的埋怨。
登时大怒,“我不过是瞧着你们兄弟叔侄的关系好,素日又亲近,想帮衬他一回罢了,谁能想到竟这般不长出息。”
“你常与他在一处,你都尚且不知他的为人,你叫我在家里如何知道?”
贾琏无力辩白,只能勉强说道:“是珍大哥哥跟他亲近,我不过是凑在一起说过几回话罢了。”
“你还在病中呢,别生气动火的,我去见芹儿也就是了。”
说着,起身去了外面的书房。
王熙凤被气得眼冒金星,“他一回来就满肚子牢骚,百般堵我气我,到头来却还叫我别动气?”
平儿赶紧给她捋着胸口,“二爷说的都是气话,不走心的,奶奶权当没听见,别跟他一般见识。”
王熙凤苦笑,“咱们这位爷,一有错处,就只会埋怨我,不是嫌选的人不行,就是嫌事情办的不好。”
“我往日的好处,他是半点儿也看不见,哪回不是这样?”
“我若是每回都认真生气,早被气死了。”
贾琏在家发了一回邪火,真见到罪魁祸首贾芹的时候,肚里的怒气反倒是所剩不多。
将贾芹狠狠骂了一顿,见其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眼泪流了满脸也顾不上,嘴里还一直求饶,“求叔叔救一救侄儿儿吧!”
“不知谁在坑我?并没有纸上这些事,惹得老爷动气,侄儿便该死了,若叫我母亲知道,更得将我活活打死。”
“求叔叔看在侄儿往日还算孝顺的份儿上,救一救侄儿的性命吧!”
贾琏见其可怜,心里已经软和了三分,也知道贾政最厌这种败坏门风的事情,要真做准了,怕是要生场大气。
与其到时闹得满府不得安宁,不如息事宁人,也不助长了写贴人的志气。
于是亲自教着贾芹到了贾政跟前怎么混赖过去,如何跟赖大求情告饶。
还使人唤了赖大进来,意欲帮着贾芹说情。
赖大一进来,见贾琏的脸色不似含怒,也知道他们爷们关系一向最好,心下已经猜到些许。
“不是奴才多话,实在是芹大爷闹得太不像样子。今日奴才去的时候,他们正喝酒呢,可见纸上的事情也是有的。”
贾琏斥道:“芹儿你听,再没有诬告了你去。”
说得贾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目涨红,不敢再胡乱辩白。
贾琏又拉着赖大央告道:“咱们帮着遮掩一二吧?闹大了无益。”
“你只说芹哥儿是从家里找来的,也没有见我。求着老爷把那些女孩子打发出去,也就是了。”
赖大心道:主子都这般说了,自己再闹又能得着什么好儿了不成?
也就顺势答应下来,跟着贾芹统一好了口径、商量好了说辞,将贾政糊弄了过去。
贾琏念着往日情义,饶了贾芹一回,不想为日后埋下祸根。
…………
这日,李纨正盯着人收拾院子呢,就听见人来说:“奶奶,怡红院的海棠本来枯了几棵,也没人浇灌它。昨日宝玉走过去,见枝头挂了几个花苞,旁人都不信,以为看错了。”
“不想今日那海棠一齐开了,红艳艳的,鲜灵的很。”
李纨:“可有人去回禀老太太和太太?”
小丫鬟:“怡红院的人已经回禀过了。”
李纨点头,“素云,去叫人收拾收拾园里的枯枝败叶,待会儿宴席散了,老太太她们怕是要过来赏花。”
今早传来消息,说是贾政被圣人夸勤俭谨慎,优先升了外任,贾母喜之不尽,命人在园里摆了宴席为贾政送行。
李纨见素云领命去了,扭头回屋换了一身郑重得体些的衣裳,准备赴宴。
佛青洋绉的袄儿,盘锦绵裙,外面搭着一件鸢紫银鼠褂子。
头上只插了几支簪子,没有什么鲜亮的头饰,显得庄重又低调。
打听着贾母等人往园里来了,李纨带着人早等在了园门口。
等着众人开完宴席,来到怡红院一看,那几棵海棠果真开得娇艳。
贾赦摇头叹道:“原说已经枯死了的,也没人浇水,怎么还又活了呢?”
“现在是冬月,它却突然开了花,实在有些古怪!”